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演讲稿:春联习俗(范文推荐)

时间:2022-12-04 19:30:4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联演讲稿:春联习俗(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关于春联演讲稿:春联习俗(范文推荐)

关于春联的演讲稿:春联习俗

  今天是大年二十八,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很高兴能和演讲稿大全的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和趣闻。

  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发展的、剧烈变化的时代里,一百年前的说法叫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今年最新的说法是百年未有之变局。时代的变化,体现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就是许多传统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的淡出。在这方面,春节的年俗表现得最为典型,俗话说:过年三件事,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听觉、味觉和视觉的满足,但近年来因为环保意识的提高,鞭炮已经不受大家的待见,饺子又主要局限于北方地区,算下来也只有贴春联可以算是种优秀的年俗,理应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和流传。但是,今天的小区居住环境,与传统的一家一院的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代楼房大部分都没有给春联预留空间,所以春联的年俗也承受着很大的冲击。近些年来,国家比较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春联习俗作为中华民族比较典型性的文化传统,理所当然也在被保护和弘扬之列,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楹联习俗一项,而我们的春联习俗,就是最主要的楹联习俗。

  想要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春联这一年节习俗,就需要对与春联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使用它,因为最好的保护是去熟悉它,最好的弘扬是去使用它。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力争重塑一下大家对于春联文化的认知。

  一、年节习俗与春联的起源

  楹联习俗的分类很多,比如名胜楹联、行业楹联、庆贺哀挽联等等,但春联是其中出现最早的品种,也就是说,我们谈到春联的起源,实际是在说楹联的起源。

  说到要重塑大家对于春联的认知,好多听众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因为,春联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太平常、太普通了,每家都贴,随处可见,并且民俗学作为社会学下面的堂堂二级学科,有无数的教授、博士、硕士都在深入研究,这其中应该不会有什么不为众人所知的知识了。但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围绕着春联的起源,也就是对联这种文体的起源,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的知识和观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出于想当然,二是出于信成说。

  先说想当然。想当然就是感觉应该如此。人们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思维误区,就是把身边习以为常的事情,当成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就是好多东西的历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久远,比如布满大街小巷的兰州牛肉面只是1915年才创制出来的,川湘等地的全民吃辣椒,其实是清道光之后,也就是近代才普及开来的

  这种相当然放在对联领域,就出现了这样情况:《封神演义》第六十七回,说在一座牌坊上高挂着这样一副联:

  三千社稷归周主;

  一派华夷属武王。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唐僧师徒到了五庄观,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

  长生不老神仙府;

  与天同寿道人家。

  就是说按照这些小说家的认知,从周朝到唐朝,代代都是有楹联,户户都是有春联的。

  其实,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周朝到唐朝之间,是绝对不存在什么春联习俗的,更不会有对联这一文体。

  再说信成说,成说就是现成的通行的说法。我们都知道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某宋诗选本在注解桃符时,直接说了也作春联四个字,于是这些年来每到春节时,铺天盖地的春节话春联的文章里,都争相引用这首诗来说明北宋时期,每到春节,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满了红通通的春联其实,这种说法纯粹是凭空想象,北宋时期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大红春联。

  我们查关于春联的历史,还有一个最为通行的说法,是朱元璋下圣旨所推行的,大家常引用的一段文字是:

  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帝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帝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询知为腌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帝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出,校尉等一拥而去。嗣帝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帝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许多资料里都说这段话是引自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说》,其实这是睁着眼睛说假话,这位陈云瞻,名为陈尚古,字云瞻,是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中举人,是个货真价实的清朝人,一些春联资料上把他说成是明代人或说明末清初人,只是想自欺欺人地试图增加这段春联记载的可信度而已,早在乾隆时期,纪晓岚就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批评陈尚古的这本书是编杂记琐闻,多涉语怪,也就是说这段民间故事是三百多年后的文人附会到朱元璋身上的,整个明代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我们根本不可以当成史实来看待,因为在明朝建立的时候,也是不存在所谓大红春联的。

  既然以上关于春联的观点都是不可信的,那么,真正可信的春联习俗又是什么时候起源以及如何起源的呢?我先直接亮出来结论:

