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建党100周年西咸新区工作要点策划方案(完整文档)

时间:2022-12-14 14: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建党100周年西咸新区工作要点策划方案(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建党100周年西咸新区工作要点策划方案(完整文档)

  一、突出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培育新发展动能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摆在新区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编制实施新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高地。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各新城分别编制实施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加快建设科技产业园,引进布局研发机构和转孵化平台,切实增强创新内生动力。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加快完善人才引进、评价、培养、使用、激励、保障机制,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万名以上。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全年完成转化项目200个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2.举全区之力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按照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特区定位,优化研发中心、孵化器、科创型企业布局,全方位高质量推动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和作用发挥。优化创新生态,制定创新港专项支持政策,探索设立省级技术交易中心,3月底前组建创新促进院,上半年设立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和成长基金,全年引入至少10个“科学家+工程师”团队、落户15家以上投融资及评估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引进100名以上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创新载体,全面启动28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孵化器、加速器建设。聚集创新资源,积极推进与省内其他地市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吸引省内外一流高校、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创新中心,年内落户至少6个龙头骨干企业研究院和新型研发平台,打造10个以上典型合作示范项目,知识产权拥有量增长600件以上。

  3.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水平。以更大力度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新建成投用“双创”转孵化平台20个以上,新引进“双创”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40家以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突出企业创新创业主体地位,培育入库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引进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依托沣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等平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引领区。

  二、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气魄激发新发展活力

  4.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精心谋划实施重大改革任务,全力抓好惠民利企“小切口”改革。大力深化国家级试点示范,协同推进自贸、服贸等试点,全年形成至少4项在全国、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的创新案例,自贸区新增企业数增长30%以上,其中新增外资企业增长20%以上。继续开展新区改革创新案例评选,激发全区上下改革创新热情。

  5.大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积极争取省、市支持,优化完善新区代管托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厘清各级职能职责,优化机构设置,深化街镇综合改革,更有效地激发、释放新区体制机制优势。推进财税改革,完善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支出监管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不断做大财政“蛋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监管机制,推动市场化转型,西咸集团市场化经营收入较上年度增长100%。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形成可在全省复制推广的综合执法模式。全面加强和规范地名(含建筑物命名)管理。

  6.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开放平台,运营好中俄丝路创新园,南美商品贸易中心建成投用。加速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全力保障机场三期建设,加快临空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临空经济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运营。积极申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推进全球邮政快递枢纽建设,新开通5条以上全货运航线、货运量达到40万吨,临空经济规模突破120亿元。大力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新增外贸企业6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办好2021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西咸)国际论坛。

  三、推进产业强区,以更强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7.做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季度印发实施新区“十四五”规划、争取至少100个重大项目纳入省市规划,与西安、咸阳两市同步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每个新城、园办新启动建设1-2个现代工业园或中小企业园(科技园),大力推进现有园区改造提升、做大做强,加强各类园区管理、运营、招商,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8.强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聚焦“6+1”主导产业,编制新区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年引进总投资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不少于5个)、总投资10-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不少于10个)、总投资1-10亿元产业项目50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不少于25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分别不少于10家、12家、30家,引进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总部企业和年纳税额2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分别不少于30家、100家。加强项目落地服务,确保签约合同项目当年开工率不低于50%。

  9.坚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年安排重点项目313个,年度投资1169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投资占年度投资不低于60%,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占产业类项目年度投资不低于20%。推动续建项目一季度全部复工,新开工项目前三季度开工率分别不低于50%、80%和100%,上半年宝能汽车实现量产,年内恒大汽车车间主体封顶、三一西安产业园二期完成主体建设。出台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推动民间投资增长15%以上。

  10.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做大增量和做优存量并举,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招商引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有序淘汰落后产业,推动已建成项目尽快释放产能。进一步完善支持现有制造业企业加快发展、扩大产能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中车、同力重工、法士特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专用车、生物医药4个产业集群年产值均突破50亿元。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推广“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加快西工大无人系统研究院、智能飞行器和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筹建陕西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引进军民融合企业不少于15家、年产值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建筑业,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5家以上,实现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

  11.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5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招引落户人力资源、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领域龙头型服务业企业200家以上。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全区汽车销售额突破160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家以上。加快文旅融合,启动茯茶镇5A级景区改造提升,华侨城欢乐谷·水文化体验中心一期建成开园,培育诗经里小镇等3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5家、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

