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十五”规划根据《虹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要求,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十五”期间,本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规划】虹口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十五”规划,供大家参考。
虹口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十五”规划
根据《虹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本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把虹口区建成繁荣繁华的商贸区、舒适文明的居住区、先进优质的文教区,成为与国际性大都市相适应的有活力、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区”的要求,构筑都市型现代化资源水利的新格局,优化城市综合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根据“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虹口港水系环境综合整治步伐。以改善水质为中心,以截污治污为抓手,以调活水资源为重要辅助手段,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提高污水处理率。通过有系统的截污、治污、清淤、调水和两岸陆域整治等措施,并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达到有效遏止水环境污染,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合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改善水体质量,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具体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大目标、三步实施、四项重点。
(一)实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抓住“一个中心”。
要解决水环境问题对国民经济和发展的制约,必须实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虹口港水系环境综合整治要全面提升防汛安全功能,逐步恢复环境生态功能,大力发掘旅游资源功能,着力构筑都市型现代化资源水利的新格局,不断优化城市综合发展环境,逐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十五”期间,针对本区水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和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以治水为中心,科学节水,全面整治,加大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力度,力争每年都有看得见的进展。
(二)加强本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确立两大目标。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治管并重,注重实效。要着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力争在未来5-8年中实现:虹口港基本消除与黄浦江的色差,水质进一步改善,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虹口港两岸建成滨河绿化景观带。
(三)结合城市规划与发展,分三步实施。
水环境治理和保护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先导,结合本区主要功能区的建设和开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合理可行。虹口港环境综合整治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3年,虹口港基本消除与黄浦江的色差,初步建成滨河绿化景观带;第二步,到2005年,水质进一步改善,建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景观环廊;第三步,到 2008年,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成为旅游的新景点、休闲的好去处。
(四)加快虹口港环境综合整治步伐,突出四项重点。
要以截污治污、调活水系、陆域整治和长效管理四个方面为重点,通过加快截污、治污、疏浚、调水、建闸、修桥、裁弯、驳岸、造景、拆违、保洁、绿化以及长效管理等工程建设和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虹口港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截污治污
1、实施目标
(1)理顺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基本杜绝废水、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的现象。
(2)提高污水处理率,使本区污水处理水平逐步达到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提出的2010年全国大中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的目标。
2、主要任务
(1)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一控双达标”是一个基本的有限的阶段目标,控制的污染因子仅限于部分指标,排放标准是国家标准,与上海市地方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要加大对“回潮”企业的执法力度,巩固“一控双达标”工作成果,确保稳定达标,逐步做到全面达标。
(2)加强生活污染源治理。坚持走集中控制与点源治理相结合的道路,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逐步实施雨污分流。“十五”期间将是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要加大市政设施配套力度,加强新建住宅小区和新开发房地产项目生活污染的控制,对污水管网服务范围内的新建项目实行多元集中处理,对尚无污水管网的地区实行点源分散治理。
