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党课:党员干部要时时擦亮“党员标牌”

时间:2022-11-06 19:40:3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党课:党员干部要时时擦亮“党员标牌”,供大家参考。

经典党课:党员干部要时时擦亮“党员标牌”

经典党课:党员干部要时时擦亮“党员标牌”

习主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既是对作风建设目标的理念升华,更是对擦亮党员这块“标牌”的深情号召。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力纠治,作风建设状况明显好转,但一些党员干部头脑不清醒、精神不振奋、不合规、不守纪的问题在一些单位仍不同程度存在。党员干部是单位的一面旗帜,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都将对群众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事事注意自身的形象,时时擦亮“党员标牌”。

一、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当好革命事业的“擎旗人”

党员都有两个生日:一个是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生理生日”,一个是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加入党组织的“政治生日”。现在有些同志“生理生日”记得清清楚楚,“政治生日”却未必熟记于心。党员干部具有党员与党的干部两者集于一身的特殊身份,必须时刻把“党”字牢记心间,不管说什么话、办什么事都要想一想是否符合党员身份、符合干部身份,有没有损害党的形象。

要经常学习党史“补补课”。习主席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率先垂范,密切联系群众,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翻身解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思想理论界刮起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歪风。他们否定党的历史、歪曲党的历史,生编硬造了很多无中生有的事情,给党的历史抹黑。而我们一些党员因为对党的历史不了解、不清楚、不掌握,对歪理邪说真假不辨,思想摇摆不定。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党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学习革命先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深厚人民情怀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工作方法,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尚情操,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经常重温誓词“量量身”。人的一生,面对社会、家庭、亲友,可能会作出很多承诺。但对党员干部来说,党旗下的宣誓则是最神圣、最庄严的承诺我们再重温一下入党誓词:我志愿加

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短短80个字,对党员干部既是最高的政治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行为约束。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都用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无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入党誓言。然而也有一些党员入党时的激情早已丢到九霄云外,行动中不仅少有当年承诺的忠诚,甚至背弃了誓言。每名党员都应时常重温入党誓词,经常回头看看自己有哪些脚印走歪了,及时纠偏扳正;
哪些步子走得浮,赶紧沉心静气;
哪些地方越了线,迅速回归纠正。只有这样,政治前途才会走得稳、走得实,才不会摔跤跌跟头。

要经常对照检查“号号脉”。南京市委原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在《我的悔过书》中写道:“过去整天忙忙碌碌干事,干成了事志得意满,心沉不下来,神定不下来,头脑不清醒了,对思想上、作风上发生的问题不注意检查、剖析甚至麻木了。”大家结合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都写过很多对照检查,是不是真正在检查自身找问题呢?一些同志的对照检查讲一些不痛不痒、不触及实质、若即若离的话,找一些大家常说、领导常讲、材料常写的“大路边”问题,看似声情并茂、情真意切,事实上是隔靴搔痒、蜻蜓点水,自己灵魂深处的问题一个也没涉及,失去了对照检查的意义和作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身上都会有缺点和不足。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反省正视不足,不仅对自身的成长进步有

好处,也有利于单位建设。所以说,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认真以党章为镜子,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标准,以官兵期待为衡器,照一照自己的形象,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号一号自己的“脉搏”,看一看形象有没有扭曲,“斤两”是不是符合标准,查一查有没有得“软骨病”。每名党员只有常存敬畏之心,常查行为之垢,常思痼疾之害,思想才不会越线,言行才不会越轨,才能无愧于“党员”这个光荣的称谓。

二、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政治信仰,当好理想信念的“领航人”

习主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有一则新闻报道:编号为“192178”的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协会正式命名为“黎介寿星”。在国际命名仪式上,身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著名普外科专家、共产党员的黎介寿说:“这些年来,我最幸福的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官兵和患者做了点事。”黎老朴素的话语饱含着对灵魂的叩问、信仰的追溯和党性的考量。对照黎老,我们当扪心自问:如何把忠诚信仰作为共产党人的终生考量,在历史长河中,在伟大事业中,在不懈奋斗中,书写追梦圆梦的壮美人生?

