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康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5-11 19: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十一五”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好、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重要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沈阳市康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沈阳市康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好、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重要时期。五年来,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容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激烈的市场竞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共克时艰,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高起点开局、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2.1%,累计实现409.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44.3%,累计完成522.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9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52.5%,累计实现2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9倍。财政支出年均递增37.6%,累计达到47.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倍。初步形成了由能源大县、新材料大县和塑编、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构成的“两个产业大县、四个百亿集群”工业发展格局。棚菜、花生、林果、畜禽、薯类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达到18:56:26。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国企改革深入推进,9家企业6136名职工完成并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初见成效。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华书店等3家文化事业单位顺利转企改制。在全市率先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财税金融、人事机构、行政审批等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势头强劲,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发区步入省级开发区行列,引进了电厂、碳纤维、大强煤矿等一批翻身、立县项目,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面貌变化明显。高标准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滨湖新城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修筑城区道路13条,新建广场3座,新增绿地44公顷,主要街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房地产开发势头强劲,开发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投资近6000万元,实施了城乡电网完善化工程,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投资5000余万元,加强了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农村文化广场32座,村屯绿化植树840万株。投资近15亿元,实施农建重点工程150项,修建屯内道路100公里,铺设农村砂石路1947公里,新建、改建、大修普通公路458公里,切实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铁朝高速、沈康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北出口、疏港路、迎宾路、示范路等道路工程全线贯通,全新的道路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巩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县建设。新增造林面积34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43.8%。引辽济湖工程主体全部完工,卧龙湖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障。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污染源头治理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明显好转,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投资1.4亿元,新建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乡镇卫生院、13所乡镇文化站、4所计生服务站,均在全市率先实现“一乡一所”目标。康平高中、职教中心达到辽北地区领先水平。投资3141万元,改扩建了县医院病房楼,重新启动了中医院,医疗水平达到辽北地区一流。广电事业快速发展,电视台建成开播,电台改版升级,新闻媒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综合直补3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3655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7849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6585万元。新建城市保障性住房2.4万平方米、农村低保住房1484户,切实改善了城乡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区自来水日供水量达到2万吨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高质量完成农村安全饮水一期工程,6.45万农民吃上了放心水。筹资5.5亿元,积极兑现公教人员津补贴政策。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786元,年均递增20.1%。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向县人大、县政协汇报、通报政务情况,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769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9.9%。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学习型、创新型、法治型、诚信型政府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全县上下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是大项目建设投产最多,生态环境切实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群众收入大幅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五年;是全县上下信心倍增,民心凝聚,人气旺盛,政通人和的五年。经过五年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全新局面,康平的形象和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老领导、老同志热情关心帮助的结果,是省市扶贫工作队、驻康单位和武警部队官兵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康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奋斗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在政府工作中体现党的先进性,以良好的形象凝聚全县上下的发展合力;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不渝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筑牢经济发展基础;必须下大力气改革一切不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始终保持发展激情,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实现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群众福祉,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大,对外开放领域不够宽,创新意识不够强,一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解决;县域经济总量还不大,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财政收支矛盾大,支柱财源少,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压力大,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7亿元,增长26.7%;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增长5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6亿元,增长53.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9亿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7786元,增长16%。

(一)坚持做强二产,工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60亿元,增长43.9%;工业增加值实现71亿元,增长39.1%。康平电厂累计发电73亿度,实现产值27.4亿元。大强煤矿矿建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龙源风电四期、国电优能风电一期全面竣工,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7.5万千瓦。总投资1.02亿元的油页岩炼油项目土建工程已完工,康平油田项目完成三维物探200平方公里。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基地获得省发改委批准。总投资3.27亿元的碳纤维项目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设备安装调试进展顺利。总投资3.2亿元的复合电缆芯项目签约落地,省级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集群工业拉动力明显增强,四大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张,产品不断优化升级,累计引进企业255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强化园区内业管理,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

