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新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十一五”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城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新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发展又好又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等重要历史机遇,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等各种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以打造自治区综合实力强区为目标,深入实施“三产立区、二产强区、一产补区、城建靓区、科教兴区”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
(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73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2%;财政收入实现34.7亿元,比2005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34.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2.1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00元,比2005年增长71.6%,年均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比2005年增长77.6%,年均增长12.1%。五年来,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51项,引进资金368亿元。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2.2%。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的0.7︰11.6︰87.7演进为0.3︰12.8︰86.9。
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过去五年,是我区农业农村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立足发展现代、精品、特色农业,规划了1.5万亩设施农业基地,香岛、绿丰达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初具规模。投资5000万元,在讨思浩等村规划建设了8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000多亩,建成温室大棚1300余栋。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试种推广了草莓、彩椒等一批果蔬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多元化养殖业,建成奶牛养殖小区5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小区11个,奶牛总头数稳定在1万头左右,生猪年出栏数达到2万头。狠抓以水利和农村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面铺窑水库除险加固、哈拉更集中供水、奎素截伏流等一批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水源保障;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了青山大道、圣水梁旅游专线等农村道路7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完善了鸿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呼包鄂地区国家“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落户园区,引进了F-12高强有机纤维等高科技项目11个,其中4个项目填补了国家产业空白。目前,入园企业达60家,其中27个项目正式投产。园区外工业项目取得新进展,大青山抽水蓄能电站完成道路等基础设施和部分主体工程建设,奥淳原生态酒庄园建成投产。全区工业企业达到21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工业现价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倍和1.1倍,年均增长21%和12.9%。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积极促进电子金融、建材装饰、商品批发、餐饮娱乐、体育休闲、汽车贸易等服务业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特色化的“七横一纵”商贸街区。引进了诚信数码广场、兴业银行等一批电子和金融项目,各类金融机构达60余家;波士名人国际大厦和喜来登大酒店等多个现代商贸项目和星级酒店建成运营;恒泰证券等13家企业总部入驻我区。打造了大青山“一带三线”生态旅游业,并初见成效。建成了太伟休闲运动度假村、小井沟生态园、圣水生态山庄、面铺窑“农家乐”等一批景区景点,启动了蟠龙山旅游景区和蒙锡玏马术俱乐部等旅游项目。
(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功能品位显著提升
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化新型城区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形成了建成区、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东河新区3个3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区面积由“十五”期末的47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5平方公里。建成了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呼和浩特体育场等一批大型公用项目,东河水系、成吉思汗公园、成吉思汗广场成为城市新景观。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建成通车。改造旧小区60余个,修建小街巷100余条。投入资金400亿元,基本完成了府兴营、麻花板两个“城中村”改造,启动了三合村等9个“城中村”改造,实施了9个村民还迁小区建设,拆迁安置村民6500余户,拆迁改造面积187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112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沿山生态和城区绿化建设,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面积达到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26.7%提高到34.3%。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24.1%提高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1.6平方米提高到16平方米。
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明显。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强市容管理。打造市容综合整治严管街5条,设立和规范便民市场20处。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压缩式垃圾转运站等一批高标准环卫基础设施。将60条小街巷、10个“城中村”和火车站等重点、难点地段纳入了环卫专业管理。拆除燃煤锅炉、茶浴炉237台,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36吨。完成农村改厕1800座。以“卫片”执法检查为重点,全面查处违法用地行为,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三)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力度切实加大
科技工作扎实开展。投入科技经费1670万元,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35项,推广了奶牛良种化、沼气应用等一批农村适用技术,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市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完善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中小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学校软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投资3亿元,新建、改扩建了15所中小学校。招考聘用教师796名。扎实做好文化体育事业。以建设“文化大区”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了锡林北路社区文体中心、保合少镇文化站,健全了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挖掘文化资源,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首届农民运动会和两届区运会。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偏远地区群众安装电视数字化接收设备360套。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落实。投资4100万元,新建了区疾控中心和2个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了东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形成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投资140万元,建成2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7‰以内。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累计新增就业2.4万人,实现再就业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保障标准。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9700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发放医疗、教育、取暖、廉租住房等专项救助款1400余万元,救助2.9万人(次);为7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生活补贴近60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82%和99%,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7400余人。开展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参保率分别达到41.6%和32.8%。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实施了5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完成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建成或回购廉租住房506套,改造农村危房205户。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初步构建。投资2400万元,建成区市民服务中心和10个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2个乡镇公共服务中心、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社区办公用房43处和活动用房41处,全区46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全部达标,活动用房面积达标率89%。社区办公经费由2000元增加到3万元。