廓清迷雾,以真信坚定政治信仰。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为实现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打出了一系列花哨的“组合拳”。一是宣扬西方宪政民主,打着“依宪治国”的旗号,企图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法律实施对立起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二是宣扬“普世价值”,极力推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声称“中国只有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才有前途”,企图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是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四是质疑我国的改革开放,把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归咎为“制度弊端”。否定道路、理论、历史和制度,被称为解剖中国的“四把板斧”,其目的就是要迷惑视听,左右认知,浑水摸鱼,动摇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在重重迷雾下,有些党员干部动了心、有些党员慌了神,不信“共”,不信“社”,反而信“资”、信“鬼”。河北省原副省长丛福奎48岁当上副省长后,认为自己在政治上进了保险箱,对读马列著作、党的创新理论提不起兴趣,却把佛教经书视为无价之宝,不信马列信鬼神,拜佛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被假象所迷惑,不被谬论洗了脑,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自觉做到面对各种噪音杂音“不畏浮云遮望眼”,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气定神闲心自若”,面对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咬定青山不放松”。

心无旁骛,用真知培植精神家园。近年来,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模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发生动摇;
有的把信仰挂在墙上、合进书里、讲在嘴上,用作包装自己的工具,并不准备践行。习主席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真知必然是理论上的自明。我们要利用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利用驻地的红色资源、利用身边的典型模范,激励自己认真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不断的学习自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脚踏实地,靠真做实现心中梦想。当前,在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噪下,一些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发生偏差,盲目跟风,用偏激的思想情绪、偏颇的思想方法看待评判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物,网上网下形成了很多负面舆论。我们有的党员干部也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对社会上的一些灰色段子、网络谣言等跟风议论,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斗志减退,对党的事业缺乏应有的忠诚和激情。“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用实干消解迷惑,用实干抵制渗透,用实干回击谣言,始终做到心中有政治、眼中有敌情、思想有防线、行为有规范,不给敌对势力任何可乘之机。

三、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做人本分,当好维护形象的“带头人”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这是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全体党员干部应当时刻谨记的做人本分。反思那些落马的“老虎”“苍蝇”,他们都是在权钱交易上栽了跟头,在灯红酒绿中败下阵来,忘记了做人的本分,丧失了做人的原则,逾越了做人的底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每名党员干部不管处于什么位置,不管境况如何,都应始终坚持本分做人、本分干事、本分为官,以自身良好的修养和形象赢得大家的信赖。

要给个人修养装上“永动机”。《大学》上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予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大处讲,社会的安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提高了,社会也就安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从小处说,一个人要能够做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基础也在于修身。个人修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发展的道路和所能到达的高度。对党员干部来说,个人修养是一门必修课,没有哪个人能逃过考试取得学分的机会;
个人修养又是一门人生课,没有哪个人是天生神童提前结业的,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党员干部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良好形象,绝不仅仅靠权力,主要的是靠自身的良好修养。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人生哲学,物质欲望正在侵蚀一些人信仰的根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诱惑下,价值标准扭曲,精神空虚、贪污腐化,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教训深刻,使人警醒。党员干部不管身居何位、处在何地、掌握何种权力,一旦放松了思想改造,就很容易摔跤栽跟头,要始终坚持把诚实务实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坚持一点一滴修炼,一言一行改造,克服私心杂念,塑造高尚人格,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要对手中权力经常念“紧箍咒”。建国之初,杨开慧的朋友、柳直苟烈士的遗孀李淑一托人找毛泽东,想去国家文史研究馆当研究员。毛泽东为此给秘书田家英写信说:“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苟同志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艰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当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励,解决这个问题。”按说,对这样一位为革命牺牲了丈夫的故交给予适当照顾,并不为过。但作为党的领袖、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向非要害部门推荐人,数荐不纳,毫不认为这是对自己不敬,而是归结为“文史馆资格颇严”。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随之;
一官之腐,百吏从之,千民附之。杨善洲、郑培民、任长霞的先进事迹之所以被广为传颂,正是因为他们的清正廉洁、秉公用权;
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谷俊山等腐败分子落马,正是因为他们滥用权力、贪赃枉法。党员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立党为公、秉公用权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用权与尽责的关系,做官与做人的关系;
把握好“五个关节点”:对上不越权,对下不揽权,同级不争权,对人不弄权,私事不动权;
始终拥有“四颗心”:以共产党人的公心自律,以普通人的良心自省,以人民公仆的爱心自责,以清廉高尚之心自勉,不断提高慎权防诱、慎权防腐、慎权防变的能力。

