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克难而进,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局良好即将过去的201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克难而进,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局良好
即将过去的2012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奠定基础、稳中求进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形势,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紧紧围绕“五大任务”,全面掀起“六个高潮”,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预计,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增长12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亿元、增长3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亿元、增长15 %;外贸进出口总额3360万美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9100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0元、增长16%;三次产业比重由16.7:47.5:35.8调整为14.5:48.5:37.0。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旅游项目投资7.5亿元,五里、屏山、塔川等13个亮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南屏、关麓、卢村等9个百佳摄影点竣工验收,卢村悦榕庄、宏村乐彼园、户外运动营地等一批旅游项目快速推进,打鼓岭景区4A创建通过省初评,我县荣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观摩会“旅游和文化发展优胜区县奖”,旅游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5381”行动计划,全面掀起旅游营销高潮,西递镇、宏村镇荣获长三角“十大古镇、最佳民俗古镇、最优生态古镇”称号。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增长31.7%;实现旅游总收入75.4亿元、增长32.72%;旅游创汇7035万美元、增长27.4%。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巩固扩大“12555”重点企业培育成果,中绣飞梭、新达机械、金坑源纸业等企业加速发展,特色工业初具规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15%,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12.5%。工业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签康师傅瓶装水、LED灯具、汽车配件等项目10个,协议投资4.2亿元,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平稳增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茶叶、蚕桑、水果等特色产业优势得到巩固提升。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五里桃业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宏村镇、洪星乡竹笋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毛竹笋)标准化基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7家,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4家。实现农业总产值5.7亿元。美好乡村建设拉开序幕,农田水利、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新增新农村建设“十有”达标村5个、基本达标村6个。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创新举办第七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第六届五里桃花节、第二届柯村油菜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节庆规模、档次及品牌效益进一步提高。加大外宣和对外交流力度,组织县内企业赴北京、上海、厦门等地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经贸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黟县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签招商引资项目51个,实际引进内资22.6亿元、增长24.3%,实际利用外资704万美元、增长17.3%。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事业单位分类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县医药公司和县蚕种场改制顺利完成。黟县徽黄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县政务服务中心组建运行。国有资产管理和融资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景点经营权质押”贷款融资模式在全市推广。深化金融改革,黟县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32.4亿元、增长22.4%,新增贷款5.5亿元、增长38.5%,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其中县城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9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漳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进展顺利,碧阳小学、文体科普中心、润豪农贸市场等项目基本完工,龙川广场、高岐家园、县城污水管网等项目加快实施,旅游商贸城二期、黟山郡二期等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4亿元,“三小”改造任务如期完成。特色城镇建设力度加大,西递商贸区、宏村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投资9000万元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黄祁高速公路黟县段、太平湖至牯牛降公路黟县段、赛宏公路二标段等工程顺利实施。投资5615万元建成56个绿色质量提升点,旅游公路沿线、重要节点的生态绿化水平迅速提高,环宇红豆杉苗木基地被评为“全市最佳观摩点”。投资7703万元掀起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高潮,完成537幢非徽派建筑改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扎实推进,对3个古村落、50幢古民居实施保护利用。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七保”工作,投入民生工程资金 1.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圆满完成年度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新增就业3078人。全面落实“创业促就业”政策,发放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等补贴53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722万元,扶持自主创业和带动就业891人。住房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完成200 套公租房建设,安排实物配租廉租房22户、公租房117 户,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48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12188名年满60周岁居民发放养老金730万元,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提标扩面。新农合参合率达99.03%。家电下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农村饮水安全、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群众。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专利申请数量和科技项目稳步增加。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县职高成功列入安徽省县(区)合格职教中心行列。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宏村阿菊》实景演出正式公演,秀里影视村、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基层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碧山村农家书屋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点”。《出地方》民间舞蹈荣获“第九届浙闽皖赣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唯一金奖。新版《黟县志》出版发行。基层医改巩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稳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体育设施逐步完善,体育事业日益发展。生态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省级生态村2个、市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初审。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扶贫资金48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1个,建成产业基地11个,150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应急救援机制日益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得到提升。强化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群众来信来访大幅下降。宏村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西递、宏村、柯村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命名为“第四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和“法治黟县”创建工作,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旅游景区化解矛盾纠纷“三位一体”机制,严密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景区游客管理“123”工作法、旅游景区境外人员管理“四联工作法”和地质灾害点群众避险转移安置“五式工作法”,先后被省市领导批示并予以推广。高度重视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工作。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荣获“安徽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称号。质监、物价、统计、粮食、气象、档案和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行政,推进管理创新,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县房管局被评为“全省基层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先进单位”、“安徽省政务公开示范点”。实行效能、政风、行风建设“三位一体”考评,强化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和督查督办,政务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1件、政协委员提案48件。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市民连线平台全年受理群众诉求122件次,反馈率100%。