(二)坚持做优一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更加凸显。面对风灾、洪灾等自然灾害,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防灾减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进一步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引进新品种60个、新技术40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花生、棚菜等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花生达到26万亩,棚菜发展到8万亩,寒富苹果等经济林达到16.5万亩,薯类达到8万亩,标准化畜牧小区达到301个。不断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福润禽肉、恒裕丰泰等市级农事龙头企业达到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9个。投资1.68亿元实施了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土地治理等农建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不断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完成3个乡镇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建设工作。农机总动力达到30.5万千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落实大田作物保险107万亩、设施农业大棚保险3625栋,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8万人次,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

(三)坚持做活三产,流通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引进扶持商贸服务业项目,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九派商业广场二期、大东方商业城投入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100家农家店改造,城乡群众消费购物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程,直接拉动农民消费8505万元。塑编物流园等区域性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全县各类市场达到23个。积极引导金融保险、租赁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新增私营企业175家、个体工商户1560户。有效开展农资、食品药品、粮食流通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四)坚持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按照以卧龙湖为扩张点、滨湖生态新城为核心、工业及物流产业带为支撑的“一湖一城一带”城市发展格局,全面拉开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序幕。“光彩市场”区域拆迁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康懿家园回迁小区全面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势头稳健,开发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网7700米,改造供热管网9800米,供水供热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拆违工作明显加强。总投资1.1亿元,完成示范路及相关联道路9条11公里。积极开展新城区地产项目规划招商活动,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招商工作进展顺利,顺山村整体搬迁及顺山新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组建工作进展顺利,乡镇政府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资3078万元,实施法张线、修孔线和明沈线大中修工程,切实提升了县域道路通行水平。投资4000万元,高标准完成迎宾路及铁朝高速郝官出口拓宽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康平对外形象。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县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大力实施辽蒙边界阻沙带、防风治沙等造林工程,新增造林面积7万亩,有林面积达到143万亩。卧龙湖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功能基本恢复。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取缔整治城区1吨以下燃煤散烧锅炉35台。日处理能力2万吨县城污水处理厂实现试运行,结束了城区污水未经处理自然排放的历史。投资2亿元的利用电厂热源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可研编制及初步设计已完成,融资工作进展顺利。农村新能源快速发展,建设沼气池800座、太阳能房6000平方米,新能源普及率达到68.5%。绿色生态农业面积不断扩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面积达到100万亩。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7项考核指标已全部达标。

(六)坚持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建设,财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抓住省财源建设试点县契机,全面开展财源建设工作,积极培植税源,拓宽财源,强化征管,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不断深化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乡财县管等改革,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整合政府财力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支出行为,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增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优先安排各项惠农、民生资金,保障了社会事业正常运转和重大项目支出。

(七)坚持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改扩建中小学教学楼9栋,撤并农村小学32所,教育布局更趋合理。顺利通过省“普九提高片”检查验收,全县基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高中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高考再创佳绩。投资2661万元,积极实施县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县医院办医条件。积极开展文化广场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保持了较低生育水平。不断加大就业安置工作力度,城镇实名制就业4816人。对全县社区办公用房及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社区办公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建农村中心敬老院3所,完成农村低保建房363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投入7300万元,对城乡弱势群体实施了有效救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新农保参保率达到72%,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不断加强扶残助残工作,残疾人救助性康复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义务兵优抚和退伍军人安置政策,兵役工作得到加强。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群众安居感明显增强。

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计划、人事、编制、监察、司法、审计、统计、物价、粮食、供销、扶贫开发等工作得到加强,档案、县志、人防、地震、老龄、科协、老科协、关协、民族宗教、共青团和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新进步,工商、气象、路政、石油、通讯、邮政、金融、保险、烟草专卖、住房公积金、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为康平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十二五”奋斗目标及工作重点