  一,春联习俗真正在全社会形成的时间是在明朝的中早期,具体时间段约为公元1400-1500年之间。这里所说的春联习俗,有三个要素:1是必须使用专门创作的偶句,2是必须是写在红纸或彩笺纸上,3是上下联必须分别贴在门的两旁,4是在全社会形成大面积的流行。

  二,春联的产生在民俗上有两个源头,1、桃符,2、春帖子。桃符习俗和春帖子习俗由来久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上面出现过多种图形和文字,独立使用的对偶句只是上面多种文字形式中的一种,之外还存在着不一定对偶的祈福文字和四句或八句的诗歌等。

  三,桃符习俗、春帖子习俗、春联习俗,其实是相对独立的三种年节习俗,都有其独立的发展轨迹,桃符和春帖上只是偶尔出现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我称之为桃符偶句和春帖子偶句;春联习俗则必须使用独立的对偶句,这里的对偶句才可以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春联文体。

  我们先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下桃符习俗:桃符习俗是形成于汉代的一种年节习俗,是根据桃木可以辟邪的观念,在春节期间插在大门两侧地上的两个桃木橛子,用于驱鬼禳灾。后世慢慢发展成为钉在门两侧的两块桃木板,上面绘有降鬼的神像等各类图文,桃符的形制和绘制的图文内容到宋代最为繁复,元代以后又趋简单,至清代已无图文内容,整个桃符习俗到清代晚期基本上从年节习俗中消失。

  桃符习俗从出现到消亡,经历了大约两千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从名称到大小形状和涂画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插地上的桃符,从人形的木俑演化而来,并由此产生出神荼和郁垒两位捉鬼的神人的传说,木橛子的顶部还勾勒出两人的眉目。这种桃符的具体形状,我们今天还能有幸看到实物,这是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简中的人面桃符,应该就是汉代普通家庭使用的桃符的原物。这种插在地上的桃符,在后来桃符形制发生了各种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前面说的王安石的《元日》诗,按照明代嘉靖的版本,最后一句作总插新桃换旧符,说明插在地上的桃符,甚至到了北宋时期仍然很流行。

  第二种是挂在门两边的桃木板,这种桃符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南朝梁宗懔(501565)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帖画鸡,或斲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桃符其实就是第一种桃符的升级版,从门两边的地上升高到了门的左右,从两根木橛子扩大到了两块桃木板,从粗略勾勒出神荼郁垒的眉目到绘上二位神人的画像。

  这一种桃符发展到了北宋时期,上面所绘的图文进一步丰富多彩,北宋吕原明的《岁时杂记》记载:

  钟馗、门神、桃符、桃板诸物,皆候家祭毕设之,恐惊祖先也。

  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从图形方面来看,此时除了两位神人的画像外,又多出了狻猊、白泽等传说中的猛兽,估计是当神人坐骑用的。从文字方面来说,除了左右书写神荼、郁垒之外,还可以写春词和祝祷之语,这些文字,有些可能是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有些则可能是些诗文类。

  最早在桃符上书写独立使用的对偶句的事件,发生在公元965年,也即北宋乾德二年的除夕,黄袍加身刚四年多的宋太祖已发兵攻打后蜀,后蜀国君孟昶做梦也想不到他在正月里就会投降被俘,而押送到北宋都城七天后就会送命,但在除夕那天,他的兴致还很高,题写或下令题写出了史上第一副桃符偶句,北宋杨亿《杨文公谈苑》有蜀中桃符一条:

  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

  这个故事的版本很多,有说偶句是辛寅逊所撰,有说是孟昶本人所撰,文字中也存在号长春、贺长春、契长春等差别,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还是可信的。但因为灭蜀后赵匡胤就派吕余庆为成都知府,而赵匡胤又把自己的生日定为长春节,所以这一桃符偶句广为流传的目的在于想说明这十个字是种不详的预言,从而反证出赵匡胤的登基是受命于天,于是在其后的一百余年中,也并没有人尝试再写桃符偶句。直到1081到1084年的某个除夕,被贬到黄州的苏东坡,到友人家里串门,才又一次出现了桃符偶句,南北宋间人张邦基所撰《墨庄漫录》卷八载:

