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各位代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一、2010年政府工作和“十一五”简要回顾2010年,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虎林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政府工作和“十一五”简要回顾
2010年,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两条主线,沉着应对复杂宏观环境和罕见自然灾害,负重攻坚,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产业结构加快优化,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113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3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1%、36.1%,总量、增幅均创历史最高。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2%、18.5%。
绿色农业快速发展。战胜罕见自然灾害,粮食总产达20亿斤,连续四年蝉联全国产粮大县先进县。农业总收入实现17.3亿元,比上年增长87.7%。农业典型示范工程成效显著,隔寒增温育苗等先进技术加快推广,建成国家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13处13万亩、市乡村三级科技示范园区219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面积分别达到113万亩、1万亩、240万亩,三大作物优质品种率达100%。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2个,农业订单面积12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98万亩。畜牧业在全省奶价下滑、养殖效益下降的严峻形势下,实现产值2.2亿元,奶牛存栏7282头,比上年增加1491头。
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突出新型产业培育和园区建设,编制实施了六大产业发展规划、省级工业示范基地总体规划和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示范基地争取到省级开发区政策待遇;珍宝岛血塞通、双叶茂盛、东方红木业等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和企业建成投产,生物制药、新型能源、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立市的主导产业,工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步伐全面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9.8亿元、工业增加值7.4亿元、利税2.7亿元,分别增长45%、41.1%和12.4%。
旅游三产繁荣发展。高标准编制了虎头旅游区域总体规划和旅游城镇建设规划,二战终结地纪念园、江滨广场及友好公园改建、影视基地、虎头要塞广场等景点建成开放,珍宝岛接待中心及虎头镇区道路硬化、供排水、区域性供热、垃圾处理场、农贸市场、绿化美化等工程全部竣工,虎头镇跻身全省旅游名镇行列。成功举办了中国民间摄影大赛暨“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活动,完成了《虎头要塞》系列电影拍摄,旅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年接待游客7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042万元,分别增长20%和22%。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服务业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保财政收入工程深入实施,重点行业挖潜增收成效显著,税源涵养积聚效应逐步显现,税收总量不断扩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是“十五”以来增幅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严格控制支出,合理调度资金,民生保障救助、社会事业、基础建设等投入大幅增加。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1.7亿元、贷款余额4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和19.5%。
---注重统筹发展,强化环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市创建加快推进,杨岗镇、虎头村建成省级生态镇村。成立了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强化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退耕还草还湿1500亩。在鸡西地区率先建成了县级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十一五”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石青山风电一期工程并网发电,清洁能源开发步入新阶段,我市被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生态虎林的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全民植树造林再掀热潮,造林3.34万亩,义务植树57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28平方米,我市在鸡西造林绿化拉练评比中排名第一。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鸡高速公路虎林境段路基全线贯通,虎饶公路、250.2公里农村公路竣工通车。清河泉一热源、金谷生物质热电联产、城区给水扩建等“三供两治”项目建成运转。阿北国家级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小荒山水库除险加固、石头河灌区清淤等农业保障项目顺利完工,虎林灌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有序推进。农村电网改造三项工程建成投用,我市被命名为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县。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区建设加速推进,改造平房区6万平方米,新建楼房12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1250平方米。实施了东山公园、五虎山森林公园、吉祥广场二期、文化广场、胜利西街改造工程,亮化楼体42栋,绿化城区350亩,城市功能和形象全面提升。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完善了“12319”便民服务平台,开展了“违章建筑、裸土地面、市容卫生、道路交通、低空污染、建筑市场、物业管理”七项整治工程,拆除违建1471平方米,建成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0个,主城区垃圾实现日产日清,裸土地面治理工作列全省第一。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大型沼气池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处、综合活动室2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5个;改造泥草房806户;绿化村屯79个,营造通村林带30条,45个村屯环村林实现闭合,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部通过省级验收。我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全省百镇建设先进县、泥草房改造先进县和廉租房建设先进集体。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融合,经济外向度和社会开放度不断提高
