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沈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沈阳市沈河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沈河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四大目标”、“六大任务”,践行“致力民生,崇尚务实”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强化惠民利民举措,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凝神聚力,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果
科学把握发展机遇,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转型压力凸显的严峻形势下,坚持项目拉动、招商推动、征收带动、区域联动,加强经济运行组织调度,经济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稳中有升。
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3亿元,同比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完成798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02亿元,增长11.5%。地方税收收入实现92亿元,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7亿元,增长16.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8亿美元,增长2.6%。出口总额4.74亿美元,增长15%。实际到位内资142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61亿元,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340元,增长10.5%,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金融中心优化升级。《沈阳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专项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城市景观规划制定完成。沈阳金融中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顺利组建,东北首家股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营,要素市场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引进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41家,安永企业咨询公司等金融服务类机构15家,金融业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支撑。高质量承办中国金融论坛东北分论坛,开发区影响力持续提升。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突出项目核心地位,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华强商业金融中心等20个市重点项目有效推进,总投资1074亿元、总建筑面积1154万平方米。香格里拉等4个酒店及商场正式运营,新增营业面积47万平方米。金廊5号地等10个地块成功出让,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成交额39.3亿元。中国黄金东北交易中心等18个共12万平方米存量资源成功盘活。完成了凌云、六药等地块占地121万平方米的土地和房屋征收,新启动占地69.5万平方米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完善招商体制,整合招商资源,强化招商力量,围绕金融、房地产等重点产业,先后30余次赴重点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发达地区,开展地块招商和楼宇二次招商活动,走访企业1300余家,洽谈推进重点项目149个。规模50亿元的新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顺利启动,深圳创新投资基金等4个基金类重大项目即将落地。共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760家,其中总部企业72家,世界(国内)500强及其投资企业20家,文化企业242家。
财税运行状态良好。坚持咬住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看住存量稳增长,盯住增量促发展。积极培育骨干税源,入区库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358户,同比增长7.5%。全力稳定存量税源,3355户入区库税收3万元以上税源企业运行平稳。扎实开展综合治税,新增入区库税收2160万元。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重点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功能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开始提速,区域发展规划通过市规委会审定。启动国家电网“四网融合”5万户光纤入户项目。与中汽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东北最大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基地。我区被确定为全国智慧城区试点单位。皇城、五爱、南塔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面加强,丽嘉百货等2个项目开工建设,豫珑城等3个项目进展顺利,久光百货等2个项目开业运营。五爱购等网上交易平台正式运行,五爱市场被评为中国十大纺织专业市场,中国鞋城被评为全国十大鞋帽专业交易市场。
二、贴近需求,情系百姓,民生工程取得新进展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累计投入8.3亿元,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民利持续改善。
和谐社区建设成果显著。投入4530万元,完成352个共73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上水管线改造。投入1.04亿元,完成134栋共80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投入2643万元,整修道路10万平方米,安装小区大门654套、单元门420扇、路灯298盏。投入1640万元,新建12处社区公共用房和14个日间照料站。投入4324万元,打造了以满族文化等为主题的5个特色文化社区。开展金融保险、雄洲早餐、一键通等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进程。我区作为唯一城区在全市社区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通过中期评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多福社区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开发就业岗位68978个,实名制就业32618人。安置2295名转制企业职工,390名职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7%。我区被确定为省级创业型县区试点区。完成养老保险统筹征缴13.45亿元。改造升级助残设施设备,完成634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启动了1200张床位的欣享城高端养老服务项目。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92万元。为5633户低保户发放救助金4688万元,为3451户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居民免费体检。关注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为少数民族群众发放肉食补贴178万元。为720户居民发放经适房、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287万元。完成1716户公租房保障任务。惠民馨苑等产权调换房竣工并交付使用。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投入1.17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项目50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10个。九中被评为省特色普通高中实验学校。区教育实践中心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高质量承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改委第十六届实验基地会议。高标准完成十二运体育赛事保障工作。沈河区文化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成功举办沈河区第十四届文化艺术节,开展群众文体活动190场次。我区作为全省唯一县区进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行列。完成1700平方米的丰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打造11个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品牌。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刘延东副总理视察大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给予充分肯定。
