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报告】伊春市2011年生态建设报告(全文完整)

时间:2023-05-08 15: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伊春市2011年生态建设报告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伊春林区全面停止森林主伐的第一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积极抢抓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报告】伊春市2011年生态建设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环保报告】伊春市2011年生态建设报告(全文完整)


伊春市2011年生态建设报告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伊春林区全面停止森林主伐的第一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积极抢抓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天保”二期的有利机遇,主动应对停伐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开展“第三次创业”,巩固扩大生态保护成果,着力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了伊春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全市活立木总蓄积增加到2.56亿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到83.9%,其中林管局已达到86.5%,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实现了“双增”,林木年净增长量达到700万立方米以上,全市森林资源和湿地系统的生态价值达到1.26万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同比下降3%,完成省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削减化学耗氧量(COD)1000吨,二氧化硫783吨,氨氮125吨,氮氧化物256吨。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率全部达到100%。

一、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一)森林资源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是全面停止了森林主伐。为加快森林资源恢复进程,从2011年1月1日开始,伊春林区全面停止了森林主伐,木材产量调减100万立方米,仅保留36万立方米抚育伐,调减幅度达到73.5%,进入了森林资源快速恢复、生态环境加速改善的最好时期。下发了《关于停止主伐生产的紧急通知》,制定了《伊春林区抚育伐区五个统一管理办法》,对抚育伐生产严格实行伐前监督、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制度,确保抚育质量。
二是进一步加大了“严管林”工作力度。创新森防理念,着力加强了森防三大能力建设,实施了“天眼”工程,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结合停伐措施落实,狠抓了林政执法管理,共查处林政案件103起,行政处罚108人。加大林地专项整治力度,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新一轮林地“三乱”整治行动,依法收回未按规定造林宜林“两荒”和被蚕食的林地5.4万亩。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林地执法检查,实现了可视化监控和实时指挥,林地保护工作力度和科技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是不断提高森林培育水平。科学调整森林更新方式,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全年更新造林43.4万亩,其中红松造林面积比例达56%,混交林营造比例达66.7%。抓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315.8万亩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健全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体系,以现有三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依托,加快提升了基层18个测报点建设水平和质量,形成布局合理,覆盖整个林区的测报网络体系。2011年,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37.8万亩。同时,全市56万余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共计植树420万株。
四是生态移民和烧柴改革稳步推进。2011年,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林场(所)撤并,全市已有7个林业局16个林场(所)完全撤并搬迁,总计搬迁户数2649户,有12个林业局已与部分林场(所)3565户居民签订了搬迁协议。强力推进了烧柴改革,大力推广生物质半汽化炉、生物质燃气、生物质型煤等节能新方式,使全市每年直接减少木材消耗近10万立方米。积极推进双丰、乌伊岭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制定了全市林场所生物质炭、气、电、油联产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目标,已完成投资1亿元。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不断加强
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市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已达21处70.5万公顷,林区内典型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和珍贵树木分布地都得到了较好保护。友好和新青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以“较小范围开发实现较大范围保护”为目标,将汤旺河国家公园与省级旅游名镇、汤旺河省级生态功能区有机结合,进行了总体定位,投资4.5亿元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人居建设工作,特色旅游名镇初具雏形,初步实现了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生态市建设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纳入到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中。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21个、市级生态林场(所)7个、市级生态林场(所)标兵单位11个。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
加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了第30届“爱鸟周”活动和保护林蛙执法大检查,完成了友好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驼鹿种群野外救护与繁育项目和乌伊岭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总体规划的申报工作。对野生蓝莓实行管护承包经营,共落实管护面积11458公顷。做好红松认领和保护工作,已有各界人士认领红松33.8万株,募集认领资金达3382万元。继续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强化了新青、友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力度,加强了候鸟回迁我市的关键时期的监测工作,环志鸟类达到179种,我市环志鸟类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亚洲第一。
(四)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积极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设工作,6个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成运营,流域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累计完成投资近2.6亿元,全部通过了省环保厅验收,稳定运行。推进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增补项目实施,增补两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和1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汤旺河区污水处理工程已完工,美溪区、友好区、西林区和新青区排水及污水治理工程均已开工建设。全面落实了《伊春市河流水质警戒及水质考核办法》,流域主要断面水质达到出境目标。同时,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市退耕还林还草3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2万亩,生态修复面积8.6万亩。