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启动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6个,到位资金12.35亿元,增长44.1%。直接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增长165.1%。争取上级资金7.65亿元,增长90.2%。实施重点项目16个,完成投资12.28亿元,中粮30万吨稻谷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我市在鸡西市项目拉练评比中名列第一。主动参与国内外贸易合作,哈洽会签约额26434万美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和俄方政策调整,进一步完善外贸优惠政策,引进边贸大户8家;建成了口岸国门广场和6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启动了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口岸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全年过货2.25万吨,过客6300人次,实现贸易额2.05亿美元。
区域共建取得突破。与东方红林业局共建小城镇正式启动,在全省首开先河。依托农垦技术装备优势,深入开展了以农业技术、代耕代收、飞机航化、气象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合作,共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6个,科技示范园区13个,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8个,累计落实“三代”面积96万亩次。连接场县断头路2.3公里,共建千头奶牛小区1处。场局县共建开始向实质性、深层次、高水平迈进。
---协调推进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990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78元,增长66.4%,进入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县行列。就业再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开发公益性岗位 311个,新增就业27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险不断扩面,城镇“五险”扩面735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参保率达95%,居全省首位,我市被评为全省新农保试点先进单位,“虎林模式”在全省推广。城乡低保人数达14934人,实现应保尽保。发放廉租房补贴931万元,补助低收入家庭3880户,医疗保险、低保救助、优抚救灾、五保供养标准均较上年有所增加。8件利民实事圆满完成。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五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购物中心消防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深入落实信访调处一体化机制,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保证了上海世博会等重要时期的信访稳定。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了城区视频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连续五年实现命案全破。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突发事件预警应对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虎林镇中学完成主体工程,撤并农村中小学2所,6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健全了卫生服务网络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医疗救助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启动了市医院标准化建设,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群众医疗负担明显减轻。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两网”实现全覆盖。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加强,建成标准化乡镇计生服务站4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文体设施建设加快,建成乡镇文化站2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13个。数字电视用户达到7000户,对上报道居全省第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城区社区换届选举等工作圆满完成。我市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绿都农民协会获“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全国先进。人事、审计、监察、统计、物价、武装、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邮政、通信、工商、气象、质监、口岸联检等部门也都为全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虎林发展史上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黄金五年”。五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团结拼搏,奋力攻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县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新增46.9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比“十五”末增长一倍;粮食总产年均增长18.4%,是“十五”末的2.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年均增长19.3%、128.3%。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造平房区64.5万平方米,新建楼房99.2万平方米,改造泥草房2857户;建成城乡水泥公路1185.9公里,是“十五”时期的17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2倍。五年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增加5124元、620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十五”末增加7.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十五”末增加24.8亿元;解决了2.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五年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建设卓有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86件,政协委员提案417件;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市、优质水稻产业带示范市、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和省级卫生先进城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市、全省平安县等多项殊荣。我们自豪地看到,一个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新虎林正在加速崛起!
