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一、2013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区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沈阳市铁西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区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群策群力,拼搏进取,全面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1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0亿元,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762亿元,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亿元,增长1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5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5220元,增长13.8%。全面完成了节能减排指标和各项民生工作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出口总额等主要指标在全市各区县中总量最大,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些成果的取得更加巩固了铁西在全市的排头兵地位,为全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装备制造业继续做大做强,预计实现产值2020亿元,增长15.7%。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形成集群化快速增长局面,预计实现产值550亿元,增长33%。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年产整车8.6万辆,产值240亿元,全口径税收实现30亿元。现代建筑产业稳步发展,预计实现产值650亿元,增长16.5%。医药化工产业在全行业困难较大的情况下,预计实现产值330亿元,保持了上年水平。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53亿元,增长12%,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已达62%。兴隆大都汇、千姿汇、千缘财富商汇等大型商业项目建成营业。传统服务业特色更加突出,兴工特色商业街、兴顺观光夜市和1905国际风情区日益繁华;汽车贸易、钢材贸易、家居建材产业年交易额均超百亿。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三大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大企业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远大科技园、联东U谷、嘉泰工业装备博览城等一批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牵动力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铁西金谷”一期投入使用,东北金属交易中心、渤海商品交易所、辽宁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上线运营;以工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形成有影响力的项目19个。
此外,农业生产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实施农田水利改造工程34项,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50000亩,新增和改造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观光农业项目6000亩。全年预计实现农业产值29.5亿元,增长13.5%。
(二)着力优化发展空间,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发展空间有序拓展。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编制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市政配套设施规划和城区南部控详规划。启动了滨河生态新城起步区、宝马汽车产业新城核心区建设。新增建设用地420公顷,增长50%。企业搬迁、房屋征收和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完成土地储备630公顷。“两城”和重点园区的拓展,已经成为我区吸引投资的新空间。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139个、竣工112个,投资560亿元,增长21%。华晨宝马新工厂二期、米其林新工厂、延锋彼欧、海斯坦普等重大新建和增资扩产项目竣工投产。环普、嘉民、维龙等重要产业园区项目和华晨宝马发动机、丰田纺织、慕贝尔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开工建设。东药、沈化、普利司通、有色冶金等重大搬迁改造项目进展良好。
(三)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提高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较大进展。有效整合了城区和开发区相关行政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简化工作流程,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效能监察,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金融创新成效突出。搭建了股权交易、融资租赁、金融超市、创投基金等金融服务平台,获得农发行政策性贷款等优惠信贷支持。引进恒西装备等4支基金,协助企业融资32亿元。我区成为“辽宁省科技金融示范区”。对全区国有资产有效重组,实行公共资源监管与交易相分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得到提高。
招商体制改革成果显著。更加突出招商工作的专业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创新招商方式,强化考核机制,在全球投资放缓和地区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区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1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预计调入内资225亿元,增长20.3%。项目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
“两化融合”深入推进。16家市级重点企业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75,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沈鼓集团成为“全国两化融合标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沈鼓集团、特变沈变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在核主泵、电驱压缩机组、可控电抗器等13项重大装备项目国产化上实现突破。我区完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建设任务,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区”。
此外,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等方面得到支持项目167个,获得各项支持资金16亿元,比上年增长51%,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四)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全区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民生需求,实施了一批城建工程。新建市政道路40公里、水电气管网工程158公里。维修改造道路23万平方米。长客西站交通枢纽竣工交付使用。新建2座立体停车场,实施了一批重点道桥工程和小街巷改造工程。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构建了区、街和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创城”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市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我区成为“省级卫生示范城区”。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实施了一批大型生态工程,浑河西峡谷生态公园和大青生态公园建成开放,细河U谷一期湿地生态工程竣工。完成植树67万株,新增绿地140万平方米。依法整治了细河沿岸污染企业。对23家供热企业实施了煤改气和脱硫改造工程。全区新增联片供暖面积63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94%。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和“全国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区”。
(五)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直接用于就业、救助、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资金达20.7亿元,增长10.3%,解决了一系列群众期盼的现实问题。
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实名制安置就业2万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投入贫困居民救助资金7470万元。健全养老助残保障体系,区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完成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进社区改造任务。建设政府补贴房600套,发放住房补贴1亿元,改造危房2万平方米,完成了节能暖房工程50万平方米和5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解决了2000户居民燃气开栓遗留问题,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完成教育投入10.3亿元。聋人学校等3所学校和3所公办幼儿园建成使用。加强了校车安全监管,全面实施学生营养午餐工程。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居全省首位,我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博物馆二期7个主题展馆正式开放。铁西工人之声合唱团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成功承办了45场“全运会”赛事。完成卫生事业经费投入2.4亿元。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村卫生室人均处方收费分别下降63%和67.6%。实施了区中心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的改造工程。翟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晋升为国家级示范中心。我区成为“辽宁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服务更加规范高效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六五”普法工作稳步推进。出台了清退建设市场违法违规企业、财政投资项目招标管理等规范性文件,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
