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卫生局2006年工作总结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开好头、起好步的一年,也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取得较大突破的一年。卫生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生总结】义乌市卫生局2006年工作总结【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义乌市卫生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开好头、起好步的一年,也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取得较大突破的一年。卫生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工作思路,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创新。召开了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启动了高标准卫生强市建设,创建成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强化了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炼了义乌卫生发展经验,迎来了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的集体采访,稳步推进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受到卫生部、省卫生厅、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现将200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三个重点:建设卫生强市,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强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
(一)高标准建设卫生强市开局良好。
省政府提出“卫生强省”的战略后,我市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建设“卫生强市”的调研。3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加快推进卫生现代化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暨创建“卫生强市”动员大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卫生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提出了高标准建设“卫生强市”的战略目标,突出七大工作重点。把加快推进卫生现代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要确保卫生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走在全省前列,争取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创建成为全省首批“卫生强市”。
卫生局细化措施,把着眼点放在维护人民群众基本健康需求上,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三大任务、五个适应,强基础,抓重点,创特色,全面推进卫生强市建设。一个目标即全面推进卫生强市建设,打造健康义乌,向国际性的健康城市迈进。三大任务一是保障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繁、看病难问题;二是建设现代化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三是提升人民健康素质,为义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这些目标,局党委提出五个适应:推进卫生强市创建与经济强市建设相适应,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推进涉外卫生与市场国际化相适应,推进公共卫生与“移民城市”相适应,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工程,切实加强外来暂住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等等,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覆盖城乡、项目管理”为特色的卫生工作新格局。
(二)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创建顺利通过。
11月份,经省卫生厅、民政厅严格考核评估,我市创建成为全省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县(市、区)。11月4-6日,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市工作考核组对后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塘李社区卫生服务站,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复兴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实地检查考核。评估组对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市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新“五化”,即卫生机构网络化、便民服务亲情化、机构管理规范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投入多元化。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五个转变”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年初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卫生局以创建为载体,制订规划、完善政策、健全网络、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以市级医疗机构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社区责任医生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通过责任医生的落实,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全市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40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点(村卫生室)353家,覆盖面达100%,基本完成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框架建设。针对山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深入调研,我局会同财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卫生服务站项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尚阳、溪华、黄山、何里、巧溪等11个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山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按照《义乌市山区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书》和《山区卫生服务站考核细则》,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有利于基本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有序发展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按完成工作量定酬、按居民满意度定酬,切实提高山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农村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切实加强。
外来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是今年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年初,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外来暂住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做好外来人口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实行外来儿童免疫接种居住地管理,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居住地管理制度,落实外来人口重点传染病的查治和管理措施,制定流动人口卫生优惠服务政策。
在公安等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健全了外来人口管理网络,做好全市城乡外来流动人口特别是婴幼儿和孕产妇的调查登记及信息管理,到10月底已掌握全市有外来暂住人口83.6万,0—16岁儿童95421人,孕产妇5426人。同时,为外来人员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开展的服务内容包括:免费为7岁以下的民工子女实施计划免疫及各项儿童保健服务。实施民工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对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内的民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其体检费用及职业病防治经费由企业负责。对患结核病、血吸虫病的民工患者,一律实行免费查治。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安全套,并免费提供艾滋病自愿抗体检测及防治知识咨询。采取多种形式向民工无偿提供卫生防病知识宣教及咨询服务。对民工发生的重大传染病、中毒事件、意外伤害和危重孕产妇抢救等进行及时救治,对经济困难的给予医药费减免。
