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一、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我们经受住复杂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在盟委、行署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攻坚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锡林浩特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我们经受住复杂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在盟委、行署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应对,攻坚克难,负重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1.5亿元,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占全盟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28.9亿元,增长36%,税收收入比重达到97.1%。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5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2170元,分别增长16%和27%,分别高出全区平均水平837元和5528元。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亿元,增长4.2%。全年整合投入支农支牧资金9.3亿元,增长9.4%。黄牛改良、乌羊提纯复壮和肉羊经济杂交工程扎实推进,良改比重和繁成率持续提高。新增规模化养殖场8处,舍饲养殖规模达11万头只。建成种公羊繁育基地5处。4户企业晋升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牧业年度自然放养牲畜总头数压减至105.5万头只。“菜篮子”工程扎实推进,新建日光温室687座。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实现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9.7亿元,增长96%。产值超亿元企业28户,增加5户。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自治区“双百亿工程”,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煤炭产量完成4600万吨,增产800多万吨。发电量、供电量分别达到42.6亿千瓦时和35.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4.2%和24.3%。原油产量79万吨,实现产值39.2亿元,增长15.3%。活畜加工量360万羊单位,占全盟加工量的48%。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0.3亿元,增长15.2%。消费需求活跃旺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9亿元,增长18.5%。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引进国内区外资金34.5亿元,增长45.5%。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91万美元。
(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新型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创源褐煤低温热解项目开工建设。大唐国际、国能、兴富、博源等褐煤提质转化项目顺利实施。鼎华褐煤干馏半焦项目试生产。引进君正氯碱化工、润地煤基多联产、国传和家景褐煤提质等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煤炭产业延伸迈出坚实步伐。创源背压机组和鼎华余热发电机组项目获得自治区备案。鲁地锌锡多金属矿采选项目获得自治区核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组装风机102台。生产叶片134套。改装重型汽车1936辆。海电等风机配套项目付诸实施。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增长83.6%。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产值51.2亿元,带动就业9500人。入驻园区工业中小企业投产133户。落实中小企业贷款5.6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突破200万人次和10亿元。公路货运量突破7000万吨,增长19.6%。4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高档酒店、商场7个。引进知名商业品牌10个。交通银行、内蒙古银行和鄂尔多斯银行入驻经营,新增金融机构8家,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3%和18.6%。建立牧民贷款担保机制,有效缓解了牧民贷款难问题。节能减排措施落到实处。关闭环保不达标企业1户。拆除水泥立窑1座。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约束指标范围内。
(三)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转移牧区人口2200人。新增围封草场50万亩。牧草盖度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52%。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2027万亩。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6.5万亩。改造升级高产饲料地1.2万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全市嘎查林地确权工作。启动建设城防林工程,植树造林1.1万亩,城市U型防护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督促胜利矿区企业投入环保资金6300万元,治理到界排土场264万平方米,修建运输道路14.4公里,投资4.7亿元基本建成城北高等级运煤专线,投资1亿元建成西二号矿封闭式煤炭装车系统,清理整顿市区西侧储煤场,矿区和城市周边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锡二铁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国道303丹锡高速锡克段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省道307线建成使用。国道303线改造完成。国道207高速锡桑段开工建设。乡村水泥路新增5条、125公里。北郊110千伏和白银库伦35千伏、贝力克35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完工。新改建农网线路361公里。改造城网低压线路47公里。锡林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稳步推进,锡林河4号湖具备蓄水条件,城市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财政投入近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5亿元,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新改建城市道路18.4公里。敷设三水管线9.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完成27个老旧小区供热二次管网改造和6处热网切改工程。新区热源厂建成投入使用,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城市热源不足问题大幅全面缓解。把危旧房拆迁改造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动,全年完成危旧房拆迁改造5056户,累计完成22000余户,占全部拆改任务的75%。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136万平方米,增长13.3%。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市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四)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民生领域投入9.4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8%,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十项民生工程”全部兑现,各族群众普遍受益。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发放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性资金5300万元。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771万元,惠及牧民近6000户。解决了牧区2032户通电和5700人饮水安全问题。落实国家中低收入者税收调整政策,共减免税收3700余万元。征集就业岗位13612个,新增就业8148人,分别增长11.2%和10.9%。零就业家庭连续三年实现动态清零。落实扶持创业贴息贷款105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各类社会保险新增参保1.1万人次。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6%。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医疗保险报销封顶线和住院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由人均每月300元提高到345元,牧区低保支出水平位居全区首位。五保孤儿、优抚对象、贫困大学生等困难群体得到全力救助和保障。发放困难群众生活、燃煤、价格临时补贴和大病救助金1047万元。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57万元。