行政效能监察得到强化。充分发挥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作用,各项源头治理工作得到切实加强。深化绩效考评管理,完善行政复议和政务公开工作程序,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事项更加便捷。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治,消防、质监、食药监和动物防疫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开展了“星级社区”创建活动,提高了社区规范化服务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合理诉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区域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稳定。我区成为省级平安区。
计生、档案、修志、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各驻区单位主动参与铁西建设,为全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回顾2013年,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和驻区各个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铁西振兴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差距和不足: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要求,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还很艰巨,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群众期盼的就业、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还需更好地解决;政府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着重加以解决。
二、2014年政府主要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关键之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种困难依然较多,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新十年规划的实施以及沈阳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举措的进一步落实,也为振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安排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抓好改革创新、稳定增长、环境提升、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加快“升级版新铁西”建设步伐。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出2014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381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8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亿元,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3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6742元,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全力实现稳增长,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把稳增长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继续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在产业政策、要素保障和基础设施配套上优先向主导产业倾斜。继续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成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60亿元,增长12%以上,占全市比重达到30%以上。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发挥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及发动机的重要带动作用,实现整车生产15万辆;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产值770亿元,增长40%,占全市比重达到3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建筑产业,重点推动现代建筑装备和部品项目建设,实现产值75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30%以上。医药化工产业要实现稳步增长,完成产值360亿元,增长9.1%,占全市比重达到25%以上。
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继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32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亿美元。重点引进一批主导产业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配套项目,推动一批增资扩产和搬迁改造项目。CPP炼化一体化、长兴化工、江森自控等具有产业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华晨宝马新系列产品、米其林年产1000万条轮胎、特变国际物流园、和平轮胎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华晨宝马发动机、环普产业园、联东工业园、维龙和嘉民物流园等一批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普利司通、松下蓄电池、中国有色机械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同时,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装备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引进上要取得较大进展。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围绕优化结构,培育税源,提升业态,壮大规模。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各类专业市场,促进汽贸、家居、建材等优势产业升级。依托兴华商贸区、建大商务区,发展楼宇经济,盘活存量资源,促进金融、信息、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聚集发展。继续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依托“两城”和“铁西金谷”,加快制造业企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华晨宝马研发中心、华晨宝马学院、国家轮胎测试中心、超级云计算中心、装备制造工业设计中心、钢结构检验检测中心等平台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以工业博物馆和华晨宝马新工厂、康师傅等观光工厂为载体,加快发展工业特色旅游业;以浑河西峡谷、细河U谷和都市观光农业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抓好农田水利、交通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支持和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继续优化发展空间,促进优势产业聚集发展
科学编制和实施各项规划,进一步拓展空间,完善功能。
加快“两城”建设。有序实施土地征收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增储备用地840公顷。在滨河生态新城继续加快实施“三大建设”,重点推动东方银座总部基地、联东科技园、荣盛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铂尔曼五星级酒店和沃达花园四星级酒店要竣工营业。在公交、学校、医院、商业、社区等公共服务配置和生活配套服务上实现较大进展。在宝马汽车产业新城启动建设综合管廊、高花220千伏变电所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宝马公园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汽车产业项目加速集聚创造良好条件。
加快重点园区建设。抓好现代建筑、化工、轨道交通、绿色电池产业园以及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法生态园等园区的土地整理和基础配套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细河新城发展规划,为主导产业发展预留空间。
加大城区空间开发力度。精心做好土地整理、储备和出让工作,完成土地腾迁60公顷,重点推动东药、沈化、薄板、红梅味精、东洋制钢等地块的开发建设。积极稳妥实施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城市功能提升和服务业升级创造条件。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引导项目向园区集聚,在产业链上发展,壮大各个产业集群。加强项目的批后管理,对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进行全程监管。做好镉污染土地管理和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盘活闲置用地等工作要有较大进展。