  东坡在黄州,而王文甫家东湖,公每乘兴必访之。一日逼岁除,至其家,见方治桃符,公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苏轼被贬黄州,遇四川老乡王齐愈(字文甫)兄弟也在附近地区居住,于是两家就亲密到了不分彼此的程度,加上苏轼性情豁达,所以就在朋友家的桃符板上直接题写了这对偶句。事实上,整个北宋167年间,可信的桃符偶句史料,也只孟昶和苏轼这两副,这说明,北宋时期不但没有千家万户门上红通通的春联,就是在桃木板上,也都是神像或其它祈福之语,就全社会而言,并没有一点春联习俗的影子。

  第三种桃符是形制较小的钉在门首两侧的桃木块,宋代桃板流行时,这种小的桃符也同时存在,由于形状较小,所以上面不会有复杂的图文,最多还是勾勒出神荼郁垒的形象,或是干脆分别只写神荼和郁垒两个字。

  元代郑廷玉的杂剧《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中,桃符是个重要的破案道具,从剧情中我们可以知道,第一,这种桃符形状不大,可以直接插在女性的头发里面。第二,桃符钉在千家万户的门首两边,上面的文字千篇一律,一边写长命富贵,另一边写宜入新年,这应该是元代桃符的基本面目。到了明清,桃符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进一步萎缩,《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宁荣二府过年的情景: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这说明到了清代中前期,桃符换也不换了,只是每年新油一下即可,上面的文字图像应该是都不存在了,事实上,到了清代晚期,整个桃符习俗也基本上从春节习俗中消失不见了。

  说完了桃符,我们再以简要的方式介绍一下与春联习俗关系更为紧密的春帖子习俗。

  春帖子最早的源头可以上溯到西晋,大约是在每年的立春日,用彩纸剪个小燕子的形状,戴在女性的头上做饰品,上面还写有宜春两个字。到了隋代的《玉烛宝典》这样记载:

  立春多在此月之初,俗间悉剪彩为燕子,置之檐楹,以戴,帖宜春之字。

  这说明隋代时春帖子已经移到了房屋的檐楹之上。我们刚才说过桃符上的画神像最后演变成了门神,而书写神荼、郁垒文字,又成为后世春联的一个源头;春帖子也与此类似,最早的剪燕子,最后演变成为后世的民间剪纸特别是春节挂的门笺习俗,而书写宜春两个字,则成了后世春联的更重要的源头。

  盛唐诗人张子容《除日》诗有帖牗作春书,春书也是春帖子的别称,这说明唐代春帖子从立春日也在向除夕日转移。

  晚唐韦庄《立春》诗: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就是说唐代于立春日仍流行在彩笺纸上书写宜春曲,然后张贴于门户的横框上的习俗。唐代的宜春曲已经不是简单地写上宜春两个字,而是发展为更复杂的诗歌的形式。日本正仓院收藏有一件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的罗底金字的春帖实物,是在浅碧罗之上,粘有金箔,剪彩成十六字云:

  令节佳辰,福庆惟新;

  燮和万载,寿保千春。

  看了这个四言诗,马上会让我们联想到所谓的敦煌唐代春联。1991年,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谭蝉雪在《敦煌遗书》斯坦因第0610卷的背面发现注明了岁日和立春日使用的四言或五言的诗体文字,岁日两首均为四言四句,文字为: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我们可以看出,这与上面春帖子的诗句,在形式上基本高度相似。立春日两首,一为五言八句,一为四言十句,可以看出,这些文字就是唐代民间使用的春帖子诗句。谭研究员将其研究成果在《文史知识》上发表,可惜题目却是《我国最早的楹联》,这个说法,无疑是张冠李戴了,这些四句、八句或十句且大多数押韵的诗歌,绝不是两句式的楹联文体,同时,也不会是桃符上的祈福文字,因为桃符不会在立春日使用。

  宋代宫廷中流行每年立春和端午节在宫门张贴春端帖子,春帖子上的文字称为春帖子词,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的形式,宋代很多知名人物都写过,如苏轼的一首《皇帝阁》:

  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

  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五七言绝句式的春帖子词随着宋王朝的灭亡也消失了,元代春帖子上的文字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两句式的对偶文字,也就是我所说的春帖子偶句。如元代杨瑀(1285-1361)著《山居新话》载:

