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思路

时间:2022-12-19 12: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思路,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思路

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党建统领,抓班子、带队伍,抓特色、出亮点,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统筹高线、中线、底线“三线布局”,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推进”,突出抓好稳产保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有效衔接和机关建设“六大任务”,推动乡村振兴X样板先行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三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制度,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教育基地实践学、支部集中深入学、青年读书会交流学、搭建平台自主学“五学”活动,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探索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四史”学习的制度体系。(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2.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清单管理,对标落实推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落实领导干部述责述廉、民主评议、考核评价、诫勉谈话、函询制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实警示教育、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做好市委巡察“回头看”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办公室、人事处)

3.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专题研究、报告通报、预判研判、督查检查、考核问责等制度,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管理能力。制定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加强舆情研判和应对处置。(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办公室)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党建活动轮值制度,开展“互观互检互学互促”活动。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完善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二、抓好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5.稳定粮食生产。抓好撂荒地复耕复种,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回头看”。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创建2个以上吨粮镇。稳步提升大豆产能,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强化春季田间管理,扎实开展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推动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创新政策性农险,扩大粮食作物投保比例,开展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5万吨以上。(责任单位:种植业处、科教处、财审处、农技中心)

6.建设高标准农田。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健全高标准农田投入保障机制,提高亩均补助标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化管理,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监管。出台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开展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责任单位:农田处、农技中心)

7.促进种业振兴。制定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支持建设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规划建设市级畜禽保种基因库。加强品种研发及推广,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和区域性单品种展示基地,引进试验新品种200个以上,建设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提升种业质量监管水平,建设市级种子质量检测中心,严厉打击侵权套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种业处、执法支队、农技中心、农科院、畜牧工作站)

8.发展高端畜牧业。发展集约化养殖,提高“亩均产能”,确保全市肉蛋奶总产量持续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建立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年内建设生猪产能调控基地5个。发展草食畜牧业,培育奶牛、肉兔、奶山羊等产业链,新建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场2处。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年内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处、市级示范场10处。(责任单位:畜牧业处、畜牧工作站)

9.做优特色农业。发展壮大蔬菜、果茶、花卉、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蔬菜设施化栽培比重达到35%以上。推广新型轮作模式,稳定花生面积。全年蔬菜产量稳定在600万吨以上、水果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责任单位:种植业处、农技中心)

10.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创建国家级无疫小区,维持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无疫状态。推进布病、结核病净化,争创省级以上净化场10家。深化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改革,实现应免畜禽免疫率100%。抓好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年内完成小麦“一喷三防”340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保持在40%以上。(责任单位:防疫处、种植业处、疫控中心、农技中心、执法支队)

三、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11.抓好农业精准招商。积极对接农发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完善“签约、在建、竣工”三张项目清单,加强重点项目服务、督导。年内引进过亿元乡村振兴大项目10个以上,开工建设过亿元大项目15个以上。(责任单位:乡村产业处、发展规划处)

12.强化项目管理思维。实施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指导,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管理协同、信息协同、服务协同“三个协同”机制,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完善财政投资项目全闭环管理模式,出台涉农项目管理办法,严格立项审批、加强执行督导、强化绩效评价,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财审处)

13.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平度)、中国(X)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强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田园综合体建设水平,建设5个市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年内建成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20个。(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乡村产业处、农田处)

14.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制定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措施,培育20家新一代农业“金花企业”。争创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支持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0个。强化农业“国际客厅”合作功能,推动建设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创建国家农业对外开放试验区。加大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点和线路推介力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庆展会。(责任单位:乡村产业处、市场配置促进处)

15.加快数字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探索构建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争创全国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新建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2个、认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0个。(责任单位:市场配置促进处、智慧中心)

16.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争创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30个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发布农业主推技术10项以上。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X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出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责任单位:科教处、人事处、农技中心、农科院、畜牧工作站)

17.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深化“两全两高”示范创建,争创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市,争创国家级畜牧养殖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成市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0个。推广导航定位、作业监测、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应用。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全程线上办理,扩大农机报废补贴范围。提升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水平。完成农机深松(深翻)整地作业面积8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面积1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0.7%以上。(责任单位:农机处、农技中心)

18.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四级三联”网格化监管,开展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完成定性定量检测1.1万批次、快速检测38万批次,地产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实施畜禽屠宰企业分级动态管理,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屠宰企业2家。培育市级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示范点,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新认定“三品一标”70个以上。创建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制(修)订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30项。实施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农业投入品、私屠滥宰、动物卫生等领域重点整治工作。(责任单位:质监处、投入品处、畜牧业处、防疫处、执法支队、疫控中心、农安中心)

19.推动品牌农业优化升级。出台农产品品牌扶持政策,加大品牌培育、宣传、推介力度,打造“X农品”品牌矩阵。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标准体系,修订农产品品牌管理办法,建立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淘汰机制。新培育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新创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责任单位:市场配置促进处、质监处、农安中心)

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0.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片区建设行动。聚焦产业强、生态美、治理优、要素活、农民富,以5-10个自然村为单位,高标准规划设计,布局建设10个左右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片区,趟出乡村振兴X样板实践路径。定期组织现场观摩评比,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农办秘书处)

21.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开展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村创建。搭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会商平台,制定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计划。推行红黑榜、道德银行等做法,提升农民群众参与度。(责任单位:社会事业处)

22.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成方连片新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打造美丽乡村新典范地区。实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升级培优计划,开展省级示范村管护运营“回头看”。(责任单位:社会事业处)

