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法院工作十年感悟(合集)(完整),供大家参考。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法院工作十年感悟篇一
法庭对2014年案件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如下:
一、落实信息化建设措施。做好庭审录像、电子卷宗、网上裁判文书签发等工作,确保落实到位。
二、抓好诉调对接工作。抓住邻里纠纷案件,加强与党委、政府、人民调解组织的联系,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
三、狠抓工作规范化。按照精细化管理思路,严要求、亲督促,从易于窝工的地方入手,解决送达不统一、公告办理周期长、鉴定移送慢等问题,实现全庭工作有机衔接。
四、加强结案均衡性。制定合理的量化指标,有针对性的分配案件,做到人人有活干、人人能干活;
五是抓好宣传工作。选取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多总结、多宣传,提升法庭形象。
五、抓好宣传工作。选取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多总结、多宣传,提升法庭形象。
六、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能动司法”的办案理念,充分运用审判职能,依法处理好各类纠纷,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进步,全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坚持“司法为民”的办案宗旨,将各项便民、利民、护民的措施贯穿于审判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审判工作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维护民生权益,最大限度地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七、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司法作风,提高司法能力,增强服务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警队伍。严格执行“五个严禁”、“四个一律”、“中央八项规定“,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法院工作十年感悟篇二
“我看改革开放30年”万峰林杯有奖征文
法庭工作十二年
撰稿人:兴义市人民法院陈海元(***)
我从1996年8月进入兴义市人民法院工作以来,先后在本市南盘江(万峰湖)沿线的洛万、泥凼、仓更、捧乍几个人民法庭工作,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了。见证了兴义市人民法院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近十几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法庭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法庭机构设置的变迁:
1992年兴义市建镇并乡撤区前,我院在全市9个区和桔山、坪东、城南、城北共设立13个人民法庭。因当时通讯条件差、交通闭塞、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法庭“办案难”和群众“告状难”的现状,直接影响着辖区乡镇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为解决上述矛盾,我院在兴义市委和上级法院的支持下,于1994年组建威舍、万屯两庭,于1995年组建巴结、白碗窑、品甸(现清水河)、郑屯、鲁屯5庭,于1996年组建洛万、沧江、雄武、猪场坪、鲁布格、恫利(现三江口)、则戎7庭。组建完毕后,我与本院干警周祥红合作写了一篇题为《我市26个乡镇均成立派出法庭》的消息,登载于当年12月13日的《兴义报》上。
1999年至2002年间,随着我市机构改革和法庭人员调整,我院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上级法院的要求,除将27个 1 人民法庭缩减为现在的9个人民法庭外,还将院机关的告诉申诉庭撤并为立案庭(含信访接待)和审判监督庭;
并将原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撤消重新组建为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使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更加细化;
并新设立书记官办公室(兼对外委托办公室),使法官和书记官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
同时在原执行庭的基础上设立执行工作局,负责院机关各业务庭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以及其他执行工作。使人民法院立(案)、审(判)分立,审(判)、执(行)分立,审(判)、监(督)分立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法庭办公设施和干警工作待遇的改善:
1996年,我们整个法院只有三辆汽车和几辆三轮摩托车,最受全院干警尊重的张崇兰院长除了出差的时候使用汽车外,上下班都是骑一架加重型自行车,其他干警就不用说了。我们在法庭一线办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就只能坐班车、农用车或步行,电筒、纸、笔、印泥便是随身携带的“四件宝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几次工资改革,干警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在逐年提高,从每月的两三百元到如今的平均工资达1800元左右。为顺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我院还在桔山新城区新修了法院办公楼,预计2009年初便可投入使用;