嘎查、社区和保洁员等基层工作者待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完成143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各项措施,我市民生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建成校舍面积4.8万平方米。公开招录中小学教师157人。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出台扶持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指导意见。完成民族幼儿园迁建工程。锡林郭勒职教中心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了牧民健康小药箱制度。新型牧区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新区医院全面竣工。新建嘎查卫生室8处。文化事业繁荣兴旺。锡林郭勒体育中心如期开工。影剧院改造全面启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演出,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扎实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圆满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科技、统计、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开展政策和项目对接工作,争取各类资金8.6亿元,增长45.7%。
(五)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5件。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涉及群众利益事项公示、听证制度,分析采纳民情民意,政府施政更加科学民主。启动实施“六五”普法,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效能建设成效明显。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干群和地企关系更加密切。严格执行国有土地、矿产资源有偿出让和工程招投标、跟踪监理、跟踪审计等制度。深入推进矿业开发秩序整顿工作,停建整顿煤矿3个,停产整顿非煤矿山4个,责令企业向牧民支付占用和碾压草场补偿费230万元,解决了一批影响生态环境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制度,资金节约率达13%。深入开展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清理“小金库”工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投入1000万元,新改建4处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为11处社区阵地配强设施设备,全市标准化社区阵地达到27处。建成苏木镇办公服务中心2处。全面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信访“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和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信访总量下降22%。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和互联网监管,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网络舆情引导水平明显提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切实加强市场管理和物价监测,确保市场正常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强社会市面蒙汉文并用管理。深入开展“五融合、四促进”活动,双拥共建成效显著,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很不平凡。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市委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战略定位,为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指明了方向。我们成功承办了“天堂草原锡林郭勒?那达慕”,进一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充分展示了文明和谐的地区形象。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受了严峻考验。特别是面对盟内两起刑事案件引发的群体性聚集事件,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缜密部署,沉着应对,妥善处置,有力维护了盟府城市的安定和谐,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回顾过去,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科学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民主决策,科学谋划,重视质量,提高效益,加快调整,促进转型,保护环境。既为当前发展打基础,又为长远发展增后劲,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稳定为重。始终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应对各种复杂严峻的局面,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筑牢社会和谐的基础。必须民生优先。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高度重视群众切身感受,看问题、想办法、定政策首先考虑群众需求,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切实解决好群众实际困难,让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必须务实创新。始终坚持走理性务实的发展道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坚持开拓创新不止步,敢于打破常规,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扬。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盟委、行署和市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锡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锡林浩特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结构还不够优、质量还不够高,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依然繁重;基础设施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还很艰巨;群众对民生改善有了更高的新期待,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行政效能和作风建设与群众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强化勤政廉政意识需要常抓不懈。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的总体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很难消除,国内经济虽然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一是聚集了叠加释放的政策机遇。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和盟里全面开展对接落实工作,重点加速推进锡林郭勒电源基地和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为我们争取煤电化大项目核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依据。特别是盟委、行署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盟府中心城市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二是积累了应对挑战的宝贵经验。近年来,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接踵而至的复杂局面,市委、政府科学研判、超前谋划、主动应对,抢抓机遇干成了一批多年想干而没干成的大事,始终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功的实践为我们迎接新挑战提供了有益借鉴。三是奠定了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形象明显提升,蓄积了发展强势。人民群众热盼富民强市,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突出“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主题,按照“发挥优势、稳中求快、转型升级”的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和综合实力,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全力建设更加繁荣美好、更加和谐幸福的锡林浩特。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完成209亿元,增长17%;力争达到212亿元,增长19%。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9.3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34.9亿元,增长16%,其中工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4.8亿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140亿元,增长27.3%;力争达到170亿元,增长54.5%。地方财政总收入确保完成35亿元,增长21.1%;力争达到36亿元,增长2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19元,增长14%。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117元,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9‰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坚持打基础与促发展并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要素保障为抓手,下大力气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