  元统间,余为奎章阁属官,题所寓春帖曰: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时余嵕山为江浙儒学提举,写春帖付男(坰)寘于山居,则曰:官居东壁图书府,家住西湖山水间。偶尔相符,亦可喜也。

  写春帖子偶句居然也能撞车,由此也可见元代春帖子偶句发展之快和运用之多。现存资料中元代春帖子偶句创作数量最多的是蒲道源(1260-1336),他的《闲居丛稿》卷九中有春帖一节,收录他在任国子博士时为内府、翰苑和宰辅大臣李孟(字秋谷)所题写的春帖偶句14副,其中12副为七言联,2副为五言联,可见元代宫廷每年春节会使用很多副春帖子偶句。

  梳理一下明代以前桃符习俗与春帖子习俗的发展和演化:

  桃符偶句出现在北宋初年,整个北宋只有孟昶和苏轼两则记载,到了南宋,数量有所增加,如朱熹、真德秀、楼钥、洪咨夔等,但总数不过一二十位,且大部分也都是一人一副。到了元代,有史料记载题过桃符偶句的作者,更是少到了个位数。甚至到了春联习俗正在诞生的明代中早期,内阁首辅杨溥(13721446)仍有过一副题桃符偶句:黎庶但教无菜色,官居何必用桃符?

  春帖子偶句进入元代才开始出现,但春帖子偶句一出现,应用上就压倒了桃符偶句,浦道源《闲居丛稿》中收录的14副春帖,标题为内府三副和翰苑,也就是皇宫和翰林院所用的春帖,余下8副标题均为秋谷,作者给他在朝中的靠山李孟(号秋谷)所撰的春帖。宋代的春端帖子的标题只分皇帝阁、皇后阁、贵妃阁和夫人阁几种,明显是内宫使用,而元代的这些春帖,似乎已经从朝廷的生活区走向了办公区,类似于清代紫禁城从外朝到内廷全部悬挂春联。

  不过,直到这个时候,我们仍坚持称其为春帖子偶句,而不敢说是春联习俗。是因为我们所定义的春联习俗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必须使用专门创作的偶句,二是必须是写在红纸或彩笺纸上,三是上下联必须分别贴在门的两旁,四是全社会形成大面积的流行。

  对比这四个要求,桃符上的偶句只是偶然出现,多数还是诗和画混杂,且偶句是题在桃木板上,而不是红纸上,至于第三项要求,由于桃符历来是分挂在门的左右,所以这一点很符合。春帖子上的文字,从写宜春到题诗句,到了元代蒲道源这时,应该是满足了必须使用专门创作的偶句的要求了,有很大的可能也是题在了彩笺纸上,但是其文字历来都是写于一块帖子上,无法满足第三项要求。至于大面积的社会流行,桃符偶句和春帖子偶句都还算不上。所以,只有在春帖子发生了裂变,变成分别书写上下联的两块红纸,并迅速普及到全社会之时,严格意义上的春联习俗才算诞生。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春帖子的这种一分为二看成是受到了桃符形制的影响,把春联习俗当成元代到明代中早期这段时间开始出现的全新的民俗形式,桃符习俗和春帖子习俗是春联习俗共同的民俗学源头。

  从元代就明初,春帖与门帖的记载就多了起来,之后又有春对的称谓,直到明代中期(约1500年之后)才出现春联一词。也就是说春联习俗正式出现的初期,还是被称为春帖,我们引用一下明代嘉靖年间的《汀州府志》中桃符和春帖的条目:

  桃符:新画桃符置户两旁,貌荼、垒于上,以厌邪魅。

  春帖:士夫之家俱用五色笺书联句,以贴于门或厅堂柱间,虽工贾家亦买而贴之,以见除旧布新之意。

  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春帖,已经是标准的春联习俗,而此时的桃符却退化回了只勾勒神荼郁垒眉目的简陋状况了。其后一直到晚清,由于文人的尚古倾向,经常在许多书中仍把春联称之为桃符或春帖等古代名称。

  在桃符和春帖子这两类习俗中,可以说春联习俗更多的是从春帖子习俗发来而来,所以清代从纪晓岚开始并影响至今的,认为春联纯粹古桃符的观点,以及经常把春联与桃符两个概念相混淆的说法,应该是糊涂和不准确的认识。

