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宁波市科技局工作执行情况总结一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我局紧紧围绕“推进实施‘两创’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着重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产业创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总结】2008年度宁波市科技局工作执行情况总结(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08年度宁波市科技局工作执行情况总结
一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我局紧紧围绕“推进实施‘两创’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着重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产业创新发展、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推进“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有了新进展。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区域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升。“节能型饮用水深度处理系列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评审和公示;“大吨位7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等4项成果已通过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评审和答辩。“863”、“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有新的突破,截止目前,已争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30余项。截止11月底,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4252件、8980件,同比分别增长23.3%和11.8%,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总量比例达到4.79%,比去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二)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全市“保稳促调”和经济转型升级方面作用明显。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520亿元(按原统计口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0]》),同比增长22.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4.6个百分点。宁波国家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首批建设的七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172家企业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批复,成为首批高新技术企业。
(三)现代农业技术储备能力明显提高。“洄游性鱼类适应环境盐度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973”计划重大前期研究专项。成功培育出农业新品种9个,“杂交糯稻——甬优5号”获得国家新品种审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体系有了新的提升,蔬菜、茶叶、猪肉合格率分别达到94.5%、95%、96.2%,养猪、茶叶、蜜梨等农产品全程数字化及安全质量可追溯系统管理得到推广应用。全市已有无公害农产品252个、有机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85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
(四)科技合作交流迈出新步伐。“中国宁波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等大型科技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拓展了与武汉、西安等中西部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日益活跃,初步形成以高校、研究院所为骨干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五)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两创”战略扎实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制定出台了《宁波市科技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创业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认定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5家(预计全年为1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引进、共建技术研发机构26家,计划年内将。区域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据《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2007年我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大幅提升,相对变化情况连续2年居全省第一。在省对市党政领导班子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我市再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成为全省唯一连续9年获得考核优秀的城市。全市11个县(市)区积极创建省科技强县(市)区,象山通过了省科技强县专家组答辩,有望成为我市第10个省科技强县(市)区。
二、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营造创新发展氛围
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按照中央提出的“七个深刻领会”的要求,准确把握当前我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强调查研究,开展“宁波市建设国际先进城市的科技支撑研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服务体系研究”等专题研究,围绕着创新型城市建设、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风险投资、创新城市建设与金融支持等方面,探讨研究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的路径及对策,为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决策参考。
配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了市领导干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题研讨班”, 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为主题,就推进自主创新、转换发展模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城市竞争力等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领导能力。
积极参与“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活动,由局领导亲自挂帅,抽调业务精、政策熟的优秀干部,深入企业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帮助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引导企业树立信心,克难攻坚,走创新发展之路,有针对地为企业解决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对口服务企业50家,进行经济形势和政策宣讲44场次,发放政策资料580份,举办座谈咨询会51场;累计收集企业难题204个,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50余个,并对未能解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都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有效回复,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创新创业舆论引导,深入挖掘改革开放30年科技成就和创业创新的先进典型,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并借助宁波电台《阳光热线》这一平台,与广大市民互动交流,宣传科技政策,解答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积极营造创业创新氛围,配合市经委举办工业创业创新风云榜颁奖盛典,对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优秀创新成果等进行表彰和奖励。成功举办了“2008年科技活动周”,以科普报告、科技下乡、巡回科普展等多种形式,普及科技知识。组织开展“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等系列活动,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二)落实“两创”战略,推进科技管理创新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对“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起草完成《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开展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考核工作,在对各县(市)、区、市相关部门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完成《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白皮书——2007年度评价报告》,并定期编发《宁波市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简报》,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各项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推进实施“两创”战略,配合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宁波市科技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宁波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意见》、《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科技管理创新,完善技术创新的支持方式,对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网上技术市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按绩效实施事后补助。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制订(修订)出台了《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网上技术市场运行管理办法(暂行)》、《宁波网上技术市场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暂行)》、《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与管理办法》、《宁波市农村科技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及补助办法(试行)》、《宁波市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科技管理规范性文件。
加强市县(市、区)两级联动,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开发费税收抵扣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好政策的宣传、培训、指导和基础数据的收集、核实、汇总等基础性工作。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税务机关的积极推动下,全市享受技术开发费所得税抵扣的企业的面和量都有了大幅提高。如余姚,2007年度共有30家企业享受技术开发费所得税抵扣14803万元,享受该政策的企业由2006年度的10家增加到30家,税款抵扣总额同比增长283.4%。
(三)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强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组织开展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认定、评估工作,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和跟踪管理,对评估绩效优良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予以经费支持,对重点实验室与海外专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的11项科研项目予以开放基金项目补助。全年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55家。积极探索组建优势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目前“宁波汽车轻量化产学研创新联盟”已经组建,“宁波新材料产学研创新联盟”正着手组建中。