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综合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国防和民兵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五年来,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322件,政协委员提案542件,答复率100%。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了第六届、第七届村委会和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推进。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问题。累计受理市长、区长热线和12319 热线案件1400余件,办结率100%。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成效明显,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监察、审计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区政府门户网站累计发布公开信息7200余条,访问量达135万人(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人防、档案、红十字和关心下一代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持和获得了一批国家级荣誉。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1.7%和28%。二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施了甲兰板、面铺窑等村的产业化蔬菜基地新建续建工程;建成了香岛花卉种植中心、塔利村智能温室育苗和花卉种植基地,引进种植了蝴蝶兰等高档花卉50余万株;启动建设了野马图奶牛牧场园区;建成了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三是工业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引进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2个;“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孵化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近半工程,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工业现价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8亿元和1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12.3%。四是服务业结构日趋优化。引进了香河家具城、消费信息数据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大唐新能源内蒙古总部等2家企业总部入驻我区。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五是城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投资104亿元,建成天和大厦等19个项目,完成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投资近1亿元,实施了38条小街巷、30个旧小区和20栋旧楼体的综合整治;拆除有碍市容观瞻建筑物5万余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北垣街带状公园和10条景观街等绿化改造工程;东河水系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实施了市容管理体制改革,将10个城管中队整建制划归各街道办事处管理。六是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安全生产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年初承诺的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落实。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各项宏观政策的实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区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积极参政议政,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区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凝聚着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族各界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是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富民强区的第一要务,善于抢抓机遇,勇于开拓创新。二是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抓手,坚定不移的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三是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施政的第一目标,努力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必须把社会稳定作为和谐发展的第一保障,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广大群众的利益。五是必须把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第一要求,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些体会和经验,是我区广大干部群众丰富实践的结晶,也是我们今后做好工作的重要方向。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还不够强劲,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二是城中村改造、社区建设、老城区改造的任务艰巨,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民生改善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任务越来越重。四是一些部门和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观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2011年的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巩固和保持“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使我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始终保持强烈的发展意识、为民意识和创新意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争取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八届十三次全委会、市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区委九届十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我市“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和“一核双圈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继续实施“三产立区、二产强区、一产补区、城建靓区、科教兴区”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综合实力强区,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75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3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4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2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2015年分别达到45100元和18700元;单位GDP能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4%以上。3个30平方公里的城区建设深入推进,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在2011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三城同创”,城区品位和宜居水平显著提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跨上新台阶。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扎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精品农业、生态观光农业。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高起点构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三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再造服务业发展新优势。四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五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首府城区。六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城。这些重点工作的相关内容体现在了《新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在本次会议通过后,将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达到432.7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6%,达到4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达到190亿元;工业现价总产值增长16%,达到6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1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达到2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达到31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到11800元;招商引资增长5%,达到95亿元;单位GDP能耗降低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在此基础上,全力做好以下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1、投资300万元,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2、投资1300万元,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3、投资1200万元,完善南店村大型垃圾中转站建设,新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和水冲公厕各5座。