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虎林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大而不强,缺少龙头和品牌支撑,防灾减灾体系薄弱,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不宽;工业总量小、基础弱,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口岸经济缺少强势主体和实体产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任重道远,三产散而小、整体实力不强。保障发展的基础条件还不够完备:财政增收后劲不足,支持建设、保障民生压力较大;城乡生产服务设施建设进程还需加快;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机关作风建设仍需加强,行政效能、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还有待于妥善解决:医疗服务、均衡教育、保障救助、征地动迁、物业管理等方面,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还潜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本着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虎林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重任,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部署,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78.4亿元,年均递增1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600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达到9.89亿元,年均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56亿元,年均增长40%,实现五年翻两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9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40元,年均分别增长13%、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确定未来五年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更加重视优化发展,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绿色农业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工业主导产业形成规模,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对俄经贸达到新水平,循环经济产业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增长点,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更加重视统筹发展,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中心城区龙头带动作用和集聚辐射能力全面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卫星城镇、旅游城镇建设速度提升,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区域经济加速融合壮大,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农村城镇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更加重视和谐发展,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居民实现充分就业,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享受教育、文化、体育、交通等公共设施水平居全省前列。群众各项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持安定有序,人民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自然保护区建设全面加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清洁能源开发形成体系,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万元GDP能耗降低20%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保持“双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
三、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建设生态经济强市战略、加快产业转型突破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做强绿色产业、构建开放虎林、打造生态经济强市”的战略部署,突出“一个跨越、两个率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开展“三个建设”、“四个年”、“五城同创”活动为载体,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项目攻坚为动力,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倾力打造六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八项民生工程,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民生普惠化进程,努力打造龙江幸福指数强县。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2亿元,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922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576万元,双增2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4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2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8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00元,增长12%。
为全面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将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两大主题,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优化工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努力提升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现价产值37.3亿元,工业增加值9.2亿元,利税3.4亿元,均增长25%。
做强六大产业,调优工业经济结构。集中政府可控资源,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倾力扶持六大主导产业发展,构建支撑工业跨越发展的优势产业体系。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以绿都集团、中粮集团为龙头,整合中小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航母”,深度开发水稻、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争创中国名牌农产品,合力拓展市场,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北药加工业,支持珍宝岛药业年内上市,扶持乌苏里江药业重新振兴,联合野宝药业、石青峰公司等中小企业,系列开发北药产品、保健药品,规模化发展北药产业。对接药业龙头,建设标准化药材生产基地,实现龙企互动发展。木材加工业,依托境内外木材资源,以木材园区为平台,做强双叶茂盛、东方红木业等龙头,鼓励两大林业局引建木材精深加工项目,分工协作,拉开链条,打造国内知名木材加工基地。新型能源产业,依托华电集团、清河泉公司、远东远达、金谷热电等龙头,加快开发生物质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配合大庆石油管理局加快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争早日开采。畜禽产品加工业,支持娃哈哈乳业扩大奶源收集,新上液态奶、营养快线生产线;积极引进畜禽加工龙头,建设畜禽养殖加工基地,培育壮大畜禽加工产业。山特产品加工业,推进示范林场五味子露酒提品质、上档次;支持绿都蜂业对接冠生园等大企业,开发系列高档蜂产品;启动建设山特产品大市场,引进培植规模企业,扩大山野菜、山野果、山药材、食用菌的生产采集规模,开发特色产品,打造区域名牌,建设山特产品加工基地。
