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我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本合集(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文5篇
有一种感动叫扶贫干部的“朋友圈”,他们的“圈里圈外”都在“话扶贫”,或是对贫困户的牵挂,或是脱贫的信心,又或是扶贫的种.种努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文一
【驻村故事】此心安处是吾乡
草树知春,姹紫嫣红。三月的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丁家碥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分外美丽。从码头坐船行进在碧波荡漾的白龙湖中,远处眺望那樱花丛中隐约可见一面党旗飘扬的村委会,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我不由得感叹: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三年了,风雨同行,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如此让人流连。此心安处即是吾乡,我与丁家碥的故事由此缓缓展开……
第一书记 是称谓更是责任
时光荏苒。回想三年前接到单位派我任丁家碥村第一书记的通知后,我既有忐忑又有期待。作为退役军人的我,一直很想为群众干些实实在在的好事,但又怕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得不到群众的认可。我把这些顾虑给妻子说了后,妻子说:“你去嘛,把你当兵时候的胆子拿出来……”是啊,我曾是军人,临阵退缩是大忌,贫困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最大的“敌人”,我应该冲锋在前。于是,我踏上了新的征程,也开启了我和丁家碥的故事。
丁家碥村依山傍水,对很多不熟悉的人来说好像是“世外桃源”。但在用一个月走遍这里的土地后,我深深认识到“贫困”带给大家的艰难。丁家碥村是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村,下游宝珠寺水电站蓄水发电后,原来河谷地带良田沃土被淹没,大部分农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所剩农耕地多属贫瘠的山地。搬迁后,大多数农户分散居住在800米以上海拔的半山地带,基础设施耗资大、建设难,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加之湖水阻隔,农业生产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交通运输成本高,农副产品交易难,老百姓出行难。
压力就是动力,使命呼唤担当。记得我到村工作不到两个月,迎来了第一次脱贫攻坚检查,当检查组人员问70多岁的母全先大爷知不知道驻村第一书记是谁时,母大爷有些迟疑地说:“我不晓得呢”。当时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这时站在一旁的我说:“母大爷,那你晓得我是哪个不?”母大爷笑着说到:“咋个不晓得呐,你是我们的赵书记,是来帮我们的,我眼睛不好,但是一听见你的声音就知道你是哪个。”检查组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这就叫“闻声辨人”,帮扶工作能达到这种效果,老百姓满意度肯定也就高了。一瞬间,我觉得这两个月的奔波劳累都值了。
这次的事情更加坚定了我的工作信心,我同村“两委”班子因村施治、因地制宜,在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上进行详细规划,把丁家碥当自己家乡一样来规划、一样来建设。几番努力,通过积极联系派出部门发挥行业优势,同时争取交通、农业等其他项目资源,为丁家碥村争取了扶贫避险解困资金468万,帮扶资金26万元。
脱贫摘帽 是目标更是承诺
时间不等人。实现脱贫摘帽退出,是丁家碥全村人民的目标,也是我身为第一书记对他们许下的郑重承诺。
承诺必践诺。为了利用好各项来之不易的项目资源,在五月的炎炎烈日下,我把村文书何志文拉上一道,背着相机、拿着笔记本挨家挨户收集群众意见搞规划。这天,我们走到二社韩锡文老大爷家时,老两口非要留我们吃饭,我们再三推辞,没想到韩大爷生气的说:“你们这么热的天气还为我们做事,饭都吃不上,那我们也太没有人情味了!”一时拗不过,我们只得“从命”。当七道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的时候,我们都惊讶了,要知道韩大爷和老伴儿都快80岁了,做这么一桌菜太不容易了。看着婆婆快掉光的牙齿,一时间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桌饭菜包含了太多深情厚谊,也给了我莫大的动力。
连续两个礼拜近37度的高温“烘烤”,本来当兵后就黑的我又被晒黑了一大圈,隔壁村的支部书记都仁能见到我说:“赵书记,你确实是个实干家,我还很少见到像你这样年轻的干部这样不怕吃苦搞工作的呢!你这样下去小心回家娃都不认识你了……”我笑着和他开玩笑的同时,心头一盘算,才发现已有个把月没有回去看我那快两岁的“小棉袄”了,但这边的群众也是我的亲人,他们同样离不开我。我坚信,脱贫攻坚路上,那些“小别离”一定能成为“大幸福”!
