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7篇,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小编带来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7篇,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篇1[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诵诗词的习惯
3、通过背诵,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教学重点]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朗诵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她寄托古往今来诸多文人雅士的美好情感。也有人说,随意拾起一本古诗文的书,轻轻摇晃,哐哐当当地能掉下好几轮的明月。今天我们一起拾起苏轼那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明月”。
二、推进新课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板书)
请一名同学朗读,强调读准字音的要求。
(二)读准节奏
2.幻灯片展示节奏划分。听名家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三、分析新课
(三)读出情感
3..师生共同探究词人的情感变化。
由此引出小序内容并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打出幻灯片)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秋节。当时作者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4.全班齐读后教师点拨诵读诗词的要求:(打出幻灯片)
①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②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③有感情。
5.分析上阙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明确:上阙主要写:把酒问月。对宫阙(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情感变化:悲伤—矛盾—无奈(板书)
第一次朗读比赛:推荐两位男女同学朗读比赛。
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须读出矛盾的感情。
师范读,并请学生在老师范读后,再次朗读。
6.分析下阙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明确:下阙主要写:对月怀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情感变化:埋怨—释怀—祝愿(板书)
第一次朗读比赛:推荐两位男女同学朗读比赛。
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须读出埋怨和释怀后豁达的感情。
四、师小结
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五、课外拓展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师生共同体悟苏轼的豁达。集体诵读本首词。
六、拓展延伸
从这首词中,你在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啊,请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逆境以平常心去面对逆境。如果我们能好好的对待逆境,那么他将会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七、旧词新唱
共同欣赏音乐《明月几时有》
八、结束语:
音乐很美,词也很美,明月不老,经典永垂不朽,今天我们以月开头,在课的结束,我也借着苏轼的这一轮圆月,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花常开,月长圆,幸福常在。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
3、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学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谈谈自己看法。(200字左右)
板书:
上阙:把酒问月:悲伤—矛盾—无奈
下阕:月下怀人:埋怨—释怀—祝愿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篇2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 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交流“海燕的宣言”,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师生共同评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关键词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种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动作、感情,也就是说,拟人化使象征体具备了被象征体的特点。总的来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预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用反复的手法,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3、朗读课文。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朗诵语调的处理,共同编注朗读脚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与编注,善加引导。
脚本示例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表示很短的停顿,不换气。“”表示语气加强。)
脚本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诗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
三、拓展延伸。
结合练习四,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追求勇者风范。
四、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作准备。
2、 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字数不定。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篇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自学文中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信客的行为、心理、语言,体悟他的多种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掌握坐着借信客传达的美好思想感情,内化为自身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从行为、心理、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信客的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和不在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联系的呢?(手机,电话,
网络等)
如果抛弃这些高科技工具呢?(写信)
写信也需要邮局和邮递员。然而,在20世纪初,有许多农村都没有邮局,人们与外界联络,只能通过一位特殊的职业人,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信客。
信客长年累月地背着行囊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信客为远行者服务,而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
作者介绍
本文的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我们课文《信客》就选自《文化苦旅》。
整体感知
那熟悉了作者之后,我们接着对课文做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度课文,然
课后思考:
“这是一位的信客。”
(明确:任劳任怨,善良宽容,诚信无私,有才干)
这些都是同学们对文本的第一感觉,都找得不错。那我们接下来选取重点语段分析下。
重点分析
默读16~23自然段,并思考:
(1)这里写了信客哪两件事情?
(写了两件事:遇到谋生者客死异乡,充当代理人,通报噩耗;为人送信却遭到同乡诬陷,被送进巡捕房。)
(2)这两件事表明了信客什么职业特点?
(3)面对这两件事,信客是什么态度?
★我们先看下第一件事。信客要给客死异乡的同乡料理后事,收拾衣物,还要用想了很久的语气把噩耗通报。人人都想做报喜的喜鹊,你们愿意去做报丧的乌鸦吗?然而信客呢,却不得不接下这一工作,可他却没有怨言,都一一地去做了。不仅要料理后事,通报噩耗,而且还要把死者的衣物送去。所以文中说这件事更有危难了。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篇4【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课文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含义。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⑴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⑵ 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
2、学生准备:
⑴ 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⑵ 搜集鲁迅《野草》中的描写自然景致的诗篇,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⑶ 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
⑷ 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由各学习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畅谈对雪的感受。营造“雪”的氛围。
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前自主合作学习情况,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师对课堂学习预设的调整。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情感。
2、教师放课文朗诵或范读课文。然后抽学生朗读。
3、由学生比较二者的优劣,体会散文诗的朗读方法。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设计此问题是为了促成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三、问题探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散文诗的特点。分四个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
找出描写南方雪与北方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见板书)
2、第二小组:
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把它们统一在一个艺术整体之中的?
(江南的雪:优美。朔方的雪:壮美。作者虽然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思,且因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优美然而虚空的幻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壮美的现实战斗生活,渴望从自然的伟力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永葆战斗青春。所以,面对眼前的实景,他写道: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此一反先前温婉、缠绵的情凋,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摹写,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随后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不也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写照吗?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了此时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
3、第三小组:
你们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
(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到的,“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4、第四小组:
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语言品读
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用了哪些修饰词,你认为它就只是描写的自然界的雪吗?你认为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例如:用了“冰冷的”“坚硬的”修饰“雪花”,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读了这些,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体会?
(比喻、拟人、排比……只要学生能说出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形象、表意更加明白晓畅就行了,答案不求一致)
五、延伸拓展
1、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如果有,该怎样改为好?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雪”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篇5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吟诵诗句……)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题解
1、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说说本文写作背景。
3、“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含义: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
三、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注意听准字音,把握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2、扫清生字词
yífán yū zhuó lián xiè yìyīxiǎn
颐 蕃 淤泥 濯 清涟 亵玩隐逸 噫 鲜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
重点讲解两个重要的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倒装句,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爱菊” 。“莲之爱”、 “牡丹之爱”与此相同。
5、指名朗读
四、 探究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
2、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中赋予莲的哪些品质? 你能读出来吗?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映衬的作用。
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来正衬莲花,用“牡丹”来反衬莲花。
(三)把握主旨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对照板书,齐背课文。
五、总结:
谈谈学完了课文后的一点收获?
六、能力训练。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七、作业
1、加强背诵,认真默写。
2、完成《爱莲说》练习册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篇6【教学目的】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3、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4、根据课文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老妇人的性格特征与刻画此人物形象的意义。
5、小结本课时教学:
布置思考题: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文本,在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
1、复习导入。
2、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刻画老妇人的细节描写之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然后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3、再找出刻画老妇人所用的'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交流评价,看谁写的最为妥贴。
4、引导讨论:
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5、小结课文教学,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见自读课本)。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篇7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
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
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答案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莲是花中的君子。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