完善服务机制,扶持骨干企业发展。突出绿都集团、乌苏里江药业、娃哈哈乳业、清河泉米业等现有骨干企业,继续推行市级领导包抓骨干企业制度,强化监测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尽快做大做强。发挥主管部门作用,围绕六大产业和国家政策导向,积极谋划申报工业大项目,对接引进域外大企业,扶强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壮大工业阵容。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实施名牌兴市战略,叫响“珍宝岛”、“乌苏里江”等现有品牌,培育一批新名牌和驰(著)名商标,今年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以上,名牌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推进园区建设,搭建优良发展平台。积极争取工业示范基地省级配套政策,加大本级投入力度,推进工业示范基地“六通一平”建设。强化工业示范基地土地储备,完善优惠政策和扶持机制,打造“零障碍”发展环境,吸引配套企业和项目入驻,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工业经济集约化发展。2011年工业示范基地入驻企业总数达到20家。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坚持龙头带动、标准支撑、典型引领,推进农业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进程,全力打造现代生态农业。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21亿斤,农业总收入实现19.4亿元,分别增长5%和12%。
突出典型带动,做大标准化绿色基地。投资3778万元,建设方虎、虎饶、虎八公路沿线3.18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带,沿线百米内水田实施条田化整理,组装科技示范园区13处、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9处、水稻育苗大棚1658栋,率先建成标准化良田示范样板。扩大农业典型工程示范效应,示范推广隔寒增温育苗、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壮大标准化绿色基地规模,提高粮食产能和品质,争创中国优质稻米之乡。2011年种植优质水稻140万亩、大豆45万亩、玉米50万亩,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分别达到2万亩、128万亩,新增“三品”认证10个。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烤烟7000亩、蔬菜2万亩,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0万亩。深入实施“万头牛、四万吨奶、百万头猪、千万只鹅鸭”工程,完善畜禽疫病防控体系,推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全市动员参与,着力壮大以奶牛、鹅鸭为重点的养殖业规模,确保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奶牛存栏8000头、家禽75万只、生猪8万头。筛选乌苏里江野生名贵鱼种,扩大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网箱养鱼3500平方米。
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培育龙头,扶持绿都集团、清河泉米业、娃哈哈乳业等现有龙头创新技术、升级产品,做实做强;加快建设中粮集团、中稻股份稻米深加工项目,对接引进畜牧、水产及经济作物等加工龙头;引导城乡个体生产、加工、运销专业大户和民营企业,通过城乡联姻、内外嫁接、合作联营、技术改造等手段,规模发展、聚拢成龙。支持龙头创办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强化资金、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与基地农民形成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互促互动发展。今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个,落实优质稻米订单40万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集约化经营,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10万亩。
强化保障,提高农业综合产能。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利契机,投资1亿元,推进三江平原虎林灌区、阿北灌区渠首改造、虎林镇旱田节水灌溉示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完成小青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沃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完成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三区建设,启动四区项目,建成一批高标准良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组建高标准农机合作社5个,全市综合农机化率达到95.6%。建成蜂产品、农产品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扶示范村、示范户活动,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强气象预警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第三产业
坚持旅游活市不动摇,紧扣红绿特色,全社会共办、大力度开发、新机制管理、高水平促销,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亿元,分别增长20%、22.8%。
科学规划建设,打造精品景区。以虎头旅游名镇和全省“百镇建设”为牵动,投资3292万元,启动虎头旅游度假区、农民公寓建设,辟建滨江浴场,加快完善供热、给排水、停车场、人行道路等设施,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速推进景区、镇区分离,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虎头建设成为全国旅游名镇。突出红色历史文脉,完成二战终结地纪念园续建工程,推出巨炮阵地遗址、地下要塞体验区、要塞影视基地等精品景点,争创国家4A级景区。争取军方支持,理顺珍宝岛景区开放机制,尽快启动珍宝岛纪念馆建设,启用珍宝岛接待中心,推进珍宝岛景区开发开放。突出生态自然特色,建设珍宝岛湿地景区服务商亭、简易停车场,改造登山步道、湿地栈桥、观光塔等设施,完善湿地景区功能。完成月牙湖景区入口广场、停车场和木屋别墅建设,完善水上平台栈桥、湖畔园林甬道等设施,打造集休闲养生、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景区。创意设计冰雪雕塑,增设滑冰滑雪、马拉爬犁等参与性冬季旅游项目,填补冬季旅游空白。突出口岸和界江区位优势,推出边境游、商贸游、异国风情游等精品线路,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旅游业由观光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
强化管理促销,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发挥游客服务中心作用,实行景区“一票制”封闭式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配齐观光车等设施,开发地方特色餐饮、娱乐项目、旅游商品,努力为游客提供系列优质服务,塑造“细微服务”品牌。设立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和游客投诉热线,规范食宿、市场、卫生、交通等涉旅行业秩序,整治欺客宰客、尾随兜售、强买强卖等不文明行为,打造“诚信旅游”品牌。召开虎林红色文化、垦荒文化、传奇文学研讨会,深挖文化内涵,编纂传奇故事,推出“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对接国内外大旅行社,联接镜泊湖、兴凯湖等著名景区线路,采取参加旅游节会、加大网络化营销力度、媒体播放宣传片、设立宣传牌、发放宣传册等手段,大力推介虎林旅游品牌,开发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客源市场,增加游客量。
深挖潜力优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成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打造全省东部国际物流中心。争取启动商贸大市场项目,带动城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服网点建设,培育生活服务型消费市场。持续推进“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等活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支持农民进城创业,鼓励城镇待业人员自主创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金融、会计、咨询、法律等新型服务业,培育文化、教育、体育等新兴消费热点,壮大第三产业整体实力,年内三产增加值实现29.3亿元。