大半年的努力,丁家碥村完成村道、社道、入户路、码头、文化室、文化院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27户的风貌改造建设。发展黑猪养殖500余头,黄羊养殖300余只,脆红李种植100余亩。全村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17年底,丁家碥村迎来“大考”。期间,我经常几个礼拜不能回家,入户核实、整理资料,一天比一天忙。有一次入户途中由于风浪太大,我们乘坐的小船在湖上猛烈地晃了起来,吓得大家大气都不敢出。等终于靠了岸,大家全身都湿透了,大风一吹,冷得直哆嗦。村主任沈莉强一边上牙磕着下牙一边说:“我们……这是……用生命在扶贫呀!”爱开玩笑的村文书何志文打趣地说:“不要怕,扶贫路上有你也有我”。大家哈哈大笑一阵,继续赶路,工作的热情很快驱散了刺骨的寒意。在忘我工作中,丁家碥村顺利通过年底的验收,我也完成了对大家的承诺。
勇于担当 是坚持更是本色
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亲情。2018年汛期来临不久,全县范围发生特大洪灾,丁家碥村受损严重,很多产业发展刚有起色的贫困户面临着“返贫”的风险。而此时我的小女儿刚出生不到两天,还因发烧住进了新生儿监护室治疗。
看着手机里村主任发过来的受灾情况,我下定决心,要第一时间回到村上去,和乡亲们一起对抗洪魔。告别了流泪的妻子和还在监护室的女儿,我冒着风雨迅速奔赴到丁家碥,组织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同时邀请地质队专家一同入村查灾。洪灾过去后,我又向派出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争取到130余万元地质灾害项目资金,治理了4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点,确保了19户5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抗灾期间,村上的养殖户何天堂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看到了他们在了解灾情时,有的腿肿了,有的淋雨感冒了,都没有休息,都在坚持走村串户,一刻没有停下……但他们说,这是该做的事!我在这里想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灾难会很快过去的。你们不是孤军奋战,丁家碥的群众将和你们一起战斗,希望你们幸福平安……”这段话,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记录,也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突然发生。疫情当前,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不顾家人的担心,我第一时间驱车从老家赶到了丁家碥村,组织村里党员组成突击队,带头在村设立卡点值班值守,从正月初三开始就一直坚守。村里口罩紧缺,我通过多方渠道购买到口罩300余只,及时发放到了村民手中。值守换岗后,又和村社干部及党员对全村110名返乡人员进行逐一核查、入户宣传。因为交通出行不便,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全村群众的生活物品,我们又当起“带货郎”,给全村人员代购生活物资,并送到每家每户,确保群众在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与外界接触。
岁月不居,奋斗不止。丁家碥的樱花又开了,在樱花丛中,你会看见一条条干净的村道、一处处整洁的院落、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这些就是我和丁家碥的故事,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这个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文二
从细节感悟“扶贫情怀”
夏风徐徐,又是这个时节。去年的这个时候,刚出大学校园的我,带着满腔热情和理想扎根基层。因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单位给我分了五户贫困户,从此自己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基层帮扶干部,带着青涩、带着好奇,带着使命,踏上了前往四川省剑阁县白龙镇的扶贫旅途。扶贫这一年里,遇见许多事情,有很多的感触,在扶贫中不断地思考着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在实践中探索着如何与贫困户相处。
