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演讲稿优秀例文合集大全

时间:2022-12-23 08: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教师演讲稿优秀例文合集大全,供大家参考。

2022年教师演讲稿优秀例文合集大全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母亲,愿做一个播洒阳光的爱心使者,把爱心和温暖献给下一代,献给孩子。以下是公文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

  有两个故事至今让我激动不已,并且改变了我一生的观念。

  在一个屠宰场,有一只母牛被屠手们拉进来了,它似乎明白了什么,它狂奔着、挣扎着、绝望地哀鸣着,眼睛直望着屠手们,眼里全是泪水,似乎在哀求什么。屠手们十分不解,从来没见过这种现像呀?但屠手仍然无情地杀了它!当剖开母牛腹腔时,人们惊呆了:原来是母牛腹中有一个胎儿!

  动物的爱让人感动,人性的爱更是惊天动地!有一处山体滑坡,埋藏了一家人。当人们及时挖开泥土时,惊讶地发现母亲呈弯曲状,留给了婴儿一个空间。母亲已遇难,婴儿却奇迹般地活了!

  从此,我就有了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思想。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超脱、飞跃,是一种升华。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人们的心灵。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母亲,愿做一个播洒阳光的爱心使者,把爱心和温暖献给下一代,献给孩子。

  走上讲台为人之师的十年里,或许没有风花雪月,也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可是我和山里的孩子一同欢笑一同哭泣过。记得在今年某个夜晚,是我在初三年级毕业班的最后一个语文晚自习辅导,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教室里同学们非常卖力地朗读着,复习着,几乎要在今晚把所有的语文知识全装进自己的脑袋。时间飞快地从指尖滑过,还有10来分钟就要下课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你说考场如战场,还有三天我们就要奔赴战场,请接受我们最轻的礼物——谢谢你!”听到这声声诚挚的话语,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时班里的老大,也就是我的语文科代表发言了:“老师,我们严阵以待,请给我们做指示。”

  此情此景我已经很熟悉了,因为平日里他们都习惯了所谓的大呼小叫。我严肃起来:“同学们,我们的骊歌就要唱响,这些天,天空老是下着细雨,这不是天空在哭泣,而是为我们的离别撒下泪水,为我们踏上新的征途撒下激动泪,三年了,同学们,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早己把这份师生情谊化作友情,化作亲情…….不知什么时候,同学们眼圈红红,只听得窗外嘀嗒的雨声,教室里一片凝重,下课铃响起,格外响亮,我依然在坚持说着心中的话儿:“同学们,我早已习惯了看着你们专注朗读的神情;习惯了语文课上你们的手舞足蹈;习惯了你们课余调皮的身影,早也习惯了你们围着我谈笑,也习惯了你们总是往我的办公桌里放进字条,老是让我的办公桌乱翻翻无论走到哪里,不要忘记用知识和书本来装饰自己的灵魂才是最美的…….只听得教室里同学们一阵隐约的哭泣声,我干脆地一声“下课!”我拿上雨伞冲出教室,回家路上我满眼模糊着同学们的影子。第二天早晨,来到办公室,办公桌上叠了好多同学们的留言,长长短短,短则几十字,长则三两千字,细细读着这些言语,字迹越来越模糊。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一种被认同的幸福,一种付出的幸福,一种当教师的幸福!

  其实我们都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最不朽的作品。对孩子永远要爱多于索取。只要用心去感受你身边孩子带给你的不同惊喜,你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微笑会让孩子觉得你是太阳;爱会让孩子对你产生信赖;宽容会让孩子变得轻松。试着用童真去体会孩子的世界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笑话,笑话我的多愁善感。可是我要给大家说,当你在春天播下爱心,在秋天收获果实的时候,你不会感到欣慰,不会感到幸福吗?当你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孩子,换来一张张深情的笑脸时,你不觉得那是最美的画卷,最幸福的一刻吗?我是一名女性,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更是一位母亲。我们的生命有限,而我们的爱心是常青的。我们的生命在孩子们生生延续,我们的价值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在这人生一路上,我要搭上用爱心去换取孩子们开心的“班车”,让孩子们永远生活在阳光里,24小时阳光陪伴他们不断。