(四)加快开放进程,增强发展动力
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域内融合,增强加快发展的源动力。
大力引资引企,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培育,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和激励机制,发挥驻外机构作用,大力引资引企引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84亿元,增长30%。围绕财源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上级信息,认真对接、谋划、包装、申报项目,集中全力攻关,抢占发展先机,对上争取资金9亿元,同比增长17.7%。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对已确定的31个大项目,继续落实市级领导和部门包抓制度,全程跟踪,一线推进,必保完成预定建设目标。
促进对俄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完成口岸国门广场附属工程,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启动口岸公路拓宽项目,开通集装箱国际联运业务,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对接在俄有影响的实力企业,协调解决俄口岸设施落后、通关环境不优、双边客运班车限载和不能互开等难题,落实每天8小时、每周6天工作制,扫清口岸发展障碍。设立口岸发展专项基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强本地边贸大户,对接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外贸企业,开发建材、机械、农产品和轻工产品,跨境建设木材、石油、农业生产等境外基地,加快建设支撑口岸发展的边贸队伍和主体产业,年内引进边贸大户5家。推进木材园区“三通一平”建设,积极引进大企业入驻。破解大米出口瓶颈,提升出口蔬菜基地规模和产品质量,实现地产品规模出口,年内出口蔬菜2000吨;积极应对俄边贸政策调整,优化进出口货物品种,鼓励企业发展“白关”业务,促进过货量稳定持续增长。2011年口岸过货3万吨,过客1万人,贸易额2.4亿美元,分别增长33%、58.7%、20%。
提高共建实效,推进场局县融合。牢固树立区域“一盘棋”思想,联合各农森企业强化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强小城镇共建,重点落实好局县共建东方红小城镇各项协议,开好头、起好步、见实效,打造全省共建标杆;借鉴东方红小城镇共建模式,年内启动东诚、迎春小城镇共建。加强产业合作共建,依托农垦企业,着重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水稻标准化育苗小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四项共建活动,实施人工增雨、飞机航化和农机跨区联合作业,落实农业“三代”面积150万亩次以上;整合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共同挖掘人脉关系,联手引资引企,合力推进招商引资、对上争取和大项目建设。共建区域基础设施,联合农垦企业打通村场区断头公路48公里,推进建鸡高速虎林境段建设,合力改造方虎公路沿线泥草房,整治村场区环境,加快改善区域发展条件。
(五)加强环境建设,进一步筑牢发展基础
以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为载体,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强化基本财力保障,筑牢发展之基。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科学编制市乡村三级生态建设规划,加速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快生态市创建步伐。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狠抓结构减排、工程减排,改造清河泉热电、乌苏里江药业、宏达屠宰厂、虎强水泥厂粉磨站环保设施,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运营,提高达标排放率。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产生新污染源。强化穆棱河流域综合管理,整治城区低空污染,进一步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实施植树造林、植被恢复、防治水土流失等生态工程,严厉打击毁草、毁湿、毁林行为,增强生态涵养功能,今年退耕还湿1000亩。加强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节能环保活动,营造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加紧编制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村总体规划,强化规划实施和监管,维护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东改西扩、南建北拓,推进中心城区改造开发,新建楼房12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60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垃圾处理场、五虎山森林公园、吉祥广场二期、文化广场和东山公园续建工程;延伸建设西街,硬化红星路;改造南外环路、工业街、动力街和南北出入口,更换爱民街路牙石,硬化三小路、双扶路等8条巷路;实施城区主街路“穿衣戴帽”工程,推进亮化提档,改造部分沿街楼体,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供热供水质量,规范物业管理,力争消除弃管楼,提升群众满意度。以林区带动、垦区带动、“百镇建设”和旅游城镇创建为牵动,以虎头镇、东诚镇为重点,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增强小城镇承载能力。
加快建设新农村。坚持城乡互联、部门帮建、典型带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加快建设新农村。投资1000万元,突出杨岗至虎头沿线重点村屯,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环境整治和绿美亮化,率先建成新农村典型示范带。突出新兴至虎头等群众关注的重点路段,投资5250万元,新建农村公路270公里,中心村及公路沿线村屯实现铺满盖严;投资1977.8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三项工程;投资625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解决6468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建设户用沼气池1000个;改造泥草房和危房800户、林业危旧房6000平方米。推进交通干线建设,高标准完成建鸡高速虎林境段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8800万元,建成口岸连接线、城区连接线。
深入整治城乡环境。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和省级卫生标兵城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提质年”活动,全面改善城乡形象。强化城区卫生保洁,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中心城区保洁率达到100%。推行客运车辆公司化管理模式,辟建停车场2个,严厉打击黑车、酒驾、三超、乱停乱靠等现象,营造良好的城市交通秩序。大力整治“四堆八乱”,狠抓裸土治理、违建拆除,严惩破坏市政设施等行为,规范胜利街农贸市场、解放街劳务市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突出“洁、美、净、绿”,深入整治农村环境,集中力量清理垃圾粪便、边沟路障,搞好人畜分离、改灶改厕,力争公路沿线柴草垛、农机具全部出村,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持续推进“三年绿化虎林大地工程”,全年造林绿化2万亩。城区重点搞好公园广场景观绿化、小区绿化、街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350亩;农村以公路沿线村屯为重点,建设高标准绿化村屯40个,沿线村屯和中心村屯环村林年内闭合,村内绿化全部达标。