  12.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持续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全年报批土地2万亩以上、供应2.5万亩。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年获批上级专项资金45亿元以上、债券资金65亿元以上。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招商引资基金,新区各类产业基金投资项目不少于30个。新增新三板挂牌或上市企业不少于5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60家,引进金融机构区域级以上总部10家以上。建设生产力要素平台,推动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积极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全年化解隐性存量债务200亿元以上,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债务风险的底线。

  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以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

  13.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质。做优城市规划设计,严格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片区城市设计和开发单元综合规划三级管控,全面落实24个已编制的单元综合开发规划。制定实施建设品质标准和建筑设计方案比选制度落实情况监督管理办法,全年创建“长安杯”5个以上。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中深层地热能供热,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14.聚力建设重点片区。加速推进新中心新轴线建设,完成轴线区域5个村庄拆迁,推动现有企业搬迁征收,启动能源金贸片区三期、四期建设,加速西安国际足球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年内新轴线开工面积不少于300万平米。做好能源金贸片区起步区一期招商运营工作,入驻企业150家以上、营收突破100亿元、纳税额超过5亿元、就业人数超过4000人。编制实施新区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方案,各新城(园办)分别划定1-2个重点片区,年内完成城市设计、单元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推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等向重点片区聚集,打造城市形象集中展示区。

  1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年实施城建项目374个,完成城建投资312.11亿元。加速与西安、咸阳交通一体化,尽快开工与西安市的33条互联互通项目,加快地铁16号线一期建设和世纪大道提升改造,9月底前绕城高速西咸立交全面建成,年底前昆明池智轨接驳线、智轨旅游专线和泾河新城智轨专线建成投用。完善市政道路,年内新开工市政道路61条60公里,建成通车77条72公里。全力抓好“三改一通一落地”,完成16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启动6个棚户区和6个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建成区主干道实现架空线落地清零。完善市政配套,启动建设1座330千伏、3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区第二水厂达到通水条件,建成雨污水管网100公里,基本消除城市内涝积水点。加快布局“新基建”,编制实施新区“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建设5G基站30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0个、创建2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16.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扎实做好“十四运”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城市管理集中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严格落实“路长制”“所长制”和“门前三包制”。强力推进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10个领域专项整治,上半年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达到90%以上,新开工建设停车位1.5万个、建成投用7000个,新增城镇公厕30个,创建15条以上标准化管理示范街。加强垃圾分类,全面推广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成5个智慧社区试点项目,提升城市管理运行智慧化水平。

  17.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理顺文物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压实各级文物保护政治责任。持续开展文物违法项目专项整治,坚决杜绝新增文物违法现象。制定新区考古工作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先考古、再出让”要求。做好秦咸阳城遗址、太平遗址、丰镐遗址考古工作,加快秦咸阳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报批,大力推进周文化博物馆等建设。提升城市文化韵味,制定城市文化风貌塑造实施方案,在重要节点和区域规划建设一批文化雕塑、文化公园,建成不少于2条文化示范长廊(街区)。

  五、优化“三个环境”,以更大变化塑造新区发展新优势

  18.持续做美生态环境。推进新区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和气候投融资“双试点”建设,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以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构建新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新区空气质量排名进入关中前列;
渭河、沣河、泾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太平河、新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IV类以上;
“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加快构建新区生态体系,全年新增绿化面积超1000万平米,建成大型公园1处、口袋公园和广场11处,4月底前完成70公里“三河一山”绿道建设,全年新增绿道200公里;
实施6个水生态修复项目,太平河、泾河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斗门水库实现蓄水。

  19.持续提升宜居环境。全力抓好145个宜居环境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建成投用36个。提高社区建设品质,重点加快“15分钟生活圈”建设,年内建成投用5个。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成投用中小学和幼儿园21所、新增学位2.55万个,提升改造农村薄弱学校21所、撤并5所。高标准建设国家教学改革试验区,有序推进教师聘任制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各1所、“名校+”教育联合体38个。推进“健康西咸”建设,重点加快8所三级医院建设、年底前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泾阳永安医院投入运营,完成新区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主体建设,启动5所乡镇卫生院迁建。提高养老托幼水平,建成运营3个综合福利中心、9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启动建设6家以上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建成新区融媒体中心,启动新区图书馆、文化馆项目建设,建设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10个,开展文化活动200场以上。完善商贸配套设施,建成沣东自贸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加快13个高品质酒店建设。新增调整公交线路25条,新建公交场站4个。