(3)充分发挥曲阳水质处理厂的作用。扩容曲阳水质处理厂,将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设计能力。增强水质深度处理,使曲阳水质厂氨氮出水浓度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加快两港截流工程建设。建成两港截流各截流泵站,完成干线的铺设。原进东区污水厂各支管改接至两港截流干管。
(5)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建成内环线以内的华昌、横浜、大连排水系统的泵站总管和收集支管,进行江湾地区排水设施配套建设。结合北外滩地区的改造,改建汉阳排水泵站。
(6)加大市政设施改造力度。完成曲阳等防汛泵站的双电源配置及防汛泵站设备改造,完成20余条积水路段的改建。
(7)消灭污水管网“盲区”。 结合竹园二期排水工程主干管的建设,逐步解决我区北部地区(江湾地区、凉城部分地区)的污水无出路问题。
(8)逐步杜绝污水直排河道。进行直排河道雨水管道的调查,逐步取消直排管道;进行全区范围内化粪池的调查,逐年减少化粪池。
(二)调活水系
1、实施目标
(1)改善河道水力条件,提供畅通的引水通道。
(2)建造翻水泵闸,提供足够的水动力。
(3)配合虹口港调水试验,寻求科学合理、成熟高效的调水方案。
2、主要任务
(1)疏浚底泥。为解决虹口港淤积严重、底泥黑臭、排水不畅、通航困难的问题,共需疏浚土方55万m3,1999年、2000年已疏浚市河、沙泾港、俞泾浦土方量35万m3。2001年疏浚土方20万m3。
(2)修建驳岸。新建、改建、加高加固防汛驳岸17km。对未建防汛墙、河道拓宽、裁弯取直、防汛墙受损的河段按照设计要求建设防汛墙,新建防汛墙采用钢筋砼桩式基础,钢筋砼或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身。对标高不够的区段进行加高加固。水系沿线驳岸建设结合区域景观布局和景点设计,在条件成熟的地段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在局部地段调整防汛墙的设防位置,为景观设置创造条件。
(3)裁弯取直。虹口港水系局部河道曲率系数较大,水流不畅。对于弯曲过大、改造条件许可的河段进行裁弯取直,既可以改善河道水力条件,又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九五”期间,已完成横浜路裁弯取直工程。“十五”期间,继续完成沙泾港溧阳路等裁弯取直工程。
(4)搬迁沿岸环卫专用码头。2001年筹建本区粪便污水预处理厂,2002年完成汉阳路粪便码头搬迁工作。2001年进行本区大型居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可行性研究,争取2002年立项,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完成九龙路垃圾码头搬迁工作。
(5)建造翻水泵闸。2001年,进行建造翻水泵闸选址论证。2003年,在大名路桥旁建成流量30立方米/秒、具备双向引排功能的翻水泵站和闸门。
(6)完善调水方案。在市苏办的牵头下,从2000年8月开始,虹口港水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水试验,整个水系的水质明显改善。其中,溶解氧指标值由调水前的0.5mg/l上升到调水后的2~4 mg/l。调水试验方案要点是:虹口港水闸引进水至3.8米左右关闸,水系北部西泗塘、郝桥港闸门排水至最低水位,如此反复。存在问题:一是对防汛任务、工程建设和汉阳路粪便船出行形成压力;二是方案未经水力计算和暴雨测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调活水资源是改善水质的重要辅助手段,要在科学试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水方案。
(三)陆域整治
1、实施目标
(1)建成连续的滨河绿化体系。结合沿河防汛墙驳岸的改造,辟建滨河绿地,建设虹口港滨河连续绿化带。塑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形象,突出自然生态功能,具备休闲、娱乐、体育、观光、旅游、购物等多种功能,成为水系周边市民理想的户外空间和优美的城市景点。
(2)营造连续的水景灯光带。新建防汛墙驳岸结合滨河绿地和景观的建设,增添滨水的灯光照明设施。根据各段不同特点,对沿河驳岸、绿地、亭廊、小品等景观进行重点灯光配制,形成疏密有致、点线结合、重点突出的灯光设计。
(3)规划水上巴士线。通过截污治污、河道疏浚和水资源的调度,净化虹口港水系的水质,结合景观改造沿河桥梁,伴随虹口港航运功能的消失,建造沿河简易驳岸码头,配以小型人力和电动船只,建立虹口港水上巴士线,载运游客观赏沿河景观,使游人从中领略虹口多元的海派人文景观。
2、主要任务
(1)开辟防汛通道。按照防汛抢险要求,虹口港水系沿岸两侧设置6米宽防汛通道。为便于车辆通行及排水要求,路面采用C25砼厚150,碎石基层厚200。“十五”期间,实施虹口港陆域整治一期工程,打通虹口港水系沿岸防汛通道,拆除沙泾港沿河违章建筑2500平方米,动迁居民291户、单位19家;拆除俞泾浦沿岸违章建筑6000平方米,动迁居民772户、单位21家;拆除市河沿岸违章建筑9000平方米,动迁居民175户、单位20家。
(2)完善沿岸环卫公共设施系统。增设虹口港沿岸垃圾、粪便收集环卫设施,填补废弃物收集空白点。2001年,增设2座3间垃圾间和1处垃圾间、小便池与倒粪站三合一环卫设施。2002年,重点完善江湾地区城乡结合部河道两岸垃圾、粪便收集系统,新建公厕、垃圾间各1座。
(3)建设绿色环廊。结合防汛墙改造与建设,沿河建修1~4米宽绿化带,种植较大树木,形成虹口港沿岸绿色环廊。“十五”期间,新建江湾绿地3400平方米、凉城绿地4000平方米、辽宁路废河道绿地5940平方米,合计约13000平方米。这三块绿地是沿河绿地的主体,成为城区的“绿肺”,结合环境背景,合理配置绿化,点缀园林小品,在开放式的公共绿地上设假山、水榭,创造一片回归自然的氛围。在辽宁路废河道绿地上,以绿为主,设浮雕走廊,主题是河的变迁,再现历史的延续。至2008年,建成40公里的绿化带,面积达50000平方米,建设边角绿地4000平方米。
(4)塑造景观节点。一是江湾镇市河景观节点。按照江湾镇的总体规划,依托万安路步行街的辟筑,综合改造市河滨水环境。以绿为主,建设一系列富有传统意味的广场、滨水堤岸小道、跨河小桥、旅游码头、与市河北侧的明清仿古建筑、南侧的粉墙与柳树交织一起,形成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市河滨河绿带,由东往西设三处景观广场、一系列入口广场、两个主要游船码头,建数段标高3.5m的亲水平台。二是汶水路景观节点。结合滨河护坡建设,设植草坡地、立墙、灯柱,引入建筑物天际线,展现虹口西大门的面貌。三是四川路横浜路桥景观节点。利用海伦西路裁弯取直产生的岸边空地,建设城市绿地广场,开放四川北路商业街的封闭空间,将河岸两侧的绿化融入商业街,增加商业街的文化气氛。设两个街头绿地广场、两座廊桥和一处大型城市亲水广场。四是俞泾浦法院段景观节点。运用西式园林方法构图,形成规整大方的图案、绿化和硬地。在滨河绿地入口处,设一水池构成视觉重点,水池上设置一座城市区级雕塑。五是俞泾浦宝山路景观节点。利用城市道路标高的不同,产生阶梯绿地。仿造梯田的感觉,形成一处自然的绿化景点。六是爱思儿童公园景观节点。沿公园外侧凸岸进行整治,结合亲水平台、踏步及靠船码头建筑驳岸,建成主要的旅游驳岸码头。通过明珠线二期嘉兴站的建设,营造开放式的绿化园地。建立爱思儿童公园与横浜桥西端的水上联系,通过堤岸道路、水上游船,把游人透入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整治两岸风格各异的近代建筑,配以绿化点缀,形成使人留连忘返的黄金水道。七是虹口港景观节点。结合虹口港泵闸枢纽的建设,利用防汛墙内外两侧立面设立体式花坛。沿防汛墙内侧碎筑1.5~2.0m宽的绿化带,防汛墙路侧设置一些城市浮雕墙面,增加立面效果。八是新市路景观节点。结合两岸的防汛墙立面处理与绿带建设,间隔种植柳树、桃树与常绿树种,增添使沿河绿带的有韵律感。增加一些行人休息场所,定点设置一些开敞式空间,以满足周边的居民小区绿地的不足。