水能源开发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红山水电站是我市境内汤旺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的第一座水电工程,2011年9月18日开工建设,已完成了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主体工程计划2012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岔庆丰水电站工程2011年6月开工建设,完成了施工围堰、泄洪闸和发电厂房工程的施工任务,完成投资1.01亿元。朗乡林业局龙乡湖水库按照原定目标,已完成投资1.3亿元,计划2012年6月底前竣工验收。
(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了节能降耗调控“周报制”,采取倒逼机制,深入重点耗能单位,认真开展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加强了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和考核,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2011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同比下降3%,完成省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
突出抓好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把项目建设环境准入的第一关口。落实建设项目审批前置条件,共审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58个。强化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完成验收项目49个。对建成试产的鹏博肉类加工厂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停止了美溪区新兴肥业年产5万吨颗粒硅钙肥不符合验收条件新建工程的生产活动。全面落实了污染减排责任制。强力推进了工程、结构和管理减排,淘汰了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原晨明水泥厂和原美溪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窑等4家企业的落后工艺,完成污染减排项目共5个。完成了西林钢铁集团、葵花药业集团、龙钢兴达工贸有限公司3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评估工作。
(六)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加强了居民饮用水源地、低空大气、噪声、辐射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9处和乡镇饮用水源地12处,19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南岔区浩良河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通过了省政府批复。治理改造锅(窑)炉21台,拆除烟囱16根,1家检测线通过了省环保厅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机构委托认证。重新划定了噪声环境功能区,新创建安静小区7个。发放了8家射线装置使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按时完成了针对日本地震引发的核辐射污染事故对我国辐射环境影响的2个省控环境辐射综合监测点的监测任务。对26家焚烧类企业二恶英类产生单位进行了污染源调查,对1家国控、3家省控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安全转移废弃剧毒化学品氰化钾2.6公斤。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2.9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8分贝,辐射环境安全受控。
加大了环境执法监管力度。通过开展环保清风、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矿山开采项目等系列专项行动,检查涉水企业、餐饮服务业、饮用水源地、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化工原料及化学品制品制造企业、医药制造企业、矿山等249家,整治违法违规排污企业15家、污染源26个。同时,及时查处环境信访案件138起,结案率达到100%。
二、生态型产业加快发展
(一)森林生态旅游业持续升温
按照打造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总体部署,着力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强化旅游市场促销,有力地推动了旅游发展。重点建设了汤旺河国家公园、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西岭生态旅游度假区、梅花河山庄旅游度假区、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有效提升了一批重点景区的精品化程度。积极推进旅游新业态项目,自驾车、房车、航空旅游项目相继落户。举办了“黑龙江伊春国际森林生态旅游节”、“世界蓝莓小姐大赛总决赛”、“森林音乐会”、“六国国际女子冰壶赛”等大型节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伊春的旅游知名度,举办了“森林冰雪欢乐节”等系列冬季主题活动,使冬季旅游持续升温。进一步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在主流媒体投放大量伊春旅游广告,多次召开伊春旅游产品推介会,增强了伊春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了伊春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预计全年接待旅游者482万,实现旅游收入3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40.5%。
(二)森林食品业异军突起
围绕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动物食品、保健食品、矿泉水六大系列森林食品产业,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森林食品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一是基地规模得到扩张。建立保护型、改培型、繁育型、野化型基地235个。特别是蓝莓产业全方位推进,五营九天、朗乡营林中心、带岭科研所三处蓝莓苗木繁育基地组培繁育能力达到4000万株,人工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353”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二是龙头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6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19家,带动农户1.5万户;全市获省著名以上商标数达到11个,156个产品获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积极打造品牌,已有36家企业的100多种产品统一使用“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在全国建立经销点、代销点960处;建立出口基地5000亩,赴俄农业开发面积达到13.9万亩。三是食用菌产业素质稳步提升,生产规模达到6亿袋。落实食用菌替代料栽培181.5万袋,同比增长65%;在15个区(局)推广应用了崔忠伟高效节能灭菌锅,覆盖率达71%。立体发展林中经济,全市红松果嫁接6053亩,栽培山野菜180亩,采集山野菜15394吨,养鹿2.3万只、野猪2万头、蜂3.4万箱。
(三)生物药业(北药)势头向好
一是突出抓好药材生产,提升基地建设水平。针对我市北药产业现状,结合外地经验和国内药材市场行情,提出了“主打平贝、稳定五味、保住人参、严管稀贵、积极发展适销对路品种”的药材生产思路,调整种植结构,药材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建有不同类型的药材种植改培基地和药用动物养殖基地96个。其中,省级基地6个,市级基地21个,县(区)级基地69个。药材种养大户193户,30%以上的药材生产基地都按照GAP标准管理生产。形成了以“平贝、五味子、刺五加、人参、水飞蓟、黄芪和蜂、鹿、林蛙”等20多个骨干品种,实行野生药材区域改培与人工栽培相结合,商品基地与种源繁育基地发展相结合,野生改培与农田、庭院种植相结合的生产形式,整体药材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葵花药业集团(伊春)有限公司扩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120万元,完成了前处理车间设备调试,固体制剂及口服液车间、脂肪乳注射液车间的主体施工;格润药业的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1.1亿元,完成了处理、固定及口服液等车间的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全市有7户制药企业,8户森林保健品企业,可生产中药、西药、森林保健品三大类、12个剂型、247个品种。有国家级新药4个、部优产品1个、省优产品4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6个。医药企业全部通过了国家GMP改造和第二轮复检,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5亿元,改扩建面积5.3万平方米,购置新设备800台(套),生产能力达到5亿元以上。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突出了新产品开发。葵花药业(伊春)公司新开发的普药活络消痛片、脑得生片、小儿咳喘灵颗粒、桑菊感冒片已铺向市场。伊春药业公司,研发芩暴红止咳分散片已获得生产批件,北豆根分散片正在审评。该公司的天然药物多利欣胶囊现已申请通过门诊做Ⅱ期临床实验。格润药业公司加快了新产品开发速度,申报了40多个品种,有10个品种获得生产批件,已投放市场。全年完成北药产值13.1亿元;药材种植面积18.6万亩;林下改培药材44万亩;野生药材采集1万吨。
