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5-09 13:30:07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嘉定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五年工作的回顾过去的五年,是嘉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嘉定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嘉定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五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嘉定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嘉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区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嘉定实际,牢牢把握迎办世博会、加快郊区新城建设等宝贵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与自身转型发展的双重考验,变危机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走集聚创新的发展之路,经济综合实力与产业发展优势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快速壮大,增长势头强劲。全区增加值由478.3亿元增加到915亿元,年均递增12.8%;地方财政收入由42.7亿元增加到107亿元,年均递增19.5%,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360.6亿元增加到2550亿元,年均递增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2.8亿元增加到350亿元,年均递增19.6%;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2.2亿元,比上五年增长97.1%。聚焦科技创新,形成产业先发优势。全力支持科研院所回归扩容,形成“十所一中心一基地”集聚发展态势,推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先机,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领域重大项目有力推进,上海物联网中心揭牌运营,嘉定区成为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成功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5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产值占比47.8%。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加快集聚发展与创新步伐,推动制造业朝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汽车特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零部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2%。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亮点。10个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文化与信息产业园区初步建成,京东、百度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依托新城和轨道交通站点建设,一批高端商贸中心、商业综合体和高星级酒店相继落户、开业。旅游目的地建设初见成效,上海汽车文化节等四大旅游节庆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都市型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了粮食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全区“一镇一品”特色农业格局基本形成,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夯实发展基础,产业后劲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模式不断创新,聚焦总部经济、金融投资领域,成功引进股权投资和管理类企业近300家,总部型外资企业26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新增上市企业5家,近百家企业进入上市通道。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资国企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资产运营和监管的框架体系不断完善。多方式、全方位加大劣势企业淘汰力度,五年累计淘汰劣势企业1407家,节约标煤46.5万吨,盘活土地1.4万亩,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

(二)加快产城融合互进,突出新城引领带动作用,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形象整体提升。坚持规划引领、动迁先行,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产业、城市、土地利用三个规划的有效叠加,全区城市化地区控规覆盖率达到80%,位列市郊首位。五年动迁2400家企业、2.2万户农户,出让土地1600公顷,新建建筑工程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米,工程量居市郊前列。彰显生态和品质,新城核心区形象初显。骨干道路框架和生态环境体系基本形成,一批教育、医疗、文化、商务等高品质功能性项目落户。引入品牌设计、开发和施工企业50多家,新建建筑工程总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完善提升城市功能,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立五大区属公司参与老城改造的工作机制,新老城联动发展有力推进。州桥地区保护性改造基本完成,西门地区保护性修缮启动,南门商务圈和北水湾建设成效显现。安亭地区产城融合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南翔江桥地区功能转型不断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出行条件明显改善。骨干道路框架日益完善,路网密度不断加大,新建和改造骨干道路124公里。轨道交通11号线建成通车,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实现有序衔接,新辟公交线路32条,运营里程增加438公里,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突出绿色环保,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完成两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绿化、水体、大气环境建设和保护不断强化,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8.2%,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1%。实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强化城市保障,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率先在郊区实现一地取水、一网供水,率先在全市完成燃气改造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有力推进。以毛桥村、大裕村综合改造为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民宅基地置换稳步实施。村宅改造和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对近万户农户实施村宅改造,实施以路桥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万河整治和黑臭河道整治1490公里,两轮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三)加强保障与改善民生,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基础教育经费实现区级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继续优化,新建各类学校39所,引进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等一批优质资源,在全市率先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城乡居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各项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传染病发病率持续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镇、村卫生机构实现一体化管理,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嘉定镇街道、南翔镇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嘉定竹刻、徐行草编工艺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成功承办、举办一系列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在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总体体质达标率居全市首位。文明城区创建不断深入,全区市级文明镇(社区)实现全覆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妇女儿童事业、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扎实推进。促进就业力度不断加大。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7.8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9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每年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大学生就业率每年位居全市前列,全区80%规模以上企业创建成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人才工作有力推进。国际汽车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区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团队加快集聚。创新优秀人才住房保障模式,初步建立了配售房、配租房、租房补贴“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落实配售房源27万平方米。各类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3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央和上海市“千人计划”。社会保障层次显著提升。城保参保人数上升至66.2万人,农保养老金最低发放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420元。“一口上下”运作机制不断完善,救助资金8.6亿元,救助帮困242万人次。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3.8%。“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廉租住房实现应保尽保,大型居住社区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建设148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累计竣工345万平方米,安置动迁农民1.5万户,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32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超过4万户。