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大政府招标采购监管力度,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标前审计,有效防范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12年,我们按照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合力共为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对政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黟县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市驻黟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缺少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和带动力强的大企业支撑,项目拉动和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土地、融资、人才、用工等瓶颈因素仍然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改革开放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还需提升,少数部门的执行力、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开拓创新,全力推进2013年政府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们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周边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产业转移,为我县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加快发展,全县上下思想统一、信心坚定、精神振奋,快速崛起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在进行深度调整,国内需求面临下行风险,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区域竞争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不动摇,直面困难不懈怠,科学发展不折腾,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201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为主基调,持续推进“六个高潮”,加快建设以“世外桃源、画里乡村”为主题形象、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以内。
实现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有效投入,促进县域经济新发展
坚持把持续扩大有效投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抓手,加大投资拉动,增强发展后劲。
强势推进项目建设。打好项目提速攻坚战,紧紧围绕“六个一百”,重点抓好12个省“861”工程项目,精心实施63个“十大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21亿元以上,其中亮点建设项目投资7亿元。重点加快黄祁高速黟县段及连接线、中国山地车运动基地等一批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康师傅瓶装水、宏村景区旅游配套服务改造提升、世行贷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尽早开工。落实县领导联系、部门和乡镇一把手负责项目推进制度,建立 “四定”项目推进责任追究体系,将干部待遇、职务升迁与重点项目建设挂钩,强化重点项目调度和督查问效,确保项目推进更好更快。
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围绕税源建设、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突出老企业二次创业、存量低效资产盘活利用、优质地块开发招商。综合把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土地供应等因素,充实招商项目库,高标准编制招商储备项目30个以上。加速实现招商引资“五个转变”,精心组织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大企业、大集团的系列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优质项目。浓厚招商氛围,完善招商政策,严格考核奖惩,实施招商引资领导表率工程,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扎实推进全员招商和专业招商,全力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力争新签项目50个以上,引进内资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强势推进向上争取。认真谋划、整合、包装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力争更多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城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紧盯已报未批项目,跟踪做好S218线黟县段改线、城区排水(雨水)工程等重大项目的争取,力争在申报服务业引导资金、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新农村建设世行贷款等方面取得突破。完善争资考核奖励机制,提高各部门积极性,力争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突破7亿元。
强势推进社会投资。加强项目服务,强化协调督促,依法强力推进招商项目全面履约,按时开竣工,完成投资额。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古民居保护利用、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等领域建设,支持社会资本创办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尝试社会资本以适当形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定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支持民间艺人、能人创业兴业。
(二)加快转型发展,推进旅游产业新跨越
紧紧围绕“六个转变”,加快构筑县域大景区,努力打造黟县旅游目的地品牌,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聚力建设大景区。根据“三大规划”谋划“四大板块”发展,按照盆地做面、山区做点、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的思路,启动“面”,增加“点”,加快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做好旅游规划,编制黟县盆地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着力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做精旅游产品,深入推进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加快卢村和屏山捆绑创建国家4A级景区步伐,积极实施南屏、关麓等21处百佳摄影点改造工程,提升《宏村阿菊》实景演出水平,增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大旅游项目,启动实施中城山庄改造、红树林酒店、五溪山徒步旅游基地、黄姑河水上乐园、280公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打鼓岭10公里自行车体验赛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卢村悦榕庄、宏村乐彼园、秀里影视村二期等在建项目,努力培育市场主体。做强旅游企业,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步伐,发展壮大徽黄旅游集团,带动全县产业集群化发展。做活旅游市场,大力扶持旅游商品开发,鼓励发展民居酒吧、茶吧、乡村客栈、艺术馆、影视、动漫等新型旅游业态,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做优旅游环境,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县域旅游标识标牌,建立盆地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加快黟县旅游“一卡通”前期工作,增强县域大景区综合竞争力。
合力营销大品牌。整合政府和企业1000万元营销资金,创新营销方式,做大营销规模,进一步提升“世外桃源、画里乡村”主题形象,努力打造黟县旅游目的地品牌。巩固传统营销,强化媒体宣传,深化旅游“三进”,细化市场拓展,继续在央视、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投放宣传广告,面向280个社区、5所高校、3家大型国有企业、2条列车和2个机场开展推广活动。夯实营销基础,强化网络宣传,编制黟县旅游营销三年行动计划,设立黟县旅游驻点营销员,加强与专业旅游网站合作,积极扩大微博宣传成效。谋划召开全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包装推广三大特色产品和九条精品线路,推进国际山地车节、摄影节等节庆活动与旅游深度融合,做到旅游营销“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
着力创新大管理。扎实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积极构建县域大景区服务体系。成立旅游行业协会,组建旅游联合执法办公室,出台写生学生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旅游行业自律和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努力提升景区村民好客度、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景区日常管理水平。加快“智慧黄山”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扎实开展乡村旅游“五统一”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加强行业管理,抓好旅游安全和质监管理,全面保障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提速增效,推动工业经济新突破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扶持现有企业“二次创业”,确保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8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继续落实省市有关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工业企业平稳较快增长。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重点扶持步步莲袜业、中绣飞梭等发展潜力较好的新引进企业,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支持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开展“企业技改年”活动,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实施技改项目 20个,技改投入增长20%以上。大力实施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确保争创省级以上名牌2个,申请专利50个。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研发技术中心,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户、创新型试点企业1户、高新技术产品3个。
扎实推进园区发展。坚持“三个围绕、一个不上”和“三个集中”原则,把建设园区、发展园区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力争完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22亿元以上。深入推进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全面完成五东殿新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渔亭循环经济园发展。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园区工业招商,积极引进和发展配套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困难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或整体转让,盘活资源,借力发展。加大政策、项目倾斜力度,全力支持退城入园企业实现“二次创业”。