进一步巩固、拓展与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与西安交大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宁波市和浙江大学战略合作委员会创新与创业合作组(宁波方)工作规程》。积极推动大院大所深化与我市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需求,面向浙江大学推出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委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牵头组织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加大大院大所建设的支持,安排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运行配套及开展“特种纤维”重大科技专项研究。
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等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公益性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按照“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原则”予以滚动支持,引导平台不断提升开展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的水平。据对已支持建设的26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调查,全市已有19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提供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创新服务51.36万人次,服务收入达9099.52万元,平台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扎实推进“创新载体集聚工程”,促成创新载体引进落户研发园区。前三季度,共有58家机构签定了入驻协议,其中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4家,跨国公司区域性研发中心2家,技术成果转移中心11家,科技研发型企业10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1家。
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管理,制定出台《宁波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 》,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化对象、孵化条件、服务内容和管理团队上实现专业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全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达17家,孵化面积达35.5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95家,在孵项目总数1166个,累计毕业企业279家。
(四)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保稳促调”和产业优化升级
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模具制造、半导体照明等五大产业科技专项实施方案。围绕产业布局和技术需求,加强主动设计,积极组织有关企业联合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经公开招标和择优委托,组织实施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共性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4项。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08年共组织有关企业申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67项。截止目前,已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30余项,其中自然基金项目52 项、863计划1项、973前期2项、国家支撑计划3项、中小企业创新资金28项、火炬计划61项、新产品29项。
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着眼于提升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层次和水平,研究制定《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目前该办法(征求意见稿)已完成,计划年内出台。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组织认定市级以上新产品1467项,预计全年认定市级以上新产品可超过1500项。积极探索推动金融服务业拓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服务,出台了《宁波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贷款项目,筛选8家企业作为农业科技货款项目培育单位,政策性信贷资金投入6650万元。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发行的后备梯队,开展上市后备梯队的辅导、培训,向社会公布推荐适于创业投资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746家。
大力培育优势企业群体。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组织、发动、培训、指导和中介机构遴选、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由市政府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有关单位通力协作,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认定工作顺利开展,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有172家企业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批复,成为首批按新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此外,第二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0余家也已于年底前公示。组织认定第二批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4家,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全国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
实施科技研发投入资助计划,加大对市级及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试点)、专利示范(试点)企业、具有市级及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企业等八类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经市有关部门严格审核,对266家规范记帐、研发费用大的企业实施了研发投入资助,市财政科技经费资助总额达4608.5万元,县市区予以1:1配套支持。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成功举办“第六届浙江(宁波)科技成果交易会”、“中国宁波人才科技活动周——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2008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组织开展了“宁波.武汉活动周”、“中国专利周宁波活动周”等大型科技交流活动。截止11月底,实际引进高新技术项目373项(重大活动签约项目38项,申报市级合作项目26项),引进共建技术研发机构26家。
进一步加强网上技术市场管理,加强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征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各类技术需求信息,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联系,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对网上技术市场成交项目(包括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推动技术交易健康发展。截止12月初,网上技术市场宁波市场共发布技术难题1200余项,正式签约数786项,合同成交金额40656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达38465.6万元,技术难题数、正式签约数、合同成交金额及英文难题数等指标名列全省前列。
积极创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宁波国家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今年申请创建的宁波江北先进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鄞州汽车电子和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也已通过国家火炬中心专家初步论证。
通过产业创新、企业扶强、基地创建,有力地促进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稳步发展。前三季度,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520亿元(按原统计口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0]》),同比增长22.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4.6个百分点(如按新统计口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790亿元)。在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平稳、效益下滑”的形势下,博威集团、中银电池等“创新型企业”通过自身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而严峻的经济形势,主动破解难题,化解发展压力,产值、效益实现高增长。
(五)加快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设计推出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等科技专项,加强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攻关,立项支持了“象山港经济类绿藻资源开发与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宁波市水源地藻类水华爆发应急预案及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1项。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立项支持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项,“名优茶产业提质关键技术和清洁化生产中试及示范”等3个项目被列为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加大对宁波特色的农业技术优势产业的扶持,培育首批市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扶持发展农村科技服务机构,首批认定市农村科技服务机构12家。加强星火示范基地的绩效评估和管理,鼓励星火示范基地提高技术水平与示范辐射能力,促进星火示范基地的建设,提升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的生产技术水平。新认定市级星火示范基地13家,目前全市农业技术核心区——星火示范基地累计已达44个,面积1.55万亩,示范辐射面积达17.8万亩(含养殖水体面积)。
积极实施“富民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认定了第二批“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镇(试点单位)”10家。扎实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编写了《宁波市法人与团队科技特派员实施方案》,对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检查。
增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开展了宁波市水污染防治科技对策研究、宁波市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等专题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公安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宁波市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条件研究及预报预警”等预警科技项目,加强应急公共平台的科技支持,立项支持了“宁波市毒物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扶持和学科人才培养,组织实施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项,支持开展提升数学、物理学、人工职能、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基础科研活动。