(四)绿色能源业稳步发展
以龙源风力发电、国电集团汤旺河干流梯级电站开发,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为支撑的绿色能源产业项目集群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开发小兴安岭风力资源,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清洁产业、循环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已建成带岭大箐山、朗乡耳朵眼山、桃山小城山等9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5.1万千瓦。还有一批风电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和测风。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容量2.6万千瓦,全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2.94万平方米。到2020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将伊春打造成中国“绿色能源之乡”。
(五)木材精深加工业整合提升
提早应对停伐对林产工业的不利影响,积极调整布局,扩大伐根生产及剩余物利用,多渠道保障原料供应,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保障了重点企业的经营发展。依托“光明集团”整合家具业,已有52户市内家具企业与光明集团联名联牌发展,合作金额超过1.5亿元。依托“龙乡板业”整合人造板业,吸纳5家人造板企业组建跨区人造板集团。大力推进木制工艺品产业提档升级,全市现有近百户企业、5000多名能工巧匠从事木制工艺品研发生产,形成了核桃瓶、烫画和木雕根雕三大系列、9大类300多个品种。我市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木艺之乡”荣誉称号。
三、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一)城市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坚持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同步推进,编制了《伊春市城市总体规划》、《伊春市中心城景观风貌规划》和《伊春市中心城滨水区景观规划》。中心城区提质改造步伐加快,实施了以新兴大街拓宽改造和林都大街续建为重点的10条道路及附属设施建设,启动了水上公园引水工程,完成了北山公园、红松广场的改造建设,进行了街区景观改造,改造临街建筑33栋,改变了市区建筑风格。“四区连片”进程不断加快,汤旺河省级旅游名镇和8个市级旅游名镇呈现高起点、多元化、特色化、整体开发建设的态势。城市供水、区(局)供热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林都机场航线增加,伊绥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红松广场、文化主题公园、林业中心医院改扩建等一批公益设施已开工建设或交付使用,承办2014年第十三届省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林业中心医院改扩建等公益项目加紧建设。绿化、绿地覆盖率分别达到55%和5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7.2平方米。“四城联创”成效显著,相继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奖,特别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挂牌,填补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成功创卫的空白。
(二)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
精心部署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明确了棚户区改造减免有关收费政策,将棚户区改造与撤并林场(所)、实施生态移民,与四城联创,烧柴改革同步推进,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计划,其中林业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5.2万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1.2万套,建设廉住房1.2万套。同时,结合棚户区改造,6家五星级酒店及高端小区、各类公寓式、便捷式酒店、家庭旅馆正在加紧建设。
(三)新林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完成新农村试点103个,新一轮星级示范村场建设扎实开展;建设农村公路3741.5公里、饮水安全及配套工程186处;新建砖瓦房62.5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82%。撤并林场(所)小学和94所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救助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健全村民自治和林场所职工民主管理机制,乡村“两公开”巩固率100%。
四、生态科技与文化建设发展加快
(一)开展森林和湿地生态价值课题研究
积极探索林业资本化运作新途径,率先进行了森林认证和森林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委托中国林科院专家,在伊春林区开展了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工作,在北京召开了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合作和交流,发起、承办了“第二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国伊春生态城市发展论坛”,“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暨汤旺河旅游名镇旅游发展研讨会”及“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国际研讨会”等高层次研讨活动,进一步创新了林业科研理论,扩大了伊春生态保护的影响。邀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家组,积极开展林业资本化运营课题研究,探索推动林业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进一步明晰森林资源产权,争取实现森林资源以国有为主体的产权多元化,推进林业经营资本化,促进社会资本对林业的投入。同时,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主办的“2011(首届)百城论坛”上,我市荣获了“城市科学发展奖”,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二)生态科技支持能力不断增强
以加强重点领域技术研发与推广为主线,以产业项目建设为载体,把民生科技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科技发展的突出位置,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和替代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大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9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2项、市级16项、县级66项,项目资金投入13亿元,其中市级投入149.8万元、企业自筹12亿元、银行贷款8500万元。全市科技系统攻克了一批关乎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关键共性技术,申报专利192件,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6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24项,实现产值5亿元、利税2.2亿元,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开展全民环境宣传和教育
积极开展了环保社会宣传活动,发出环保等新闻报道报道100余篇。以环境保护“六进”(环境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拓展了全民环境教育范围,提高了企业员工、机关干部、学生、居民、农民及官兵的生态环保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推进生态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任用。浩良河水泥有限公司、嘉荫县政府、友好区第一小学、伊春区卫星社区等7家单位获省环保厅表彰,并被授予“六进”工作先进单位。指导申报省级环境教育基地3处。同时,以“爱鸟周”和“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为重点,持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增强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推荐访问:伊春市 报告 生态建设 【环保报告】伊春市2011年生态建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