强化财税金融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后续骨干财源。深入开展税源清查分析,摸清存量税源、增量税源和潜在税源的底数,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有的放矢抓收入。继续实施保财政收入工程,量化分解战线、部门税收目标责任,全社会抓增收、保增长。加强粮食、酒类等专项税源精细化管控体系建设,完善区域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信息平台,加大挖潜增收力度。强化非税收入征缴,做到应收尽收。增强预算刚性,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建设。改善和创新金融服务,建立信用评级、失信惩戒机制,搭建银政、银企、银农合作平台,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经济金融互动双赢。
(六)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围绕学有所教、业有所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济、住有所居,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改善民生民利,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办好为民实事工程。从民生实际出发,集中财力物力,着力办好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亮化、建设街西延和红星路硬化改造、口岸公路改扩建一期、建鸡高速城区连接线、农田水利及标准化良田示范工程、新农村典型示范村、虎头景区滨江浴场、虎头旅游名镇建设等八项惠民实事工程,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校安工程,完成一小、三小扩建及虎林镇中学续建项目,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研究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优化城乡教学网点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城区教师轮岗交流试点工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医疗集团,完成市医院改扩建工程,办好社区和乡村卫生院所,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规范医疗服务秩序,确保医疗安全。探索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新途径,推进计生基层基础建设,深入实施“惠家工程”,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加大文体设施投入,投资237万元,建设乡镇文化站8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15个。积极申报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和智力资源。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城镇社区规范化管理,探索建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体系。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开放创新、文明诚信、自强进取的良好社会风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以创业促就业,重点帮扶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全年新增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新增“五险”扩面3150人。引导群众提高新农保缴费标准,资助农村低保户、五保对象参加新农保,年内参保率达到100%。巩固扩大新农合工作成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资助城乡低保户、五保对象和“三无”特困群众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强化双拥共建,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实施扶贫解困工程,发展慈善、救助等社会福利事业,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保障水平,完善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救助体系,着力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
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升全民法律意识,完成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控各类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年” 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坚持战线归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进一步健全信访综合调处机制、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开展信访积案集中化解活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防范越级访、群体性事件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高群众安全感,争创全国平安县。加强生活物资、农用物资等各类市场监管,平抑物价,打假治劣,维护市场环境和群众权益。完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四、勤政亲民,廉洁高效,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奋发有为,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发展为要、实干为先,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开放意识、超越意识,找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与上级政策的对接点,着力解决好思想僵化、作风不实、标准偏低的问题,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抢抓机遇,勇于进取,聚焦发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创新有为的作风,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转变作风,建设效能型政府。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优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彻底改变行为散漫、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不高的现象。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开展政风评议,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增强行政执行力。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推行重大决策调研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民生事项听证制度,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发展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严查不正之风,严惩贪污犯罪。政府班子成员带头严格自律,当好表率,努力打造风清气正、作风过硬、群众满意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十二五”的蓝图已经绘就,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厚望。我们将倍加珍惜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基础,倍加珍惜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在中共虎林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虎林市 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虎林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