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

时间:2023-05-17 21: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惠水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惠水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农业富县、工业强县、城建兴县、商贸活县、文化亮县、旅游热县”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把农业做精做优、把工业做大做强、把城镇做特做美”的重点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抢抓扩大内需新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强力推进,重点突破,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5.3亿元,占计划的98.95%,同比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8.99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8.57亿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完成7.74亿元,同比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08年的36.6∶32.7∶30.7变为2009年的35.5∶33.9∶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4亿元,占计划的107.74%,同比增长22.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3亿元,占计划的100.3%,同比增长25.6%。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各项存款余额由年初的16.52亿元增加到年末的20.08亿元,贷款余额从年初的11.07亿元增加到年末的12.96亿元。

一、三农工作创新业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六个一百万”工程、“五业双千八基地”和“185”工程建设,抓好蔬菜、优质米和杂交玉米、烤烟、畜牧业、劳务输出五大产业,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全县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5.2亿元,占计划的100.66%,同比增长12.1%,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完成5.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74%,同比增长23%。粮食产量16.67万吨,占计划的98.64%,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40元,比上年增加350元。烤烟收购完成3.23万担,占计划的117%,同比增长11.5%。

二、工业经济健康运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人才招聘会、实行电价补贴、协调银行贷款等方式,创新激励机制和扶持办法,实施精细化服务,率先在全州推行“一厂一策”帮扶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6.66亿元,占年计划的104.14%,同比增长25.01%,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4.13亿元,占计划的104.9%,同比增长25.18%;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7.68亿元,占计划的105.2%,同比增长30%。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7.07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4.06亿元,占计划的101.4%,同比增长1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

三、园区建设提速升级。抓住长田工业园区被命名为“贵州省中小企业成长示范基地”的机遇,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长田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产值60亿元以上、财税收入4亿元以上、安排就业3万人以上”的目标。借助省经信委、州、县三级共建园区平台,编制完成《长田中小企业成长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面积扩展到33.4平方公里。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长田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及广场,为园区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目前,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0户,投产43 户;新签约项目13个,引资8.56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3亿元,实现税收3110.27万元。

四、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充分利用长田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平台和相关优惠政策,加大优势推介力度,打造效率惠水、平安惠水、和谐惠水,吸引大量客商到惠水投资创业,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3个,到位资金5.9亿元,占计划的118.1%,同比增长11.8%,其中,续建项目14个,到位资金1.48亿元,占25.1%;新建项目29个,到位资金4.42亿元,占74.9%。

五、项目拉动成效显著。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资”的战略方针,发扬“争、拼、抢、挤”的精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共争取四期中央新增投资项目81个,总投资1.6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1亿元。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创新提出“八个100%”要求和实行“六个一”机制,实现了“开工早、建设快、保增长”的预期目标。加快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人饮、卫生、供电、灌溉、廉租房、农危房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进度,有效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完成好花红乡中联渡口、传兴渡口和甲戎乡青河景区渡口的建设;实施3条通乡油路工程40公里,总投资2586.4万元,完成42条通村公路工程241公里,总投资1687万元;启动建设摆榜、鸭绒、抵季三个客运站;积极配合做好惠水至兴仁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和贵阳经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

六、财政预算执行积极有序。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经济强县目标,切实加强征管和统筹协调,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财政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14亿元,占计划的106.8%,同比增长25.1%,增收4283.2万元,连续8年提前超额完成收入任务,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亿元,占计划的118.3%,同比增长30.12%。全年财政总支出累计完成7.98亿元,占预算的189.6%,同比增长23.5%,其中发放职工津补贴和绩效工资刚性增支4302万元。

七、城市品位大力提升。坚持按照“规划是龙头,路网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经营是手段,特色是方向,人气是目标”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拓展城市区域,改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完成圆台东路、县府南路、青少年活动中心、白果新区滨河景观、白果新区廉租住房等项目的详细规划并启动实施。全年工民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5.62亿元。完成“三桥两路一园”重点工程建设;建成日处理污水7000吨的县城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并投入试运行;完成房地产开发5万平方米,县城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24.6平方米;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24%、33%和6.02平方米,比2008年增加2.5%、1.2%和0.72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30.74%,提高1个百分点。