用“宽容心”包容贫困户情绪。2019年7月18日,这是我入职来第一次下乡入户走访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骑着摩托车带着我从狭窄的乡村小路驶过,我远远望着对面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大山,心里忐忑不安地想着第一书记说过的话:“小钱同志,你的责任有点重大哟,你这户情况有点特殊,她是今年7月份大排查反映对帮扶干部不满意的那位大姐。”我心里不停嘀咕:“哎,真倒霉,第一次当帮扶责任人就接上了这个烂摊子。”终于摩托车停了下来,第一书记给对面田地劳动的那位大姐打了招呼:王姐,这是钱紫涵,是你的新帮扶责任人。”王姐冷漠地回答:“嗯”。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资料,热情地向王姐读起医疗报销政策。我原以为她会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不曾想王姐激动地说,“我根本就没有享受过国家脱贫政策。”然后便继续在田间劳作,不再搭理我。第一次入户就在尴尬和冷漠中结束了,我能够感觉到她对我并没有什么好感,对我解说的政策也不认可。第二次走访时发现她因为学习的问题正和她儿子争吵,我作为中间人化解了她俩娘的矛盾,也就因为这件事拉近了我和王姐的感情。后面她表示对上次大排查的事情感到很抱歉,并解释并不是对帮扶干部不满意,只是对一些医疗报销政策感到很疑惑。随后我耐心地解答她的疑惑,她也很耐心地听着我讲政策,慢慢地对帮扶干部满意度评价从不满意到满意。
从王姐开始的冷漠不语到后面的耐心倾听,让我明白了如何与贫困户交流成了我必须学习的第一课,扶贫干部需要“用耐心”包容贫困户情绪。
用“真诚心”打动贫困户内心。五户贫困户中,我对有一户的感情比较特殊,她就是杜姐。由于常年在外务工的原因,我只能通过微信方式向她宣讲脱贫政策,嘘寒问暖,就这样我们慢慢成为了“微信密友”。杜姐有个习惯,每日早上会通过微信给我发一个“早安”,晚上也会定时给我发一个“晚安”。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我渐渐地习惯了杜姐的这个特殊“爱好”。可是,突然持续有两天我没有收到杜姐微信里发来的问候,我心里开始着急,有种不好的预感:“杜姐是不是出事了?按照惯例,她每天总会抽空和我聊一下她工作的情况,可现在已经两天没有和我联系了。”我急忙地拿起手中的电话,拨打着她的电话,“是杜姐吗?你这几天出了什么事情吗”我激动地问道。“啊,钱妹妹,你咋晓得了?我前两天不小心把脚烫伤了,现在班也没办法上,只能呆在家里休息呢”杜姐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说:“哦,原来是这样,我当然知道呀,平时你每天都会通过微信和我互动,可突然有两天没有和我联系了,我以为你出啥大事情了嘛。”“谢谢你,钱小妹,我俩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能够感受到你的关心,我感觉自己很幸福。”杜姐感动地说道。
结束了和杜姐的通话,我的思绪还停留在杜姐的口中那句“我感觉自己很幸福”,以前我始终认为做好扶贫工作,只有通过外在的物质才能让贫困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可现在看来,这并不是获取幸福的唯一方法, 扶贫要带着真心、感情和责任,做好扶贫工作,就是让贫苦户感受到“最简单温暖的幸福”。
用“耐心”激发贫困户“精气神”。李大叔一直是槐树村的“邋遢老头”,他的房子总是堆满了杂物,每当我和驻村第一书记苦口婆心地劝他搞卫生的时候都遭到拒绝。为了此事,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激将法”。我对李大叔说:“李大叔,你旁边的那家人好厉害哟。”李大叔傲娇地说:“有啥厉害呀”“人家被评为‘槐树村道德模范户’还不厉害呀”我有意地拉高嗓门说道。“哦,我也可以被评‘为槐树村道德模范户’吗?”李大叔激动地说道。“当然可以呀,不过道德模范户有一项指标就是家中要保持整洁,这一指标您能做好吗?”我假装不相信地说道。李大叔自信地说:“我可以的。”话刚说完,李大叔就拿起扫帚向厨房走去。