  说春联更多的是源于春帖而非桃符,不仅仅是史料方面的支撑,我们从学理上分析,也可以得到逻辑上的支持:

  一、从社会功能上来说,桃符基本上是用来辟邪驱鬼的,而春帖子是用来迎新祈福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烘托节日气氛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联与春帖子是完全一致的。

  二,从使用材质上来说,桃符的基础是传说可以辟邪的桃木,离开了这一物质基础便不再成立,而春帖子从一开始就是使用的彩笺纸,虽然中间也使用罗帛,但恰遇明代造纸技术的大变革,很容易借助物美价廉的红纸迅速形成全社会的流行。

  三、春联习俗早期的名称,就是春帖门帖和楹帖,联系春联以及楹联的其它别称:春帖、春对、春联、门对、门联、门帖、柱对、柱联、柱铭,可见从民俗学来说春联与桃符的渊源,要比与春帖的关系远得多,只是因为桃符偶句出现的时间比春帖偶句要早,才使得纪晓岚、梁章钜及其之后的学者产生了春联即古桃符的错觉。

  四、从民俗层面而言,从桃板变红纸是一种风俗习惯物质层面的变革,而春帖子从一块变化到两块来分别书写上下联,只是民俗在表现形式上的小变化,而小的表现形式的变化总是要比彻底的物质层面的变革,要容易得多,也合理得多。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基本上理清了桃符习俗、春帖子习俗与春联习俗产生发展的渊源与过程,顺便也带出了当代年节习俗中常见的门神、挂笺等民俗的源头。

  从文体的层面上,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宋元两代偶尔出现的桃符偶句和春帖子偶句,虽然在文本形式上与后世的春联文体并没什么区别,但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些偶句只是对联文体的一种自发状态,而只有发展到了自觉的状态,就是说习俗层面上规定必须使用偶句,而作者也具有了明确的对联创作意识时,才能标志对联文体的正式诞生,这个时间的下限应该锁定在明代中早期的1400-1500年之间。

  二、春联的发展及其分类

  民俗文化领域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一个门上的空间有限,需要在门户上展现的多种年节习俗,不可能永远并行存在,于是那些与民族审美心理更为合拍的习俗,便得以保存和发展,相比来说,春联习俗就是最符合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风俗习惯,最终,春联习俗把桃符习俗以及旧的春帖子习俗完全挤出了年节习俗,并历经了多次的朝代更迭、社会动荡和文化浩劫,顽强地延续到了今天,甚至还影响到了东亚的汉文化圈,传播到了海外各国的华人聚集区,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春联习俗形成之后,沿着文人个性春联和民间通用春联两条线索前进,我们分别简述一下。

  文人春联是文人自题其居室的春联,带有很强的个人感情色彩,属于抒发个人情感、训诲家人后辈、调侃世事和发牢骚的文字。如果说元代蒲道源是史上第一个把春帖偶句编入个人文集的人,那么明代中期的山东章丘李开先,就是史上第一个编辑出版个人对联集的人,他的《中麓山人拙对》及其续对,共收录他创作的各类对联一千八百余副。这本书中曾五次出现春对的说法,并提到一次春联,最多时一个题目下分别有春联十副和十五副,如丁卯年自用春对十联,说明在一个春节里,他家各处门户就使用了十副春联,挑其中两副欣赏一下:

  忆昔童年,竹叶杯传先到手;

  只今老景,椒花颂罢强开颜。

  辞腊迎春,天上斗牛光借日;

  拜年庆节,门前车马烂盈云。

  山西临猗的乔应甲,是明代万历到天启年间大臣,他在天启六年(1626)曾编辑《半九亭集》,其中大多数为自创的对联,春联一节就收录乔应甲春联22副,举其中两副为例:

  春日迟迟,旧人递转看新历;

  和风习习,归燕呢喃识故巢。

  落叶冬严,呵冻题诗日不暖;

  清霜岁暮,拥炉烘砚风多寒。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文人春联个人抒情的色彩很浓。到了明末,更有人以春联来浇个人心中的块垒,如《楹联丛话》载相传为明末屠户徐五的春联: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无独有偶,清末的四川江津钟云舫也有一副类似的春联:

  谋生梦好鸡常破;