23.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制定X市农业减排固碳实施意见。推广水肥一体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等技术,新增水肥一体化5万亩以上,新建市级种养循环示范基地5个,化学农药、化肥用量保持负增长。推广发酵床养殖、粪水氧化塘处理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抓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示范开展秸秆还田和生物堆肥,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体系,设立县域回收中心,镇街级回收点实现全覆盖,确保应收尽收、全部处置。建设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责任单位: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业处、投入品处、农技中心、畜牧工作站)

五、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24.推动改革政策集成。扎实开展省级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国家、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打造市级乡村振兴集成改革示范点(村),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集成改革成果。(责任单位:政策改革处)

25.深化农村承包地改革。抓好平度市、西海岸新区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规范土地流转管理,指导区(市)建立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审查审核制度。放活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户以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全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75%。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责任单位:政策改革处)

26.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抓好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落实,探索宅基地资格权保障,使用权流转、抵押和自愿有偿退出等。开发市级宅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制定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落实办法、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责任单位:政策改革处、智慧中心)

27.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和管理。制定集体股权的继承、转让、有偿退出等办法,推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稳慎推进集体资产融合试点。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加快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开展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支持措施,实施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开展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攻坚行动,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政策改革处)

28.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健全市、县、镇、村、服务组织五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4000家。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规模经营户纳入培育范围,新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50家。实施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规范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引导合作社与各类经营主体联合合作。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国家级、省级试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省级试点。(责任单位:政策改革处、科教处、农技中心)

29.改进和加强乡村治理。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完成莱西市国家级试点示范县任务,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推动“阳光三资·清廉村社”建设。(责任单位:政策改革处)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0.强化各类帮扶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返贫底线,不发生新致贫。在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调整优化,确保政策连续性。(责任单位:农村扶贫处、督查考核处)

31.健全动态监测和分类帮扶机制。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严重困难户三类重点人群,持续跟踪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可能返贫致贫人口。加强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确保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不返贫、一般农户不致贫。构建市场化防贫长效机制,实施防止返贫致贫综合保险,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等帮扶政策落实。(责任单位:农村扶贫处、督查考核处)

32.推进重点区域帮扶。统筹各类资金,集中连片打造1个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指导区(市)梯度推进辖区内衔接推进区建设,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出台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支持政策。组织4个经济强区和23家市属企业结对帮扶平度、莱西1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责任单位:农村扶贫处)

33.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优化衔接补助资金使用,市级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比例不低于60%。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设立公益岗位、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等,确保衔接资金高效利用,保障脱贫群众收益。(责任单位:农村扶贫处)

34.抓好协作帮扶和对口支援。推动与定西市、陇南市签订的“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以及省内协作帮扶菏泽事项落地落实。推进产业协作,引导企业到协作地投资兴业,推动长期合作共赢。加强人才协作,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组团式”帮扶援助。拓展劳务协作,开展协作地劳动力技能培训。扩大消费协作,利用节庆活动、重要展会等,全方位推介协作地农特产品,推动产供销一体化融合。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区、湖北宜昌夷陵区、省内滨州博兴县等工作。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责任单位:对口帮扶处、扶贫协作处)

七、提升机关建设水平

35.全面开展“争创树”活动。开展“争先进、创典型、树标杆”活动,制定“争创树”任务清单,亮目标、亮举措、亮责任,比进度、比作风、比实绩,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制高点。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将“争创树”列入各处室(单位)考核重点,确保推进时间和进度匹配、时间和效果匹配。完善乡村振兴典型遴选、培育、推介机制,建立乡村振兴典型库,优化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建设管理,用好新闻媒体、会议推广、工作交流等平台,广泛推介“三农”典型经验。(责任单位:农办秘书处、办公室、人事处)

36.积极建设“五型”机关。制定建设“五型”机关的意见,建设政治型、实干型、服务型、人文型、清廉型“五型”机关,全面提升模范机关建设水平。成立局全面从严治党暨机关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全局机关建设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总结部署机关建设工作。培树机关建设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

37.全力打造“一懂两爱三有”干部队伍。突出实践实绩实干导向,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温度、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局综合考核、平时考核办法,实施考核结果全员大排名。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活动,激励党员干部讲政治、接地气、强技能。建立年轻干部全过程培养机制,制定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若干措施,建立完善预试制、新进人员导师制、挂职锻炼制和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开展综合素质“大比武”,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年轻干部。(责任单位:人事处、机关党委)

38.着力塑造“三农”机关文化。打造富有“三农”特色的机关文化,建设党建、廉政、道德、法治、“三农”五大文化长廊,办公室、活动室、接待室、荣誉室“四室文化圈”,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四个温暖之家”,营造积极向上的机关文化氛围。坚持党建带群建,建立组织联建、阵地联创、活动联办、服务联做、宣传联动的“五联融合”模式,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团建活动。组织军转干部座谈会、退休干部职工“荣休”仪式等,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创建平安机关,抓好农业安全生产、机关疫情防控、保密管理等工作。(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离退休处、工会、妇委会、青工委)

39.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围绕兴农业、美农村、惠农民,厚植“三农”情怀,提升工作质效。实施“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联村、联镇、联户、联企,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温暖的“四联四送”活动,开展“宪法进农村”“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等普法活动,每季度推选优质服务实事。做好政务服务、市长热线、信访维稳等工作。(责任单位:人事处、科教处、法规处、办公室、机关党委)

40.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学法用法机制,深化开展会前领导干部学法和法治工作“每月一讲”,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落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树立法治意识、提升法治思维。建立农业行政审批服务六个“0”机制,完善农业农村领域“不罚”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提升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责任单位:法规处、执法支队)

推荐访问:工作思路 农村 农业 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