一个月过去了,突然接到李大叔的电话,李大叔乐呵地说着:“小钱呀,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由于我积极参加村里的活动,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村委会给我奖励了一张道德积分卡,可以用积分卡到超市换购物品呢?”“是呀,李大叔,靠自己的劳动兑换产品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我高兴说道。“可不是嘛,我一定要努力,争取评上道德模范户。”李大叔信心满满地说着。
一路走来,我深刻地感受到李大叔通过动手获得奖励的光荣感和幸福感,李大叔从“邋遢老头”到争做“道德模范户”的转变,让我明白了扶贫干部对待贫困户是需要一定耐心的,有时候正是因为你的耐心,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群众事情无小事,小事之中见真情。在扶贫路上,我感受很多,记得王姐对国家政策讲解时耐心倾听的神态,记得杜姐每日微信消息中“早安”“晚安”掩饰不住的关心,记得李大叔说起自己得了积分道德卡时掩饰不住的骄傲神态......这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我将抱定理想信念,坚持自己的初心使命,全力做好扶贫工作,争做群众的知心人。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文三
我的扶贫三年
你说,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腔爱,一条路,一份勇毅,一场战斗。跨越山海、穿过人群,站在毛公山下,迎着金沙江的风,峥嵘岁月,几度春秋。那些岁月的记忆,在天空、在海洋、在高山、在深谷、在每个人身旁,在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当所有的点连成线勾勒出脱贫攻坚的幸福画卷,关于梦想与奋斗的故事也就此开始。
“金沙江流水响叮当,常胜的红军来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又长……”2017年,我第一次踏上这4200平方千米的土地,感受她的文明,见证她的灿烂,参与她的蜕变。2020年,所有人都在守候这一场伟大的等待,三年光阴,一路努力、一路挫败、一起重头再来。一路上,没有人问过值不值得,没有人讲过一声放弃,只是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个承诺,向着黎明出发。
探索前行梦初始,一枝一叶总关情。2017年,带着青春稚气,我来到“三水一江地,彝歌苗舞乡”——国家级贫困县禄劝。“终于来大学生了”“新人新气象,老百姓脱贫有希望”,在一句句期盼声中,我成为了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年纪最小的驻村第一书记,三年一梦,“小女孩儿也有大情怀,娃娃书记是个好村官”激励我一路成长。初到卢家坪村,只知道它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地域面积广、贫困程度深、交通不便让这里难以发展。最远的村小组需要徒步两个钟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下村入户最常见的“礼物”。我还记得,在第一次村民大会上,因地区语言差异,我作的自我介绍,村里没人能听懂,23岁就当“书记”,大家都不信任。散会时,我用普通话洪亮地说道,“在这里,大家都是我的长辈,我的老师,请大家多教我,我一定好好学。”鞠躬时,我想让村民们看到我眼里的光,我也还记得,村支书帮我打气,“长得白白净净,嗓门还挺大的,这个‘娃娃书记’不能小看”。进村入户,二道坪村小组最让人揪心,三面临崖,被称为“悬崖上的孤岛”,8户23人被半米宽的“羊肠道”限制,进出困难,历经了“百年孤独”。全组只有村小组长一人能说汉话,年轻人离家外出,年老者选择在这里与金沙江风作伴,几亩玉米,一条忠犬成为二道坪人的慰藉。
