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为推动XX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XX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仁带领下,先后到市教育局、广陈镇、独山港镇调研,并召集市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调研】市人大关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推动XX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XX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仁带领下,先后到市教育局、广陈镇、独山港镇调研,并召集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校长、书记、教师和市人大代表、村(社区)干部座谈。对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后,形成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工作成效
近年来,XX市进一步完善“以市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机制、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机制和城乡一体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缩小了区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目前,XX市拥有小学18所,在校学生28289人,教职工1729人;初中13所,在校学生15516 人,教职工13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44人,另有5处小学附设特教班,学生91人,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生数108人;新居民子女学校2所,在校学生2261人。在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新居民子女12841人,其中10580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82.39%。
一是教育保障基本到位。2011年市政府出台《XX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主要任务,明确目标、步骤和工作措施。市、镇(街道)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统筹各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日常公用经费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经费得到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绩效工资全面实施。大力改善办学条件,31 所初中、小学达到国家办学条件的基准标准,其中27所创建为省标准化学校。今年6月,XX市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评估。
二是入学机会日趋公平。XX市义务教育实行“就近入学”,特别是去年以来,城区公办中小学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实现“零择校”;农村学校招生政策不断规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该市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注重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构建起了“盲童教育送入浙江省盲校、聋哑儿童送入XX市特殊教育学校、智力残疾儿童送入XX市培智学校或镇中心小学培智班”的多元就读模式。2012学年,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入学巩固率、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
三是师资配置逐步均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准入、培训、流动机制,采取招录新教师、招聘骨干、定向选调、随机抽调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充实、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分别轮岗交流工作新机制,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2009年起实行农村学校新招聘教师城区学校锻炼一年制度(至目前已有83名)。同时选派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全职任教(近两个学年已有48名),建立鼓励农村教师发展机制,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发放农村教师任教津贴。
四是特色办学显现成效。探索“名校+新校”的管理模式,东湖中学、实验小学、平师附小等学校通过输出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师资、品牌等手段,带动各自新校区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广泛开展特色创建,通过科研引路、课程提升、督导评估等途径,争创特色学校(项目),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全市现有市级特色学校和特色项目学校各11所。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稚川中学导学机制构建理想课堂、广陈中学“参悟式”课堂、钟埭中心小学情趣课堂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XX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据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XX市2012年义务教育预算经费拨款比上年增长 14.99%,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17.21%的增长比例。教育经费在硬件投入方面尽管占比较大,但在某些方面离标准和需求还有差距,在软件投入尤其对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激励方面投入力度更显不足,经费使用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城乡师资水平均衡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XX市义务阶段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师资配备不均衡。一是学科名优教师集中在城区学校。在任的XX市级以上的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学科名优教师中,小学114人,初中52人。6所城区小学(不含钟埭、曹桥街道)68人,12所农村小学46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13.58%、4%;3所城区初中31人,10所农村初中2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8.34%、2.29%。二是城区学校教师总体缺编,农村学校教师总体超编。如:东湖中学、稚川中学、实验小学分别缺编40人、30人、10人;而黄姑中学、广陈中学、林埭中心小学分别超编39人、31人、 23人。城区学校教师普遍感觉负荷重、压力大。农村个别超编严重的学校,教师队伍老化,新教师难以进入。小班化后,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将更突出。
(三)学校网点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一是东湖新区资源短缺。东湖新区人口增速较快,现小学仅有东湖小学,且班额爆满,虽已在三港新城规划建设东湖小学文欣校区,仍需在东湖新区再布点一所小学。二是学校迁建工程进展缓慢。东湖中学育才校区和福臻中学原计划今年迁建完成,但由于地下空间利用、车位配置等问题迟迟未能动工。百花小学现办学条件较差,几乎没有专业教室,计划今年搬迁至东湖中学育才校区,但由于育才校区迁建缓慢,搬迁时间又将推迟。三是 “就近入学”尚未完全实现。由于受镇(街道)行政区划限制,有些地方还不能真正实现“就近入学”。
(四)标准化学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小学班额普遍超标。根据2012年教育年报,按省标准化学校要求(小学45人,初中50人),该市小学班额达标率仅为48.41%,初中达标率为93.01%。如按照省小班化教育要求(小学30人、初中35人),达标率将更低。二是公用经费紧张。现公用经费标准是根据班额生均标准确定的,若以这个基数测算,实施小班化后班级公用经费小学、初中将分别减少33%和30%。三是师资问题突出。现各校师资按照生师比进行配备,随着小班化教育的试行,班级数增加,师资力量更趋紧缺。同时,小班化教育试行后,教师观念还未能跟上,缺乏与小班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安排。
(五)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市”考核结果看,该市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三项指标的差异系数较高。如: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平方米),实验小学6.33,平师附小仅1.85;生均体育场馆面积,当湖街道通界小学23.95,新仓中心小学仅3.07。从“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考核验收”来看,百花小学、艺术小学、当湖中心小学、乍浦初中4所学校由于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专用教室配置和师资力量等原因未能达标。此外,育新小学、利民子弟学校(新居民学校)目前还存在办学条件差、学生多、班额大、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等问题。
三、工作建议
今年XX市委、市政府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创建工作。根据上述工作要求,结合该市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三个增长”: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和薄弱项目的投入,促进全市面上均衡。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学生接送车途经路段等级提升工程。重点推进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风雨操场建设。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和评估,从基础设施投入为主逐步向加强内涵建设、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投入为主的转变。
(二)优化网点布局。根据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教育网点。整合南市新区教育资源,探索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有效破解要素制约,加快推进东湖小学文欣校区、东湖中学育才校区和福臻中学迁建工程。东湖中学育才校区迁建完成后,百花小学迁入原东湖中学育才校区,切实改善百花小学教学条件和环境。学校布局规划时,要在学校周边留有发展空间(如平师附小周边尚未规划的原电讯器材厂地块)。打破以原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学区界限,真正实现“就近入学”。适当调整农村网点,建议在共建集镇和徐埭集镇之间增设一个初中点。
(三)着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一是加强对未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迁建改造。发改、教育、财政、人力社保、建设规划等部门加强对教育经费保障、教育用地规划、教师编制调整、学校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二是切实保障师资、经费配备。由原来公用经费按生均拨款、生师比配备教师的办法调整为按班均拨款、班师比配备教师,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标准。三是强化师资培训。建立相配套的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全面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同时,认真总结小班化教育的试点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推行校长职级制管理,建设一支专家型、管理型的校长队伍。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积极引导学校在校园文化、大爱德育、体艺项目、有效教学、评价改革、管理创新等方面抓出成效,真正实现“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积极引进名校,进一步探索“一校两区”、“名校+新校”、结对交流的方式,尝试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委托管理等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加强过程性督导,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作用。
(五)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常态化交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进一步扩大交流覆盖面。加强对交流教师的考评,并将考评情况作为评聘职称、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二是科学合理补充。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薄弱(或短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学水平相对较低、不适应教学工作且年龄偏大的教师实行提前离岗、转岗(向教辅、后勤、辅导员、生活教师转岗),腾出岗位,梯次补充紧缺教师。三是加强队伍管理。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实施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强教育教学骨干培养,造就更多的名师名校长。按照省《关于搞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要求,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坚持以德为先,分类考核,注重实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完善人事制度改革,严格实行教师末位告诫、淘汰制,引导教师研究教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潜心教书,用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