要给日常行为穿上“紧身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反思那些违犯党纪国法军规受到处理的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无不是从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这些日常小事开始慢慢演变成贪恋钱财、滥用职权、无视法纪、胆大妄为,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沦为罪人的下场的。一些领导干部最初往往信誓旦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时间久了,思想懈怠,被糖衣炮弹击中后,想法变成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等到变成开始主动伸手了,想法又变成了“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越走越远,最终滑入贪腐深渊,害了自己,害了家庭,害了单位。现在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三种不良心态:一是认为不良习惯、嗜好哪个人都有,不必大惊小怪;
二是认为自己受党教育多年,定力好,能稳得住、控得住,不会出大格;
三是认为工作环境这么艰苦,自己对单位建设贡献那么大,奉献了那么多,生活上有点毛病不算啥。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古人云:“不虑于微,始于大患;
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平时不注意小节,温水煮青蛙,等铸下大错则悔时晚矣。党员干部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不犯错误,别人就打不倒你,也不用找靠山;
自己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你,什么靠山也不管用;
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不犯错误,严格自律,谨言慎行,始终保持一种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如履薄冰的状态,才能腰杆硬、底气足、群众服。

四、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根本宗旨,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上,历代封建王朝都在上面雕龙刻凤,但自从共产党夺取政权那一刻起,就换上了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灿灿的大字。这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就单位来讲,基层群众就是单位的根基、发展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为基层为群众服好务,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服务群众不是一句空话,必须眼睛盯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真心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要多下基层“接地气”。习主席提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不接“地气”,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盆景里栽不出万年松。”党员干部不能“只看文件听汇报,只开会议作报告”,更不能“下基层距离近的反复去、距离远的电话查”,使得基层单位许多反映突出的矛盾问题仅仅停留在文件指示上,得不到根本性解决。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的宣传语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
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粘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要善于到群众中听心声查实情,善于从基层中寻找工作方法和重点,以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自觉到深入到群众中去,在排忧解难中增强单位凝聚力。

要换位思考“聚人气”。习主席指出,做群众工作就要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党员干部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良策。有个说法被尊为“黄金定律”,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美国学者亚历山德拉和奥康纳对“黄金定律”进行补充,提出了领导者应当遵循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我们有的党员干部不深入调查,凭想当然办事,精心策划的计划方案实施起来收效甚微,挖空心思搞的“暖心工程”引来牢骚满腹;
有的习惯于文对文、键对键,凭经验和材料决策;
有的听不进意见建议,甚至对提意见的官兵职工持有偏见。出现这些问题,根子就在于没有摸清群众期待、号准基层脉搏,导致“好心办坏事”。如果我们党员干部平时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些责怪和批评,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所以,要想工作更有针对性,获得大家的真心拥护,就要经常立足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切实把准单位的“脉象”。

要刀口向内“正风气”。“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党员干部身处群众之中,一言一行都是大家的参照;
党员干部的形象好不好,作风正不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因此,党员干部要时时审视自身的作风问题。现在有的党员干部一提改作风,不是看着上级,就是盯着下级,一改到自己头上就避重就轻,戳不到痛处。当年延安整风为什么能取得良好效果?根本原因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正视问题,不怕自己的“瘌痢头”给人家看,查自己具备“脱裤子割尾巴”的气魄,查别人敢于拉下脸面、丢开情面。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通篇都是反省和自责。卢梭把自己一生的过错全部写出来,交给世人去评判,并作为“人”的标准供后人进行研究。对于这些“批判”“剖析”,能够正视它、揭露它,没有莫大的勇气是做不到的。作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坚持从自己严起,从自身改起,从点滴做起,刀口向内,就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推荐访问:党课 擦亮 标牌 经典党课:党员干部要时时擦亮“党员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