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稿(完整文档)

时间:2022-12-28 12: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稿(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在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稿(完整文档)

在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活动时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市“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成员、党史国史宣讲队副队长,市“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副团长。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到市烈士陵园,和大家一起缅怀先烈、反思历史、展望未来。让我们以史为鉴,以这段历史作为我们自己的鞭策。一起创造新世纪,圆梦中华!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七七事变85周年 不能忘却的纪念”。

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不仅懂得勤学苦练,他们更懂得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
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高举民族的义旗,捍卫我中华的尊严;
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用躯体筑起不朽的长城,他们用热血铸就成永恒的丰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共同回顾二十九军历史,追忆85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1937年7月7日晚,驻守在丰台的日本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境内卢沟桥附近举行实弹演习。当晚11点左右,演习的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和受到中国士兵的射击,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严正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即向卢沟桥,宛平县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当地中国驻军二十九军第二一九团官兵奋起回击。七七事变由此拉开了帷幕。由于事变的地点主要在卢沟桥,因此我们也把“七七事变”称之为“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便进入到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之中。

七七事变震惊了华北,轰动了中国。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便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要求南京政府立即开展全国民众运动,立即动员军队,准备应战。全国各界群众也行动起来了,他们纷纷发出通电,举行集会,要求政府实行抗战。为了支援二十九军抗战,当时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募捐活动。

有良知的富商捐出了自己近半的财产;
生活窘迫的工人捐出了自己仅有的工资;
天真可爱的孩子捐出了买糖葫芦的零花钱;
白发苍苍的乞讨者捐出了破碗中仅有的几枚硬币。面对这所有的一切,二十九军的全体官兵动容了,他们明确了一个目标,要死守每一寸土地,流干最后一滴热血;
他们坚定了一个信念,最终的胜利将属于我们,最终的胜利将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1937年7月27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发出自卫守土的通电,他号召全体将士为抗战洒尽最后一滴热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28日,日军向南苑猛攻,守军与敌激战,伤亡惨重。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

佟麟阁,二十九军副军长,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在他出征之前,他和妻子、女儿去教堂做了礼拜。女儿天真地对他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佟麟阁亲吻了女儿的额头,说道:“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爸爸回来就带你去吃圣餐。”而他的妻子却在一旁强忍着泪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她知道,这一去,自己的丈夫或许就再也回不来了……

佟麟阁将军牺牲的时候,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倚靠在卢沟桥边的一尊石狮旁。他的双眼仍在炯炯有神地盯着前方,因为那里有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因为那里是他的战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佟麟阁将军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自己的诺言,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瞬间。

赵登禹,一三二师师长,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在他出征之前,他的母亲嘱咐他说:“儿啊,你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是为你死去的1000多士兵未了的心愿在战斗。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就放心地去吧!”

赵登禹将军在牺牲之前,含泪向身旁的士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我的老母亲,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说完便永远停止了呼吸。

佟麟阁走了,赵登禹也走了,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勇敢地站了出来。在整个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在中共的多次协调之下,国共双方达成了第二次合作,于是全国出现了团结抗战的局面。

中国不哭,中国加油!勤劳勇敢的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那一刻;
争取人民民主自由的志士们用鲜血换来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

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自诩为天朝上国的中国被弹丸之地的日本打得铩羽而归;
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到1912年初袁世凯夺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由此中华民族进入到近代最为黑暗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从1928年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到1937年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从1945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的签订,到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协定,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一百多年间,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经受着历史的考验。

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从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到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的开展;
从1898年百日维新的兴起,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1924年国共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
从1945年8月15日神圣八年抗战的胜利,到1949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

在近代一百多年间,涌现出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而忘我拼搏,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许多人,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供后人敬仰。

85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走复兴之路,就是要以史为鉴,以这段历史作为我们自己的鞭策。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奋发图强。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上自己的一砖一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很多人都说,过去的就让他如云烟般消散吧,别计较了。但在我的心里却常常萦绕着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是的,在现今社会,许多孩子都不能了解为什么大人们谈论起七七事变就面色难看,提起日本的时候要以“鬼子”、“小日本”来称呼。甚至有不少孩子觉得日本的动画片真好看,日本人肯定没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凶残……

然而,纵然85年的光阴逝去,但卢沟桥依旧毅立,外国记者在当年拍的照片还在,那些亲历过七七事变和八年抗战的老兵们也并未尽皆离世。我们可以从无声的岁月痕迹中看出满城的鲜血,我们可以从黑白的照片里看到被折磨、肆意玩弄的痛苦和屈辱。谁说这些能够轻易忘记?谁说这些牺牲不重要?!每一个都重要!