顶效、泥凼、捧乍法庭办公大楼现已开始装修,桔山、七舍、仓更等法庭的建设经费已纳入计划,各法庭现均购置了汽车、电脑、电话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并先后在市府路、幸福路、桔山新城区建起了三栋职工宿舍楼,全院130余名干警中,90%以上的干警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等方式 2 购置了职工宿舍或其它商品房,在兴义城区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如今办公条件好了,办案效率大大提高,当庭宣判或调解结案的各类案件,当天或一星期内便可送达判决、调解或其他法律文书,年人均结案达50件以上,并涌现出了年均结案超百件的全国优秀女法官杨华,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法官徐元利以及长期带病坚持工作、被《人民法院报》称为“乌蒙山麓铁法官”的全省优秀法官陈然明等人。
三、落实审判方式改革,司法为民见成效:
过去有句俗话叫“一封信八分钱,政法机关查半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办案法官事无巨细的调查、核实,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办案效率极为低下。笔者在泥凼、仓更法庭工作期间,有幸查阅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两庭办理案件的部分卷宗,如一个简单的婚约纠纷案件(俗称:退婚),法庭立案后首先要单独询问原告及原告的父母,在送达起诉状给被告后又要单独询问被告及被告的父母等亲属,随后法官还要调查原、被告的寨邻、村组干部及原、被告双方的介绍人,等事实都全部调查清楚后再开庭,若在庭审中能够调解,承办法官便可制作民事调解书,经庭长审核、院长或分管院长签发,再交打字员打印、指导庭(一般民事案件为民庭)审判人员校对后印刷成文、盖印、送达、执行。如果送达前当事人反悔,又要重新向院长、分管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汇报后重新制作民事判决书,这样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的调查、汇报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这样一个简单 3 的民事纠纷案件,从立案到审理结束,至少也要四、五个月。而审判方式改革后,我院与全国各级法院一道注重“公正与效率”,强化当事人“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有机统一,让双方当事人有理讲在法庭,有证据举在法庭,法官“认证、辨法析理、当庭宣判”在法庭,并简化部分审批程序,及时送达裁判文书,避免“暗箱操作”。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从而达到“案结事了”的司法目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院所有审结的案件,平均结案时限未超过45天,其中一月内结案的达70%以上。特别是从2007年4月1日《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施行以来,当事人进行民事、行政诉讼更加经济、便捷。如过去打10000元的官司,需交纳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610元,而现在只需50元,若适用简易程序或调解结案,则减半收取25元,使党的“司法为民”政策和“依法治国”方略更加深入具体、更加深入人心。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人民法院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大环境里,更加亲民、利民。这便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审判人员,对兴义市人民法院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近十几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法庭建设的亲身感受。
法院工作十年感悟篇三
十二年工作经验交流(转)
发表于:2008年1月1日 4时46分33秒来源:权限: 公开阅读(34)评论(0)举报本文链接:http:///415127280/blog/119913399
3十二年工作经验交流(转)
“钱是靠抓机会来的,不是靠埋头苦干来的,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多了解外面的东西,要学会随大流,有好的机会要抓.”
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一年多,在这一年里领悟了很多,愿意将这些感悟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首先介绍下我自己.70年代初出身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销售工作为主(全国各地).十二年工作经历.虽然有16年的教育,但我发现学校只教育了大家的智商,却重来没有对大家的财商,情商进行教育,而这往往是进入社会决定你能否成功的重要能力.(我所讲的主要针对普通人,因为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智力特别好,学习成绩特别好的这方面可以差些,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混好.我母亲朋友的女儿就是这样,在学校保送研究生不读(一类大学),想上班,上班一年后发觉不对,就想出国,一考直接搞了个奖学金出去美国了,轻松的很)
第一:啥叫自由