4、投资1000万元,拆并燃煤锅炉8台。
5、投资3000万元,改造小街巷20条。
6、投资500万元,改造旧生活小区20个。
7、投资1000万元,建设塔利、野马图等村产业化蔬菜花卉种植基地和农村基础设施。
8、投资1.2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
9、投资100万元,建设1个标准化社区文体中心和1个农民健身示范点。
10、投资200万元,完善区医院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确保今年目标的实现,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精一产,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发展设施农业、采摘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规划建设110国道以北2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加快香岛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等一批高标准、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进度。新增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500亩,培育种植蝴蝶兰、百合等高档花卉100万株。加快草莓、油桃、棚栽葡萄等特色林果的示范推广步伐,发展特色专业种植村3—5个。加快畜牧业向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式转变,新建奶牛牧场园区1个。以小井沟为中心,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肉牛、肉羊、禽类等特色生态养殖业,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基地2—3个。加强动物防疫和畜种改良,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好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企业、农户、产业协会紧密结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
强二产,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全力打造高科技产业研发区。在推进现有企业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的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鸿盛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规划要求,围绕“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和高科技研发区目标建设,立足区情和现有产业基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延伸和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园区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续建“百米大道”等主次干道。做好现有项目跟踪服务,力争使通信级塑料光纤、F-12高强有机纤维、工大博远风电叶片、耕耘数控设备制造、河套酒业分装生产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孵化园和大宗畜产品交易中心、碳纳米材料等项目建设。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园区准入门槛,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非资源依赖型项目。争取引进3个亿元以上科技含量高、产值利税大、环保无污染的高新技术项目。实现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加快大青山抽水蓄能电站等园区外工业项目建设进度。
优三产,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构筑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抓住首府列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发挥我区服务业在全市中的比较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实现服务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速、竞争力提升。以“七横一纵”特色商贸街区为重点,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建成盛业城市广场并投入运营,加快维多利时尚广场建设,促进大型商贸市场提档升级;力争巨华大酒店、兴泰大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开业运营,打造商务接待和餐饮住宿新亮点;加快鼎盛华世纪广场建设,启动香河家具城项目,巩固和提升家具建材专业市场中心地位;积极推进百脑汇IT科技广场、联通公司通信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全面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支持现有金融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太伟方恒金融中心建设,促进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早日入驻,继续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着力打造新的金融产业聚集区。按照我市发展物流业的规划布局,发挥中心城区和交通枢纽城区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物流业,重点推进元福物流和华丰物流项目建设,提高物流业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抢抓我市“十二五”期间打造总部经济聚集区机遇,提前谋划,及早对接,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营造发展环境,提升吸引力,引进几个大的企业集团,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营运中心,奠定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基础,重点规划建设占地400亩的总部经济基地、小肥羊销售总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大青山“一带三线”旅游业发展。完成香岛农业观光采摘园、面铺窑沟户外运动中心等续建工程。实施圣水梁、蟠龙山生态旅游和西远服饰工业旅游等项目。加快发展以果蔬采摘、“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打造首府旅游综合服务基地。
加大选商引资和财税工作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和上级财政资金。实现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转变,围绕我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结合城区建设实际,适当压缩商品住宅比例,扩大商贸流通业的招商力度。加大项目跑办力度,瞄准中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主动走出去,承接引进相关项目。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和项目储备工作,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不断优化招商环境,抓好安商、稳商工作,为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提供全程、优质、高效的服务。
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充分挖掘财政增收潜力,着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实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强非税收入和各类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金财工程”平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完善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预算外收入征管。将更多的惠农资金实现“一卡通”发放,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安排支出,优先保证工资性支出。支持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
(二)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打造宜居新型城区