八、旅游事业呈现新起色。围绕“旅游热县”发展战略,编制完成《惠水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为重点,全面启动百鸟河景区公路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九龙景区民族村寨、好花红村和东山生态园旅游休闲度假设施,打造“三都稻香特色狗肉一条街”,建成运营两星级宾馆,启动建设四星级宾馆。打造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不断延伸以枫香染、农民画、布依剪纸为主要产品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在县城周边形成一条旅游休闲带,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年共计接待游客69.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7亿元。

九、平安惠水建设开创新局面安全事故有效遏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摩托车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等专项整治行动,特别针对矿山、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烟花爆竹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排查,强化监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和政法机关基层基础建设明显加强,通过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专项行动和刑释解教人员排查摸底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惠水”系列创建活动,同时加大对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惩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91.83%,提高7.15个百分点。

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源头预防、源中化解、源尾稳控”的原则,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作、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扎实开展“三级联访”活动,对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协调解决,不激化矛盾、拖而不决,不推卸责任,畅通了信访渠道,推进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积案清理化解工作。

政府应急能力得到提升。健全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工作责任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抓好应急人员配备、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启动应急信息指挥平台建设,政府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处置1起重大突发事件、2起较大突发事件、50余起一般突发事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十、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共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2650万元,中、小学生均标准分别达500元、300元,免费提供930万元教科书,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380万元,受益学生5170人次,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住宿费130余万元,投资840万元实施8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成绩稳中有升,高考成绩实现再突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694人,上线率达43.8%,同比增125人,居全州第四位。完成教育部两个科研课题,22人获教育部教师教育科研表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完成县职校宿舍楼建设工程,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落户我县。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文化体育事业得到发展。成功举办全国大学生暨青少年藤球锦标赛、全省冬泳比赛和全州第三届新农村运动会,成为藤球、毽球等特色体育项目基地县。《好花红》数字电影在我县隆重开机拍摄并取得圆满成功。完成173处文化遗产点的登记、录入、测点工作,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古代岩画、古代铜鼓等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和《贵州新闻联播》等栏目专题报道。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依法取缔2家网吧,文化市场秩序井然。完成“村村通”工程安装任务,县城有线电视网成功实现数字电视整体平移。

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和平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县医院住院大楼主体完工,建成村卫生室40个。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没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省级评审验收,“降消”项目有序推进,孕产妇死亡得到有效控制,住院分娩率从2005年的22.69%提高到现在的69%,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共有27.6万人次参合群众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报销补偿合医资金3953万元。

人口与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建成县计生服务站和摆金、雅水、岗度3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启动三都、王佑、芦山、羡塘4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不断加大平时暗访、督查力度,基层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均控制在州下达的目标范围内,顺利通过省、州年终考核。

文明建设再创佳绩。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加强,“五五”普法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日益丰富,公民道德行为逐步规范。成功举办第二轮“五创五比”活动,“惠水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丰富了精神文明活动内容,展示了精神文明活动新成果,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坚持“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的方针和人本服务理念,想方设法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全面落实就业目标责任制,大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多渠道提供就业再就业。全县共开辟公益性岗位589个,解决“零就业家庭”28户,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78人,城市登记失业率为4.3 %。

社会保障逐步提高。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衔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强化社保资金统筹,扩大非公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覆盖面。切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覆盖率。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实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发放低保资金2621.5万元,受益群众17.2万人,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县”称号,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县”称号。征缴社保基金3552.5万元,发放社保资金3393.2万元。发放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63万元,受益700户。投入1136.5万元,完成948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投入1200余万元,完成180套9000平方米廉租住房工程。完成5196万元电网建设任务,全县实现户户通电。

双拥、民族宗教、科技、武装、国防、人防、消防、档案、史志、统计、物价、工商、质监、气象、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机关事务管理、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有序推进。

十一、政府建设不断增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府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县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68件,办复率均达10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办理行政复议4件、行政执法监督1件,县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行。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

惠水之所以能与时俱进,得益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把农业做精做优、把工业做大做强、把城镇做特做美”的重点发展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破除影响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谋发展、思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工作举措,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赶超。

惠水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得益于项目带动、科学发展。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扩内需、保民生、保增长”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了县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向惠水,促进了农业产业生机勃发、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促进了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实践证明,项目是加快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发展是推动惠水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只有项目带动和科学发展并举,才能破解难题、摆脱困境、永葆活力,才能不断扩大有效投入,才能争创赶超发展新优势。