当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当局极为轻视我国的抵抗力。陆相杉山元狂妄宣称:“中国事变一个月就解决了。”参谋本部的一个成员更是扬言,只要满载兵员的列车一过山海关,中国就会投降。是啊,谁能想到呢?当时,日本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是中国的44倍;
钢铁产量585万吨,是中国的145倍……

然而,卢沟桥上奋起抗击的枪声,却警醒了千百万中国人,四万万同胞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工具、钢笔,前仆后继,共赴国难。再强大的侵略力量也不能阻挡已经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广阔战场上,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美梦,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胜利是鲜血铸就,是痛苦经营,是坚韧巩固。

这胜利是那么动听,这胜利却又是那么令人痛哭失声……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民族的繁荣未来不能只看到史书上光鲜的一面,还必须从那些屈辱与苦痛中寻找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找准自己的位置,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我们需要铭记,爆发于85年前的那场由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现有的中方史料表明,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保守估计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举世闻名的“南京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从中央档案馆在其官网陆续全文公布的45名受审日本侵华战犯的亲笔供词中,公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侵华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包括策划推行“三光政策”、制造和使用细菌武器、施放毒气、进行人体活体试验、屠杀及掠夺资财、毁灭城镇、强征慰安妇、强奸妇女、驱逐和平居民,甚至用中国人作为提高士兵士气的活靶子。一个日军指挥官或一支部队,就可以杀害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这些违反了国际准则和人道主义原则的残暴罪行,令人发指,令人无法忘记。

我们需要铭记,日本侵略者具有什么样的战争基因。从1894年 “甲午战争”,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再到“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日本人处心积虑地侵略中国,奴役中国人民。在此期间,日本人还先后霸占朝鲜半岛和琉球,挑起日俄战争,发动太平洋战争,成为亚洲乃至整个太平洋地区最凶狠的战争猛兽。铁蹄所至,生灵涂炭;
刺刀指处,满目疮痍。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和亚洲各国以及美、俄、英、法等国家造成的战争记忆,绝不会轻易被忘却。

我们需要铭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浴血奋战、奋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及那种让任何侵略者不可小视的民族精神。正是从85年前卢沟桥头的枪声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率先担负起全面抵抗日本法西斯在亚洲侵略扩张的历史重任,率先投入到同人类文明的敌人进行的殊死战斗中。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前赴后继,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并肩战斗,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夺取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85年过去,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贫穷落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中国,而是一个强大起来的、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懈努力的中国,是在为维护世界和平正义自觉承担责任和使命的中国。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当年的日本虽然战败投降,以安培政权为代表的日本某种势力不仅始终不肯承认曾经犯下的战争罪行,反而通过不断挑起与邻国的领土争端,“解禁自卫队”,试图修改宪法等等措施,触碰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底线。日本一些人的举动,越来越显示出挑衅性、危险性,再一次勾起人们的战争回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和警惕。

历史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它告诉我:我的祖国是那样的辉煌夺目,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造就了无可比拟的中华文明。古老而又璀璨的中国像颗明珠一样嵌在世界的东方;
它告诉我:“明珠”暗淡之际,觊觎者狼子野心……

觊觎者不就是居那弹丸之地的岛国倭寇。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展开对中国全面大规模的侵略。同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日本强盗开始了长达数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在这漫长的六个星期中,日寇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肆无忌惮地残害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活埋儿童,奸杀妇女,甚至还会把人的内脏挖出来……残暴,恶毒,放肆!野蛮的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犯下的罪恶,令人发指。当时的中国山河泣血,九州同悲,沧桑血泪无以复加!

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不会坐以待毙,英勇的中华儿女组成了抗日大联盟,敌前敌后,浴血奋战。历经八年的生死相搏,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在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时刻,不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把流血牺牲当家常便饭的抗日英雄,所以抗日战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习近平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只有缅怀先烈,心存敬意,感受崇高,才能获取精神的支撑和前进的动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缅怀英烈,就是不忘中华民族的初心。正如习近平所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肩负起历史重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行的新成就,告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告慰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所有英灵,这是我们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好的纪念!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拓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历史的呼声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间再次指向七月七日,但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并且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的我们,不应忘却民族苦难的惨痛记忆,更应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好弥足珍贵的抗战精神,用历史的火把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我们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篇章!

各位领导、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创造新世纪,圆梦中华!我泱泱大国的尊严在未来将会由我们来维护!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纪念活动 事变 周年 在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