按照首府“一核双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城市“三大板块”建设规划,深入实施“新亮美绿净畅”工程,以完善建成区和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加快东河新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城区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区宜居水平。一是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凯德文化广场、房产交易中心、水岸小镇等20个项目年内竣工,加快金翡丽广场、兴泰东河湾、曙光培训中心等19个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国际商贸城二期、呼和浩特体育中心、悦榕庄酒店等26个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满族风情文化餐饮城、团结小区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拆迁工作。投资8000万元,改造城市死角地块10处。二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建成三合村村民还迁小区,完善南店村、一家村等“城中村”村民还迁小区和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塔利村民还迁小区和岱州营村民还迁小区(二期)工程,加快毫沁营村、三合村、一家村等村的征地拆迁工作。三是按照我市“一街五区”功能布局,积极推进“交通枢纽综合服务功能区”建设。全面完成南店村征地拆迁工作,启动南店商业街、东河体育公园等8个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启动110国道至哈拉沁沟8公里的环城水系建设工程,实施扎达盖河新城区段的综合改造工程,完成海东路东延段、成吉思汗大街取直段等市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16公里的了目山至黄花窝铺农村公路,实施青山大道、旅游专线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完成呼包高速公路“四改八”、京新高速公路和110国道改线工程新城区段的征地拆迁工作。五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新城家园等5个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启动建设公租房600套,改造农村危房79户,投资2亿元实施古路板林场、呼市水泥厂、北垣街房管局平房等6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六是按照我市提升“京津夏都”品牌的要求,继续推进“首府后花园”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我区生态建设和管理水平。抓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争取和实施,启动大青山重点火险区二期项目,组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完善东河水系河道绿化工程。投资650万元,完善39条街道、20个庭院的绿化建设。
深化市容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市容管理水平。“疏堵”结合,完善成吉思汗大街、北垣街等5条严管街管理,规范20个便民市场。加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和“三乱小广告”清理整治。加大燃煤锅炉拆并工作和工业企业污染源管理力度,降低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加强土地综合执法,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三)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积极构建和谐新城
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援助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引导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开展职业技能免费培训800人(次),增加就业岗位5000个。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城市低保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月3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300元,达到每人每年22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000元调整为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000元调整为2300元;孤儿分散供养标准由500元调整为800元。环卫工人月工资增加120元。认真做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完善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性救助工作。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启动建设社会综合福利中心。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切实维护好农民工权益。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高度重视维护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城乡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市民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社区活动用房5处,全区社区活动用房面积全部达标。投资60万元,实施三级公共服务电子网络互联互通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社区为老服务功能,每个街道办事处建成一处15张床位的老年人日间照料室。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加快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为老服务事业发展。
(四)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好科技普及和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科技应用和转化水平。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学前教育,新建一所公立幼儿园。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保合少镇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力度。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文化活动。加强以整治网吧、娱乐场所和“扫黄打非”为重点的文化市场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认真办好2011年区运会。不断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逐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建或新建2个村卫生室。完善疾控中心大楼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卫生体系应急建设,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和重大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爱国卫生创建工作,投资260万元,完成农村改厕1800座。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完善适应本地区的长效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
深入开展文明城区、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切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巩固民兵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工作,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完善“网上信访”平台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构建社会治安技防网络,加快“平安和谐新城”建设步伐。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投资200万元,启动1500平方米现代化档案馆改扩建工程。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继续做好人防、红十字、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其它各项工作。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学习型城区建设力度,引导全区干部在学习中转变思维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形成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强大推动力。坚持学以致用,在推进工作中把握发展规律、拓宽发展思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逐级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督查和问责机制,加大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工作落实。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搭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平台,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坚持职能转变,改进服务作风。狠抓机关绩效管理,开短会、办实事,重实干、讲实效,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更加和谐、更加密切的干群关系。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应用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促进政府工作公开透明。四是坚持廉洁高效,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的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作,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勤俭办一切事业。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巩固提升风清气正、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的成就令人鼓舞,未来的征程催人奋进。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全区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求真务实,顽强拼搏,扎实工作,为加快富民强区新进程、早日实现自治区综合实力强区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城区 新城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