梅县区卫生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2013年,我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生总结】梅县区卫生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梅县区卫生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
2013年,我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任务,为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部分 2013年主要工作回顾
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扎实开展医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探索实施补偿机制,严格执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区各镇卫生院实行网上采购药品,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探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梅县区中医医院申报为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推进以健康档案建立为基本的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电信部门合作,以丙村镇中心卫生院为试点,建设包括健康档案、医疗服务、行政管理、收费系统、药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为一体的全区卫生信息化平台。申报区中医医院为平价医院,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开设内、外、妇、中医等平价诊室,全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省、市平价药包,开展“三平”医疗服务,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状况,直接让利群众金额1058.2万元,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负担。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各项指标达到上级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持续推进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区委组织部配合,制订《梅县区“名医”培育工程实施意见》。同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补充人员编制120名,目前,第一期已通过公平公正公开方式招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43名。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已培训全科医生15名,组织各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医务人员2400多人次参加各类培训,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松源镇中心卫生院和其他中央投资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环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配套“五个一”设备装备,包括:救护车、生化分析仪、X光机、B超、心电监护仪,预计2015年可配套完成。
三是加强村卫生站建设。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加强乡村医生培训,落实乡村医生、接生员财政补助政策,完成全区990名乡村医生和农村接生员生活补助的材料审核上报。有效稳定村级医疗服务队伍,对未设卫生站的空白村,由当地镇卫生院驻点,有相对固定的服务场所和人员并保证服务时间。
四是抓好医疗质量管理。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等活动,改进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成立梅县区护理学会,规范护士执业注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增强,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院感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医疗废物能按照要求处置,滥用抗菌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医疗服务、医疗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积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健康工程惠民生
一是抓好区人民医院迁建工作落实。成立驻工地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一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基础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按区委区政府要求,积极与中山三院和科伦药业等部门磋商,达成初步合作框架,以三级医院标准,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科研教学、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做好搬迁前期准备。目前,门诊、医技、住院、后勤综合大楼、地下停车库(人防工程)工程已全面转入了装修及部分设备设施安装调试阶段,完成总工程量的97%,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
二是成立梅县区中医医院,完成“一县三院”配套。将原人民医院新城院区设置为梅县区中医医院(二级标准),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我区“一县三院”建设目标。
三是落实食品安全协调职责,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质监、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合作,做好食用农产品种植、水产品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消费、酒类、生猪屠宰、商场和超市等118家各类示范点的设立工作。成立梅县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可进行107个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深化基层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工作,促进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监管无缝衔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四)整体推进业务工作,公共卫生服务普惠群众
1、医疗救治能力有效增强。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医院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能力有效增强,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急诊绿色通道。区人民医院首次开展了全脑血管介入造影,内三科获评广东省呼吸重点专科,“无痛病房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康复指导和中医体质辨识及“冬病夏治”。
2、疾病预防控制水平逐年提升。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责任制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抓好以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为重点的免疫规划工作,同时不断增强救灾防病和突发疫情等应急处理能力,2013年“5.19”洪灾后消杀工作共发放消毒药品86箱、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积极做好应对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开展专题培训,及时储备防控和救治物资,做到未雨绸缪。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职业病防治等工作。全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运转正常,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及时、准确。今年共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4169病例、死亡1例。在松源、城东、南口、畲江等镇对960名40~69岁的人群开展食管癌/贲门癌筛查。
3、妇幼保健工作有新进展。规范两个系统保健管理,积极实施《梅州市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方案》,构筑“三道防线”,在梅县区文体中心设婚检室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2013年婚前医学检查率26.76%,比2012年提高21.1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32%,比2012年提高0.36%,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99.8%,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为54.91/万,比2012年下降6.21/万,住院分娩率为99.99%,孕产妇死亡率为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7.66%,比2012年提高0.17%。通过抓好“三道防线”,落实三级转诊制度,有效减少人口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了我区妇女儿童的健康。宫颈癌检测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调查人员的调查和评估。2013年再次被确定为“两癌”检查项目县。2013年12月,省保健院组织广东卫视、羊城晚报等6家省主流媒体的记者到区妇保院现场采访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情况,得到省保健院专家和各大媒体的肯定和好评。