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电源点、热电联产、褐煤提质转化和基础设施工程,促进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加快中小项目建设,促进牧区基本建设、商贸物流和社会民生领域投资稳定增长。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10项,其中年内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4项。深入实施“百企兴市”战略,主动与有实力企业“一对一”、“点对点”洽谈,高位跟进招商项目对接。立足资源优势和煤电产业基础,大力引进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根据产业发展布局,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培育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充实完善招商项目库,健全招商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招商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年内引进国内区外资金50亿元,增长45%。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完善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投融资工作,大力提升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的资金保障能力。加强与银信部门的对接合作,增加中小企业和牧民贷款担保资金额度,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和牧民解决贷款难问题。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领域,广泛开展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交通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工建设锡二铁路,启动胜利西三号矿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全力推进锡赤绥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巴彦宝力格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开通锡林浩特至北京旅游客运专列。加快国道207高速锡桑段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国道303丹锡高速锡克段工程。完成省道307后续工程,确保运煤专线全线通车。加强电网工程建设。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4座,争取开工建设博日特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和改造农网线路388公里、城网线路67公里。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编制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工业园区供水工程,确保褐煤综合利用园区及时供水。积极推进第二水源地开发前期工作。加强土地供应管理。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加大清理闲置土地力度,努力缓解用地紧张问题。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褐煤综合利用园区和中小企业园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食品加工园区,提升园区配套服务水平。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开辟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新型煤化工、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管理等紧缺专门人才。
(二)突出抓好产业延伸升级。坚持在扩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能源工业。争取胜利煤田总规修编获得批准。鼓励胜利矿区企业增产扩能,支持集通铁路提高运能运力,确保煤炭产量实现6300万吨,力争达到6500万吨。加快褐煤提质转化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创源褐煤低温热解项目全面开工,力促单系统建成投产。确保大唐国际、兴富、博源等在建褐煤干燥生产线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家景、国传、鼎华二期和国电蒙东等褐煤提质项目。力争年内干燥褐煤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适度发展新型煤化工。推动君正氯碱化工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润地煤基多联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协鑫地下煤气化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发展电力产业。力争神华坑口电厂等外送电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创源背压机组和鼎华余热发电机组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君正低热值煤热电联产机组前期工作。稳定原油产量,加快石油勘探开发步伐,推进与延长油田区块合作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持华东铬矿引进新技术,争取开工建设不锈钢生产项目。确保鲁地锌锡多金属矿采选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整合萤石资源,推动氟化工向高精端延伸。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确保大安晨飞、海电、鑫源盛等风机配套项目建成投产,形成风机整套生产链。争取开工冀东半挂车辆改装项目。着力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延伸发展锗产业。确保国电蒙东锗热电联产项目达产达效,争取开工远红外光学镜头项目。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推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料的深度开发利用,促进建材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引进储能电站、光伏电站、蓝宝石衬底、碳纤维等项目。配合做好云计算产业前期工作。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坚持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并重、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推动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弘扬马文化,启动建设马都核心区工程,力争承办全国马术运动会系列赛事。坚持旅游文化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完善那达慕会场基础设施配套条件,高水平承办好“天堂草原锡林郭勒?那达慕”盛会,统筹谋划好第九届国际游牧文化节、草原汽车音乐那达慕、世界旅游小姐内蒙古赛区选拔赛等大型活动。精心筹办银色草原旅游文化节,打造冬季旅游品牌。策划精品旅游线路,扶持发展20户“牧人之家”。全年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70万人次和15亿元,增长31.7%和44%。推进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社会投资11亿元,专项推动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确保民禾、安快和天亨物流园区全面运营。开工建设铁路物流园区和公路煤炭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物流企业。深入推进煤炭经销结算方式改革,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物流业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商贸流通品牌。加快维多利、香榭丽舍等商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大悦城商业区。完善新区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鼓励发展特许经营、网络经销和电子商务,营造舒适便捷的消费环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45亿元,增长25.3%。鼓励金融服务业发展。努力引进驻区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积极拓展银联卡业务,打造优质高效的金融环境。