自由.自由的理解绝不是教科书上写的我们绝大多数只要不犯罪就可享受到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你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可不上班,是可以自己支配自己时间的才叫自由.这很重要,当然这要经济基础的.这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第二:存折上的数字大小是你最好的保证,而不是任何口号
现在大家应该体会到通货膨胀的痛苦了吧,100元钱如果按照猪肉来比,这一年来跌到了50元,按房价比,有些地方只有30元了.所以不要相信任何花言巧语,这个我不多形容了,所有的付出一定要有利于存折的增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避免一时冲动做出贡献.(职业道德是要遵守的,这个与上面讲的不冲突.)我从一个业务员做到一把手,一直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处处为公司着想,付出了一片真心,可以说是个非常称职的人,但当公司所有者将我一脚踢走时,我突然发现钱才是我真正的保证.这就是为何特别提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原因,他们的教育在情商,财商上是失败的.幸好父亲是个小官,耳濡目染的影响让公司踢掉我的事件上最大了保护了自己.第三:上级在工作上就是你亲爹.人际关系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这个提法好象很过分,但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如果不听话,肉体的痛苦总要到来。所以没有上级不喜欢听话的下级。这个世界上缺了任何人都得转,换而言之,缺了你,公司照样开,但你缺了公司这个平台,要难过一阵。
虽然我对公司很重要,公司离开我,销售额下降了30%,可是那又怎样,上级需要的是放心的平常人,而不是不放心的外人。经常有人会抱怨谁能力不行,混的比我好,这说明你情商比他差,他当然比你好。我父亲是全国系统里业务能力顶尖的,到退休了,连个副局级待遇都没捞上,我母亲一上大学就是班长(全国重点大学),结果啥官都没有,他们都是一代以为能力强就吃天下的人,但退休后的工资可是最有力的结果。
所以对待上级,我们要努力的适应他,要向亲爹一样伺候他,他会记着你的,有好事不会忘记你的。
要注意;
1、不管他怎么不好,都是你的不好,你有两个选择:辞职或适应。曾经看到电视采访一个香港到尼泊尔修行的人,记者问他,为何来修行。他说,来改造自己。比如说,世界上不管多坏的人,都有朋友,所以你如果与他不合,那是你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
2、不要没事写举报信,这种人结局一般很惨。上级的事情不管对错,会有他的上级处
理,你去操那么子心。
3、有机会与他的上级能保持联络,表达出对公司的忠心,不能让他的上级认为你们是死党,否则死都不知道杂死的。当然这要技巧和机遇。
4、说阿谀奉承的话,脸不能红,明知是吹捧,也得当成是真的讲,要锻炼。我很佩服那些讲假话或奉承话不脸红的人。大家每天看看新***,就知道了。
我不是说工作能力不重要,而是说在我们的工作时间里要有20%的时间去琢磨这些事。人际关系搞好了,有一定工作能力,好的前程就有了,但能力别太强,否则就是炮灰的命。第四:公司与个人的钱款一定要分清。
这点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上班的人,千万要注意。公司刚成立前几年,为了销售需要,老板要经销商将现金汇到我个人帐户,然后我提出来在交公司。大家以为我好贪污吧,我要那样,那就是个傻子了。傻子都应该知道只要经过银行汇的钱,送给你都不能那,要查你太容易了。当时一心为公司,没想到有何不妥,等到公司开始处理我时,提到汇现金的事,我一下就知道没折了,多少年的事,谁还记的清,虽然当时都清了,可我也没留底啊。如果没有这件事,公司也不能轻易炒我,所以我只有认赔,自己离开公司。白白损失大笔赔偿金。所以告之各位,对公司所有的涉及到钱的文件,单据最好留一份,尽量不要用自己名义开帐户处理公司的钱款,可以用下级的名字。上台面的帐一定要清清楚楚。
忘了补充下第二条,在我将户口迁到一个现代化城市时,当批所有的迁户口的人都要学习一天。我印象很深,上面的老师说。如果你没钱没饭吃了,有人要你下跪给你吃的,你跪不跪,跪!大家记住没钱就没尊严!
第五、多劳多得,千万别太相信
从小父母包括书本教育我们,多劳多得。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看到一些人非常有钱,但很少劳动。我有个朋友,住在一个相对高档的小区,我说你有钱啊,他说,我有啥钱,楼下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有三部跑车,事实上我开着我那二十多万的车到他们的车库去时,发现我的车象个夏利。不用太怀疑他们的钱来路不明,他们是一些知道走捷径的人,我那个朋友,96年左右借十几万起家,期货,股票,现在身价千万,只上过很短时间班,其余时间就是在家呆着。
在我没有离开公司前,我一直坚信多劳多得,对公司忠心耿耿,全公司可能就我工作时间最长,并努力保证公司财务正常,为此断了下属的财路(很后悔啊)。等我离开后,新来老板的亲信随便工资就是我的2倍,而且花钱大手大脚,没本事,但他们就是挣的钱就是比你多。所以我老婆说我蠢。
后来反思,才慢慢明白这个道理,钱是靠抓机会来的,不是靠埋头苦干来的,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多了解外面的东西,要学会随大流,有好的机会要抓。在这里要感谢我老婆,她在98年时就知道电信或者房地产是好机会,最后选择了电信。结果一直钱就挣的钱我多,在我没工作的时候,又炒股,挣过了让我这一辈子如果打工都挣不来的钱。她就是一个从来不相信多劳多得的人,她是一个会抓机会的人,不然我那能这么悠闲的上网,一年多不上班。记住如果你相信多劳多得,你就是当农民或工人的命,连地主都当不了。(我从来对农民和工人是尊重的,这里没有攻击他们的意思,我父母也是农村的)
第六、多结交有权有钱的朋友
这个好象有点势力,但记住既然他们有钱有权,必然有他们成功的经验,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其实不少有钱人是很低调的。当然这要看机遇。
第七、要留后路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打工的,早晚一天老板踢掉你。但是有后路的人是不怕的。在我手下有20多个中层,混得好的都是自己有后路的,都是在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之便让家人干了个本行业的生计。我是知道的,但还是比较开明的,没太管,有时还鼓励,哈哈。离开公司