4、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持续增强。结合“三打两建”活动,配合区委区政府做好桥溪村专项整治、城区城市综合执法行动及省卫生县城复审等工作,采取日常监督、突击检查、专项整治三结合等措施,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整治、传染病医源性感染防控专项整治、放射诊疗防护检查等工作,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全年共受理发放各类卫生许可证204份,出动监督执法人员2100多人次,查处“黑诊所”、超范围执业、“聘非”等违法行为共14宗,责令限期整改14户,共取缔无证行医9户(媒体报道2件),处罚金额4.4万元。同时做好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及时受理卫生行业相关业务。
5、慢性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抓好结核病、皮肤病、性病、麻风病、精神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防治管理工作,慢性病防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工作。录入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3408例、完成任务总数的109.27%;规范管理3177例,规范管理率为93.20%;被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评为“2013年度广东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先进县(区)”。二是协助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全区高血压、糖尿病项目规范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为建立一体化的公共卫生平台奠定基础。三是继续做好现症麻风病人的治疗和疫情监测工作。历年麻风病愈后存活人员43人(麻风村9人,村外34人),患病率为0.48/10万,各项指标均未超出《广东省麻风病防治规划(2011----2020)》的相关要求。
(五)其他业务工作得到持续发展
一是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参与。配合区政府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全年争取各级改厕资金441万元,新建或改造1200个无害化卫生厕所。积极开展“爱卫月”和春秋两季除“四害”活动,同时还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村”1 个(白渡长田村),“梅州市卫生村”3个(松口镇大黄、南下、铜琶村),我区“广东省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审。
二是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有效提升。一是今年发动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扶贫济困日”、 四川雅安地震和“5.19”受灾群众献爱心捐款活动,共募集资金12.2万元。通过争取得到上级红十字会支持价值近1.4万元的食用油、草蓆等救灾物资和捐赠价值8万多元的“扶贫济困”药品到受灾严重的桃尧、松源两镇开展慰问活动。二是大力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积极争取热心人士捐资52万元,用于雁洋镇卫生院购置医疗设备和改善麻风村民生活福利及生活设施。三是做好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脑中风患者的调查摸底工作,全区共筛查出符合手术条件的先心病患儿7人到省定点医院择期手术。
三是无偿献血工作稳中有进。扎实开展各种献血宣传活动,同时积极挖掘血源,实现计划无偿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转变。全年参加无偿献血1244人次,献血量25万毫升,临床用血100%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全年共为35人次报销用血费用,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四是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增强。与区电视台合办《卫生与健康》栏目,结合“计划免疫宣传日、碘缺乏病防治日、世界艾滋病防治日”等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同时还针对“5.19”洪灾和H7N9疫情开展健教宣传活动,累计印发宣传资料30万份,积极向群众宣传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行为形成率。
五是形式多样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扶贫送医献爱心”、“健康直通车”及巡回医疗等下乡送医、送药活动,全年组织18组医疗队,医务人员131人次,免费诊治患者1237人次,健康咨询20121人次,发放药品价值13975元;同时在陈梅冰女士和香港力行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为298名白内障贫困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六是扶贫开发真帮实扶促发展。做好挂钩结对帮扶丙村镇旋风村的扶贫工作,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制定帮扶计划,在产业、安居、基础建设、医疗保障等方面开展帮扶,到目前累计筹集资金107万元,新安装120盏路灯,完成路面硬底化2.3公里,修缮房屋面积1200平方米,修建文化卫生设施1个,养猪345头,养鱼基地3个,解决308户群众饮水问题,纳入合作医疗68户,低保28户,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六)党风、政风、行风建设齐头并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全区卫生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组织召开各类型传达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为民务实清廉”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抓好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二是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局领导与各医疗卫生单位责任人签订《梅县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配合上级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宗,涉案金额80.16万元,受刑事、政纪处分各1人。同时,开展整治“庸懒散奢”和纠风专项活动,通过明查暗访,对系统内3宗问题进行通报。三是以“三好一满意”、“构建廉洁诚信医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为契机,制订《梅县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对领导班子、医德医风、文明行医、医疗收费、服务质量等5个方面19项的情况进行评价,全区卫生系统31个被评议单位,满意率达97%。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战线党员的党性、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医德修养,廉洁从政,廉洁行医成为全员共识,有效促进了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再上新台阶。
(七)普法教育、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并举,全力维护和谐稳定
一是积极开展卫生系统“六五”普法工作,通过学法、普法、执法三结合,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结合“平安建设”、“梅州月·中华情”中秋晚会等大型活动做好维稳工作,汲取“兴宁火灾事件”教训,积极抓好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抓好消防安全、医疗安全、“麻毒限剧”药品、精神药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今年共接访群众180人次,收到各类信访案件115宗,成功化解医疗纠纷 7宗次,答复满意率100%。今年全区卫生系统未发生越级、上省、进京上访、信访等事件,未出现“黄赌毒”和“法轮功”等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存在问题
一年来,全区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以科学发展观和新医改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定差距,医改工作仍不够深入,公共卫生服务基础特别是基层卫生院医疗保健设备设施还比较薄弱。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快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全力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第二部分2014年度工作计划
2014年要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是落实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规范使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能,重点抓好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督查跟进。同时按要求配合做好卫生与计生体制改革。
二、加快新人民医院的迁建和与中山三院合作工作,力争在上半年投入使用。
三、制订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行业规范,坚持以质量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落实农村“两癌”检查与监测项目、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等工作。
五、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利用中医医院成立的契机, 推动全区中医药工作上新台阶,探索多模式、多元化的中医“治未病”模式。
六、继续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特别是规范处方、药品使用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和安全方面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监管机制。
七、推进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政风行风,提高服务水平。
八、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2014年卫生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推动梅县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创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