惠水之所以能统筹发展,得益于求真务实、扎实苦干。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立足本县实际,狠抓园区升级建设、城建扩展靓县和社会事业发展,开创了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大兴“讲实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增强工作的闯劲、韧劲和狠劲,就能确保干一事成一事,积小胜为大胜。

惠水之所以能和谐发展,得益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重民意、重实际、重操守、重能力”的工作导向,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注重以制度建设推进政府部门的自身建设,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政务环境,为推动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实践证明,只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巩固优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惠水就一定能处处抢占先机,步步赢得主动,就一定能快速发展、实现赶超。

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和支持惠水建设与发展的各人民团体、省州驻县单位、驻惠军警,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合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从经济发展方面看: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矛盾较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产业链短;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够快,龙头企业带动劲力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仍然不多,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从和谐建设方面看:农村发展仍滞后于城镇,城乡不和谐因素还未消除,保护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社会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信访问题呈现多元化,群体上访有所增多,信访秩序有待改善。

从人民群众需求看:水、路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已成为制约加快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瓶颈。虽然教育、文化、医疗、社保、就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从稳定发展环境看:实施重点项目和城镇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过程中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极个别企业改制中暴露出的问题仍然突出,社会治安离群众满意还有一定差距。等等。

对于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是冲刺“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圆满完成“十一五”计划和编制“十二五”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要求,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第一理念,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为第一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标准,紧紧围绕“农业富县、工业强县、城建兴县、商贸活县、文化亮县、旅游热县”的发展战略,突出“把农业做精做优、把工业做大做强、把城镇做特做美”的重点发展定位,按照“一产巩固提升打基础促和谐、二产做大做强增总量壮实力、三产做活做大增人气强后劲”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努力促进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商贸、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抓好群众关心、事关全局的“十件实事”,不断开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新局面。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8.7亿元,增长13%;农业总产值完成16亿元,增长5.4%;工业总产值完成33.31亿元,增长25%,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9.66亿元,增长23%,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2亿元,增长19.94%;财政收入完成2.68亿元,增长2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1亿元,增长21.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8亿元,增长35.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增长3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04亿元,增长20.54%;粮食总产量完成17.3万吨,增长3.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640元,增收400元,增长12.3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农业产业化调整,强力推进农业富县步伐

按照“强优势、扩规模、调结构、重投入、培市场、增收入”的农业产业化思路,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农业较快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效益。

重抓“185”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实施“185”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狠抓重点牵动、示范带动和政策促动,在“调优、调特色、上规模、上档次”上大做文章,科学规划,进一步调优品种布局,合理配置种植茬口,加速土地流转进程,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大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抓好整合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加快“三小”工程和病险库治理工程步伐。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着力打造高镇镇首创村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工程。

强力发展畜牧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整合石漠化治理和产业化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大力发展饲草型、节粮型畜牧业。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的道路,扩大养殖规模,培育养殖大户。扶持各类养殖合作社,采取企业订单方式,保证最低收购价格,与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借助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营造发展现代农业氛围。以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在惠水召开为契机,营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氛围。采取一套农业专题图片展示、一张光碟播放、一场农特产品展销会、一台文艺演出、一本宣传推介手册等形式全面展示惠水农业发展历程,在总结提升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针对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少、少而散的现状,采取分类扶持、重点培育的措施,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永红“牛头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为契机,依托永红、黔红等龙头企业,重点加大在农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市场开拓上的引导扶持力度,增强带动农户能力。

培育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生产、市场销售体系,鼓励农民群体创办更多的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经营企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千家万户网络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专卖、网销等现代流通业。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防范、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和林权纠纷。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多元化的征地补偿办法,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加快新农村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继续抓好省级示范点九龙村和县级示范点好花红村的建设,探索出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大力培养农村乡土等社会实用型人才。推广“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更多的新农村。

做好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和谐。继续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坚持治水与固土并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并举,确保治理目标按期实现。结合退耕还林、珠防工程等项目,坚持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严禁乱砍滥伐,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45%。同时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降低森林火灾受害率和林业病虫害成灾率。继续实施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切实抓好生态示范乡镇、生态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完成三都镇上衙村五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带动其他乡镇的示范创建工作。