前,一个太过分,被开除,但听说马上就开了公司;
一个被礼貌的劝退,但马上与新领导搞上关系,猛挣了一笔(感慨啊,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其他手下认真干的人,业绩是不错,可惜一但离开公司又得找工作。
所以不管你多风光,都一定要给自己留着后路,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平台,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实际上这不影响公司,就象出差到外地,顺便自己去景点旅游一样,双赢。记住:管你多大的官,一张纸就可以干掉你,有时传真也可以。
以上是我的感悟,但毕竟经历还是不多,有些地方不对,见谅。说这些,不是要大家学坏,做人,基本的东西还是要的,只是我们以后要学得更圆滑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法院工作十年感悟篇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xxx法院xxx庭长xxx,今天能与大家一起交流党建工作经验,感到非常荣幸,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被院党组授予“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2013年被上级法院记集体三等功,被市委政法委授予“服务企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庭干警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现将xx法庭近年来党建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坚持党建工作与法庭文化建设相结合
党建工作首先要做好队伍建设,我庭着重建设清廉、亲民、好学的法庭文化,大力加强法庭文化建设,培育干警司法能力、凝聚队伍力量、陶冶法官情操,实现法庭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的良性互动。
一是清廉,法官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为增强干警风险意识,确保廉政建设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我作为庭长首先坚持真诚待人,不推责任于下,使自己与同事们在生活中真正成为能够交心的好朋友;
同时,在工作生活中从来不对自己搞特殊化,坚持以身作则,不收当事人烟酒,拒绝吃请,与全庭干警同吃同住,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让全体干警自主自律的廉洁履职。
二是亲民,基层法庭作为法院在基层的窗口,最贴近基层群众,代表着法院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而法庭的形象体现在每位干警的言行举止当中,因此我庭干警接待群众时态度亲切,举止文明,对很多不懂法律上门咨询的群众耐心的解答和引导,严格遵守上班纪律,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让群众在与我们零距离的接触当中感受到服务为民的意识。
三是好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上不松懈。通过支部民主生活会议及时贯彻落实党的重大理论决策及机关党委、党组的决策、指示,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落到实处。每次民主生活会确定不同的主题。主题内容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廉政警示教育等。贴近工作实践需要,不搞假大空,而是以生动的故事、具体的事例,以小见大,使全庭干警对党的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在业务学习上,每位干警学习一部常用法律,定期组织其他干警集中讲课,互教互学,相互讨论,形成好学、精学的氛围,提升每位干警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在这种清廉、亲民、好学的法庭文化中,影响熏陶着每位干警,做好法庭的队伍建设,推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坚持党建工作与审判职能相结合
法院的核心职能是审判,当前法庭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压力,干警的时间和精力主要在办案上,党建工作要与审判职能结合起来,将党建工作体现在审判工作之中。
一是方便群众诉讼,目前我们法庭没有立案权,面对很多群众来法庭要求立案的情况,积极了解相关情况,告知立案准备材料,及时指引立案。对困难当事人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视情况指导其办理缓、减、免交诉讼费,切实解决他们的司法需要。通过为群众提供最方便快捷的司法通道、提供最便宜的司法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打官司的方便,感受到法院司法作风的改变,感受到法院干警为民司法的情怀,体验到党建工作的成效。
二是创新审判管理,案件审理公开。全庭干警相互观摩庭审,集中讨论庭审实务,即全体干警相互观摩庭审现场,并于每周定时就所观摩庭审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庭审程序是否完整、庭审思路是否清晰、庭审驾驭是否精巧、庭审形象是否良好,文书撰写是否精妙等问题集中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案情复杂、当事人数众多、权利义务关系紊乱的案件,本庭全体干警均整合自身优势,提出多种处理意,见分工协作,集体审议,协助解决纠纷,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努力让群众体会到司法的公平正义,有效推动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三、坚持党建工作与创新社区管理相结合