  看!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作伴;春花开放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了,蟋蟀为它弹琴……天地万物都在讲述着爱的故事。是啊,唯有爱,才能创造世间的和谐,唯有爱才能创造人间奇迹;唯有爱才能让光明与我们同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作为我校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心理老师,从始至终,我都能感受到难以言喻的使命感。刚踏入西山校园的那一刻,作为心理老师的我仍不免有些疑惑,有些担心,我该怎么去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呢?我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呢?但我更坚定,更热情,因为我年轻,因为我期待,期待在西山展示自己的才华,期待为西山学子献出一份爱心。

  起初,很多人并不能接受、理解心理咨询,主动来咨询的学生少之又少。我心想,难道心理咨询室要变成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难道我只能做一个孤独的守候者?我不能再等待,我要主动出击。于是,通过广播站、电视台;通过班主任的介绍;通过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课等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宣传工作,逐渐有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向我敞开心扉,寻求帮助。

  我真诚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学生朋友,因为每一颗心都需要尊重;

  我耐心倾听每一位来访的学生朋友,因为每一句话都意义深远;

  我认真分析每一位来访的学生朋友,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同寻常;

  我积极引导每一位来访的学生朋友,因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我不是救世主,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能做的是运用专业心理学知识去帮助学生朋友们减轻心灵上的烦恼和痛苦,指引他们在人生征途上健康成长。

  为了能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朋友们,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首先将心理咨询室更名为“心桥”恳谈室。接着,我们又开设“心之桥”信箱,间接地为学生朋友排忧解惑;我们组建了“心之桥”心理社团,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我们出刊了《灵犀》心理刊物,给大家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朋友们架起心灵之桥,真诚、有效地与学生朋友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事实上,建造一座稳固的心灵之桥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程,做一例成功的心理咨询亦是如此。

  记得有一位新生,班主任带他来找我时告诉我说,他来校一个星期了,但几乎不与人说话。我几次尝试和他沟通,他的反应除了摇头就是点头。后来有一次我给一群学生做团队建设心理辅导活动,特意把他找来,让他加入。几个小环节之后,他融入到团队当中,和其他学生有了交流,对我也有了信任感。接下来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咨询,才慢慢地找到他的心结所在:他痛恨过去,因为父母离异,从小失去家庭温暖;他又忏悔过去,因为不懂事,他犯过许多错误,伤害了许多人;他害怕现在,因为身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自己和陌生的人;他恐惧未来,因为他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找到原因之后,在后期的咨询过程中,我运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以他的个人体验为中心,强调他的现在和未来,给他信心和鼓励,逐渐取得效果。班主任也说,他已经开始适应西山这个大家庭,主动和身边的同学接触,不再是孤单一个人。听到这样的话,我已非常欣慰。

  相约心之桥,犹如美好的约会。约会之后,学生朋友们可以轻装上路,因为他们已有能力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问题,已有新的希望、活力和人生态度去追求成功与幸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你排忧解难,给你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让你有着自信。很难想像几十年前的教育理论,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还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实用意义。难怪他要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寻的偶像,成为心中的指明灯。书中谈到100条教育理论。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尤其是《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苏赫姆林斯基在学校里工作了35年,工作了20年后,他明白了,课堂上老师必须做两件事情:一、要交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很多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很多知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聪明,于是把主要的力量用到记忆知识上去了。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学会思考,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怕思考了,学习很被动,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其实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但凡学习好的孩子,都把做对一道题目当作一种乐趣,把思考所得当作一种发现,于是从中得到很多常人得不到的乐趣,最终成功了,问及他们的学习经历,无一不说学习过程是一种快乐。

  可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孩子还是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呢?原因也很简单,孩子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思想严重,稍有不会的题目就问家长,或者等待老师的讲解,怕动脑筋,即使题目做对了,他也不引以为自豪,因为那是父母或者老师讲解的结果,他没有体验到思考的乐趣。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少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认为是死人。”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务。把学习当成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这样的学生才会成为会思考的劳动者。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思考者时,学生才能体验学习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这种快乐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没有问题意味着没有思考,没有思考怎么能提出问题?较多的学生早已不会思考了,忘记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线路,要思考做啥?