(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综合管理,社会稳定基础不断巩固。创新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并全面推行“大联勤”工作模式,在70个责任网格开展联勤巡防,探索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轨道交通站点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精准化、高效化运作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与人口管理。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菊园新区和嘉定镇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启动运营,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深入推进“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城市公共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建筑、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生产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督管理,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件。“平安嘉定”建设深入推进,大力开展治安复杂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调解有效衔接配合的大调解格局,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突出科学规范高效,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管理创新,大力提高行政效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乡镇机构改革和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财政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不断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实施企业设立并联审批,试行重大工程前期手续并联审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网上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坚持依法行政,不断规范政府行为。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建立文化市场、城市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管理体制,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运行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推进网络监察系统建设,运用“制度加科技”手段,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财政性资金和民生项目的监管。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421件,政协提案773件。

过去五年,广大干部群众在推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丰富思考和生动实践,增强了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加深了我们对嘉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回顾五年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

一是必须在抢抓宝贵机遇、加快转型发展上下功夫。过去五年,是一个机遇迭出的五年,面对全市发展重心向郊区转移、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迎办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机遇,我们认真分析形势,及时理清思路,积极落实措施,确立了“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两个融合’”发展战略与“聚焦一个核心,延伸两翼”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了转型步伐,抢占了发展先机,将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二是必须在积极应对挑战、确保各项重点上下功夫。过去五年,是一个挑战不断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严峻宏观形势的巨大冲击和自身转型调整的繁重任务,我们凝聚各方力量,明确工作重点,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了特殊时期确保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顺利完成了“十一五”目标计划,并精心编制了“十二五”发展蓝图,始终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圆满完成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和各项办博任务,为上海成功举办世博盛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城市文明素质的培养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三是必须在加大改革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过去五年,是改革引向深入的五年。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加大了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实行“区镇合一”、公司专业化推进、新城管委会实体化运作,形成新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协同高效的推进机制,有力推动新城的开发建设。对汽车城开发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市区联手、以市为主调整为市区联手、以区为主,实施安亭、黄渡行政区划的“撤二建一”,为汽车城发展拓展了空间、增添了活力。加大了政策扶持与推动。根据嘉定实际,精心设计各类政策,先后完善与制定了促进文化与信息产业和总部经济发展、扶持“小巨人”科技创新、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加强优秀人才住房保障、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必须在坚持共建共享、持续改善民生上下功夫。过去五年,是民生事业加速发展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任务。不断加大投入,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重大设施加快建设。各项改革引向深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多渠道解决居民就医、就学、就业和保障等重点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需求。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在区委的领导下,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区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各项工作阔步向前。五年发展的累累硕果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嘉定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嘉定地区的部、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嘉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内部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要实现转型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由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促进产城融合、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及加强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对政府引导与把握城市发展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三是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资源配置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日益紧迫。四是新形势的发展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攻坚克难、创新突破的本领需要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将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发展中、工作中努力予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嘉定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敏锐的战略思维,把未来发展放在上海对嘉定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长三角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

——今后五年,要紧紧把握上海重点建设郊区新城的机遇,立足更高层次,以科学规划理念指导城市建设,以高品质项目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以产城融合彰显城市活力,力争把嘉定新城建设成为全市新城建设的示范。

——今后五年,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聚焦优势领域和重点区域,整合要素资源,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立足当前,布局未来,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今后五年,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不懈追求,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争在优化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提升城区文明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牢牢把握“率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城市化”发展主线,乘势而上,奋力攻坚,努力打造经济发达、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具有科技特色和高端制造功能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推动嘉定科学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确保增加值年均递增1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左右;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市下达目标;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1200亿元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力争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特质,全力推动新城建设出好形象

1、突出产城融合,全面形成组团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强化“一核两翼”组团之间功能分工协作和联动发展,加强组团与虹桥枢纽和市中心区的对接,增强服务长三角的能力。一是新城主城区加快多元功能塑造。全面实施新城核心区拓展,加快完善商务、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功能,推动核心区由基础建设向宜居宜业城市功能阶段发展。深化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改造建设,加大南门商务圈、北水湾开发力度,提升老城区商务商贸的发展能级。二是安亭地区致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聚焦国际汽车城核心区,依托轨道站点综合开发,形成汽车制造和研发、商务、文化、体育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三是南翔江桥地区重点打造功能转型示范区。南翔板块南延伸至江桥地区,形成更大规模、全面承接虹桥商务区辐射的组团,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加快一批企业总部大楼和集聚区建设,形成总部集聚、商务汇聚的城市形象。