人民法院作为社会纠纷解决能手,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职责义不容辞。
一是积极化解社区矛盾。xx法庭密切与人民调解组织、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社会力量的联系,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去年共对43起非诉调解达成的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以最小诉讼成本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让党委、政府以及调解组织、当事人都感到满意,社会反响良好。
二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xx法庭主动与辖区企业联系并走访,因地制宜地开展“审务进企业”活动,改进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职能。通过邀请企业负责人参观法庭,让他们了解人民法庭工作性质及为企业发展所做的工作,进一步拉近法庭与企业的距离,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另外,针对辖区企业经济纠纷多的特点,精心策划“劳动合同纠纷预防和对策”、“经济合同纠风预防和对策”等专题讲座,既帮助企业减少与职工之间的矛盾,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又提高企业合同风险防范能力,减少经营损失,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司法氛围。
在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法庭的党建工作要常抓不懈,更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既不能偏离党委组织工作的轨道,又要符合基层法庭工作的实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创新和发展,坚持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实干上下功夫,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地把法庭的党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法院工作十年感悟篇五
我这十二年
还记得,上一次站到这个台上,应该还是在六七年前,那一次,是竞聘数据管理的岗位,有很多情形,和今天一样。
从毕业到今天,转眼间,已经走过了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而今天,我又第二次站到这个舞台上,这一路走来,确是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
记得很多时候,领导常常鼓励我们说,应该多点勇气和胆量,有机会应该多站到这个舞台上来,展现自己的风采,就算没有预期的结果,至少也能让大家看到你、认识你,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但是,我不常来到这个舞台上,不是因为我没有那份胆量或自信,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不想寻找捷径,而更愿意先走好自己脚下的路,做好份内的事,慢慢的去等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条路,就算孤独寂寞,就算艰难崎岖,就算默默无闻,但毕竟是自己人生路上踏实的一步步。这样走过来,会让我心中无愧亦无悔吧。
今天也是一样。在各位心目中,虽然可能已经有了自己心仪的人选,但是,我还是决定踏出了这一步,走上这个讲台。因为,这一路我一步步的走来,为的就是到达这里。这里,是一个中转站,我必须来到这里,无论是搭上车或是看看站牌,我都得让自己明白,下一站到底通向何处。
这里不是我的终点,而只是下一站的起点。就像我曾在微博上曾写道:“每一种竞争,你所必须面对或战胜的,都不是对手或敌人,而只有你自己。” 今天我站到这里,为的只是能够真实的面对自己。同时,也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给大家简单讲讲我这一路上的经历、收获和梦想,也给自己一个交代。首先,回顾一下我这#十二年的经历#。
1978年五月,我在此出生。落地生根,长大成人,十二年求学路,顺风顺水,1996年,一举考入重邮。
1999年,我毕业。作为重邮96专优秀毕业生,我本可以选择留校或去其他城市,但我还是自愿的回到这里,因为这是我熟悉的故乡,因为这里有我的爸爸妈妈。
还是99年,在市场经营部见习了几个月之后,年底,数据中心成立,我应召入伍,从此与数据和维护结缘,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转眼十二年,时光荏苒。1999年的数据是什么?从技术上来说是:x.25分组交换,ddn,56k拨号上网„从互联网发展上看,那一年,搜狐刚成立,阿里巴巴才创建,百度尚未诞生,淘宝网可能还在马云同志的腹中酝酿„那时与168、电报合设中心的数据组寥寥数人,有郑开江、王娟、杨平和我,我主要负责数据设备维护。
干了几个月后,严阵以待的等候千年虫,最后,它没来。转眼便到了2000年,新的世纪。那时候,什么是数据,要维护什么,我一头雾水,大家也都一头雾水。为了搞清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6月,我被派往省公司数据网管中心,上挂学习了半个月。还真不容易呀,我终于知道了要做什么。
回来过后,便开始摸索、请教、学习、钻研,摸爬滚打,百炼成钢。对一个人来说,机遇很重要——从2000年到2003年,我正赶上了四川电信动数据业务大发展的时代。从163拨号到isdn、adsl、再到城域网,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也与时俱进的得以不断的学习提高。伴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组织结构也在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从最初的数据中心到成立数据部,再改组为公众客户部,最后又并入网络部,我一直坚守在维护第一线。几年过去了,我也从入门到熟悉,从一线维护提升为班组长。