二、突出园区扩大升级,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步伐

按照“抓产业规划调布局,抓平台搭建聚产业,抓招大引强增总量,抓环境提升促发展,抓人才培养增后劲,抓品牌强企创效益”的工业化发展思路,进一步把园区升级建设作为我县工业强县的突破口,加快园区提速升级,努力提升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

夯实平台,提升项目承接水平。按照《长田中小企业成长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做强做大长田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十二五”期末实现百亿产值的发展目标,借助省经信委、州、县三级共建园区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园区项目建设用地储备、水、电、路、通信、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切实解决好企业生产、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用地等基本问题,扩大发展空间,提升承接项目能力,为工业园区升级打造一个坚实的战略平台,吸纳项目、招引客商,使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引领惠水工业再上一个台阶。按照清洁发展、循环发展的要求,引导园区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工作,鼓励引进符合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解决就业能力强的项目进入,打造环境优美、适宜创业的生态型园区。力争园区2010年累计投产项目达50余家,完成规模产值1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600万元以上;引进新项目10个以上,签约项目协议引进资金4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

做大扶优,加快产业聚集。按照“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总体思路,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厂一策、整体推进的办法,抓好工业发展。一是围绕“装备制造、食品药品加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印刷包装”五大产业,重点抓好永红公司“年产5000吨特色食品生产线”、惠水金鑫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技改”、贵州和元管道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新型塑料管材生产线”、贵州天虹志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年产40250千米”各种电缆、泰安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熟料异地技改”等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促进早日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进一步完善“一厂一策”措施,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继续实施好县领导和部门定点联系企业制度,指导配合协调解决企业的当务之急、当务之需,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创新机制,确保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面对当前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们还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作再加力、责任再增强、措施再灵活、思路再拓宽、机制再创新、策略再调整、政策再优惠、环境再改善,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对待,特殊项目特殊对待,该办的事迅速“畅通”,出现梗阻的事尽快“疏通”,需要上级解决的事积极“沟通”,有利于惠水经济发展的事主动“变通”。强化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招商的意识,形成“万众一心抓招商、齐心协力上项目”的强大合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有的放矢地走出去招商,认真做好外来客商的服务工作,强化以商招商,积极引导外出务工有成就人员返乡创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招商引资格局。加强项目谋划,认真研究上级对口部门的行业政策、工作重心、发展重点,专职谋划项目,动用各方力量和优势寻求有利的时机和有效的机遇,努力谋划好大项目和好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后劲。优化招商服务,对签约项目和在建项目,继续实行“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班子负责、一套考核办法跟进、一项举措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加强工作调度,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对引进和落实项目进行研究,及时解决招商引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整体推进全县招商引资工作。

三、突出非公有制经济,调整所有制结构

目前,我县的非公经济比重占72%,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决定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机遇,用好用活用足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以全民创业为导向,把非公经济的发展作为调整所有制结构、整合民间资本、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人员就业、改制下岗人员安置的重要渠道。

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重点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依法协调配套使用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健全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服务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各种损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行为,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和谐、公平、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突出项目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树立“投资是硬拉动、项目是硬支撑”的发展理念,把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争、拼、抢、找”项目和落实项目并进并举,按照“政策促动、项目拉动、机制推动、企业联动”的工作思路,继续抢抓中央实施新一轮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投资保增长取得新成效,增强惠水发展后劲。

创新工作思路。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提出一批符合中央资金投向、前期工作扎实、投资强度大的项目上报,并力争得到落实。放宽眼界,创新思路,有效捕捉外部信息,把握产业发展走向。继续加大项目库建设,从资源综合利用中找项目,从企业产品延伸中找项目,从科技成果转化中找项目,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整合转移中找项目,壮大非公经济,培育后续财源。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今年,全县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6.95亿元。这些项目对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必须超前谋划、重点突破。精心实施好整合农田水利设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等重大民生项目,实现改善民生、拉动增长的“双赢”目标。

拓宽筹资渠道。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做大做强政府为主体的投融资平台。加强政银企合作,缩小地方存贷差,把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主导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进一步引入BOT、BT和TOT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落实项目工作责任。继续坚持“一个项目、一项规划、一套举措、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推进落实机制,采取超常规措施,着力抓好落地项目的跟踪问效,确保项目早审批、早开工、早见效,特别是建设、国土、环保、林业、招商等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健全项目工作督查机制,充分调动全县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突出增强保障能力,加快财政稳步增长