  索债人多犬不闲。

  钟云舫有长联圣手之称,其拟题临江城楼联长达1612字,称为古今第一长联。他的《振振堂联稿》一书收录个人所用的春联64副,著名的如:

  几根穷骨头撑起气运;

  两个大眼孔看倒乾坤。

  过苦年,苦年过,过年苦,苦过年,年去年来今变古;

  读书好,读好书,书读好,好读书,书田书舍子而孙。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春节,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其乡邻写了十多副充满激情的春联,其中一副如:

  故国同春色归来,直欲砚池溟渤笔昆仑,裁天样大旗横书汉字;

  民权如海潮暴发,何难郡县欧非城美奥,把地球员幅竟入版图。

  清代和民国还有一些文人把每一年所写的春联汇集编入个人对联集的事例,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上面简单说了文人春联,还有另一条线,就是民间通用春联的发展。普通人家的春联并不需要抒发个性化的情感,只需表达迎春祈福的美好愿望就可以了,再加上千家万户的春联需求量特别大,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全民通用性的春联作品。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社会上大量印行类似今天《万事不求人》一样的生活日用类书,基本好多种都收录了对联的章节,春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新刻天如张先生精选石渠万宝全书》中,即收录新春联20副,举两副例子:

  凤历已颁天子地;

  春风先到吉人家。

  春日融和,万物咸沾春德泽;

  圣朝治泰,黎民共荷圣仁恩。

  到了清代,坊间更是出现了实用对联的专集,春联一般是首当其冲的内容,如乾隆四十年(1775)出版的《对联玉露》,新春名目下收录通用春联64副。

  最后说一下大家感兴趣的皇宫春联。明代承袭元代宫中张贴春联的传统,紫禁城各宫门每年岁除更换春联,明末史玄的《旧京遗事》一书多记载明代后期万历、天启和崇祯年间的旧事,其中有:

  禁中岁除,各宫门改易春联及安放绢画钟馗神像。

  清代紫禁城及京外行宫各门春节均有内容固定的春联,每年春节均重新书写悬挂,每次数量达上百副之多。汪启淑(1728-1800年)《水曹清暇录》载:

  国朝向例,除夕前数日,工部堂官委司员满汉二人,进大内照料悬挂对联,其对皆系白绫白绢,多半楷书,挂用铜丝拴系于上。

  梁章钜(17751849)《楹联丛话应制》:

  紫禁城中各宫殿门屏槅扇皆有春联,每年于腊月下旬悬挂,次年正月下旬撤去。或须更新,但易新绢,分派工楷法之翰林书之,而联语悉仍其旧。

  吴振棫(17921870)《养吉斋丛录》:

  十二月封宝前一日,进门联,门屏槅扇皆具,同门神悬挂。次年正月下旬撤去。门联用白绢锦阑墨书,辉映朱扉,色尤鲜丽。以翰林工楷法者书之。联语则乾隆间词臣撰拟,稿本存清秘堂。

  满族习俗崇尚白色,故宫中春联用白色,至于所用材料,汪启淑称白绫白绢,梁章钜说新绢,吴振棫谓白绢,而据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条记载,内廷及宗室王公春联则例用白纸:

  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春联的时代特征比较鲜明,封建时代一般要为皇帝歌功颂德,到了民国之后,这类内容便明显与时代不合,于是坊间以最快的速度,又刊刻出大量《共和新春联》,用以宣传共和思想。春联习俗这种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是它能获得长久生命力的一个原因。

  由于通用春联具有教化功能,国共两党都比较重视春联的宣传作用,如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十分重要新春联的推广,1944年3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议上作了《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的讲话,其中谈到了春联的问题:

  边区有三十五万户,每家都挂起有新内容的春联,也会使边区面貌为之一新。两个宣传部的同志要把这个问题研究一下。写春联就要编几个本子,要搞新的春联。新春联是群众的识字课本和政治课本。三十五万副春联,内容大体相同,文字可以不同,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直到最近几年,中宣部也非常重视春联工作,已连续多年统一部署央视网、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举办春联征集活动,去年还专门为春联获奖及入选作品出版了精美的集子《新时代,新春联》,报送中央领导同志,我们试举其中两副获奖春联:

  春闻三吠,声声旺,家家旺;