2、完善综合配套,全面凸显长三角枢纽节点的区位优势。强化与市中心区和长三角地区间的联系,着力构建交通便捷、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一是进一步完善骨干道路体系,让道路交通更畅通。市、区联手加快推进一批快速道路建设,加快完善区内骨干道路的改造、建设和贯通,强化组团间以及与市中心的交通联系。以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区区对接道路的功能调整和建设,有效分流过境交通,缓解出入嘉定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完成穿(跨)越铁路通道建设,尽力解决长期以来区域道路交通受铁路阻隔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让市民出行更便捷。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和交通枢纽建设,结合站点设置,调整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建立完善“一核两翼”等重要区域常规公交系统。三是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让城市运行更有保障。加快供水系统建设,完成陈行水库嘉定原水支线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新建、改造各类变电站和燃气输气管道。推进通信设施网络集约化建设,加快上海“智慧城市”嘉定示范区建设。推进民防应急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下空间和民防设施管理,完善应急抗灾设施网络和城市防护体系。

3、彰显环保特色,全面展现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以改善生态系统品质、维护发展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城区。一是建设嘉定新城低碳示范实践区。新建建筑全部采用建筑节能标准,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经济,着力推进低碳经济、建筑、交通、生活、环境、社会等“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二是建立绿色宜居生态环境体系。全面完成“百个公园、千块绿地、万亩林地”工程。依托城市道路路网、水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景观工程。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全面提高全区森林、湿地和绿地覆盖率。三是强化城市环境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达标率,着力加强饮用水源和放射源等方面的环境监管,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四是建立集约、循环的资源利用体系。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鼓励盘活存量资源。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行业发展。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建成城市化地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建成一座日处理量约1500吨的垃圾综合处理厂,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

4、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发展,使广大农民共享城市建设成果。一是以新市镇建设和农民宅基地置换为重点,着力打造农村新形象。稳步推进有地域特色的新市镇建设,形成区域性商业、服务和生活中心。加快推进宅基地置换,实现农民社区化集中居住。加快公共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环境好、设施新、配套全的农民现代居住示范性社区。二是以农业科技和规模经营为依托,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定种植业,重点加快规模化、高标准的粮田、菜田建设。优化养殖业,着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升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农产品,促进种源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发展。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提高集体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扶持经济欠发达村发展,提高村级集体资产整体水平。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继续落实土地换保障政策,逐年提高农民养老金和补贴标准,稳定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二)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全市率先

1、放大科技城优势,实现科技产业领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潜力,全方位服务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一是扩大张江嘉定园辐射效应,推动创新载体建设。探索完善张江高新区嘉定园管理体制,加大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放大园区集聚带动效应,加快建设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孵化创业基地,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中科院上海分院产业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基地的建设。二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优势。主动承接和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积极争取国家战略性重大项目落户,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抢占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制高点,扶持物联网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物联网产业集聚和示范应用。发挥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医疗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三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加大“小巨人”计划扶持力度,发挥上海嘉定科技博览会影响力,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优化科技企业孵化扶持环境,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领域,推进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2、放大汽车城优势,实现先进制造业领先发展。以汽车特强产业为带动,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先进制造业的标杆企业。一是凸显整车带动效应,推动汽车产业链升级。全力推动大众汽车新一轮发展和沃尔沃总部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汽车城研发科技港建设,提高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研发、设计能力,实现汽车产业链全面延伸。以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加快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生产和设计研发企业集聚,形成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二是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促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加强品牌创建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参与行业标准的修订、制订。强化重大项目对产业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引进、扶持和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三是不断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大国资国企整合重组力度,实现国资布局优化和资产资源集聚。强化服务引导,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加强项目准入评估,大力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按照南部地区成片淘汰、北部地区选择淘汰、危化企业加快淘汰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淘汰劣势企业和落后产能。