围绕实现2.68亿元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大力培植财源税源。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的总体要求,准确编制财政预算,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强化财税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严禁越权减免税行为,清查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积极推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严格“收支两条线”,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规范化征收管理,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完善重点税监控机制和综合治税机制,调动各方协税护税积极性,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强化财政管理。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乡财县管”等改革,积极探索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和效率。加强财政监管,实行监察、审计、财政为一体的财政资金协调监督机制,完善事前参与预警、事中跟踪防范、事后审核问效的多层次和全方位监督格局,切实加强对社保资金、支农资金、土地开发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监管。

继续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编制财政支出预算,在保工资和保运转的基础上,减少各种弹性支出,重点保障社保、惠农补助、扶贫济困等资金,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六、突出城镇化水平提升,强力推进城建兴县步伐

注重发挥城镇化一头连着新型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的“扁担功能”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老城区服务功能,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切实增强城镇聚集能力。

高起点编制规划。以规划引领城镇建设,在《惠水县城总体规划》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县城公共交通网络等专项规划和重点地段、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县城建成区控制性规划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启动城区专业市场规划,编制通往县城五条高速公路的匝道口经济带规划。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监管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优质高效抓建设。按照路网建设为基础,新区建设带动老城区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大手笔运作白果新区组团式开发和四星级宾馆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新区建设步伐;以圆台东路和县府南路片区改造为突破口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以市场、供水、公厕、垃圾转运站、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城市功能;以惠民大桥雕塑景观、永红广场绿化美化、白果新区滨河景观和涟江河道县城段治理工程为突破口提升城市品位。

创新机制抓管理。继续加大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两违”行为。加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下大力气整治城区交通秩序,依法规范三轮车等车辆营运行为。狠抓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乱倒垃圾等现象治理,切实解决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脏乱差问题,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创建成果。

集镇建设抓推进。编制省道沿线乡镇、县城周边集镇商贸市场规划,完成五个新农村建设点整治规划,使全县总规覆盖率达到50%以上。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重点抓好长田、三都、摆金、大龙等乡镇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集镇综合承载能力。

当前,我县第三轮城市建设序幕已经拉开,城乡大建设目标已经确定,把握五条高速公路过境的优势,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是形势所趋、发展所需、人心所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强力推进。

七、突出文化品牌和乡村旅游,强力推进文化亮县、旅游热县步伐

围绕“文化亮县、旅游热县”发展战略,结合《惠水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构建“旅游、宣传、文化、体育”四位一体办旅游的新格局,逐步建设成为贵阳综合旅游区中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切实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步伐。

发展文化品牌。以唱响“好花红”文化品牌为目标,对惠水布依文化深入挖掘、统筹整合,全方位注入“好花红”文化元素。推广运用“好花红”系列MTV创作成果,着力打造涟江处处“好花红”新景象,开发枫香染、布依剪纸、农民画、九龙苗族文化艺术表演等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推进城市休闲、乡村旅游、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实施《惠水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步伐,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打造贵阳城市经济圈最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完成涟江公园、九龙、好花红和青河等重点景区景点的控制性详规,集中精力打造九龙、好花红两个乡村旅游区并申报A级景区。建设涟江农业观光园,进一步经营好涟江吧海,打造涟江休憩带,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品牌目的地。切实在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上做文章,实现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内涵的融合,形成集民族文化、商务休闲、养生度假、康体运动、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涟江大公园”,加快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旅游发展的相关激励政策,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涉旅行业准入机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配套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城区服务设施,加快衣、食、住、行、文、体、娱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发展潜力较大的服务行业,做大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等现代产业,增强服务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八、突出改善民生主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以打造省级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县为契机,紧紧抓住收入核查这个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环节,按照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要求,坚持示范引路,规范操作,完善档案,设置城乡社会救助服务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可持续的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保障体系建设。

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严格从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改起,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最基本的住房需求。继续实施廉租住房建设,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的问题。

积极扩大就业渠道。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切实加强对进城就业、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大城镇职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创建综合性、专业性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工程,认真落实农机具、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做好失地农民和因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的养老保险及临时救助工作,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大力加强医疗保障工作,切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覆盖率。

