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规划】大庆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完整文档)

时间:2023-05-08 11:40:08 来源:网友投稿

大庆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大庆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对指导我市创新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划规划】大庆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规划规划】大庆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完整文档)



大庆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大庆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对指导我市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实现城乡建设跨越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期间城乡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乡建设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更好更快发展为主题,城乡建设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城乡二元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城乡规划紧紧围绕建设“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城市这一战略构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管理”,全面提升城乡规划设计及管理水平,科学引领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规划编制资金共计8700万元,组织编制了包括《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大庆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大庆市总体城市设计》在内的各类规划150多项,建立了相对健全和完善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通过科学制定规划,严格实施规划,使城乡建设走上了先规划后建设的管理轨道,促进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2、城市综合功能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13.32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市开工建设了各类项目1360余个,城建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到102.7亿元;交通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市交通设施建设累计投资76.5亿元,建设包括大广高速大庆至肇源段在内的公路和城市道路336.76公里,新建桥梁27座,建成了萨尔图机场和大庆公路客运枢纽站,启动了哈大齐城际铁路建设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完成投资67.48亿元,新增供热面积65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1.1%,管道天然气用户数量突破30万户,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9%;新区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湖地区、青龙山地区、三永湖地区、红旗地区、富强地区、银浪新城地区等新区开发有序进行;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建设了歌剧院、博物馆、规划展示馆、油田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体育场、西城体育馆、东城水库等一大批功能性项目。

3、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城市园林绿化进展迅速,全市累计新增公共绿地83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 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地面水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累计投资11.67亿元,新建8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0.16%,中水回用率达到了16.28%,综合治理了兰德湖、乘风湖、果午湖等7 个湖泡,整治水域总面积达468公顷;旧城更新改造成效卓著,完成萨尔图中区、龙凤南砖厂地区平房区拆迁工程,改造了红旗村、富强村、滨州村等城中村,全市共投资28.06亿元,对97个老居住区实施了整体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全市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40余万平方米,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匾2万余块,清理卫生死角9000余处;环境保护更加得到重视,年均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6分贝以下。

4、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一五”期间,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0.05%;城镇建设快速发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镇环境、做大特色产业,增强了城镇发展后劲,促进城镇向工业化小城市迈进;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全市泥草房改造累计投入资金81.3亿元,改造泥草房12.6万户,农村砖瓦化率达到74.5%,乡村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并加快推进“屯屯通”工程,通屯率已经达到86%。

5、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建筑业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建筑业企业已达588家,从业人数12.5万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51.2亿元;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显著提高,全市受监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工程安全报监备案率、工程竣工合格率、施工图审查覆盖率、监理覆盖率均达100%,五年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6、房地产业在调控中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小区的住宅产业化,鼓励建设智能生态住宅,积极开展住宅小区A级性能认定,开发企业的实力和楼盘品质均大幅提升;普通住宅开发力度逐年加大,以实现“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合理安排廉价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宅、高档商品住宅的建设计划,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346亿元,商品房竣工总面积达2233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面积82.0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宅的增幅持续高于高档商品住宅的增幅;房地产开发企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市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共102家,年均开发量近450万平方米,成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和基础产业。

7、勘察设计咨询业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勘察设计行业不断壮大,我市拥有市属勘察设计咨询企业36个,其中:甲级企业5个,乙级企业21个,从业人员达3860余人,营业收入总计达到50亿元;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借助大庆市城市快速发展的平台,培育和发展了本市设计力量,又有3家勘察设计企业取得甲级资质,同时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参与我市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城市文化品位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设计质量监管机制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了质量监管体系,全市施工图审查备案率达到100%。

二、“十一五”期间城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功能不够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导致有的城市功能严重缺位,有的城市功能辐射力较弱,有的城市功能档次不高,特别是商业服务功能方面至今未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商务中心,另外还有供热保障能力不足、地下管网综合性较差、环卫设施不足、公园缺少特色等诸多问题。

2、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镇规划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的分类指导和统筹安排力度不够;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仍需加强;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城乡互补、区域协调的统筹发展观念应当得到加强。

3、城市定位不明确,城市特色不够突出。我市至今仍然没有非常确切的城市形象定位,因此造成城市形象标识性不强、地域特征模糊、城市个性不明显等问题,而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特色的保护力度不够,塑造力不强,城市建筑及环境未能充分体现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城市缺少地标性建筑和精品工程,城市本身缺少鲜明特色。

4、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还不到位。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理念还需要强化,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城市管理责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管理城市的模式还有待落实。

5、城市组团间发展不够均衡。大庆作为典型的组团型城市,各主要组团在形象、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差距较大。

6、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发展不协调。我市城镇化水平不高,四县的城镇化水平还低于全国平均值,主要原因是小城镇建设水平偏低,辐射能力低,聚集性差,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三、“十二五”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为主基调,按照省委“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入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市场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倾力打造“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城市名片,为我市提前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做好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构建和谐都市。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科学引领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加强区域协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坚持宜居理念。全面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宜居都市。