平安沈河建设扎实推进。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全社会调解”模式在全市推广。建立信访积案化解平台,创新区级领导包案接访机制,化解信访积案184案、上三级交办重点案件110案,息访率100%。圆满完成全运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特殊时段稳控任务。围绕重点行业领域、重要时间节点及重点地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17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破获刑事案件3530起,命案破案率100%。我区被国家综治委评为全市唯一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三、夯实基础,精细管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围绕打造美丽沈河,提高城市建管水平,累计投入5.2亿元,全面开展道路维修、绿化美化、交通管理、节能减排等工作,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城区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城区环境显著提升。投入1.3亿元,完成沈阳路、中街路、北通天街广场等皇城地区综合改造。配合市里完成了市府广场和北站南广场整体改造。投入1.75亿元,完成团结路、长青街等34条共68万平方米道路改造。投入2638万元,完成重点街路排水管线翻建和8645座排水检查井防护网安装。投入2655万元,完成369栋共130万平方米重点街路楼体清洁粉饰。投入4835万元,完成北站路等重点街路、浑河沈河段等水系及公园、绿地夜景灯饰亮化。投入1820万元,改造太清宫等23块共6.4万平方米绿地,对建院街等32条街路行道树进行补植。
城市管理日益规范。投入2100万元,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取缔广昌路、泉园小区等违规占道市场33处,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15处。拆除各类违建1300余处、违规广告牌匾1.2万平方米。清理小区内杂物1.8万处、垃圾残土2万余车,人居环境有效提升。强化北站、皇城、五爱、南塔等区域交通整治,重新施划停车泊位10410个,新增停车泊位4050个,动静态交通有所改观。顺利完成省级卫生城区创建和省环境“四化”达标任务。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完成惠天热电等10个单位共29台燃煤锅炉脱硫、热源替代和高效除尘器改造工程。减排二氧化硫763吨、氮氧化物93吨,超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投入1500万元,推进满堂河污水截流及湿地改造。开展专项环境监察执法,完成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任务。全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1%。多福社区低碳生活展示馆成为全市首家社区环保教育基地。
四、改进作风,真抓实干,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
坚持把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当作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工作习惯,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承办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374件,其中区人大代表建议211件,区政协提案119件,省市建议提案44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9.7%。向区人大专题报告和汇报工作10次、落实反馈报告5次,接受人大和政协视察14次。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拓展法律援助远程服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36件,满意率100%。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我区被评为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政务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加强政务公开建设,网上公开信息1.4万余条,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承接省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49项,清理规范行政职权11类,150项审批事项全部进厅。搭建数字绩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绩效管理即时考核督办。整合4350个视频监控点位,实现视频资源效能最大化。依托96125民生诉求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10.8万件,结案率99%。大力整治不良风气,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活动,行风政风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肃整治“四风”,严格执行党政主要领导“四不直接分管”等制度,全面清理整改机关办公用房。完成了区本级预算执行、61个地块征收资金等审计工作,接受上级部门对我区经费使用、政府性债务等方面的审计。清查国有房产153万平方米,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4.2%。
此外,涉农、档案、人防、宗教、兵役、双拥、慈善、人口计生、红十字会和妇女儿童等工作均实现了稳步发展。
一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解放思想,把握大局,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才能不断创造发展新优势;只有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提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为民利民惠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开创和谐城区建设新局面;只有直面挑战,敢于亮剑,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才能推动城市建管工作取得新成效;只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埋头苦干,才能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艰辛历历在目,一年来的耕耘收获颇丰。这其中,凝聚了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彰显了沈河人民敢打善拼的激情和勇气,诠释了“以人和兴沈河”的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我代表区政府,向一直以来与我们并肩携手、攻艰克难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区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地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需要正视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是新增税源不足,项目支撑乏力,征收进展缓慢,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还需不断地改革创新。二是更加有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建管水平,还需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三是推进东部区域开发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区域发展水平,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四是应对经济转型、社会变革时期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还需拿出治本之策。五是完善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还需更强有力的措施。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推卸、不回避、不畏难,研究具体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4年,世界经济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但从区域发展环境看,我们也拥有着难得机遇:一是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深入实施,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将日益加快,我们将步入难得的机遇叠加期。二是随着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将获得诸多先行先试权,拥有得天独厚的体制和政策优势,进而增强我区对沈阳经济区乃至东北地区的金融辐射能力和引领示范作用。三是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的出台,将持续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营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凝聚各方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基于此,明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区文化品位,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谋求新突破,再铸新辉煌。