(5)规划设计旅游码头。虹口港沿线沉淀了大量的历史人文遗迹。利用虹口港水上通道的自然条件,开发虹口港水系旅游资源。沿河设置四个游船停靠码头:北外滩码头、四川北路码头、曲阳新村码头和江湾镇码头。
(6)构建生态景观旅游环。通过沿苏州河河滨公园—四川北路—横浜桥绿带—虹口公园—新市路绿地—江湾镇市河明清建筑景观节点的纵轴开发,形成虹口港环状绿带、灯光带和旅游线路。通过虹口港的环境景观开发,与黄浦江的滨江景观相呼应,吸引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的旅游客源,构筑虹口区生态景观旅游环。随着水质的变清和亲水工程建设,虹口港将成为本市旅游新景点。
(四)长效管理
1、实施目标
(1)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水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2)结合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绿化养护、闸门启闭、污染源监督管理、截污治污设施运行等方面长效管理工作,建立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举,以源头控制为主的长效管理制度。
2、主要任务
(1)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水环境综合整治要制定管理目标,确定管理范围,配置管理手段,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机构,落实管理经费,加强管理监督,落实管理责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机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具有社会化、市场化、物业化、专业化、产业化特色的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水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2)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污染源长效管理制度。加大现场执法力度,利用环保110、群众举报等制度,采用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等措施,严厉打击偷排、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遏制反弹。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动企业ISO14000认证,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建立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举,以源头控制为主的长效管理制度。
(3)加快市场化步伐,建立水域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一是推进沿河环卫作业市场化。2001~2005年,结合环卫作业改革,探索建立环卫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提高垃圾(粪便)清运、道路清扫和公厕(倒粪站)保洁作业的服务水平,确保沿岸垃圾、粪便等废弃物及时收集、清除、无积压,避免和减少粪便冒溢,保持沿岸道路环境整洁。二是强化水域环境卫生监察管理。2001~2002年,结合政府、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综合执法的推行,探索、完善水域环境卫生管理的机制,健全沿岸单位水域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简称“门责”)管理机构,理顺有关管理、执法职能。2003~2005年,进一步发挥街道环卫管理的作用,加大宣传、执法管理力度,加强对沿岸单位水域“门责”管理、环卫作业单位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沿岸单位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4)推动社会化管理,建立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制度。一是逐步实现由部门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改革。二是实施“管养分开”,加强专业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引入商业化、市场化机制,降低运营和养护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结合再就业工程,招聘环保意识强的下岗人员,组建“河道巡视员”;结合学校环境教育,建立“学生护河队”;结合社区建设,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结合精神文明建设,评选“环境之友”、“绿色卫士”,等等。
(5)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截污治污设施长效管理制度。一要建立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泵站、闸门、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的运行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二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度,逐步推行在线监测,不断完善自动监测网络,充分发挥“环保110”的作用,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类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维护。三要加强排污口规范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口进行专项整治,强化规范管理。四要建立管理“台帐”。