抬头一看,村组长家中的对联:“土里长白银,地里出黄金。”(“黄金”指的是地里玉米丰收,“白银”指的是庄稼收成。)峡谷人家的心愿是这样的朴实、简单。村支书告诉我,这是贫困地区的普遍现状,在这里开展工作很难。“新人新气象,老百姓脱贫有希望。”我始终难以忘记,当我踏入这片土地时,乡亲们对我的期望。“干部常走危险路,百姓才有放心路。”看到山区老百姓的困难,900多天,我和驻村队把全村11个村小组跑了一遍又一遍。语言不通靠比划,比划不行靠微笑,一次不行再去一次,卢家坪村7.31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天都见证着驻村帮扶的努力。2018年,在各级单位真情帮扶下,二道坪的路终于通了,14吨炸药,为8户23人迎来了新生。“一条天堑通深山,大榕树下沐党恩。”为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二道坪村,我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开创的“晨巡晚议”联系和服务群众制、教群众说汉话写汉字,“一人一账本,一事一记录”工作制及“大榕树下说家事”工作法开始在全村推行,使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2019年,二道坪村小组人均收入达7000元以上,8户群众全部脱贫,二道坪村小组奋斗圆梦,迈入小康的故事也被主流媒体报道。
这一天,基层战斗堡垒与孤寂村庄二道坪的距离变得这样近。扎根二道坪,扎根卢家坪,像一次时空穿越,也是一次精神洗礼。回望来路,连接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未来,庆幸着,我一直在路上。
披荆斩棘梦前行,一点一滴见初心。2019年,二道坪的天还是这样的蓝,乡亲们的心却是一天比一天暖。脱贫攻坚进行时的第三年,我学会了简单的禄劝话,在庆祝喜事时,可以唱几句民族敬酒歌,磕磕绊绊走过了卢家坪村的每一寸土地。这里,也伴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5户建档立卡户住上了新房,全村、组通了公路;党旗飘扬,党徽闪耀,4个村小组活动场所全部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在“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引领带动下,卢家坪村烤烟种植成功打造“一村一品”,一年700万元的烤烟收入为这个省级贫困村带来脱贫希望;村集体母牛养殖及“矿泉水加工厂”项目成功落地,全村一起奔小康;星光点点、希望冉冉,248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卢家坪村的幸福路。时光流转,2018年,卢家坪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卢家坪村18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荣获“文化惠民示范村”的美誉。
站在卢家坪村口,当金沙江的风拂过脸庞,这里的一切,热情、真诚、鲜明、独特,不论以何种方式呈现,这块土地的本真、这里乡亲们的本真都成为永恒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走入卢家坪村,“娃娃书记”已经被亲切地唤为“小囡、小孙囡”,那些离家的心酸、那些不被理解的挫败感,都被“我家新熟的核桃,小囡你快来尝”“小孙囡,上次看你鞋子破了,这是大妈给你新纳的鞋垫,来家头就好走路咯”融化。
厚土高天之间,真情流向人心。如果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光,我想把它化为卢家坪村永恒的春天。
风雨同路梦不停,一川江水润心田。2019年,当“红色宣讲”工作拥我入怀,我再一次触摸到禄劝历史的铿锵脉动,感受到禄劝人民的执着信仰。她的伟大,她的坚韧再次让我动容、钦佩。1935年5月、1936年4月,红军长征两次过禄劝,实现北上战略大转移,革命火种撒遍四方;1950年5月15日正式成立禄劝县人民政府,新的希望正式诞生;1983年9月9日由楚雄州改隶昆明市,1985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彝族苗族自治县,我们的路正式开始……
我们骄傲,1985年禄劝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我们欢呼,1992年,禄劝实施了“希望工程”,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我们激动,1996年雪山公路通车,禄劝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我们呐喊,2008年在第十三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盲人门球比赛场上,禄劝籍运动员杨春宏勇夺金牌;我们雀跃,2012年,禄大路试通车,禄劝有了一条完全属于禄劝人自己的二级公路;我们承诺,2016年,我们奉献青春,无怨无悔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三年磨一剑,只为给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扶贫三年,卢家坪村脱贫了,皎平渡口的格桑花开了,老百姓笑了,我也笑了。