总的工作原则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投入、办实事、解民忧;坚定不移地加强城区建设和管理,强内涵、树形象、创品牌;坚定不移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抓源头、强防控、治根本;坚定不移地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动刀子、啃骨头、去顽症;坚定不移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转作风、优环境、强服务。
总的目标安排是: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地方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内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不低于全市增长水平、不低于市内五区平均增长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一切为了经济发展,一切服从经济发展,一切服务经济发展,强基础、转方式、调结构,稳存量、促增量、提质量。
突出项目核心地位。发挥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强化项目策划包装,完善基础项目库,加强精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抓实“双进双解”、“两包四联系”工作,建立顺畅高效的服务体系,加强统筹调度,及时解决矛盾问题,确保佳程商务大厦等13个市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16个项目达到形象进度,夏宫城市广场等5个项目竣工运营。做好土地储备和低效用地试点工作。启动高官台等12个地块占地240万平方米土地和房屋征收,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抓住招商关键环节。拓展招商领域,强化宣传推介,围绕高端产业、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全员招商、定点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确保热闹路北2号等地块成功出让,中国人寿大厦等20个共15万平方米存量楼宇尽快盘活。开展楼宇二次招商,加快现代服务业企业引进步伐,重点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总部企业以及世界(国内)500强及其投资企业。
强化财税科学管理。积极培植和涵养税源,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不断优化税源结构,提高骨干税源贡献率。完善属地经济负责制,落实稳存量、促增量激励政策,实现增量税收新突破。狠抓税收征管,做好企业欠税清缴及异地纳税企业清理,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按照有保有压原则,强化财政预算刚性约束,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专项资金使用。注重开源节流,推行惠民财政,让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落实区域带动战略。举全区之力推进东部功能区大开发、大建设、大提升。抓住创建国家智慧城区和申报省低碳经济示范区契机,全面开展智慧金融、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加快管网、道路、供热等基础设施改造。强化跟踪服务,促进汽车零部件商贸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房屋征收和土地整理工作,努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破解资金瓶颈。完善管理体制,争取省市政策支持。推动皇城、五爱、南塔功能区加快发展。挖掘皇城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恢复盛京庙会、四平灯会等节庆活动,积极发展“夜经济”,打造东北靓丽名片。完善五爱、南塔地区发展规划并尽快启动实施。健全市场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丰富经营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推进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加快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坚持以服务东北振兴和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牢牢把握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完善资本要素配置,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推进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按照《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专项方案》要求,完善规划设计并尽快组织实施。启动金融市场、融资等9个方面改革试验。推进与金融中心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建立管理咨询理事会,健全各类行业协会组织,构建“市级区管”运行模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高端楼宇建设。
加速金融机构聚集。引进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企业和融资租赁、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法人单位和全国性金融总部入驻开发区。筹建装备制造业银行,组建各类投融资机构,加快引进各类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服务平台和后援服务基地,拓展金融外包服务产业链。确保引进金融中介机构100家以上,各类公司总部75家以上。
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做大做强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市场,引进贵金属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业,确保引进金融要素市场5家以上。发挥安永、毕马威等中介服务机构优势,吸引世界知名企业落户开发区。加快引导企业上市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设立金融创新基金,落实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支持各类金融主体开展创新实践。建立与省市金融办和“一行三局”协调联动机制,力争推出15项金融改革创新事项。加强与新华社等机构合作,打造金融中心信息服务平台,发布金融“沈阳指数”,提升金融中心影响力。完善金融征信体系,搭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征信平台。健全金融司法运转机制,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更高层面、用更高标准提升民生工作水平,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项目化运作,系统化推进,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倡导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推进幸福社区建设。全面完成416个89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上水管线改造。推进社区公共用房标准化建设,力争12处社区公共用房全部达标。继续打造以曲苑文化等为特色的文化社区。加快保障型物业管理自治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确保小区路平、草绿、灯亮、门严。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开展社区特色服务,完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功能。