  20.持续做优营商环境。对标国家优化营商环境18项指标,更深层次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新区营商环境排名进入全省前列、在国家级新区中实现进位。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商事集成注册、一套流程管项目、“一网一门一次”等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一枚印章管审批”事项达到80%,全区通办事项达到80%,“不见面审批”事项达到85%,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用时分别压缩到60、30个工作日,探索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发证。积极规范发展平台企业,方便市场主体注册。加强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各级专网数据库300个。创新监管方式,严控涉企检查,建设市场智慧监管体系,探索构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新机制,实现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信用西咸”建设,积极创建全国信用经济示范区。优化涉企服务,推进奖补政策“进大厅、上平台”。优化便民服务,深化“三服四化”改革,实现镇街、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室)全覆盖,面向群众服务事项80%以上实现“家门口就近办”。降低企业成本,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完善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的措施,做到休养生息、放水养鱼。

  六、大力改善民生,以更多福祉增强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

  21.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机场、区内两条战线两手抓、两手硬,加强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来新区人员服务管控,落实好社区管控措施,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将传染病防控与爱国卫生运动紧密结合,提高群众自防自控能力。

  22.全力筹办第十四届全运会马术和小轮车比赛项目。聚焦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做好全运会马术和小轮车比赛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比赛组织保障工作。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切实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营造向上向善、热情友好的迎全运氛围。发挥全运会带动效应,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启动建设2处以上高标准体育运动中心,推进“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开展全民健身活动60场次以上。

  23.持续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长7%以上。完善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残疾人精准康复率达到85%以上。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失独家庭等群体关爱体系,提升妇女儿童工作水平。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严格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项目26个、1.9万套,竣工交付8个、1万套,开工公租房项目5个、5千套,支持空港新城共有产权房和能源金贸区“限房价、竞地价”人才保障房建设试点。

  24.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省级试点,每个新城创建社会治理创新示范点不少于3个,探索形成全省社会治理西咸样本。增强社区社会治理功能,创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示范点5个以上,新建改造农村、城市社区服务体系项目分别达到5个和9个以上。完善社会治理基础设施,上半年建成新区雪亮工程,9月底前建成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加强信访工作,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化解率达到50%以上,进京非访和赴省到市集访量均下降10%以上。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提升全面依法治区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平安西咸建设,实现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双提升,为建党100周年和“十四运”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强化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实施食品安全五大提升工程,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七、推进城乡融合,以更大效果展示乡村振兴的面貌

  25.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户不返贫、更不新增贫困。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26.加快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新增等级民宿5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家,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家。落实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8%以上。做好各类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27.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实施新区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乡村建设智能管护平台。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解决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整治工程的后续管护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5条以上,完成10个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50个村通气采暖工程。

  28.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增集体经济收益过50万以上的村5个。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创建10个乡村治理示范村。结合征地拆迁,积极推进村(居)民相对集中安置,有序实施“村转居”,切实加快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步伐。

  八、坚持党要管党,以更高站位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29.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政治学习,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规范性制度建设,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党性教育,扎实开展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全体党员增强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意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仗。

  30.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统战群团工作。夯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党委(党组)抓行业党建责任,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实施基层党支部“星标工程”,90%以上村级党支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7个、市级“美丽党建”示范村9个。深化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监测和整顿提升。4月底前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建立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民主党派、民族、宗教、新社会阶层、港澳台等各领域统战工作。成立新区工商联。加强工会、妇工委等群团组织建设。

  3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全链条选育管用机制,健全人事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三项机制”,进一步考实考准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继续开展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综合研判,不断强化担当实干的用人导向。畅通不同身份干部晋升交流渠道,做好行政事业人员职级职称晋升工作。完善党校运行机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干部“七种能力”。大力选拔培养年轻优秀干部。

  32.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贯彻为基层减负各项要求,下决心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庸懒散慢虚粗”等作风顽疾,大力培育勇立潮头、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拓展赵正永案以案促改成果,加快新区廉政教育中心建设,年内实现镇街、村(社区)巡察全覆盖,持续加大监督执纪执法力度,切实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进一步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推荐访问:建党 工作要点 策划方案 建党100周年西咸新区工作要点策划方案 建党100周年西咸新区2022年工作要点策划方案 西咸新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