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体制内工作,这些违纪处理方式及其后果你有必要掌握!

时间:2022-12-28 14:5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体制内工作,这些违纪处理方式及其后果你有必要掌握!,供大家参考。

2022体制内工作,这些违纪处理方式及其后果你有必要掌握!

体制内工作,这些违纪处理方式及其后果你有必要掌握!

 

 

干部犯错,除了我们经常在新闻、通报上看到的各种国法、党纪和政纪处分,很多情节轻微的还会有一些非党纪处分的处理方式,我们普通干部更多的可能是遇到这些。那么非党纪处分有哪些类型?会有什么影响和后果呢?一起来看一下15种非党纪处分及其后果:

1.批评教育

即党组织或者纪检机关对有轻微违纪违规行为但又不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党员,给予口头批评教育,提醒其改正,防止发生更大的错误。

这是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中常用的方式,目的在于对党员进行提醒、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第一种形态红脸出汗、咬耳扯袖,主要指的就是批评教育。

2.谈话提醒

即党组织或者纪检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或者党内集中教育活动、领导班子换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巡视等工作中,对领导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其他需要引起注意的情况,与本人谈话进行提醒。

谈话提醒不是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主要目的在于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或倾向性问题提示其警醒,注意纠正,严格自律,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领导干部接受提醒时,必须认真对待、如实回答,不得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和回避问题;不得追查反映问题人员,更不得打击报复。对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构成违纪违法的,移送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谈话提醒也属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红脸出汗、咬耳扯袖。

3.谈话函询

即党组织或者纪检机关、组织人事部门针对信访、举报及其他途径反映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除进行调查核实的外,采用谈话方式或者书面方式对被反映的领导干部进行询问了解,要求其作出解释和说明。

谈话函询本身不是党纪处分也不是组织处理的手段,而是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的一种处置方式。作为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的五类处置标准之一,谈话函询环节对线索反映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的问题及时处置,可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谈话函询,不但对被反映的干部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也有利于纪检机关减少初查核实的工作量。

对没有问题的干部,通过解释说明,澄清了问题,解除了包袱,也提醒本人更加注意遵守纪律,维护良好的作风。对于有轻微问题的,则可以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对于如实说明比较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的,也可以酌情从轻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4.责令停止违纪行为

是指党组织或纪检机关责令违纪的党员和党组织立即停止其正在实施的违纪行为。

党组织或纪检机关发现党员和党的组织正在实施违纪行为时,有权责令其立即停止。这是一种临时的具有强制性的措施,目的在于减轻违纪行为造成的后果,以避免给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更大的或者难以弥补的损失。

5.责令赔礼道歉

是指党组织或纪检机关责令违纪情节轻微,不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党员主动向受害人当面赔礼道歉。

在执纪实践中,有时也会与党纪轻处分或者组织处理综合运用,既给予其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又要求其在民主生活会或者党的会议上作出深刻检查,使责任追究更好地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效果。

7.通报批评

是指党组织或纪检机关对于有典型意义的违纪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提出批评。通报批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党纪处分合并使用。

通报批评是教育违纪违规党员干部本人、警醒其他党员干部的有效形式。但在执纪实践中构成违纪行为的事项并非都需要通报批评,只有其中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事项,能够对他人起到警示和防范作用的事项,才可以适用通报批评。有些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个人和家庭隐私的,也不适宜采取通报批评。

通报批评,可以点名,也可以不点名;可以在单位内部通报或者在系统内部通报,也可以向社会公开通报;可以在党内通报,也可以向党外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部署,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机关查处了大量违纪违规问题,特别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对其中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点名道姓的通报批评,发挥了警示和震慑作用,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好评,取得了良好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赢得了党心民心。

8.诫勉

是指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发现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虽不构成违纪但造成了不良影响,或者虽构成违纪但根据有关规定免予党纪处分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以训诫、警示的措施。

根据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规定,诫勉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谈话方式。无论是书面诫勉还是谈话诫勉,都应当指出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诫勉要求,并要求党员干部提交书面检查。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

诫勉六个月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领导干部接受诫勉时,必须认真对待、如实回答,不得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和回避问题;不得追查反映问题人员,更不得打击报复。对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构成违纪违法的,移送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

9.调整岗位或者调离原单位

即调离现工作岗位或工作的单位,有的也称之为组织调整。对有证据证明违纪问题明显、但短时期难以完全查清的被调查党员干部,或者已经查实违纪的党员,不宜在现岗位或者单位继续工作的,可以予以调整岗位或调离原单位。

调整岗位或调离原单位,既可以作为纪律审查中的临时措施,也可以是对查实的违纪党员的惩戒措施。在执纪实践中,对于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塌方式、系统性腐败案件,党组织先采取调整工作岗位、调离原单位的方式,分化、削弱违纪人员的对抗力量,可以更有利于突破案件。

10.引咎辞职

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不宜再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应当引咎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12.改任非领导职务

即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党组织应当根据其一贯表现和工作需要,对其作出改任为非领导职务的职务调整安排。

改任非领导职务也属于组织调整的一种具体形式。根据有关规定,因不适宜担任现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并不得评优评先、给予奖励。

13.免职

即免去或者建议免去担任的党内外领导职务。对有证据证明违纪问题明显、但短时期难以完全查清的被调查党员干部,或者已经查实违纪的党员,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可予以免职。

免职之后,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仍要给予党纪处分。根据有关规定,受到免职处理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并不得评优评先、给予奖励。

14.降职

即降低一个以上职务层级安排职务。降职多用于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党员,给予党纪处分的同时,再给予降职处理,发挥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综合惩戒作用。

在实践中,一般适用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干部。个别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如果没有同时开除公职的党员干部,也应当给予降职处理,并且一般至少降低两个以上职务层级安排工作。降职处理属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的重大职务调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个别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采取断崖式处理,有的在给予党纪处分的同时,从省部级、厅局级直接降到处级、科级安排工作,就是充分发挥了党纪处分与组织处理综合惩戒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15.辞退

即根据《公务员法》等有关规定,对存在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或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等情形的,应当予以辞退,让其离开公务员队伍的处理措施。

作为公务员的党员或者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党员,不适合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工作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辞退处理。

推荐访问:你有 违纪 体制 体制内工作,这些违纪处理方式及其后果你有必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