(三)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按照“禁牧不禁养”的要求,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养殖基地和草产业基地,确保草原生态持续好转,畜产品供应量不减少,牧民收入不降低。启动实施规模化养殖场三年建设规划。在国省道和苏木镇乡村公路两侧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产业带,建成千头牛、万只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13处,育肥肉牛1.3万头、肉羊15万只。实施高产创建和提质增效工程。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提高牲畜个体产值。扩建种公羊繁育基地7处。新建工厂化繁育场18处、家庭牧场320处。配套建设高产饲料地1.1万亩。突出抓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集中培训和指导围栏封育、短期育肥、舍饲养殖、牲畜改良等适用技术,提高基层农技保障能力。新建科技型牧民合作社和协会8家。加大肉产品品牌保护力度。开展规范畜产品加工秩序行动,依法取缔无序经营、环保不达标的小型冷库,从源头上加强肉食品质量监管,保障畜产品安全供给。推进新区肉食品加工企业搬迁安置工作。支持企业生产高档精品肉食品,积极开拓畜产品高端市场,加快实现优质优价。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加强蔬菜种植及仓储设施建设,增强蔬菜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国有农牧场改革。鼓励国有农牧场整合职工草场和牲畜,参股矿业开发和规模化种养业,促进职工增收。
实施城乡一体化试点。以转移进城牧民集中居住创业区和哈那乌拉建材商业区为载体,制定出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抓好城乡统筹一体化试点。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在牧区“双权一制”不变的基础上,让牧民享受市民和牧民双重政策的优惠。加强苏木镇场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苏木镇场办公条件,建成一批苏木镇集体宿舍和机关食堂等生活设施。加快通嘎查公路建设,实现牧区路网全面畅通。完善牧区电网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新建牧户水源井270眼,解决4000人饮水安全问题。认真落实新一轮扶贫开发计划,大力推进整村推进、移民扩镇和社会包扶工作,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完成转移牧民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升培训500人次。
(四)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健全牧户与执法部门联动管护机制,坚决制止非法开垦草原和超载过牧行为。健全草牧场流转制度。坚决杜绝非牧户违规占用草场现象。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及配套政策。转移牧区人口2000人。牧业年度自然放养牲畜控制在100万头只以内。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1.2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项目3.2万亩、划区轮牧项目17万亩。
强化矿区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矿山综合治理和污染草原补偿政策,大力整顿规范矿业开发秩序。突出抓好排土场绿化和城防林“两带”建设,构筑环绕市区的绿色屏障。胜利矿区企业投入资金1.1亿元,高标准绿化沿路到界排土场148万平方米,保证植物成活率,打造一批具有景观效果和文化品位的矿区绿岛。投资3.6亿元,基本完成城防林建设任务,植树造林4.3万亩。督促落实粉尘污染防治各项措施,加强煤炭生产运输环节污染治理。启动实施锡阿公路改线工程。完成胜利西二号露天矿铁路两侧和装车系统周围环境整治工程。提升改造市区西侧储煤场。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加强对高排放行业的总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城市和工业园区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推广应用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节约用水制度,推广微喷滴灌技术。加强水质监测和水污染联防工作,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五)努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围绕打造宜居宜业的草原生态城市目标,以改善民生、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民生城建”三年大建设工程。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推进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工作。启动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全面实施“三水”、“四园”、“四出口”和市区绿化工程。新建锡林河中游河道、城市东南部泄洪景观河和新区北区景观河三条景观水系。开工建设湿地公园和人民公园。提升改造锡林河3号湖。完成南山森林公园造林任务。积极配合做好蒙元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改造提升城市出口。在东、南、西出口道路两侧密植高大树木、点缀种植花草。统筹考虑四季景观、色彩搭配和层次形态,实施锡林西大街、上都街、北一环和杭盖路、二连辅路“三街两路”整体绿化工程。完成7条街路绿化改造、13条街路补植和10个节点景观绿化工程。补植完善植物园后续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推进北出口周围危旧房拆改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积极协助做好新区北区开发建设工作,加快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城区。
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全面改造供水、供电、供热、排污等设施,启动运行中水厂,提高雨水、污水和疏干水回收利用率。实施小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增设停车场、公厕、垃圾转运站等便民服务设施。改造公交站亭和机场停车场。高标准建设过街天桥。扎实有序推进旧区改造。健全房屋征收补偿机制,大力推动“插花式”零散危旧房拆迁改造,确保完成市区及周边危旧房拆迁改造6500户,基本完成城区危旧房拆改任务。今年房地产开工面积130万平方米。
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大力推进“五城联创”,巩固和拓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全面落实“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区文明城市、全区双高普九先进市”的创建要求,健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体系,在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魅力上求突破。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市政、园林、环卫和供水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扩大城市监控设备覆盖面,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功能,建立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的城管机制。加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解决小街小巷脏乱差问题。加强车辆行驶和停放管理,确保交通秩序规范有序。加快解决出租车加气难问题。规范城市道路和住宅小区名称。加强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突出抓好房屋维修、公共设施维护和环境绿化养护,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完善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大力推进物业管理特别是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上新水平。
(六)不断繁荣社会事业。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1.8亿元,大力推动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民族教育水平提升工程,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建成第七中学和第十小学。开工新建第十二小学,完成校安工程三年建设任务。新建11所中小学塑胶跑道运动场地。配齐教学设施设备。鼓励扶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新建市幼儿园。改建公办幼儿园1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教育教学人才。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园培育、名人名家名作培养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制定出台文化发展扶持政策,切实抓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完成贝子庙明干殿等重点殿堂和乌兰夫旧居修复工程,迁建贝子庙红色旅游展厅,加快整治贝子庙周边环境,理顺贝子庙管理体制,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坚持文化惠民,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升级达标和免费开放工作,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强化文艺精品创作,编创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创作民俗民风题材影视精品。深化文化对外交流,开展乌兰牧骑进京演出活动,发挥文化传播效应。全力推进锡林郭勒体育中心建设。做好第八届全区少数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统一配送。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快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逐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着力提高卫生服务能力。