四、“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的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大庆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理念为建设城市总目标,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为方针,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城市各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努力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庆南新城、庆北新城为支撑,以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加强东、西两个城市副中心建设,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总体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城市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把大庆建设成中国北方寒地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市提前五年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市政基础。

(二)分领域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1、城乡规划管理

1)预期目标

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和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指导,健全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检查机制。到2015年,全市形成由1个一级城镇、8个二级城镇、18个三级城镇、27个四级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形成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新格局。

2)主要任务

一是组织完成西城区分区性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工作。

二是组织编制完成东城区、西城区、庆南新城、庆北新城、经开区、高新区等片区的各类专项规划。

三是组织编制完成各建制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形成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

四是实现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五是建立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网络和城乡规划监督评价机制,调整、理顺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关系,健全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

2、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预期目标

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贯彻公交优先战略,逐步形成以普通公交为主体,快速公交为骨干,客运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交体系。到2015年,城市道路里程达到250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城市中水利用率达到2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0%;公共交通运营车辆达到2950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7标台。

2)主要任务

一是实施城市交通体系完善工程。公路建设方面:完善大广高速公路,建设泰康—让胡路—萨尔图—G015公路、江湾—胡吉吐莫—红岗公路和他拉哈—双榆树—大同—昌五公路,改造让林公路和西干线;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完善主城区道路网结构,进一步理顺中心城区“三纵四横”道路网络骨架,组团间采用快速路连接,建设西一快速路、北一快速路、南四快速路,改造中五路、中强街、中八路、龙永路等城市主干路,建设大广高速南四立交桥、龙凤大街穿越铁路立交桥、儿童公园转盘道立交桥;铁路建设方面:建设完成哈大齐城际铁路以及大庆西站、大庆东站,改造泰康站,实施让通铁路复线建设工程,改造独立屯站、林源站和八村站,同时,加强城市轻轨交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水运建设方面:疏浚大庆境内嫩江航道,全线技术等级达到Ⅳ~Ⅲ级,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大安以降嫩松航道技术等级达到Ⅲ~Ⅱ级,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扩建肇源新港,年吞吐能力由80万吨提高到180万吨,建成黑龙江省内河航道的重要港口;航运建设方面:扩建萨尔图机场,增加国内航线,辟建国际航线。

二是实施百湖治理工程。以主城区及其上游地区水系治理为重点,从“净水、蓄水、引水、排水、活水”等五方面着力梳理和改善城市水系,主城区湖泡治理率达到75%,河湖水系实现互联互通,新增空港西湖、春雷湖、青龙湖、北新湖和九三湖等5个湖泊,主城区湖泊湿地由38个增加到43个,湖泊湿地水面面积达到121.25平方公里。

三是实施城市燃气完善工程。逐步完善天然气基础管网及设施,新建高新区产业三区和萨尔图区中七路两座天然气供气站,建设10CNG汽车加气子站,逐步发展公建、商服用气,实现市区居民住宅全部天然气入户,并发展四县管道燃气入户工程。

四是加快城市供热工程建设。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并逐步取消分散锅炉房供热,重点建设华能热电厂和大唐热电厂建设工程,改造自备电厂机组,扩大热泵技术供热的区域,改造既有节能建筑1620万平米,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完成1855.5万平方米。

3、村镇建设和管理

(1)预期目标

2015年,形成和完善合理的城市体系格局,市域城镇化率达到60%;加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努力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的方式,在农村区域新建一批相对集中居住的农村新型社区,新建农村住宅面积833万平方米,建制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房砖瓦化率达到89%。

(2)主要任务

一是进一步推进以县城和区域中心城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加大城镇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治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培育城镇特色,增强城镇功能,到2015年,初步具备小城市的主要承载功能。

二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向城镇集中,建设农民居住区,对分散建房居住予以控制,引导农民将居住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现代新型村庄。

4、建筑产业发展

1)预期目标

2015年末,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9%,其中,建筑安装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全市增加总承包特级企业1家、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专业承包一级企业8家,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为分支的产业体系。

2)主要任务

一是调整建筑业结构,提升产业集中度。坚持“建筑为主,多元经营”,推进我市建筑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促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房建优势,使传统建筑产业向现代建筑产业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积极扶持和拓展市政路桥、建筑智能化、电子信息、装饰装修、园林绿化、钢结构等专业承包企业。引导小而全的企业向“专、精、特”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是强化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制定设计会审执行标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建设水平;大力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开展多种形式的建筑市场联合检查;进一步完善全市建设领域拨付工程款和支付民工工资监控体系,杜绝拖欠现象发生。

三是加大工程管理力度,打造精品工程。完善质量督察制度,采取分阶段督察的形式,推行督察情况上报制度,及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进一步扩大监督范围,继续推行住宅社会评审、分户验收、样板示范等管理方式,规范工程建管行为。探索并逐步推行工程质量社会监督协管员制度,扩大监督面,提高社会参与度。

四是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提高监管水平。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进一步健全安全质量标准化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提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整体水平。推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全覆盖。

5、住宅建设及房地产业发展

1)预期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开发计划投资400亿元,商品房开发总量3100万平方米,其中四县600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1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面积达到38.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2平方米。