九、突出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各项事业发展

继续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继续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杜绝因贫困上不起学的现象发生。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提供教科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县职校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的教育优势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行校企联合,为社会输送可用之材。集中力量办好高中教育,实施课程改革,扩大招生比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步伐,继续加大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保证参合率达到96%以上,进一步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不断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充实卫生队伍,健全完善药品挂网采购、单病种限价等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着力抓好人口计生干部队伍的业务培训,重点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全面推进“少生快富”工程,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认真落实奖励扶助制度,不断创新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和“后进警示”制度,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切实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继续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确保2010年度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

积极搞好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积极推进数字电视县乡联网工程,做好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强“五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坚决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启动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大力弘扬“惠水精神”,总结提升和广泛开展“五创五比”等系列活动。认真组织送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和进社区活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发展科技、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为文化亮县提供智力支持。

深入开展平安惠水建设。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两个责任主体规定,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深入开展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实现,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激励和考核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要求,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系统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以“打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为切入点,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十、突出规划编制,绘制“十二五”发展蓝图

合理确定“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对进一步统一全县上下思想,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切实把我县“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任务与土地、生态环境、矿产、水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现状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关系,同时,加强与省、州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使我县的“十二五”规划既符合惠水实际,又与上级的规划相衔接。

按照优势明显、区域分工、产业互补、环境承载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特别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规划研究一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快速上马。着力抓好涉及到农业、工业、交通、能源、国土、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等专项规划和撤县设市后的编制工作。

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申报建设用地工作,精心实施整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等重大投资项目。继续抓好惠水至贵阳城市干道建设项目申报,筹备启动惠水至高镇段城市干道建设。

围绕国家政策支持重点和资金投向重点,超前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将我县更多项目纳入上级“十二五”规划,为下一个五年发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继续做好双拥、民族宗教、科技、武装、国防、人防、统计、质监、档案、老龄、气象、未成年人保护、史志、残疾人、机关事务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盐政、烟草专卖等工作。

十一、突出解决群众所需,全力办好“十件实事”

围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县政府承诺今年重点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实施通乡油路33公里,通村公路200公里,完成6.01公里百鸟河景区公路建设。

2.实施“185工程”5万亩,减少贫困人口4400人;解决8.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3.实施基本农田整理10000亩、土地开发4000亩项目;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面积17.54平方公里。

4.建成白果新区滨河路一期(涟江大桥至泊岸御都一号路段)、309省道改线二期、永红大道与人民路交叉口道路、永红大道至职中路等4条道路;完成1.12公里涟江河道县城段防洪堤建设和2.1公里的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新建和改造公厕5座、垃圾转运站5个。

5.建成四中400米标准运动场;建成大龙小学、芦山雅羊小学、羡塘绸绢小学教学楼;完成三都中心校、鸭绒小学教学综合楼建设;完成太阳中学、甲烈、甲戎中心校学生宿舍楼建设。

6.建成1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改造和平镇廖家坡新村、高镇镇抵蒙新村;建成384套19200平方米廉租住房;完成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

7.建成县医院门诊大楼、医技综合大楼;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80%。

8.完成除和平镇外的24个乡(镇)小城镇规划及修编工作。

9.完成260个农村低压台区改造项目和第7批电网完善项目,开工建设110千伏甲戎变电站。

10.整合实施大坝、高镇、和平、三都4.05万亩农田水利设施项目。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立足当前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县政府将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继续扎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再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增强发展意识,进一步推进能力建设。当前,我们正处于各种危机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对我们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考验,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增强“四种能力”,即:敢于开拓,着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创新,着力增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敢于负责,着力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敢于碰硬,着力增强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

增强务实意识,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狠抓落实上。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坚决破除部门主义和本位主义,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配合不协调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建立健全狠抓落实的各项制度,对政府各项主要工作,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盯紧抓实每个项目,加强督查调度,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实效,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实行“一线工作法”,倡导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实事求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增强法制意识,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坚持以县委为核心,自觉接受县委的领导,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

增强自律意识,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从思想上、源头上、制度上预防腐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全面开展专项资金综合检查,从严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政府集中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加强监管和审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孕育新的希望。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激烈竞争,面对全县人民加快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我们耽误不起,更失误不得。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苦干,为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计划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惠水县 政府工作报告 惠水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