二、加强三大建设:农村卫生建设,队伍行风建设,卫生基本建设。
(一)以城乡居民健康体检为抓手,强化农村卫生建设。
1月23日,义乌市政府下发了《义乌市城乡居民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月底,我市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展开,截止11月底,我市各镇街中心卫生院体检站已为全市参保城乡居民体检325209人次,占应参加体检人数的53.9%。检出慢性病人数56355人,建立健康档案325209份。
我市参检对象为参加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所有城乡居民,实行两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城乡居民健康体检采用“健康券”方式运作,健康体检内容包括物理检查(内、外科)、三大常规(血、尿、粪)、胸透(自选)、B超(肝、胆)和心电图五大项。对7岁以下儿童按照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要求予以生长发育监测,对中小学生则根据学校卫生有关要求实施体检。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由居民居住地所在的医院或镇(街)中心卫生院承担体检工作,并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工作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积极推进健康体检与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的有机结合,体检与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进行,联村医生跟进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使健康档案成为一份有用的档案。二是积极推进健康体检与健康干预的有机结合,根据体检中发现的问题,着手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并对高血压、贫血、肝病进行规范化的慢病跟踪管理,如二院成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城西中心卫生院成立糖尿病康复俱乐部等。三是积极推进健康体检与中心卫生院职能转变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心卫生院实现“两条腿走路”。
为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众和外来务工者的医疗救助,卫生局、民政局联合下发了《义乌市惠民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确定了惠民医疗服务的对象,就诊、转诊程序及优惠标准、保障措施等,规定所有的镇街中心卫生院为惠民医院,市属医院和部分民营综合性医院为上级转诊医院。对门诊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门诊诊疗费、门诊注射费、住院诊疗费、住院空调费、住院注射费、住院护理费、急诊观察床位费、从业人员健康证体检培训费等10个项目实行费用全免,对于B超检查费等10个项目按照定价的20%收费等,并允许各惠民医院可适当扩大医疗费用优惠范围,为我市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机制,减轻困难群众和怀孕妇女的基本医疗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商业贿赂治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队伍行风建设。
3月份,我局下发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通过动员部署、自查自纠和依法查处、巩固提高三个阶段落实措施。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专用账户,要求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限内,主动上缴商业贿赂所得,进行自我纠正。省卫生厅召开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宣传发动,自查自纠,查处案件三个阶段工作。狠抓了四项制度的落实:一是三级承诺制。即个人与科室、科室与医院、医院与卫生局层层签订医药购销活动廉洁保证承诺书。二是用药情况定期分析制和用药量公开制。在现有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的基础上,筛选并确立医院用药的品种,对用药量大的药品实行定期轮换制。严格抗生素的使用。对用药量居前二十位的药品进行监控和跟踪,特别是对用药量连续三个月居前五位的抗生素类等药品进行重点分析。对用量处在前20位的药品实行定额管理,超定额者返利医院,对用药明显异常的实行降价后顺加作价、停用、换用处理。三是医生用药情况通报制。强化控制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降低抗生素使用比例,将药品收入比例努力控制在医院总收入的50%以下。对医生使用某一种药品用量异常的予以通报。四是诫勉谈话制。由医院纪检部门控制监管医院用药异常情况,必要时找有关人员谈话,进行处罚和停药处理。目前,商业贿赂治理取得初步效果。我市各医疗机构拒收和上交的红包和回扣共计17.7万元。
局党委精心组织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学党章、知荣辱、树医魂”为主线,坚持与卫生系统机关效能、纪律作风建设相结合,与职业道德、行风教育相结合,突出广大医护人员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举办卫生系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弘扬正气,树立新风。同时,我局开展了卫生系统“行风十佳标兵”、“农村十佳医务工作者”评比活动,深入开展了“义乌精神”大讨论活动。采用问卷、调研、座谈会、专题讨论、意见建议征集等多种形式总结新时期“义乌精神”和“义乌卫生精神”。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理出了本单位的精神核心,使之成为新时期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精神动力和人文特征。金华市卫生系统乒乓球比赛和我市卫生系统首届篮球联赛的顺利举行,是卫生系统增强团队凝聚力、树立行业新风的又一崭新载体。
(三)以卫生“十一五”规划为目标,强化基本建设。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加快,稠江、廿三里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顺利结顶。9月25日,义乌市感染性疾病综合大楼、佛堂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楼举行奠基仪式。10月16日,稠城中心卫生院奠基。投资3亿元的国际商贸城医院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初步完成,项目用地征地工作已经结束。稠江、廿三里、佛堂、稠城等4家中心卫生院建成后,将依托现有的医疗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积极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让辖区居民享有便捷、优质、持续的健康保障和服务。
2006年,我局投入100万元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根据居民健康体检的信息化管理需要,7月初完成了健康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招标,目前信息软件使用情况良好。10月,投资近50万元的医疗卫生数据自动采集统计分析系统完成了招标,并进行了试点项目建设,目前已进行正式数据采集。根据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我局制订了《义乌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邀请了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论证。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互联网站和电子政务建设明显加快。13家医疗卫生单位采用自建、托管等方式建立了互联网站,3家单位建立了内部政务系统,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化。各医疗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连通互联网率100%,实现疫情网络直报100%,接入医保专线100%。各中心卫生院疾控站安装了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软件,对外来16岁以下人口实施电脑化管理。
三、提升三种能力:公共卫生能力,整体创新能力,医疗管理服务能力。
