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工作总结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青岛市局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开发人力资源、提升社会保障、强化执法维权四大任务,解放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社总结】胶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工作总结(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胶南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青岛市局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开发人力资源、提升社会保障、强化执法维权四大任务,解放思想谋发展,凝心聚力保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创造新辉煌。
一、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城乡就业实现新跨越
2010年实现新增城乡就业43852人,其中城镇就业1317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6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5%,重点指标均创青岛五市第一,荣获“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市”。
一是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制定完善全市创业培训补贴、企业在职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补贴、稳岗补贴和扩大失业基金支付范围试点方案等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争取市财政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在职援助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社保补贴、岗位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为促进城乡就业实现新跨越提供政策支持和财力保证。
二是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就业思路,以全力服务市大项目建设为主导,以缓解企业用工难为重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主渠道作用。成功举办“青岛市春风行动暨胶南市春季城乡劳动力供求洽谈会”,266家企业提供岗位1.5万个,达成意向7779人;创新劳动用工网上登记模式,专场洽谈会由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两次。全年共举办各类洽谈会71次。先后组织17家企业到河北、山西等地举办跨区域招聘会,引进外地劳动力1200人,有效化解企业用工荒。
三是构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全市982个村居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就业网络覆盖率100%,实现机构、场地、人员、制度、经费、工作“六到位”。目前各站均开通就业“直通车”服务,实现市、镇、村三级就业信息“村村通”。7200多名农民通过直通车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我市珠山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中心被评为省级基层示范平台,开发区和泊里劳动保障中心被评为青岛市级基层示范平台,“真情相助—送岗到农家”被评为我市十大精神文明建设品牌之一。
四是引导扶持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行“创业培训+贴息贷款+项目支持”服务模式,累计为全市4496户发放贷款资金2.66亿元,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两处,开发创业项目42个,带动就业297人。3月份,我市作为唯一的县级市在全省创业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五是着力帮扶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针对城乡“双零”就业家庭特点和需求,灵活开展自愿式、订单式、项目式培训,落实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各项政策,全力扶持弱势群体尽快实现就业。全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560个,安置“4045”就业困难人员2458人,基本实现城乡“双零”家庭的“动态消零”。
二、构建城乡大培训格局,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新突破
2010年完成城乡职业培训19197人,其中企业在职培训42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680人,失业培训9361人,创业培训868人,各项培训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一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根据全市“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和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实际,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实行“送技能下乡,送服务上门”模式,开设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把课堂设在镇村一线,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方便农民就近就地接受培训。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合格4537人,其中职业资格培训3409人,专项技能培训1128人。
二是大力实施“在职培训援助计划”。通过“企业培训、政府补贴”方式,引导企业发挥场地、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免费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转岗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企业在职职工4288人,为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和稳定企业用工岗位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扎实推进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以大学生、失业职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以“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创业”为模式,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创业培训868人,成功创业208人。同时,积极引导失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职业指导失业职工9631人,完成就业前培训并核发《岗位合格证》632人。
三、扎实推进社保覆盖,保障民生取得新进展
全年征缴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费2.86亿元,征缴企业社会保险费8.09亿元,征缴农村养老保险费394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3万人,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实现五险全覆盖。在青岛五市率先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制度。将全市687个机关事业单位20346人全部纳入生育保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同时,加大对各镇处及市直有关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考核力度。全年征缴机关事业单位社保费2.86亿元,基金收缴率达99.3%,完成年度征缴计划的111.15%。及时足额为6093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及710名离退休人员遗属社会化发放养老金1.99亿元,支付率100%,做到一人不漏、一天不拖、一分不欠。
二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创新调整被征地农保政策,变过去“以村为单位计算人均耕地不足0.3亩,整个村才能参保”为“以户为单位计算人均耕地不足0.3亩耕地的所有农户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目前,被征地村养老保险已覆盖113个村居4.75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56亿元,实现全市符合条件村居全覆盖。
三是社会保障更加符合民生需求。积极落实养老金连涨六年的增资政策,自2005年以来全市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人均每月累计增加700余元。其中2010年调资后,预计全年增发养老金2053万元,人均每月增加158.6元,达到人均每月1308元,比2009年增长14%;提高企业工伤全残人员伤残待遇,人均月增加164元,达到人均每月1600元,比2007年增长近60%,全年增发12.6万元。工伤经办服务更加高效。全年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133起,按期认定率100%。应对工伤争议引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36起,实现复议无撤销、诉讼无败诉。社保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全年按时足额发放企业养老、工伤、生育待遇1.96亿元,其中养老金1.7亿元,同比增长40%。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烤火费”。由过去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100元,增长了13倍,为全市1.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取暖补贴1335万元。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使人力资源“全国漫游”无障碍。