(三)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以转变职能为重点,稳步实施政府机构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机构,确定职能,减少交叉,提高效率。做好行政机构整合和工商、质监、食药监等机构改革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考评机制,切实强化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根据区域资源条件,明确经济功能分区。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的区域经济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建设、社会服务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支持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资本证券化,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北方重工、沈鼓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全面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融资、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以促进“两化融合”为重点,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首台套装备、重大成套装备研制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远大科技园等科技研发创新项目建设,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发挥装备制造业基金等产业资金促进作用,搭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四)继续抓好城乡建设,提高全区生态质量
坚持规划引领,以保民生、保生态、保功能为重点,精心组织城乡建设。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实现开发区与主城区互联互通的规划建设方案,在构建快速立体交通网络上实现较大突破。大堤路跨三环立交桥、开发大路公铁立交桥工程要竣工通车。启动迎宾路与沈大辅道及中央大街的快速路连通工程、22号路与兴华街连通的跨三环立交桥工程。完成浑河滨河景观路建设工程。积极配合做好京沈客运专线、西二环快速路改造等重大工程。继续实施小街巷维修改造工程,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实施重工街雨水干线、腾飞二街公铁桥等市政工程。在建成区继续建设一批立体停车场和公交停车场,增加开发区的公交线路和运营车辆。
加强生态建设。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严格落实环境监管和保护治理责任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和项目运营。启动实施浑河西峡谷二、三期和细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区域生态水平。大力实施城乡植树绿化工程,推进三、四环沿线、城区道路沿线、街心空地和乡镇村庄绿化。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推进大堤路污水干线、东药污水专线建设,25万吨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启动沈阳西部垃圾发电厂建设。对工艺落后、污染较严重的一批重点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对20吨以下燃煤锅炉要进行拆除、并网和煤改气,加大对重点污染源头的治理力度,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保障城市功能、服务企业发展和方便群众生活为出发点,理顺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力量,实现重心下移。以完善责任区和推行规范化为重点,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取得新成效。加强商业街区、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和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境面貌的不断改观。
加快“智慧铁西”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系统、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数据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五)继续加强财政金融工作,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注重培育税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步增加综合财力。以街道区域管理为重点,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完善协税护税体系,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继续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取得新的成效。加强资金运筹能力,保证民生、生态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提高公共保障能力。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控制债务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压缩“三公”经费,杜绝一切不必要开支。
金融工作要再上新台阶。根据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加快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引进一批银行、保险、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完善风险担保、创投基金、金融超市、产业发展基金等金融平台,积极培育金融要素市场,用好政策性信贷、债券发行、融资租赁、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不断提高金融保障能力。
加强国资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机整合和分类监管,提高各类资产管理和运营水平。开发区开达实业公司和铁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要不断做强做大,在创新管理模式、增强盈利能力和实现资本证券化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六)继续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增加城乡群众福祉
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投入,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区人民。
继续做好就业工作。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大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就业培训水平,搞好就业信息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多元化养老体系建设,鼓励居家养老,加快养老产业开发,扩大城乡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各项工作。发展残疾人保障、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着力满足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新建政府补贴房11万平方米,移村再建工程3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城乡居民5100户。进一步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强化老旧小区后续管理。继续实施危房改造三年计划,完成50万平方米“节能暖房”工程。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成开发区17所学校规划选址,启动实施广全中学、启工三校新校区和应昌小学分校等优质学校建设工程。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一街三园”和“一乡一园”配置标准,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6%以上。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艺术惠民工程,完善群众性体育设施。认真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基层医护人员力量,扩建区精神卫生中心,完善农村卫生院。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全市社区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加快社区公共用房标准化配置,合理配备社区工作者,严格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全面推进“星级社区”建设。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快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要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根本要求出发,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在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对化学工业园实行封闭管理。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动物防疫安全等工作上,加强监管力量,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网格化体系,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根本目标,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保证政府的公信力。
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主动性,提高执行力,信守承诺,恪尽职守。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从政,转变作风。加强对政府工程建设、重大资金支出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加大源头预防和惩治腐败力度,严肃处理违纪违法问题,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位代表,做好明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坚定信心,奋发进取,全面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升级版新铁西”建设,实现强大、幸福和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沈阳市 政府工作报告 铁西区 沈阳市铁西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