“再苦的经历都会翻过去。”三年青春已经载满了禄劝人民对家园建设的持续热情,对故土真情的不离不弃,对小康生活的热切向往。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也许,芳华会成为故事。我希望,我一直是奔涌的后浪,继续坚定地走在这条充满希望、充满新生的道路上,向黎明出发,在坚守岗位中绽放光华!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文四
扶贫日记——家门前的“绿林大道”
五月尾上的夏阳是唯美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卉争妍,那么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乘着夏日清风放眼望去,沉入眼前的是漫山遍野绿油油的玉米林,再看那绿,却是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绿得沉,绿得酣,绿得触景生情,绿得照人如濯,一时凝望出神,仿佛整个小山村都被染绿了呢。
此时的我,站在校园教学楼道上,正用力吮吸着眼前这片绿意盎然,忽然间我意识到这片绿中也有我帮扶的贫困户洒下的辛勤汗水,美景不能独享,于是我换上简单行装,装载一颗美丽而充满期盼的心情,再邀约上同事李老师,一同奔向通往贫困户家中的“绿林大道”。
刘大爷的长笛声,奏响了欢快的歌谣。我教书的学校在一个离县城较远的苗族乡上,山村中贫困户的家自然较远,我和李老师驱车十分钟后就停滞不前了,只能沿着蜿蜒小路继续前行,看着眼前崎岖的山路,我们相视而笑,但一想到我们的村民每日辛勤穿梭在这片土地上时,我们的脚步顿时充满了力量。穿越一片小树林,再翻过几块玉米地,我们来到了第一家贫困户刘大爷的家中,远远地看见他家浓烟升起,和往常一样又传来了清远悠扬的笛声,我们知道,这是刘大爷又在“卖弄”他的技艺。看见我们前来,刘大爷赶紧放下长笛,高兴地把家中的板凳搬出来给我们坐,我打趣地说道:“刘大爷,今儿个又吹上长笛了啊,心情不错哦!有啥喜事给我们摆摆呗。”刘大爷害羞了起来:“不要取笑我了,不过是昨天晚上家里的母猪产仔了,有十几头呢!都肥肥胖胖的,你们去看一哈嘛。”讲到这里,我看得出他心里有多高兴,于是我和李老师赶紧前往猪房(猪圈)打着电筒数了起来。临走前我问他眼前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吞吞吐吐说道:“这猪房有点窄了,我想整宽点,今年包谷长得好,想把小猪仔多留下一些自己喂。”我说:“等我回去了就找第一书记商量给你想办法解决。”刘大爷连忙道谢并送别,随后我们就起身赶往第二家贫困户,刘大爷又吹起了他心爱的长笛,这笛声更加欢快了!
杨大叔的军绿衫,闪耀着希望的光芒。我和同伴们继续沿着玉米林中间的小道前行,转眼时间接近中午,山里的浓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消散,映入眼前的是七八颗挺拔有力的桢楠树,树上停歇着一大群白鹤,它们正欢快地歌唱着,似乎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桢楠树下就是我帮扶的第二家贫困户杨大叔的家,杨大叔还是和往常一样穿着他那件珍爱的军绿衫,正在园地(屋门前的地)锄着杂草,并不是因为没有多余衣服,只因他是一名退伍士兵,退伍十余年了依然不忘军人本色。杨大叔腿脚不是很好,看我们来了蹒跚而行端来一杯热茶,我赶紧扶着他坐下。我问他的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实习情况如何,他得意地说道:“好在你给他介绍工作啊,小刚有出息了,还存了点钱偷偷给我买了个手机寄回来,正好你们来了,教教我如何操作微信,我好和儿子以及战友们开视频。”他妻子一边在厨房忙碌着一边打断道:“不要教他,不然去地里干活可能他都要带着哦。”杨大叔急了:“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嘛。”我赶紧把来之前在校门口切的三斤烧腊(卤肉)和一袋土豆送去厨房说:“今天的午饭我们就蹭上了哦,胡娘娘(阿姨)。”她连忙道谢:“这两年在你们的帮助下日子好过了,米饭有的是”。吃完饭后,杨大叔带我们参观了他的果园和玉米地,我把上次问到的收购果实的老板及乡上农技员的电话存在了他的新手机上,并嘱咐他要严格按照农技员提供的种养方法打理果园,随后我们就又走向了山头另一个村落。在我看来,杨大叔的军绿衫越加闪亮了!