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工业运行监测和调度,开展服务企业“五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政银企对接,加大工业企业融资担保力度,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强宣传
(四)建设美好乡村,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围绕“六大类型”,实施“五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抓好扶贫开发,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力争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0亿元。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建设目标,落实“八项任务”,完善县、乡、村规划,促进美好乡村建设与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绿色质量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等有机结合,注重文化传承,提升村容村貌。重点抓好11个第一批市级中心村建设,力争整治提升40个以上自然村,7个中心村达到省级美好乡村建设标准。积极争创“全省美好乡村示范县”,力争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积极争取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加快东方红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完成 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9000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乡村道路改造提升42公里。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835”转型增效行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超亿元、5000万元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4家。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稳定桑园种植面积,强化蚕茧收购市场管理,提振茧丝绸企业发展和蚕农生产信心。深入实施生态茶园“双十”工程,新增、改造高效生态茶园4000亩。重点扶持黄山黑鸡、皖南花猪等特色畜产品和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提高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引进并推广优良品种32个、先进实用技术12项。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创省级示范社1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完成县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引导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增加收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500万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六大工程”建设,完善扶贫开发推进机制,落实领导包点联系制度,整合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深入实施产业化扶贫,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力争6个“千村整推”工程贫困村整体脱贫,确保1800人实现稳定脱贫。
(五)加大城乡投入,力促城镇功能新提升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11221”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管理,力争全年完成城镇投资22.3亿元、增长20%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加快完善县城集聚功能。围绕将县城打造成为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大力实施“三个片区、五个节点”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力,力争完成城区建设投入11.1亿元、增长12%以上。加快城东新区建设,全面完成“四路一桥”路网工程,大力推进漳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房屋征收工作,着力开展征收区域地块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旅游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等牵动性项目,加快高岐家园、文体中心、山水同和等项目建设,着力将城东新区打造成集文化体验、旅游服务、商业贸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区块。完善城南新区综合服务功能,推动龙川广场、西宏山庄、黟县茶城等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润豪农贸市场、国际青年旅社等项目尽快营业,规范发展商贸中心,精心打造休闲、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特色“一条街”,着力将城南新区打造成为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旧城保护改造步伐,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强化老城区古街、古巷、古民居保护,逐步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适时启动保护利用项目。认真谋划争取棚户区、自来水一厂改造等项目,实施好“三小”改造、中小河流漳水(城区段)治理等工程。推进中心城区周边发展,重点抓好五里、深冲特色村庄产业环境提升,加快推进东岳山公园、余家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度假区和茶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城区综合承载力。
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特色城镇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城镇产业发展,力争完成城镇建设投入11.2亿元、增长30%以上。以打造西递、宏村国际旅游重镇、渔亭商贸重镇和黟西北生态休闲集散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重点抓好宏村•印象、西递1047商贸街、渔亭商贸新区和5个农民新村项目建设,促进城镇功能大提升。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确保完成390幢非徽派建筑改徽,促进城镇面貌大改观。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黄祁高速、太平湖至牯牛降旅游公路黟县段等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歙黟一级公路项目,不断提升通达能力。
全面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完成黟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编制乡镇总体规划,提高控规覆盖面。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复垦治理力度,保持耕地占补平衡。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对低效用地坚决“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强化执法巡查,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严格落实宅基地审批制度,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抓好街景综合改造和夜景亮化,加强城区交通秩序、户外广告以及市政设施管理,营造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和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六)注重环境保护,谱写生态建设新篇章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建设完成绿色质量提升点40个、4930亩,新建、改造苗木基地8个、1190亩,确保完成造林7900亩。推进绿色质量提升向机关、小区、学校延伸,创建园林式绿化单位(小区)5个。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鼓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参与苗木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拓展林业产业化融资渠道,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农发香榧示范基地等7个林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500万元以上。
抓好生态保护。以开展新安江流域补偿机制试点和综合治理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漳河城区段和渔亭段综合治理,完成羊栈河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任务。巩固省级生态县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关键区域控制,强化田园风光保护,出台《加强全县田园风光保护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加强林政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加大饮用水源管理和渔政执法力度,保障水资源安全。落实森林防火各项保障措施,争创全省无森林火灾县。
做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推广节能灯具,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确保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97%以上。切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争取实施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推进宏村污水管网、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升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达80%。加快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站项目建设,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七)突出产业打造,促进文化发展新繁荣
紧紧围绕打造“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努力构建独具黟县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启动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影剧院改造,新建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点50个。不断完善和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实施县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扩容、少儿图书馆和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延伸,努力构建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管、用”长效机制,力争3年内进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先进行列。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快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黟县核心区建设,推动文化遗产传承性、整体性和科学性保护。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级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力争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资源和遗产保护力度,进一步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的深度结合。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促进文化消费为目标,加大古城区保护,引进外来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文化体验、文化旅游综合体等设施,启动陶渊明故居(守拙园)、老房子文化村等项目,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大力实施文化进景区工程,充实古村落景区文化内涵。继续推进“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完成3个古村落、30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现有文化企业、家庭作坊做强做大,鼓励非遗传人大力发展生产性保护传承基地,提升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影响力。力争培育2户文化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八)壮大财政金融,提高保障发展新水平