“十二五”,我们又站在了全新的历史起点。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短期内难以再现上一轮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我县招商引资、企业运转、财政运行、社会保障等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但客观审视发展环境,随着国家转变发展方式、上三级扩大内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尤其是我县近几年逐步筑牢的产业发展基础,为我们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与条件。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只要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增强发展信心、迸发工作激情,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科学谋划全局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全力发展经济、努力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拥湖兴城”四大战略,全面推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设城镇、优化环境、建设文化”五大任务,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两番,进入全省44个县第一集团、向全国百强县冲刺,为初步建成辽吉蒙结合部区域中心县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奋斗目标是:着眼于将康平完全融入沈阳经济区发展,切实加快国家生态县、国家能源产业示范县、中国北方新材料产业大县建设步伐,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亿元。三次产业比实现8:64:28。

为此,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重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群众福祉,全面做好政府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根本抓手,不断夯实“两个产业大县、四个百亿集群”工业发展格局,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走出去”,不断创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做优发展空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园区集聚辐射功能。建设能源大县,围绕自然资源,不断壮大煤电、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应用等新能源产业。打造新材料大县,依托碳纤维项目,不断拉长完善四条高性能纤维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加快省级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发展壮大四大产业集群,立足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壮大集群产业规模,提升集群产业水平,积极打造四个产值百亿园区。到“十二五”末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比重达到63.7%。

二是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拥湖兴城”战略,牢固树立生态理念,突出拥湖亲水特色,有步骤、分层次推进滨湖新城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培植城市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功能,打造辽北最佳生态、宜居、文明之城。突出滨湖新城建设,全力实施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工程。在老城区改造上,以改善居住条件为目标,以棚户区拆迁改造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在新城区拓展上,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以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快滨湖生态明珠城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坚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三统一原则,依托交通、产业等优势,构筑以滨湖新城为中心、重点镇为节点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布局协调的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切实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功能,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到“十二五”末期,实现10平方公里滨湖新城建设目标,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三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农业富民”战略,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经济区建设,不断壮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扶持壮大现有农事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源产地保护、商品商标注册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申请认证工作,扶持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加大区域产业牵动效应。支持创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科技推广和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水平,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到“十二五”末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

四是不断提升群众福祉。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目标,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快推进生态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2012年,确保全面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切实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就业服务、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更加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做好2011年工作,对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全面推进“五大任务”,全力做好政府各项工作。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1亿元,增长26.8%;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6亿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9050元,增长16.2%。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创新招商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夯实“两个产业大县、四个百亿集群”工业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总投资52亿元、装机132万千瓦的电厂二期项目,力争列入省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大强煤矿完成矿井贯通等工程,确保2012年投产。积极推进龙源、国电优能等风电项目建设,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全力推进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项目,积极引进太阳能应用、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加快国家新能源示范县创建步伐。加快省级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材料产业项目落户平台。碳纤维一期确保实现生产,使之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引擎。积极推进碳纤维下游产品复合电缆芯项目,引进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等项目5个以上。不断做大做强四大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张产业集群规模,引进集群项目50家。积极推进塑编集群产业优化升级,切实加强“中国针纺塑编名城”建设,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大塑编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内业管理,全力打造辽北一流工业园区。

(二)狠抓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划分产业区域,全面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壮大农业五大主导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增设施农业4万亩、寒富苹果3万亩,花生面积达到42万亩,薯类面积达到8.4万亩,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50个。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农事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0个。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域农技推广站建设。积极开展科技助农工作,促进群众增收。不断加大农建工作力度,重点实施防洪、治涝、灌溉等农建重点工程。投资660万元,新建储粮仓2200个,解决农民储粮难问题。进一步加大乡村扶贫工作力度,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增强农村经济发展保障能力。

(三)狠抓商贸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服务业。结合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引进新兴业态,促进服务业进档升级,实现城市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双重目标。扎实推进粮食中转库整体搬迁改造工作,引进宾馆、超市、精品街等综合卖场。积极规划筹建新城区集办公、商业、居住、餐饮等功能组合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不断加快陆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疏港路全线竣工通车,积极引进仓储、加工、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充分发挥产业、交通优势,加快塑编产品交易、农产品批发等市场建设,不断壮大建材、农机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改善农村流通服务设施条件,改造农家店90家。深入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程,不断提高城乡群众消费水平。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打造沈阳生态旅游后花园。不断优化金融环境,切实加强诚信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支农支企力度。