(一)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完善了联村责任医生和团队服务制度。健全了公共卫生管理网、疾病预防控制网。各级各类医院、中心卫生院都设立了规范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健全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的提升了我市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2月6日杭金衢高速重大交通事故,3月23日,江东毛店民工子弟学校集体流感疫情,4月4日,市二院报告一例不明原因肺炎事件, 10月16日,甬金高速车祸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我市的医疗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经历了实战的检验。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截至11月20日,我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计5930例,死亡9 例,报告发病率为424.51/10万。艾滋病血清学监测93437人,发现HIV阳性24人。今年以来,全市未报告发现一例群体性食物中毒,新光公司至今未发生一例伤寒、副伤寒(曾连续几年多发),这其中我市近年来全力打造的疾病防控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规划信息化成绩喜人。8月30日,全国部分县市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管理研讨协作组座谈会在我市召开。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直辖市的部分县市疾控中心主任对我市计划免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1-10月,我市五苗基础接种率均在95%以上。卫生部门在疾病防控工作中大胆创新,连出新招。组织督查组督查,安排模拟病人暗访,强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规范疫情报告制度。精心设计“防病名片”,累计发放防病名片10万余张,为外来务工者增强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健康教育“三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组织了我市首次健康教育节。市禁毒办、卫生局、凤凰社区和市电影中心还在劳务市场门口开展了以“禁毒、预防艾滋病”为主题的电影宣传周活动。这些活动深受社会好评。
3、卫生监督对经济社会保驾护航作用增强。今年以来,共监督检查被监督单位23105家,监督检查公共场所2209家,出动卫生监督人员29358人次,实现监督覆盖率100%,建档、建卡率达10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证持证率100%。年初以来,先后开展了六次大的专项整治行动。卫监一号行动打击非法行医,查处无证行医156家次,取缔68家次(88家无证行医已关门停业),共没收药品(混装)167箱,医疗器械60余件,总计价值约166800元人民币。卫监二号行动确保年夜饭的卫生安全,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卫监三号行动,对学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及食品卫生实施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各类学校366家,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卫监四号行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市场专项整治。卫监五号行动实施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专项检查。卫监六号行动开展秋季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卫生专项检查。此外,还开展了“金箭三号餐饮业食用油大检查”行动,“金箭六号餐饮业生鲜肉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非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活动,“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目前,覆盖全市、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确、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已基本形成。
4、妇幼保健、无偿献血、精神卫生等工作顺利推进。截止10月底,本地孕产妇死亡率为0,孕妇建卡数6546人,孕检人次50996人次,流动人口孕妇建卡数5426人,孕检人次34110人次,妇女病普查人数56263人。高危妊娠筛选率40.7%,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完成各项节育手术17442例。全市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97%,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3.49%,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3.75%,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0%。市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了“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评审验收。继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协作医院后,10月17日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血站全面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构建了无偿献血宣传网络体系。我市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截至10月底,全市无偿献血人数按200ml一次计算达到了11961人次,其中一次性献血400ml达5173人次。提供临床医疗用血27673.82单位。精神卫生中心以创建二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为载体,促进了精防工作的深入进展。全市各镇街全面开展了精神病线索调查、入户确诊工作,已完成廿三里、后宅、苏溪等13个镇街的精神病调查摸底工作,确定精防对象3465人,检出率6‰以上,对确诊精防对象开展建卡、建册、跟踪随访工作。精神病人“解锁”工作开展顺利,发现16位关锁精神病人,解锁了9位。7月25日,金华市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后宅中心卫生院召开。
(二)整体创新,卫生事业发展跨入新阶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发展卫生事业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城乡统筹、项目管理”为特色的工作经验,探索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卫生事业、加快建设卫生强市的新路子。今年,卫生部、社会保障部、省卫生厅及兄弟县市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来我市进行工作调研,特别是对卫生强市建设、农村卫生建设和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等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我市的卫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值得推广。
6月6日,新华社、浙江日报等16家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记者聚集义乌采访义乌卫生工作经验。省卫生厅和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卫生工作新闻通报会,介绍了义乌卫生工作“356”经验即政府主导“三到位”,创新强基“五个抓”,和谐发展“六适应”。6月19日-20日,金华市卫生局长扩大会议在我市召开,金华市卫生局要求各县、市、区的卫生系统认真学习义乌卫生发展经验。8月9日-10日,全省地市卫生局长会议在我市召开,李兰娟厅长对义乌卫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义乌市委、市政府对卫生工作认识很到位,“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像抓经济那样抓卫生”,“以大卫生理念总揽全局”,“强基、促改、创优、提升”等理念,都很值得学习思考。11月10日,省卫生厅下发浙卫发〔2006〕305号文件《关于学习推广义乌卫生发展经验的通知》和省卫生厅义乌卫生工作调研组的调研报告《政府主导覆盖城乡 项目管理 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在全省卫生系统中学习推广义乌卫生发展经验。认为义乌卫生发展经验是省委、省政府号召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形势下卫生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对新时期卫生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对新阶段卫生发展工作的成功实践。11月16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组成的赴浙江卫生采访团一行在省卫生厅领导陪同下专程来我市采访,举行了义乌卫生工作经验新闻通报会。中央媒体记者听取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我市卫生工作的汇报,并对市卫生局、财政局、公安局、市疾控中心、市卫监大队、市中心医院以及城西街道、后宅街道、北苑街道中心卫生院等进行了现场采访,进一步总结推广了义乌卫生工作经验。义乌卫生经验的成功推广,使卫生工作摆上了更加显著、突出的位置,义乌卫生工作的宣传报道不断的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浙江日报等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三)规范管理,切实提升医疗管理服务能力。