  那么,怎样才能使思考的活动在学校生的头脑里占据统治地位,怎样才能使思考、认识、发现、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为一个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

  教师本身应该是个思想者,用思想去点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转变自己的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苏赫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而那些没有什么东西好讲,学生也感觉出他没有什么丰富的思想宝藏的教师,确实是很可怜的。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道理很简单,一个不会思考的教师,教不出会思考的学生。当然,这些前提需建立在教师素质的提升上。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他是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实践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劳动,和学生一起,互相影响、讨论、激励、鼓舞。

  其次、解放学生思想,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等待、习惯了依赖、习惯了接收、习惯了习惯的一切,主体意识丢失,独立能力退化。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自主学习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该改承担学习的责任?教师固然应该承担,但学生若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学生永远在昏昧等待中。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时,学生自己的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才是一种真正的学习。

  然后、学会等待、牵线搭桥。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实际的课堂往往是这样的,要叫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常常沉默寡言,面面相觑,提不出来,为何提不出?因为不习惯思考,也不会思考,那么,老师提出问题,大家发表看法吧,仍然沉默,为何?因为没有看法,哪里去找?不知道。也许有极少的同学有点想法,碍于面子怕回答。时间一分分过去,教学进度走不了,急死老师了,忍不住越粗代庖来得干净利索,省时省力,结果,我们又回到老路。学生永远在等待依赖中。所以,教师不能急,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思考准备时间,善于激励,耐心等待。一部分学生可能就差那么点勇气,需要教师为他们打打气儿,有种种顾虑障碍的,需要教师排泄疏导。其次会引导,学生思维卡壳的地方要牵线搭桥,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如;报刊杂志、电视、多媒体、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国内外重要的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等,以使思考由温故而知新,由形象到抽象,由混沌到明晰的过渡飞跃;或者要知梨子的味道,亲自去尝尝,让学生亲自其参与去体验,也许这个探索自寻过程要花费很多时间,甚至表面一无所获,但它使学生思维得到磨砺碰撞,活跃起来。这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比起短暂的急功近利的强行灌输,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学生会受益终生,故而眼前所耗费的时间经历应该说是值得的。

  最后,以包容情谊,为学生创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试想,身处惴惴不安,紧张压抑,过度庄严肃寂的氛围里,学生的脑力过度集中在时时刻刻的提心吊胆,焦虑惶恐,瞻前顾后中,怎能集中精力进行积极健康有序的智力思维呢?自由就是不给学生太多的束缚,有宽泛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轻松自如的各抒己见。这其中,教师和蔼亲切的微笑,循循善诱的开导鼓励无疑是重要的。只要能思考,敢思考,哪怕是错误都是一大进步。人的认识,总是在错误中提高,谁畏惧错误,谁就毁灭进步,因而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哪怕是不经意的一个轻视眼神,一句冷漠的话语,都不能轻易流露。而是引导指正,保护他们思维火化的幼芽是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开端。

  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思考者时,学生才能体验学习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这种快乐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思考。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其实学生不会思考,低效学习的症结就隐藏在其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去感知,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深深明白,一个善教的老师,所赋予孩子的,是一种思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认真思考,认真反思,反思我的课堂,反思我的理念,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高尚师德的真谛。它要求从业者对“教师”职业抱定一颗热情之心,崇敬之心,纯粹之心!要以学生的美好未来为目标,而不仅仅以个人私利为目的。

  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真正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似乎越来越少。尽管如此,我仍将谨记它,并把它作为从业的最高理想,以求灵魂深处的那份安宁!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师者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我们便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首先师者要静化自己的心灵。教师是清贫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我想,特教教师是教师群中的下等!——我们没有额外收入,一般人也求不到我们,社会地位自然不会高!可正因为如此,我要说:能在这里用心坚守的,都是大爱仁者。我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伟大者,也即平凡者。“他们”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急需的,是一双双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发现自身或身边的伟大与不平凡,我们浮躁的心灵深处也许就会多些宁静。这不是什么高调,只是在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还须师者抱定严谨求知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发展负责。上课一定要备课。这个“备课”,非指写教案,而特指对于教材和学情的把握。教学《我的老师》。备课时,我对作者魏巍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产生了浓厚兴趣:蔡老师长什么样,是哪里人,她的家庭情况如何……带着疑问,我撇开教材,到网络中云游。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小时后,一份关于蔡老师的资料图文并茂地呈现眼前。料想学生也可能有类似疑惑,我便将资料打印了多份。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果然有学生提出类似疑惑。于是我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发了下去……哦,原来蔡老师是这个模样,原来她是我们山东老乡,原来她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教师之家”,而且有个女婿还在洛阳聋哑学校工作……读完材料,一种亲近感便会油然而生,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近了;看罢材料,之前提问的那个学生好奇地问:“老师,你怎么事先准备这些材料的?”“猜想你们会问呀!”“那你怎么知道我们会问呢?”“因为和你们一样,老师也要带着疑惑读书呀!”谈到这里,学生们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近了!这大概能算“教学相长”的生动例证吧。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也!然而,若一个老师对教材与学情的把握真能如上所述,实现了常规化、专业化,我坚信:我们的学生想不敬重老师、不喜欢语文课,都难!