四是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更加惠民便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目前已为19.48万名参保人员提供医疗保障。2010年共为9100名参保人员报销医疗费6700余万元。同时,提高城镇居民门诊统筹金和住院统筹金报销标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金年最高支付额均提高到15.3万元,职工个人一个医疗年度内最高报销额达到35.3万元。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最大限度地满足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
五是创新推出社会保障“减负套餐”。通过“一调”(下调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三降”(阶段性降低企业工伤、生育、失业三险社保费率)、“三补”(稳岗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措施,在2009年为企业减负4005万元的基础上,2010年继续减负6500万元,两年累计为企业减负1.05亿元,较好的发挥社会保障稳企稳岗的支撑作用。
六是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所为保民生做出新贡献。2010年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所自我加压,奋力开拓,敢于吃苦,真抓实干,全年完成社会保险扩面10579人,收缴社会保险基金1.33亿元,代管档案新增9807份,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90%、151%、163%,有力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四、创新办案体制机制,执法维权取得新成效
一是畅通“三位一体”信访绿色通道。实行一个窗口接待人民来信来访和分流办案制度,坚持信访案件周报告、月调度工作机制,完善信访、监察、仲裁三位一体信访体制。全年接待劳动政策咨询4616起,处理申诉、投诉案件1967起,达到无青岛市以上个体访、无市以上集体访、无信访积案的“三无”标准。
二是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综合年检、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等一系列执法活动,共检查用人单位1215户,下达指令书234份。网格监控扎实有效,全市八大网格区做到月巡视、月上报,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有效避免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创建查处分离办案新机制,变过去“一包到底”办案方式为“调查、处理、落实、审理”四步程序,极大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和群众满意率。全年受理投诉举报1190起,案件结案率96%,办理补保1900余份,追回拖欠工资506万元,追缴社保费498万元。
三是实施阳光仲裁化解劳资纠纷。在全市23处镇(街道)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重点指导64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力求使劳动争议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中。建立首席仲裁员阳光仲裁责任制,通过受理公开、审理公开、裁决公开,裁决结果由首席仲裁员负责的制度,确保仲裁案件审理高效公平。今年受理争议案件 1428件,按期处结率100%。其中调解结案率高达65%,为劳资双方挽回经济损失1249.2万元。
四是健全失业预警机制。坚持企业经济性裁员备案制度,依托8处劳动监察中队网格,对企业生产用工状况动态管理、前置监控,全市7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纳入监控覆盖范围,有效遏制企业欠薪欠费、携资逃匿等突发事件发生。加强失业人员管理服务。全年发放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证》1520个,年检《再就业优惠证》302个,申报发放失业金14671人次,金额达943万元。
五、解放思想创先争优,机关建设开创新局面
围绕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创先争优“先锋工程”、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全员集中学习劳动保障政策业务等活动,大力营造“创先争优,干事创业”工作氛围。
一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做到整个活动有方案,阶段活动有安排,学习讨论有配档,参加活动有考勤。具体做好“四个结合”:即,把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相结合,与办好民生大事相结合,确保解放思想大讨论求真务实富有成效。我局上报的《解放思想出实招,凝心聚力保民生》信息被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办公室作为典型信息采用。
二是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建设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行风政风建设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开展劳动保障业务知识学习活动实施意见》,在全局大力开展“劳动保障业务知识学习竞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和“争创十佳科室、十佳文明服务标兵”等活动。科长每周轮流讲解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干部职工每周统一学习不少于3小时,人均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机关上下形成“学当行家里手、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气氛。我局《建设“四个一”学习型机关》上报信息被市机关工委作为典型通报。另外,在全市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全民科学素质竞赛上,我局代表队凭借奋力拼搏精神分别获得金牌数第二和市直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充分展现劳动保障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工会、妇委会、共青团、信息宣传、财务管理、计划生育以及办公室工作,在局党委正确领导下,也都求新务实,创出新的佳绩。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举办全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400余企业参加培训,涵盖全市5万多名职工;以送政策进农村进社区为目的,组织编印《劳动保障政策一百问》、《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规范》,涵盖就业、保障、培训、维权等内容,以劳动保障执法检查、举办招聘洽谈会为契机,免费向社会发放8000余册。专门制作《劳动保障便民服务指南》短片,内容以劳动信访、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等执法服务为主,从6月份起借助电影下乡活动,在灵山卫广场和珠海二区广场免费放映200多场,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社会知晓度。
2010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改革组建的第一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新机遇,全局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创先争优,干事创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任务指标。一年来,先后荣获“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市” 、“2010年度山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集体”、“ 青岛市劳动监察先进单位”、“ 青岛市劳动争议处理先进单位”、“2010青岛市老年人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这是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大解放、奋力大拼搏的结果!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促进城乡就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市就业供求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职业培训的层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对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提上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任务量非常繁重;三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对构建更加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执法维权的压力越来越大,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创先争优、干事创业对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干部职工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