(七)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管理领导机制,从源头性、基础性问题入手,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一是将社会管理立足点放到社区。开展全盟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整合利用现有基础条件,吸纳大学生、储备人才和“4050”人员组建网格员队伍,以格定人、以岗定责,强化入户走访服务,做到社情全清楚、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加快社区阵地标准化建设,改善基层工作者待遇和办公条件。恢复巴彦宝力格苏木建制,合理调整牧区行政区划,更好地履行管理服务职能。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创新苏木镇干部工作制度,完成居委会、嘎查换届选举工作。积极为基层减负,强化对基层的人才支持、财力保障,确保基层有人做事、有钱办事。二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妥善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构建和谐政群、干群关系。三是将平安建设推向新高度。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开展社会治安严打行动,发挥好群防群治作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城市技防三年建设规划,完善道路交通、公共场所和老旧小区监控设备,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全。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抓好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信息网络管理。加强劳务市场监管,健全矿山企业劳务外包责任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应急体系,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四是将文明创建工作扎根于群众。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窗口单位良好形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国防教育,推进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入推进蒙汉文并用治理整顿工作。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加强科技、统计、档案、史志和红十字等工作,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八)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惠民富民上,不断增进百姓福祉。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落实公务员津补贴政策。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落实惠农惠牧政策,探索推行企业与牧民利益共享机制,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
坚持不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贷款扶持、技能培训等措施,鼓励各类经营管理人才自主创业。积极征集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牧区转移人口、大学生和家庭困难人员实现长期稳定就业。推进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级试点,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廉租房分配管理制度,做好实物配租和补贴发放工作。
今年计划投入9.2亿元,继续办好“十项民生工程”。
一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300名牧区贫困群众脱贫,返贫率控制在8%以内。
二是努力扩大就业创业。征集开发就业岗位12000个,安置就业8000人。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4140元提高到4800元。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孤儿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重点优抚对象补助自然增长标准由20元提高到100元。“三民”人员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445元提高到600元。新入学贫困大学生助学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由820元提高到98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每人每年19万元提高到24万元。
四是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投资3500万元,新建综合老年养护院1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服务站6个。
五是提高基层工作者待遇。社区主任、社区副主任、保洁员和嘎查书记、嘎查长、副嘎查长、嘎查长助理、嘎查会计、计生助理、卫生员、乡村医生、防疫员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提高200元。社区办公经费标准由每年3万元提高到7万元,嘎查办公经费标准由每年3万元提高到5万元。
六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4亿元,新改建城市道路19条、21.3公里,敷设三水管网88公里。投资2800万元,改造小街小巷22条。投资3000万元,改造盟委小区、振兴小区等18个老旧小区。投资1.76亿元,新建换热站21座,敷设供热管网17.4公里,改造20个住宅小区供热二次管网。
七是实施学前教育补贴制度。对锡市3—5周岁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
八是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新建卫生监督所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嘎查分场卫生服务机构,改扩建3个苏木镇场卫生院,迁建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所。
九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影剧院改造。新建苏木镇场文体活动中心2个、嘎查分场图书室5个。
十是继续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日光温室120座,新增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50亩。
(九)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市,人民寄予厚望,政府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打造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政府。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人本立市,政府决策顺应民心民意,设身处地理解群众疾苦,对群众期盼的目标,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对百姓承诺的实事,说一件是一件,件件落实。
打造高效施政、执行有力的政府。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健全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体系,下大力气解决办事拖拉、中层梗阻等问题。大力倡导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立说立行,狠抓落实,对认准的事、决定的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持一线工作法,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打造奋发有为、敢于负责的政府。切实增强政府行政能力,冲破影响发展的思想束缚,摒弃制约发展的陈规陋习,在加快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力量。坚持以发展为己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良好精神状态,在征地拆迁、危旧房改造、项目建设等难事硬事上,敢于担当不回避,勇于进取不退缩,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打造依法行政、风清气正的政府。切实加强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增长,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反腐倡廉工作措施,大力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机遇,实干成就伟业。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满怀激情,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拼搏创新,圆满完成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推荐访问:锡林浩特市 政府工作报告 锡林浩特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