  刚刚离校的这届毕业生,在习作《我的老师》里,曾这样评价我:他有时上课很幽默。下午我们上课提不起精神、直打哈欠时,他一句玩笑就会让我们精神振奋,然后揉揉眼睛,继续上课……另一位学生在离校后对我说:“老师,我真想再跟你上一节语文课。因为通过你的讲课语言,我能学到不少知识。可惜,我现在没有机会了!”这些评价,让我伤感愧疚,更让我感到欣慰。毕竟,学生的褒奖是教师莫大的荣誉——尽管它没有优秀教师或名师那样来得实惠!

  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孝!此生从事教育,非本夙愿,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

  或许,此生注定默默无闻,但在播种知识的宽阔领域里,我愿做一颗铺路的石子,静静地躺在泥土里。即便它没有水晶的纯净,宝石的艳丽,钻石的光芒,也要努力引领特殊孩子走在我们为其铺就的坦途上——奔向前方,奔向远方!

  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上公开课的一些成长经历来谈谈课改对我的一些影响和教育。我演讲的题目是《在课改的阳光下,我一路走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回顾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课改让我学会了正视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

  刚接触课改时,我只是一心想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于是在讲《春雨》这一课时,我整节课都是让学生读:自由读、指名读、老师领读、齐读、分男女生读等等,一节课是读了许多但是学生没有进一步思考,没有提升。当天这节课是一节非常失败的课,也是我成长道路中的一个零起点。

  课后,我一边反思一边学习课改精神,一边听取别的老师给我提出的批评意见,我开始认真地研究教材,注意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意把握本年段的教学目标,把握本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在讲《尊严》这一课时,我在整堂课的设计中紧紧围绕课文中心,突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训练重点,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节课收到了大家的好评。

  但是,我知道我还差的很多,不能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我又一次拿起了课改,拿起了新课程,同时仔细阅读有关课改的文章、杂志,不放过任何一个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于是我在拿到教材之后总是先自己读,通过读来分析哪些知识是学生一学就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哪些知识是需要拓展延伸的。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这节课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用自己积累的成语来形容蝴蝶谷的美丽,通过自己的发现总结出了总分的段落结构,好像学生的全部细胞都被激发了起来。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后孩子们都说要是每天都能这样上课就好了。

  此时的我越来越有信心了,我开始向一些名师学习,我要创新,我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其中我选择了窦老师做我是老师,我从网上找到他的视频、博客,来看来读,我发现她的主题教学以及桑超越就像给课改思想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在我的脑海中飞翔。于是我在设计《九寨沟》时我广泛地收集资料,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我让我的课堂有《五彩池》链接,与《西游记》的美景链接,让孩子们在文字中感受美,在图像证实美。这节课真正做到了,让课本变厚。

  可以说现在的课改精神已经是深入我心了,但是我发现我可以学习窦老师的课堂设计但是学不到她那激情四溢的教学语言,于是我又选择了薛法根老师作为我的语言老师,薛老师的那种沉稳特别和我相似,我也特别喜欢他对学生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法。我在设计《江南春》时,我大胆地用三年级的学生来学四年级的课,我抓住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放手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提问,让学生互相讨论,我诚心诚意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学生们学得兴致勃勃,我教的激情飞扬。这节课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原来如此美妙。

  在课改的阳光下,我一路走来,我将继续走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例文 合集 演讲稿 教师演讲稿优秀例文合集大全 2022教师演讲稿优秀例文5篇精选大全 2022年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