(四)狠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滨湖新城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加快老城区改造、新城区拓展步伐,为构建“一湖一城一带”城市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完善城市控详、新城区控详等规划。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切实推进康懿家园回迁小区建设,确保被拆迁户早日回迁新楼。完善老城区供水供热系统,改造自来水管网5000米、供热管网1.7万米。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管护机制,城区植树3万株。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联合执法工作力度,不断加强控违拆违、交通整治等工作,努力改善市容环境。全面拓展新城区,中心路改扩建、顺山街新建等新城区道路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顺山村整体搬迁和顺山新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新城区地产项目,市民服务中心全面开工建设,扎实推进教育中心、文化中心等项目。开发房地产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引进陶瓷、家具专业商场等项目。不断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加大中心乡镇经济发展辐射功能。全力推进北三家子街道办事处建设,新建广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各1处。加快县级以上公路改造速度,加大农村公路修复力度,进一步巩固提升道路承载水平。积极推进沈康高速北延工程,进一步完善大交通格局。

(五)狠抓环境改善,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目标,全面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大力实施辽蒙边界阻沙带、环湖林等造林工程,新增造林16.8万亩。进一步加大卧龙湖湿地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湿地原生态。不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全面实施利用电厂热源为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实现部分供热目标。加快推广新型节能住宅工程,建设沼气池2200座、太阳能房7200平方米。加强土地和矿产资源监管,严厉打击私挖乱采、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六)狠抓财源建设,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加强财源建设、坚持依法征管,广辟税源、坚持依法理财,拓宽聚财渠道、坚持精细管理,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不断提高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与产业政策,紧紧抓住省市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坚持从严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政府统筹财力,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法定支出。加强检查监督,规范资金管理,确保各类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七)狠抓群众福祉提升,全力办好社会事业。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扎实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撤并农村小学25所。积极推进“双高普九”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将康平高中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辽吉蒙结合部区域一流职教中心建设步伐。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场所等城乡医疗机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与保障能力,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整合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筹建体育中心等项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不断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水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加强对低收入家庭补助救济工作。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加强兵役工作,认真落实义务兵优抚安置政策。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工作。不断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提高平安创建水平。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继续为城乡群众办好10件惠民工程,切实提升群众福祉。

继续做好监察、统计、审计、物价、计生、广电、供销、人事、编制、档案、残联、人防、地震、消防、县志、民族宗教、科协、老科协、关协、老龄工作,不断提高工商、供电、气象、石油、邮政、通讯、保险、烟草专卖、住房公积金、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服务水平。

(八)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天职,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最高追求。我们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始终坚持为民谋政、实干施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树立亲民务实、守法清廉的执政形象。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牢记亲民为民。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把民生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真真切切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坚持以民意为第一信号,以民生为第一要务,做到重大决策顺民而定,工作措施依民而出,工程设施为民而建,安危冷暖替民所系,发展成果由民共享。二要坚持拼搏实干,力求务实高效。畏难懈怠必然落伍,奋起实干才有出路。政府全体人员要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开拓奋进的志气,凝心聚力谋突破,埋头苦干抓落实。要不等待,不观望,不争论,不犹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发扬“5+2”、“白+黑”和“事不过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精神,勤勉工作,多办实事,注重实效。三要坚持依规办事,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密切联系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健全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作,积极打造法治政府。四要坚持以廉为荣,恪守清正廉洁。公心赢取民心,政风带动民风。要高度重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严格控制公用开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完善土地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规章制度。加强权力运行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积极打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进大发展,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以更大的魄力,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加速崛起,为建设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的新康平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康平县 沈阳市 政府工作报告 沈阳市康平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