2004年,我第一次站到这个舞台上,竞聘网络维护部数据维护管理,有幸
得到各位的认可,走上了数据管理的工作岗位。也是在这一年,由我牵头组织,带领着数据维护团队,历时三个月,亲手完成了数据机房标准化整治,并顺利通过了省公司达标验收。
2004年至2006年,先后历经网络运行维护部数据管理、综合管理、维护中心副主任等职务,使我从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圆满的融入了大运维工作体系。
同时,也在这几年,为了充实提高自己,我重新回到重邮,读完了工商管理三年本科。当时我的导师问我,你是搞技术的,为啥不继续攻读通信技术,而换了专业?我回答他,我回来继续学习,不光只为拿个本本,还真想多学一点知识,而且我对营销很有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007年我的论文《论我的e家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在国家一级期刊《通信世界》第23期发表,也算是对我这一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检验吧。
随着综合化集中维护工作的深入推进,2006年客维成立,我的工作逐步从数据维护转向客户维护。在领导的安排下,由我负责组织筹建了客维工程师团队。六年的时间匆匆过去,这支队伍,已从建立之初的“哼哈二将”,逐步壮大为“十一罗汉”,后来走散了几个,现如今是“八仙过海”。现在,它也换了一个新的名字“政企支撑中心”。
2007年,运维合一,经过多次调整,我又先后从客维中心主任,历经网络部预算管理、政企支撑中心主任兼政企项目管理,直至今日的网络部业务主管,目前主要负责政企支撑维护管理、南江片区建设管理以及ict项目管理工作。
回首十二年,虽然不过千余字,却已是人生不长不短的又一轮。
这十二年,小结一下,大致是:四年专注数据,四年主管客维,四年建维兼顾。从数据部到维护部再到网络部,从维护人员到班组长再到管理员,从数据到客维,从政企支撑到项目管理,从面对机器到面对客户,从带团队到管项目,虽始终是在一个圈子里跳动,但也算经历丰富;
虽谈不上频繁变动,但也算是历经了运行维护和工程建设的各个层面,收获很多。
说完历程,再总结一下我这 #十二年的收获#,这些也可以说成是我当前已具备的各方面的能力吧。
首先,当然还得从专业技能说起。从99年至06年,通过我的不懈努力,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成长为公司数据专业的技术骨干。从维护第一线一步步走到今天,从最初的分组交换到如今的光纤到户,从接入网到核心层,从承载网到应用层,让我对专业技术、发展趋势、运维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随着主管工程建设工作,我也逐渐的对光网络、传统交换、传输等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这十二年,我已顺利完成了专业技能的储备,具备了从全局、发展和细节上去思考问题的专业素养,以及管理运维工作的业务能力。
其次是带队伍的能力,自从04年走上管理工作岗位,我的任务便由单枪匹马冲锋陷阵,演变为带好队伍攻城拔寨。我曾先后带领过数据团队,为数据业务大发展开路向前;
创建了客维队伍,为政企客户售后保驾护航;
组织了项目管理团队,为政企业务大发展开疆僻壤。
“我不是他们的领导,他们都是我的兄弟,我不求身先士卒,但求同甘共苦。”——所以,我和我的团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始终都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团结一心,奋勇向前。
在此我想就此顺便说一下“带人”的问题。从2001年算起,因为那时搞数
据的没几个人,我去得早,所以站位靠前。算起来,包括罗超、付川、刘鹏、杜飞龙等等,以及后来政企支撑的所有兄弟,都算是被我直接或间接带上了这个战场。另外,杨成也算一个,不过05年他被我活生生的撵走了,因为我觉得他更适合搞客户工作。所以,我帮他写了竞聘书,赶到了大客户部。还好,后来他还评上了一个集团优秀客户经理,也算没有把别人带错道。
第三,组织协调能力。从接手客维,到后来的政企支撑,再到项目管理,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沟通、组织和协调。政企支撑和政企建设,是网络口中唯一一个与客户有较多接触的行当。在这个工作中,不仅要同内部的各个部门联络协调,更多的是与客户和合作方打交道。特别是在政企建设工作中,作为项目牵头人,各方面的沟通组织,是决定项目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09年,是最累最苦的一年,也是成果凸显的一年。这一年,在我的牵头组织下:一月份,仅用5天,圆满完成巴中市电子政务外网项目全市46家单位电路的接入及开通工作;
七月份,仅用20余天,组织完成了市政务大楼35个客户单位的通信搬迁入住保障。八月份,仅用40余天,组织完成了全市211个全球眼点位新建改造及开通。11年三月,仅用四天时间,组织完成了全市农行35个网点的接入电路改造。——以上工作之所以能够高效的完成,无不得益于行之有效的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也正是基于以上工作,09年我获得了省公司“服务支撑能手”的荣誉称号,也算是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当然,这些年分管政企工作,可能也给不少同事造成了一些误解。我能解释的只有,不管是建设还是维护,由于资源的局限性和管理的规范性,种种限制和约束是无法也不敢逾越的,我能做的只能是在此框架下,尽力的保障并达到你们的要求,而无力做到面面俱到。除此之外,我只能说声抱歉。
第四,创新求变能力。随着企业战略转型的持续推进,无论是从全业务经营、市县一体化改革、行业应用推广等各方面,我们都必须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必须以开拓创新的思维和思路开展工作,才能适应环境,顺势而有为。