  梅放九州,处处红,岁岁红。

  年味浓浓,床下翻出老酒;

  心情好好,囊中塞满红包。

  以上介绍了古今春联的发展脉络,下面简单说一个关于春联的分类。除了民间实用的通用春联以及文人名士撰写的只能用于自己家庭的专用春联,其它的春联类别还有居家春联、行业春联、姓氏春联、生肖春联、干支春联和谐巧春联等。

  居家春联:是根据一个家庭庭院的各个部位而专门撰制的春联,如大门联、重门联、后门联、厅堂联、书斋联、卧室联、闺房联、厨房联、厕所联等。如钟云舫的一副厨房春联:

  盐是咸,醋是酸,知其味矣;

  妻颇贤,子颇肖,顾而乐之。

  行业春联:是千行百业在春节时张贴的有本行业特点的春联,由于行业分类复杂,这类春联数量很大,如传统的剃头铺通用春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满面生。

  姓氏春联:是各个人家张贴的与自己姓氏典故有关的春联,百家姓各有自己相关的春联,内容一般以夸耀本姓的历史名人为主,如徐姓人家春节时就可以题这样的大门联:

  人中骐骥;

  天上麒麟。

  上联指梁时人徐勉,字修仁,孤贫好学,早励清节,时称为人中骐骥,必致千里,官至吏部尚书。下联南朝时陈人徐陵,八岁能文,僧宝志摸徐陵头顶,曰:此天上石麒麟也。后官至通直散骑常侍。

  生肖春联:就是与十二生肖有关的春联,每个生肖的年份以该生肖为主题,如即将来临是猪年春节,那么很多人家就贴出与此生肖相关的春联,试举一例:

  巧剪窗花猪拱户;

  妙裁锦绣燕迎春。

  干支春联:古人将天干与地支相配,形成每六十年一个轮回的甲子纪年,清代人将相应年份的干支嵌入春联中,就形成了干支春联,如:

  己身欲效陶朱业;

  亥算宜衔太白杯。

  滑稽春联:就是有些人故意以调侃的语调写的一些内容搞笑的春联,前面所说徐五和钟云舫的两联即归此类,另外明末清初还有昆山人归庄的一副谐趣春联:

  一枪戳出穷鬼去;

  双钩搭进富神来。

  类似的还有以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暗喻缺一(衣)少十(食)等。

  三、关于春联撰写和张贴的一些小常识

  知道了春联习俗的起源、发展以及分类的知识,会让我们更加用心地珍视、保护和传承春联习俗,事实上,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楹联习俗,其主要内容就是春联的习俗,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很值得我们大家去继承和弘扬。

  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进步,目前市场上每年都有一些形式上极其精美的印制春联出售,但令人遗憾的是其内容一般都十分平庸,有好多还根本不符合对联文体的格律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选用时要注意其文辞是不是格调高雅,语言是不是对偶工整,只有这样才能不被那些花花绿绿的外形所迷惑,用上与自己气质格调相匹配的春联。

  还有好多具有一定书法功底的朋友,坚持每年使用自己书写的春联,这样会显得更具文化品位。大部分自己书写春联者,都要配一本春联方面的书,以便根据需要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来书写,这时就要注意选择较为权威的出版社,以保证编校质量,还要选择好的版本,分类合理、内容精详,以方便查找和选用。

  还会有追求更高品位的朋友,不但要自己书写春联,还要自己编撰春联,这无疑是对春联文化最好的弘扬。因为春联主要以五言和七言的为主,与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古典格律相近,所以五言在声调上只要符合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两种模式,七言在声调上只要符合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个模式,就很完美了。若是不太熟悉这套格律形式,有一个最低的底线,就是上联的结尾要用仄声,下联的结尾要用平声。再说简单点,上联的最后一字读音要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字读音要一声或二声,这是最后要确保的,因为突破了这个底线,就不叫对联了。除了声调之外,在文字上需要对偶,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其余的字大致相对即可。需要注意一下的是,数字、颜色、方位这些字,必须要对同类的字,这样就显得特别工整。

  自撰春联,最好的是要写

推荐访问:春联 习俗 演讲稿 关于春联演讲稿:春联习俗 关于春联的演讲稿:春联习俗 关于春联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