3、放大新城建设优势,实现现代服务业领先发展。完善配套,突出亮点,做大现代服务业。一是着力强化与城市化、产业化配套的服务业发展,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新城核心区等重点区域商务楼宇、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星级酒店建设,完善江桥、南翔等大型居住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加快邻里中心、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建设。积极推进商务会展和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建设,放大旅游节庆品牌效应,促进商业、旅游和文化互动发展。着力推动与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研发、电子商务、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批产业特征明显、市场细分的生产性服务业基地。二是着力强化文化与信息产业发展,发挥特色产业的辐射带动力。推动金沙3131、东方慧谷等园区建设,形成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争创电子商务国家示范城市。加快推进中广国际、南翔智地等园区建设,形成国内一流的广告会展产业集群。加快飞联新视界等园区建设,形成国内知名的现代传媒产业集群。三是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全力打造嘉定“金融硅谷”。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效应,力争引进股权投资和管理类企业200家以上,推进资本、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力争上市企业总数超过20家,形成资本市场“嘉定板块”。探索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发挥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加快形成协调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社会发展市郊领先

1、切实围绕群众需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增加教育、医疗、体育等资源供给,构建均衡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一是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优化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市民多层次教育服务需求。二是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促进从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健康管理模式的转变,力争使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三是努力满足市民体育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新建、改建一批健身活动设施。全面推进体育资源共享,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四是深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持续改善人才环境,着力构建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大力引进创新创业、急需紧缺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培养使用与嘉定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五是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不断开创慈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升社会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塑造内涵深厚、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嘉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和市民素质,塑造风尚良好、人文和谐的城市文明。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布局,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大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强化产业支撑,不断丰富文化发展内涵。促进汽车、物联网等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和盘活嘉定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商务会展、假日休闲等旅游市场,形成产业与文化、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文化品牌。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力度引进优秀文化人才,积极扶持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引领,完善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体系,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3、着力加快改善民生,建立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保障网络。逐步实现就业充分、收入分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就业扶持、服务、培训、援助和托底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企业动迁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完善定向培养、有序引进机制,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加快形成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不断扩大城保参保范围,逐步提升养老金发放标准。引导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参与社会救助,提高社会救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积极稳妥推进江桥、南翔、城北、黄渡四个大型居住社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不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加快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积极筹措和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大力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4、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创新,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一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以深化完善“大联勤”城市综合管理模式为重点,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强化技防设施和信息技术支撑,将更多社会管理职能纳入联勤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提升工作实效。二是夯实社会管理基础。切实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加快形成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三是加强实有人口综合服务管理。着力优化人口结构,加强源头调控,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结构优化。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人口信息实时更新和数据共享。探索建立以村组、集中居住点和企业等平台为支撑的村组化服务管理模式,鼓励引导来沪人员实行自治管理。四是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进一步强化建筑、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生产等领域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安全有序。

(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树立更具活力、廉政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形象

1、在提升政府科学发展能力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提高把握大局、统筹协调的工作水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增强形势判断的预见性、应对变化的主动性和工作思路的开拓性。在事关长远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上,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当前率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城市化的具体工作上,紧紧抓住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抓聚焦、抓落实、抓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在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形成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推动政府工作创新,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审批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完善区长在线、政务微博等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平台的功能,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政府购买中介服务,不断探索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不断提升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水平,努力形成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敢于直面困难不退缩、勤于只争朝夕不懈怠的精神面貌与工作作风。

3、在规范政府工作运行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自觉性。贯彻落实《上海市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协调协作机制,着力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认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内部监督实效,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继续推进网络监察系统建设和管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营造一个有利的发展态势,对今后五年工作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今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九届市委十七次全会和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健康发展,努力在稳定经济增长、加快产业转型、推进新城建设、完善民生保障、优化社会管理、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迈出新步伐,为下一步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增强动力、创造条件。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亿元以上,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按照上述预期目标,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联动发展,推动新城组团快出形象。完成新城中心区总体规划优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加快马东地区功能转型和宝安公路以南地块开发。加快大型商业综合体、高星级酒店、社区邻里中心开发建设,确保瑞金医院北院、嘉定区图书馆(文化馆)等一批高品质功能性项目按期竣工。推动新老城联动发展,加快西门地区等重点区域改造开发,进一步推进南门商务圈和北水湾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汽车城核心区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快速提升优化安亭地区城市功能。加快南翔江桥地区功能转型,重点推进大型居住社区、优质商务商贸项目建设。