在工作中,我通过《政企支撑工作周报》的创立,有效解决了政企支撑指标管控缺乏过程管理的难题,使得09年至今,政企支撑各项考核指标都得到了圆满完成。我通过《大客户工程流程管理记录表》和制度的建立,既有效解决了大客户零星工程分散委托、考核无据的问题,也形成了零星项目从委托到竣工交付的科学闭环管理。
与此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公司主题创新活动,09年-10年,先后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十余项。09年我提出的《利用vlan技术整合客户网络需求》的工作构想并组织实施,为公司节约建设投入约90余万元,并由此获得了省公司09创新成果三等奖以及巴中分公司“首席创新员工”称号。
第五,服务的意识。在我管理政企支撑的的这六年时间里,已让我深刻领会到“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的这一理念对于一个企业的价值。同时,在与内外部客户的接触中,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通信运营商,客户的价值永远都是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
“从客户出发”不光是产品和营销工作上的必须,更是维护和服务工作的根本。如何让客户在使用我们产品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放心和宽心,如何让客户的需求成为我们工作改进的方向,这些才是“维护前置”的关键。——正是这些理念和信条,敦促着我能够坚持从用户感知的角度,改善我们的工作,优化我们的网络,提升我们的服务。
尽管当前的政企支撑工作已经前置,但仅凭一个团队的孤军深入,很多时候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必须通过继续深入整合维护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调度和支撑机制,才能更为有效的提升维护前置支撑能力,更好的为各类客户提供完备、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这十二年,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我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也使自己从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在贯穿维护建设各环节的工作历练中,让我拥有了——带领不同团队的工作实践,牵头各类建设项目的管理经验,规划管控维护/建设各类预算的能力锻炼。这些经历,都让我得以不断的充实提高,并让我具备了带领更大的团队,完成更为复杂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去支撑着他忍受着寂寞和艰辛,一路走来。最后,说说那一个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了 #十二年的梦想#,和对未来的希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我心里,那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能有一个更大的舞台,锻炼和提升自己,带出一支优秀的团队,实现对于人生更大的梦想和追求。
十二年的辛苦积淀,十二年坚守忍耐,十二年的自我磨练,都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天站在这里,也正是为了能有机会成就这个我十二年来从未放弃的梦想。
这个梦是什么,该怎么去形容呢?就像我在微博中说过的那样“清晨起来,洗簌饮食完毕,精神抖擞,面带笑容,哼着小曲,兴匆匆的奔向工作地。如果那一头,等着你的是一份让你充满挑战、执着热爱、感到温暖、实现价值、获得满足的事,那就会是这个样子。”——我工作的梦想,也就是我梦想的工作,不光是我,还有我的团队,都能有这样的心态和激情去面对工作,这就是我的梦想。
关于这个梦,我知道,实现起来很难,但有希望在,总归是好的。说出了梦想,那就让我再说说我对这个梦想的解构吧。
具体的工作计划不必细说,那是以后才需具体做的的事情。在后端走过的这十二年,不同的岗位轮换,让我对于如何带好团队,做好工作,持续发展,都有过深入思考和体会,提炼成了以下几点。
第一,凝聚力才能出战斗力
任何一支优秀的团队的诞生,以及它源源不绝的战斗力,都来自于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有深入人心的影响力,求同存异的包容心,聚沙成塔的融合力,因材施教的挖掘力,知人善任的洞察力,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劲,才能充分发挥团队每一成员的能力和潜质,坚守信念,鼓足士气,攻坚克难,无往不胜。
我来自维护第一线,带领过不同的维护团队,也跨单位的牵头组织过很多的项目。所以,我既深知他们工作的艰辛与无奈,也了解很多问题的盘根错节,所以,也就能够心贴心与他们打成一片,拧成一股绳的去面对问题,实现突破。
第二,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
我是一个注重细节和过程的人,作为领导者,如果只看重工作的结果,仅仅倚重于考核的手段去约束或督导工作,却不能深入细节的指导解决问题,从细节上、过程上去管控和帮助目标的达成,都无异于推诿。
“用流程教人去做何事,用制度教人不做错事,用方法教人怎样做事”,这就是我始终坚持的工作思路。
第三,创造精神是创新精神的基础
对于一个团队,创新精神很重要,但创造精神更重要。如果有多数成员,能把他所从事的工作或参与的项目,作为在创造一段与团队某个时期发展、进步、改变相关联的历程,并自觉的与之同步,与团队一起书写历史,那么,这样的团队和个人,终将取得伟大的胜利,并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
我希望我所带领的团队,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愿景,与我一起创造一段新的历史。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通往胜利呢?