(6)进行多元化筹资,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投融资机制。按照“污染者负担、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建立一种污染制约机制和治理筹资机制,逐步完善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政府给予必要政策扶持的运作模式。要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手段,不断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充分发挥税收、信贷的作用,加强污染项目治理。要将截污、治污设施建设,列为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在财政和政策信贷上应当给予支持。要建立专项基金,利用发行债券与彩票、吸收社会和国外投资的方式,解决水环境治理项目的投资与融资问题。
(7)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理顺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管理的法律效力;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效率。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群众监督,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完善内部监督。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运用现代科技,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三、配套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切实加强领导。成立虹口港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2、认真落实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和奖惩措施,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大力宣传,全民参加
1、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教育。加强处以上干部和区主要企业领导的环保知识轮测,将环境整治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2、增强公民环保法制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对违反环保法规人员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若干规定(试行)》。
3、加大学校环境教育的力度。环境意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重视中小学校环境意识的教育,开展创建环境特色学校活动,把学校环境意识教育和学生的环保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4、有效地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本区主要新闻媒体都要开设环境专栏,进行广泛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
5、加强环境警示教育。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1、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要抓紧建设项目的论证和深化工作,突出重点、区分缓急,分批组织实施。要建立创新筹资机制,做到资金分口平衡。“十五”期间,本区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3%以上,实际资金投入在“九五”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
2、鼓励和吸引外资以及民间资金参与虹口港环境综合整治。
3、完善收费机制。根据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4、配合做好环境彩票、环保债券等的发行工作,建立全民参与、共同保护环境的新机制。
(四)建管并举,重在管理
1、把好质量关。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逐步推行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严把质量关,杜绝“豆腐渣”工程。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做到“宁可晚建,不可错建”。
2、严格管理。强化管理,严格执法,讲求实效,坚持每年检查考核的办法,以市民接受、社会认同为衡量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主要依据。
(五)依靠科技,形成支撑
1、依靠科技手段和力量,积极推广新的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和废物循环利用,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
2、加强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项目和调水等问题的程关键技术的重点攻关。
3、加快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六)理顺体制,形成合力
1、坚持责任单位与共同责任单位相结合。明确每一项任务的责任单位,负责按计划开展具体工作。具体任务涉及到的区基层各部门作为共同责任单位,合力推进。
2、坚持“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区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服务作用,充分调动街道(镇)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3、理顺区政府部门的工作关系,界定部门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强化执法部门的执法地位,逐步解决多头管理、交叉管理、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
推荐访问:虹口区 规划 水环境 【环保规划】虹口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十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