2)主要任务

一是推进安康居住工程,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加快经济适用住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激活二手房市场,完善城镇住房体系。

二是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库,提高产业招商投资效率。合理预测房地产供需总量,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储备库,制定开发建设时序,提前做好重点建设区域及近期拟开发建设项目前期服务工作。

三是依托“四城”开发,促进中心城区形成房地产业新隆起带。按照“大规划、大整合、大建设、大发展”要求,实施沿东城、西城、庆南新城、庆北新城“四城”带动战略,以线带点推动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形成连接东、西,辐射南、北,体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都市景观特色的城市发展带和生态景观带。

四是推进住宅性能认定,发展节能省地型房地产。通过城市规划合理引导和调控,以住宅性能认定为突破口,鼓励房地产业向节能省地型发展,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住宅规划设计水平和施工、监理水平,加强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逐步形成系列化开发、规范化生产、商品化供应、社会化服务的生产、供应体系。

6、城市景观建设

1)预期目标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大力扩展公共绿地面积,突出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到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5平方米,初步形成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化体系,完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

2)主要任务

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滨水地区的景观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结合百湖治理和地面水环境整治,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依托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城市公园,形成公园群,总占地面积达300公顷,总投资12亿元,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建设15个生态园绿地,5处市级公园,2处区级公园;完成城市主要出入口、重要景观带、景观节点、主次干道两侧的道路绿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加强各组团的城市防护林带建设。

7、建设科技事业发展

1)预期目标

2015年,全市建筑业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5%;建筑工程四新技术使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25%的科研经费投入,确保重点技术和项目的顺利实施;组织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市政建设、园林绿化、环保等建设领域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建设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小区23个,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实现粘土砖“禁实”目标,既有工程抗震、鉴定和加固项目达到80%;建筑节能达到95%。

2)主要任务

一是节约能源和材料资源。根据不同的建筑构造和使用条件,开发对建筑墙体、门窗、屋面和采暖等节能改造的技术。进一步挖掘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型高性能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技术。

二是进一步强化信息平台。重点开发推广建设事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实施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监控建筑市场,改造与提升城乡建设传统管理模式。

三是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力争新技术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机械等方面的应用有所突破。

(三)城市空间发展布局

“十二五”期间,城市空间布局要着眼于城市转型和“五个跨越”,瞄准建设黑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深入实施“东移北扩”、“南进西拓”战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形成以哈大高铁城镇综合发展带、东部加工制造产业拓展轴和西部石化产业拓展轴为主要框架的“一带两轴”A字型空间结构,城市中心区主要沿世纪大道布置,形成独具特色的带型发展模式,强力带动沿线地带的价值提升和功能聚集,形成一条集中展现城市风貌、体现文化特色、凝聚城市魅力的城市空间发展轴带。

东城区要继续实施“东移北扩”,向东拓展到龙凤湿地外围,辟建庆东新城,向北部拓展到萨尔图机场和黑鱼湖南岸,建设庆北新城;西城区要实施“西拓”战略,跨越让通铁路向西发展,结合经开区和喇嘛甸镇,建设庆西生态新城;在集中发展主城区的基础上,还要实施“南进”战略,依托红岗、大同、林源三镇建设庆南新城,三个组团要力求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共同构成松散型结构的市区南部组团,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到“十二五”期末,东、西城区将得到长足发展,南、北新城将初具规模,快速、便捷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完全形成,主城区湖泊治理和水系联通基本完成,绿化工程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效果,城市面貌将更加优美、整洁,人民生活将更加舒适、方便,城市特色和魅力将更加突出。

五、“十二五”城乡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大规划编制力度,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提供科学的规划保障。

科学制定规划,严格实施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的规划管理理念,确保城乡土地利用、油田生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各类专项规划配套对接,统一管理;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规划实施的宣传和民主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建立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及时修订规划目标任务;坚持阳光规划,严格规划审批,加强规划执法,确保各项规划的顺利实施。

2、健全完善法规体系,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供健全的法制保障。

加快城乡建设法规建设,出台和修订一批操作性较强的地方性政策或规定,制定相应的配套性文件,充实和完善现有建设法规体系;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体系,营造统一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城乡建设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倡导公众参与和民主评议。

3、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提高城建投资效益,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保证财政性资金的持续投入,稳步增加国家、省、市本级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促进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建设用地指标存量,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激活土地二级市场,存量土地和新增建设用地原则上都由政府收购或征用后,将“生地”变为“熟地”,再纳入政府储备库,土地出让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供应,最大限度的保障和增加政府的土地收益;统筹安排资金收支,科学制定资金计划,合理严把拨款进度,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4、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搞好岗位培训,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积极引进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同时搞好继续教育,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行业队伍整体素质,以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建设行业人才协调发展,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强化人才工作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进全市建设系统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5、依靠科学技术,加强科学创新,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

建立健全建设行业科技创新体系,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利用体系,以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基础应用研究体系,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管理和协调体系,以社会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体系;推进科技交流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加强对市场的信息化监管,推广城乡管理数字化技术。


推荐访问:规划 大庆市 城乡建设 【规划规划】大庆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