千方百计做大财政总量,扩大信贷规模,进一步提升财政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切实抓好财税征收。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营改增”政策和省市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意见,整合财政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投入及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培植壮大后续财源。积极稳妥发展总部经济。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增强乡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力争四镇税收收入增长18%以上,四乡税收突破1000万元。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推进综合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财政支出优先用于改善民生。加强财政监督,强化财政监督职能的事前、事中介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健全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管理体系。
切实强化金融保障。主动适应金融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协调,全面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政银企合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和信贷产品,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三农”、文化产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拓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鼓励县外金融保险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创建金融生态县,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做实政府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增强融投资和偿贷能力,力争实现融资到位资金2亿元,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九)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生活新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计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优先改善民计民生。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服务,精心组织实施省市民生工程,力争民生工程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夯实产业支撑,强化增收举措,广开增收渠道,削减居民公共产品消费支出,确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面落实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工程,加大技能、创业培训力度,切实增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健全城乡临时生活困难救助保障机制,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标准年增长10%。加大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力争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广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成200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健全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全县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健全人才选拨、培养和引进机制,积极引进紧缺人才。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营造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抓好等级医院创建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成美溪烈士陵园、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对台和外事侨务工作。关注留守儿童成长,重视发展老龄委、残联、红十字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做好老干部工作。坚持依法统计,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抓好工商联、物价、档案等工作。
(十)创新社会管理,构筑和谐稳定新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打造“平安黟县”,全力建设“美好黟县”。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城镇社区建设,推动社区网格化、扁平化和信息化管理,把社区打造成加强社会管理的新平台,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重点抓好北街精品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创建5个标准化农村社区。引导和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企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责任,努力形成整体合力。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深化“平安黟县”建设,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加强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建设,构建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进信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评测相结合的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快构建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提升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构建维护稳定长效机制。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专项治理整顿,确保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地震等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入推进“六五”普法,积极创建“法治黟县”。不断拓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特殊社会群体的管理,严密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拉高标杆,强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聚心聚力聚气,勤政廉政善政,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勇改革促发展,打造开放政府。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路,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改变旧的路径依赖,在创新体制机制中增强发展活力;善于把握历史机遇,用好用活政策,有效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在突破瓶颈制约中加快转型升级;注重学习发达地区和兄弟区县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抓落实提效能,打造高效政府。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加强条块、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部门就是政府”意识,凝聚工作合力。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绩效管理推进制度,对议定的事,雷厉风行、说办就办,全面提高执行力。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督查督办和行政问责,坚决治庸治懒,坚决反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严肃处理不作为、乱作为和执法不公等行为。
重民生察民情,打造服务政府。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第一标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民生、关注民情上来,更加关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需求和愿望,努力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牢固树立“服务就是发展”理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聚正气立公信,打造法治政府。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提高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认真采纳和落实人大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和政协委员调研成果。
转作风树形象,打造廉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带头改进工作作风。牢牢把握廉政建设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国土资源开发、国有资产转让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重点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规范公共资源管理权力运行,深化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重点领域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科学发展任重道远,美好黟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与全县人民一道,团结奋斗,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为早日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黟县 政府工作报告 黟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