1、提高医护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年初,我局即与各医疗单位签订了《医疗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要求从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抓“三基”、“三严”培训,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病历书写、医学临床知识比武、护理技术操作竞赛等,有效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6月,中心医院举办了为期3天的浙江省“急诊医学新进展继续教育培训班”,专家们介绍了国内外急诊医学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8月23日,市中心医院推以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制度百日督查活动和“亲情化”八声百日服务竞赛活动的 “双百”活动为载体,强化医院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规范医疗行为和护理服务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医院业务持续增长,今年1-10月份,市中心医院完成门急诊量674724余人次,出院病人数20641人次,实现业务收入26836.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14%、16.45%和15.48%。
2、改进工作流程,改善就诊环境。全市有15家医疗单位应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信息化程度达到75%,电子处方、就诊卡、“无纸化”看病越来越被患者接受。通过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效率,减少了患者挂号、付费、取药等候的时间。通过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科室布局更加合理,诊疗环境更加清洁、舒适、温馨,各医疗单位制订了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提供导诊咨询、候诊椅、饮水等设施,大大方便了病人就医。年初,市中心医院被省环保局、省卫生厅评为首批“浙江省绿色医院”,并成功创建了“全省卫生先进单位”,给患者创造了一个绿色、舒适、卫生的就医环境。北苑、苏溪、江东、后宅等中心卫生院已列为市级“绿色医院”创建单位。
3、提高服务意识,开展诚信服务。中医院、二院、妇保院等市属医院以上等级为抓手,积极开展了以诚信收费、诚信执业、诚信用药、诚信服务、廉洁行医为主旨的创诚信医院活动。通过开展创诚信医院活动,推进政务、院务公开,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增强医患交流。完善患者投诉处理制度,各单位公布投诉电话,及时受理、处置患者投诉。利用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公示医疗服务项目、服务价格、服务流程等医疗服务相关信息,保障患者知情权,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4、注重科教兴医,加强人才培养。今年,我市医疗卫生单位多个课题通过评审。市中心医院完成申报义乌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完成市级课题四项,其中1项课题荣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金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义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2006年义乌市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市疾控中心的《义乌市疟疾暴发流行潜势定量研究》对基本消灭疟疾防治工作具创新性,《狂犬病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对义乌市乃至浙江省同类地区安全使用狂犬疫苗、防治狂犬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市中医院的《中药滋阴益智方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观察》用中药滋阴益智方治疗儿童多动症取得进展,市妇幼保健院补肾养阴方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观察课题通过评审,受到省市专家高度评价。根据《义乌市科教兴医“128”工程实施方案(2005-2007)》,进一步推进了名医、名科、名院建设。重点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制订并实施了义乌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引进人才在住房、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同等待遇。卫生局与北大医学部杭州招生办合作,在我市举办第二期“北大医学部医院管理(EMBA)高级研修班”。苏溪中心卫生院院长荣获“全国2006年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受到国家卫生部和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的表彰。5月,首批全科医师与社区护士有85人领取了由省卫生厅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同时,112人报名参加的第二届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班开学。
2006年,我局还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中心工作,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平安义乌”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在党建、廉政建设、社区共建、征兵体检、高校招生体检、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等方面积极主动,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切实做好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了干部保健制度和重大活动重要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顺利完成了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文博会、全国性体育赛事、全国财富论坛、全国工会维权会议、全国总工会会议、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会议等各种大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保证了各方来宾和参赛参会人员的健康安全。积极开展了干部保健工作,11月9日,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医师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教授为全市镇、街道和机关干部进行了健康知识讲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不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立医疗机构依然存在亏损经营。卫生事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药品顺加作价、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国家政策实施后,使公立医疗机构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对卫生系统本身的保障和支持有待加强,对基本医疗补助列入财政支出项目有待形成共识。
二是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市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一方面,外商日常生活中的“求医问药”,促使我们卫生工作的国际化,催生医院国际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我市综合性医院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不多,高、精、尖医疗服务能力尚不足,导致我市居民到外地求医日渐增多。
三是公共卫生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重点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饮食安全、职业安全等方面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应急处置体系有待完善。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工作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医保定点、农民大病统筹的受益面、农民健康体检后续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队伍责权利的明晰等问题。公共卫生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明显落后。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四是行业管理的能力需要加强。规范医疗市场的管理,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广告的管理和规范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访问:义乌市 卫生局 工作总结 【卫生总结】义乌市卫生局2006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