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争创省社会组织示范城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稳妥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50个。设立独立的社区教育学院,推动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名师、名校和名校长培育工程。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评估。更新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探索医务人员引进和培养机制,完善重点家庭医生包户签约等服务举措,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确保通过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验收。在此基础上将工作着力点向东部倾斜,新建、改扩建校舍项目5个,引入优质学校3所、优质幼儿园1所;加快文化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打造2个规模超千平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创新卫生服务特色品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专业功能,实现全区社会事业高度融合、均衡发展。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三大体系建设。开发政策扶持性岗位,筹建创业孵化基地,打造2条创业示范街,推介100个创业项目。强化养老保险征缴,实现应保尽保。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养老模式,加快养老中心建设,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健全区、街、社区三级救助平台,完善社会综合救助管理模式。推进旧城区改造和产权调换房建设。做好廉租房分配、管理及廉租补贴审核发放。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全社会调解”模式,提高源头预防和化解信访问题能力。畅通群众诉求、利益和权益保障渠道,健全接访下访包案工作机制,实施信访积案“销号工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消防、交通、食品、建筑工地等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启动国际安全社区现场评定申报,确保8个街道通过全国安全社区复评。构建平安警务新机制,打击侵财类、食药品类等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国家级平安区建设成果。
四、打造一流城区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坚持把城市建设与管理作为系统工程长抓不懈,统筹协调、科学组织、务求实效,讲品质、树形象、创品牌,努力打造天蓝、水碧、居安、行畅美丽沈河。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6亿元,高质量完成马宋公路拓宽、榆树屯等38万平方米破损道路整修工程。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对222个老旧小区道路和排水设施进行维护,清扫32万米排水管线。全面启动万柳塘、体育公园等4个公园综合改造工程。开展满堂河沿线环境整治。推进绿化亮化工程,对惠工街等5条街路实施夜景亮化,对塔东园等9块绿地进行景观提升,对方家栏路等8条重点街路进行行道树补植。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综合治理,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城区管理常规、常态、长效化建设。加大全区特别是东部区域控违拆违力度,加快退路进厅步伐,逐步取缔违规占道市场和违规广告牌匾。提高街路扫保机械化水平,对南塔等重点区域34条街路实施精品化扫保。加强老旧小区环境管理,提高对道路和排水的应急抢修能力。推进中街、五爱等重点区域动静态交通整治,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持续改善交通环境。
优化城区生态环境。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沈阳北站等大型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推进燃煤小锅炉关停并转工作。完成新北电厂脱硝改造,更新惠天热电等重点排污单位环保设施。强化环保执法监管,确保完成污染减排市控目标、重点污染单位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全部集中处置。推进“绿色生态标兵”单位创建工作。
五、破解制约发展瓶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治区理政各个环节,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要求,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区直部门、功能区和街道职责权属,消除工作盲区。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特殊人才引进机制。按照上级部署,适时启动政府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机构编制实施动态管理,合理调整机构和人员编制,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增长,减轻财政负担。
抓好工作机制创新。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塑造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沈河模式。加快全国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完善督查和绩效考评管理体制,确保简单、管用、好使。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探索建立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
整合优化行政资源。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功能,确保所有审批事项进厅办理。深入研究简政放权工作,推进涉及民生的审批事权下放,实现区直部门与街道办事处并联审批。完善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将所有民生事项纳入中心管理,实现功能、任务、责任和制度全覆盖。整合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功能,构建阳光交易平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效益最大化。
六、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完善制度监督体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政府决策程序,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廉政监察、效能监察、行政监察和执法检查,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建设诚信政府。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坚持按程序办事、按原则办事、按制度办事,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习气。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作用,畅通政府和群众互动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重民意、践承诺、守信用。
建设服务政府。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快速审批机制,构建“批管分离”工作模式。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开展标准化服务。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活动。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等行为,提高软环境建设水平。
建设廉洁政府。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和民生工程审计,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强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严肃查办违法违纪行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三公”经费。
此外,做好涉农、统计、司法、档案、人防、民族、宗教、兵役、双拥、慈善、残联、人口计生、红十字会和妇女儿童等工作。
各位代表,机遇和挑战总在复杂的形势中交织,勇气和担当总在伟大的变革中彰显。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埋头苦干,为沈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沈阳市 政府工作报告 沈河区 沈阳市沈河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