(六)积极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认真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力度,出台《宁波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方案》,召开了“宁波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动员大会”,明确创建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创建合力。
进一步明确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目标要求,加大优秀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实施国内外授权专利补助和发明专利代理补助,鼓励支持专利申请,提高发明专利授权比例。截止11月底,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4252件、8980件,同比分别增长23.3%和11.8%,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30件,同比增长73.4%,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总量比例达到4.79%,比去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积极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加强专利试点(示范)企业的跟踪管理,推动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制度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获取、运用、维持、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市级专利试点企业12家、专利示范企业31家,推荐申报省专利示范企业20家。
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立案调处专利纠纷案件14件,结案11起(其中涉外纠纷4件)。参与大型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第十届浙洽会暨第七届消博会”、“2008中国第四届食品博览会”期间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
(七)加强地震科技工作,提高防震减灾应急能力
做好防震减灾基础工作,积极筹建地震监测和应急平台,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目前,宁波市地震监测预报中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征地、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市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及14个台站被列入省“十一五”台站建设计划。
加强地震应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修改完善了《宁波市地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宁波市地震应急演练方案》,制定了《宁波市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沉着应对“5.12汶川地震”,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和省地震局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了震情监视跟踪,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了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针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实际,从认识、规划、应急、投入、宣传等五方面入手,研究提出提高我市综合地震抗御能力的具体措施,并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
协助指导慈溪市科技局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慈溪市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经慈溪市政府同意正式立项,正着手进行承担单位招投标和实施方案编制。
(八)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机关工作作风
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力度,加强对县(市)、区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争创新一轮“文明机关”,增强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扎实做好市科技局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发布,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抓好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层层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健全科技行政监管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意见》、《市科技局廉情预警机制建设实施办法》、《市科技局科技计划管理监督实施办法》等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落实,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经费安排、项目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管理,营造“务实、高效、勤政、廉洁、干净干事”的工作氛围。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树立公正、勤政、廉洁的机关形象。
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精神,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伸出援助之手,组织优秀高新技术产品支援地震灾区,共募集捐款111688元、特殊党费57812元、特殊工会费2830元以及价值约200万元的多功能LED聚光灯21650盏、过冬衣被279件(床),支援抗震救灾。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全社会科技投入依然不足,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增长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2007年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28%,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52%)。今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49.36亿元,尽管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38.46%),但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的比例只有0.714%,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技术创新水平较低,应对经济危机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自身研发能力较弱,技术储备不足,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产学研联盟发展滞后,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在当前经济危机蔓延的情况下,受各项成本全面上升和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的双重挤压,今年我市一些创新能力不强的企业,明显缺乏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三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各部门对创新政策的理解不一,部门间、市县(市、区)间贯彻落实的合力不足,一些很好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不能执行到位,如何真正把科技创新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也存在不少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
四是创新团队的培育缺乏工作力度。由于缺乏创新型领军人才,不少企业没有(或没有固定的)研发机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不能有效地整合资源,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创新团队的强有力的支撑。
五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问题突出。不少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对本行业、本领域知识产权成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利用,创新成果也缺乏有效的保护。
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当前“总体平稳、趋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发挥科技工作在“保稳促调”、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方面的作用,将是我们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认真思考并重点抓好的课题。
四、当前科技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自年初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需求减速的影响,加上自身经济发展中一些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市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我们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挑战,也存在难得的机遇。
一是危机对企业创新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逐步蔓延和扩散,一些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及低水平扩张的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压力,有的甚至难以维持下去。危机 “倒逼”着我们的企业进一步增强应变意识和能力,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主动调整结构,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将成本优势战略转向技术优势战略。
二是危机对我们城市发展模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今年以来全球性经济减速、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胀等许多新的复杂情况和不利因素,变化之大、压力之重是近几年前所未有的,我市原有发展模式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日益显现,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创新发展提升之路,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平稳、协调和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危机为我们的发展转型带来了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环节。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措施,提出要“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幅增加。同时,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政策、增殖税改革等政策措施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
此外,危机势必造成全球资源要素闲置,全球性的危机也为我们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链整合、引进高端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
因此,现阶段,如何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引导企业走创新提升发展,如何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创新转型,如何发挥科技工作在“保稳促调”,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方面的作用,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并重点抓好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