郭奶奶的绣花针,织满了幸福的味道。我们回到了最初停车的地方,沿着眼前的公路继续驱车四十分钟,再徒步经过一条清澈的河流,便到了另一个村郭奶奶的家,她是李老师的帮扶对象。李奶奶人很和蔼,七十二岁了依然身体健壮,且多才多艺,平时都是她独自在家,老伴和大儿子去世得早,有两个女儿也远嫁外地了,只能每年回来看望她一两次,剩下一个十九岁的孙子去年去兰州参军。郭奶奶相对较孤独,所以我们经常来她这里,陪她一起聊聊天,帮助打理一些家务活,尽可能帮她改善生活。郭奶奶会手工活,年轻时她就凭借这一手艺织毛衣、做棉鞋等维持生计,现在的她依然操持着这份旧业,这是她的爱好,也是她相依为伴的朋友。我们给郭奶奶带来了一些水果和蔬菜,另外给她配备了一副老花眼镜,便于她用绣花针穿线,郭奶奶一边织着鞋垫一边和我聊着天。李老师去帮她把鸡院子(鸡圈)的栅栏重新修补一下,又抱一袋房间里的大米倒在厨房的米缸里。我和她提起她的孙子洋洋,她满脸幸福,并念叨:“洋洋当兵了,为国家做贡献去了,这么多年我总算熬出头了,再过几年他退伍后带上一个孙媳妇回来,然后给我生上一个墨墨(曾孙),我就更高兴了!”说到这里,她突然话锋一转:“今年的包谷都长得很好,可惜我年龄大了,没有栽多少,不然可以多赚点钱给洋洋存着娶媳妇。”看到郭奶奶的这份勤劳和对生活的向往,我和李老师深感惭愧,作为青年,理应奋发向上、不负韶华!我们坚信,郭奶奶的绣花针一定会织满幸福!
天渐渐黑了起来,迎着初夏的清风晚霞,我和李老师沿着大山中的“绿林大道”踏上了归途。我向车窗外望去,火红的晚霞正穿透在马路两边的玉米林,给眼前的一片片玉米林抹上了一层玫瑰色的新衣。扶贫道路还在继续,不管是刘大爷、杨大叔还是郭奶奶,从他们身上让我看到的不仅有乡村百姓淳朴善良、勤劳致富的优秀美德,还有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不甘人后的民族精神!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文五
我的驻村故事:从“教师”变“金书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2018年3月,我从一名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凉江人”。两年多来,我在村里修路建水池、跑项目和资金、发展产业,与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走村串户访民情察民意,晚上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讨论着全村的脱贫致富经。很快,就成为贵州省赤水市凉江村民熟知并时时念叨的“金书记”。
初来乍到的责任与定位
初来乍到的我,就吃上闭门羹,在第一次参加组务会时,面对村民提出的“自己没有享到受国家政策、遭遇不公平对待、林地纷争、土地纠纷、需要解决低保”等问题措手不及。村民们看到这位刚来的驻村书记没有给出满意的答复,他们议论纷纷:“来了一个嫩仔儿,能为我们办成事儿吗?都是下来镀金的,来走两圈就走了”。面对来自群众的种.种质疑,我没有气馁,而是迅速完成从教育工作者到驻村帮扶工作者的角色转变,迅速明确从教育工作者到驻村干部的职责定位。凭着一股青春的热血与干劲儿,按照第一书记“一宣六帮”的职责要求,一头扎进驻村工作帮扶中来,一干就是一年多。虽然离家几百公里,每月只能回一次家探望,但我坚定决心并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言。
放下行囊,我开始进村入户走访,仅用两个月的时间,遍访完全村所有村民组的群众,第一时间掌握了全村所有贫困户的信息。我发现凉江村的贫困“病因”在于村民的“思想贫困”,注重“志智双扶”才是扶贫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为提高凉江村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我立即召集村组干部和群众行动起来研究对策“对症下药”,梳理了凉江村脱贫致富的十几条建议,确立了“凉江美好新未来”的目标任务。
路通了,山上风景独好
“致富定要先修路”。在凉江村,落后的通组路是制约全村发展致富的“瓶颈”,路通了,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线也就通了,扶贫工作就更好开展了,这不仅是群众们的心声,也是扛在我肩上的责任。驻村两年多来,我携手村支“两委”主动与上级交通部门对接,争取到大大小小10余条产业路项目落地凉江村。