(二)完善配套,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骨干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华江路、陈翔路等区区对接和大型社区配套道路建设,加快推进S6(沪翔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嘉闵高架路(嘉定段)建设前期准备,进一步优化区域道路网络。完善公共交通体系。配合做好S5(沪嘉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后改扩建和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实现轨道交通13号线通车运行,完成轨道交通11号线嘉定北站等公交枢纽建设,全面启用新建客运中心,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城市保障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陈行水库嘉定原水支线、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完成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立项等工作。全面完成绿化林业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外环林带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聚焦重点,推进产业项目与园区建设。加强项目跟踪服务,推动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落地,做到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加快产业园区能级提升。推动嘉定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张江高新区政策辐射效应,启动上海国际汽车城研发科技港一期和物联网中心二期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和稀土材料产业等基地建设。发挥金沙3131、东方慧谷、中广国际品牌优势,加快文化与信息企业集聚。启动马陆葡萄艺术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和北郊湿地两大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商务会展和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建设。继续加大劣势企业淘汰力度,为优势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四)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一轮规划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推进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和上海“智慧城市”嘉定示范区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全面启动嘉定“金融硅谷”建设。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引进股权投资及管理类企业。搭建金融创新平台,大力推动金融外包服务、融资租赁、产权交易等金融服务业发展。加强服务和引导,推进企业上市,不断壮大上市企业后备队伍,加快推动新城上市企业总部商务区建设。加快招商方式的转变,发挥上海嘉定科技博览会、资本与产业对接会等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领域。抓住增值税扩围试点的契机,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引进力度。

(五)关注“三农”,继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一批高标准粮田和设施菜田,推进农田水利和粮食烘晒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贸市场对接,积极探索蔬菜供销新模式,确保市场供应稳定。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重点推进外冈、安亭、徐行、菊园、嘉定工业区等地区的农民宅基地置换。对近3000户农户实施村宅改造,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完成镇级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和登记工作,加快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经济欠发达村三年扶持计划,稳步增加农民土地流转补贴,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六)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继续深化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新增就业岗位2.6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继续加大各项社会保障力度。全面实施《社会保险法》,逐步推动符合条件的人员转入城保,进一步提高农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口上下”社会救助机制的广度和深度,做好特困人群的帮扶和保障工作。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房新开工70万平方米以上,动迁安置房新开工、竣工各60万平方米以上,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完成首批经济适用住房的配售工作,开展公租房申请供应试点工作。

(七)强化服务,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建立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中心,完成嘉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创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确定的各项基本指标。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完成8个校安工程建设,建成交大附中嘉定分校,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区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基层卫生单位的联动发展,继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推动公共体育事业发展。推进嘉定体育馆(新馆)建设,完成20所学校体育设施配套灯光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做好国家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试点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加快人才事业发展。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深入推进“学术技术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等工作,进一步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集聚效应。

(八)完善机制,切实加强社会综合管理。深化完善“大联勤”城市综合管理机制,促进基层管理力量整合联动,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拓区。依法开展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动“睦邻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居民自治建设。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探索推进“镇管社区”工作,加快形成与全面推进城市化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推进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社区为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200张,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0个。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推进公益性项目招投标和政府购买服务,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扩大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试点。健全来沪人员居住证制度管理,逐步扩大居住证持有人员享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引导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九)形成合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重点工作,细化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大调解制度,强化物业管理、医患纠纷等领域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为群众维护权益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矛盾,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加大领导包案工作力度,不断畅通信访工作渠道,依法维护正常信访秩序,着力推进一批历史遗留矛盾的化解。深入推进“平安嘉定”建设,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提升效能,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依法规范行政强制实施主体,健全行政强制程序,着力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深入推进和完善并联审批机制,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结构、精简审批环节,促进行政审批高效规范运行。逐步实现网上咨询、表格下载、网上投诉,推动行政审批网上公开透明。做好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过程中的政务公开,着力推动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推进财政性资金透明运行,实施部门预算和部分财政民生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向社会公开,加快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经费向社会公开的步伐。健全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完成街镇财政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实施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管理办法。

各位代表,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我们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想在长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携手同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局面,为率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而努力奋斗!让嘉定的未来更加美好!让嘉定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推荐访问:嘉定区 政府工作报告 嘉定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