第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正如前面所说的,方法是用来教人怎样做事。我这十二年,不能说每一样工作都做到了最好,但我自认为每一样工作都让我找到了方法,知道了如何去做。同时,我习惯于在工作中将我的经验和方法传递给我的团队,并鼓励他们遇事先找方法,遇挫总结经验,才能化繁为简,不断提升和进步。
我常常跟同事开玩笑说:“建维合一,改革到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既分管维护又负责建设了。”——在这后四年建维兼管的工作中,纷繁的日常事务,逼迫着我必须“关注重点,抓住关键”,才能合理的分配精力,兼顾两者。
从管理的角度,维护上,我以“理”为主,“理明思路,理顺关系,理清环节”,通过指导和授权去督导由班组长自主组织开展工作,才使得政企支撑工作能够不依赖于我的直接指挥,顺其自然、有序运行。
在建设管理中,我以“管”为主,“管束流程,管控过程,管好进程”,从规范内控开始,努力调动合作方的能动性,深入指导过程管理,深化组织协调部署,把握项目进程关键,确保了各项建设工作环环相扣、统筹兼顾。
第五,和谐的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团队,既是一个有机体,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一个和谐的系统,必须具备自治能力和自愈能力。
金一南将军曾在《苦难辉煌》中写道:“领导力的形成依赖三大要素,一曰恐惧,二曰利益,三曰信仰。恐惧迫使人服从,利益引导人服从,信仰则产生发自内心的服从。”
无论是制度、流程、方法,都只是手段而已。关键的是,要能够创造出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和文化,贯穿于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中,这样才能从始至终的让整个团队和谐自然的围绕着一致的信仰,规律演进,良性循环,自我平衡。
从领导者到管理员、班组长、老员工、新员工,这不光是一个层级关系,也不应止是一个管理序列,而更应该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组织。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既能做好份内之事,也能相互促进,你追我赶,互助共赢,从而形成一个自循环的和谐生态系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具有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行走江湖,谁没有一个枝繁叶茂的故事呢。”——寥寥五千字,虽不足以把我这十二年完全概括,但也算是把我过往的经历,成长的收获和曾经的梦想大致交代清楚了。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块小小拼图。无论形状大小如何,其实都相差无几;
每一块,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无论身在哪个角落,都缺一不可。
感谢大家,能让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听我敞开心扉的向大家讲述。
前些天看欧冠决赛,我在微博上写过这样一段文字:“赛场上,不管你是谁,奔跑,孜孜不倦的奔跑;
拼抢,兢兢业业的拼抢;
耐心寻找、等待机会、传接好球„„到最后,就算结果有意外,过程已完美,终无悔。”
所以,当我今天站在这里,结果对于我已不再重要了,因为,我已借此完成了对我这十二年的认真总结,以及对未来之路的深刻思考。
当然,如果可能,我希望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用我这十二年的积累,去实现我十二年的梦想,来回报各位十二年的关爱。
我会感恩,更会珍惜!谢谢!
2011年6月8日
推荐访问:合集 感悟 法院 2023年法院工作十年感悟(合集) 2023年法院工作十年感悟(5篇) 2022年法院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