为尽快打通凉江村每个村民小组的产业路,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群众不辞辛苦,每天汗流浃背,冒着被蛇咬的危险和被蚊虫叮咬的痛苦,白天爬山穿越丛林规划路线,晚上入户调解修路占地事宜,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起初,部分群众因为修路占地没有赔偿不理解,在驻村工作队的感召下,凉江村村民脱贫的愿景也被激发出来,大家纷纷无偿拿出自家的土地。
经过两年的努力,全村建成硬化公路100余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交通运输网,解决全村每个村民组出行难和竹原料运输难题,年带动全村竹产业经济产值近700万余元。
现在,路通了,财就通了,老百姓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思想自然也就通了,干群关系更近了,群众工作更好做了。
产业壮大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了
没有产业和项目支撑,决战脱贫攻坚就是一句空话。为了选准产业路子,我多次带领村支“两委”外出考察,通过对市场调研,立足于全村19950亩丰富的竹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的“十百千万”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乌骨鸡(规模1万羽)、生态冷水鱼(规模2万斤)、金钗石斛(规模21万株)等特色种养殖优势产业。同时引进竹加工厂来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面对村里农产品销售滞后的问题,我立刻充当起销售员的“角色”,带领村支“两委”跑市场,不顾白天与黑夜,不论路途多遥远,拿起村里养殖的林下乌骨鸡到赤水、贵阳、都匀的酒店、超市、学校、机关食堂开展推销。村里的农特产品销路逐渐打通,仅仅是自己的派出单位贵州省供销社、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及自己的朋友圈每年都要为村里订购近15万余元的乌骨鸡。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还帮助村里农特产品注册了商标,取名为“凉江山宝”。
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2020年,又帮助村里找到了另一条致富“良药”路子。看到村里有大面积溜荒闲置的土地后,整日思索着如何带领群众把这些土地有效利用起来,有了想法后,说干就干,邀请专家到村里对闲置的土壤进行考察化验,发现本地土壤、气候适合种植中药材头花蓼。通过到贵阳市、毕节市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后,与村支“两委”把目光聚焦到发展药材头花蓼种植上,决定再带领全村群众发展这种“短平快”产业增收致富。为了打消群众的疑虑,我挨家挨户上门做动员工作,用了2个月时间分组召开20余场群众会,不断给群众讲透头花蓼种植发展的致富经。为让贫困群众有启动发展资金,不断地跑部门要资金,在自己的努力下,向派出单位争取的帮扶资金按时到位。通过引进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保障销路畅通,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上半年,全村800亩药材头花蓼如期种下,每年带动群众增加经济收入可达165万余元,大家认可了这一条致富“良药”路。
双脚沾满泥土,心中装满民情。看到群众们的致富路越来越宽,增收渠道越来越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充满喜悦之情。
我深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以踏石有痕之力,用青春热血奋战在田间地头,只为看到百姓生活的改变。
推荐访问:扶贫 合集 范本 我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范本合集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5篇 我的扶贫故事主题征文2000字优秀文章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