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遵义市委、市政府和赤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水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遵义市委、市政府和赤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竹业强市”战略,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着力保增长,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投资拉动成效明显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点,安排5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争取项目资金5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到位资金43310万元、增长20.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000万元,超遵义市下达指标13000万元,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7494万元、增长14%。
交通建设取得突破 仁赤、泸赤高速公路正式开工。赤长路、官葫路、官石路、沙复路、旺小路硬化工程全面完成,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维修改造202公里。完成丙安大桥、葫市燕溪子大桥、长期箭滩大桥、白云楠木林中桥建设,长沙龙门中桥、官渡官塘中桥、大同孔滩桥建设按计划推进。建成天台、大同、丙安客运站。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8906万元、增长45.5%。
城市扩容全面展开 城市路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红军大道、河滨西路全线贯通,城工大道完成路基工程,赤水大道完成综合管网入地工程,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全面启动; “三心一馆一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完成污水主管网二期工程,启动城市供水二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整脏治乱”工作,卫生与秩序良好。出台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政策,安排购房补贴300万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5310万元,新建住宅20.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9.55万平方米、增长55%。城镇建设完成投资55000万元,城镇化率达43.1%。
新型工业步伐加快 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补贴、减免企业各项规费1200余万元。组织供应竹原料21.3万吨,生产纸浆7万吨。3家造纸企业入驻竹业循环经济园区。赤水老窖产品上市。启动锦江醋业和之江晒醋技改扩产项目建设。“红赤水”生态食品公司完成扩产建设。黔兴煤业30万吨/年洗精煤项目正式投产。油气资源勘探工作扎实推进,官9井开采出轻质石油,官深1井顺利开钻,西门1井进场施工。新建小水电站8座、新增装机容量1.62万千瓦。农村电力设施完成投资16514万元,是2008年的50倍。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1%,提前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1000万元、增长24.5%。
旅游产业态势良好 完成赤水丹霞“申遗”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已列入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项目。完成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建设,启动了竹海景区、黄陂洞战斗遗址、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元厚龙眼节”、“复兴荷花节”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举办深圳、重庆、泸州等地旅游推介活动。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培训旅游从业人员240人次。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7%、23%。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00万元、增长18.5%。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新造竹林33558亩、完成补植补造70834亩、丰产林培育示范9137亩。新发展石斛4292亩。生态养殖逐步壮大,生猪生产稳定,出栏以乌骨鸡为主的家禽403万羽。完成土地整治3897亩,治理水土流失16.6平方公里、病险水库4座。建成沼气池1358口,推广省煤节柴炉5479户,新增农机具1342台(套)。解决农村3.5万人饮水安全、247户无电户通电。扎实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补助资金1750万元,受益农户8300户。天台、大同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粮食总产量实现14.73万吨,农业总产值完成89300万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18元、增长11.6%。
财税金融质量提升 深化非税收入收缴分离改革,推行社会综合治税,财政总收入完成24062万元、增长14.5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800万元、增长14.64%,10年来首次实现月均衡入库;税收质量进一步提高,非税收入比例降至13.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安排民生和支持经济发展支出增长23.97%,增加6145万元。银政银企合作良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8085万元、贷款余额383895万元,存贷比达到100:96.4;新增银行贷款48125万元、增长14.33%。
(二)着力保民生,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发展
群众生活得到保障 发放城镇低保金720万元、农村低保金653万元、城乡医疗报销补助2200余万元;发放困难群众救济款、医疗救助款220万元;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8250万元。新建廉租房252套1.2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200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1725户、补助资金1550万元。兑现退耕还林、住房保障、家电下乡等各项惠民补贴7500余万元。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两基”工作通过“国检”复查;完成大同小学搬迁、石堡学校扩建和市职教中心实训大楼等项目建设,改造校舍3.19万平方米;兑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4900户、“农家书屋”4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92个;完成太极楼修缮,启动赤水古城墙修缮工作;独竹漂、晒醋制作技艺、游氏武术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同古镇被命名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33个村卫生室、5019座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启动市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市中医院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通过省级初查评审。人口计生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三权+服务”工作模式得到国家计生委和中国计生协的充分肯定,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6.27%,自然增长率为2.06‰。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511个,城镇新增就业29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强化技能培训,转移就业6230人。开工建设新殡仪馆。建成赤水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乡村空气监测站。
(三)着力保稳定,经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监管加强 强化政府监管主体责任,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切实做好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矿山、建筑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圆满完成金华办沙湾村、官渡镇仙鹤村等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信访维稳取得实效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活动,有效调处矛盾纠纷,逐步化解陈年积案。“平安赤水”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应急联动、“打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安全感大幅度提升。
(四)着力抓制度,政府建设实现新提高
行政效能提高 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程序。落实项目建设“四制”管理,强化项目预算逐级审核和审计把关,全年审减资金2312万元。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部门工作承诺和评议制,强化工作调度和督查,实施行政问责8起。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查处违纪案件11件。
民主建设加强 重大行政决策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满意率95%以上。
科技、人事、审计、统计、物价、外事、侨务、气象、国防教育、人防战备、对台事务、民族宗教、市志档案、残疾人事业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奋力拼搏、化危为机,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驻赤部队、公安干警,向历届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回顾工作、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赤水经济社会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想干事、敢干事的氛围不浓,讲程序与讲效率的关系处理不好,导致有的工作推进不理想,“八件实事”的新殡仪馆建设尚未完成;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例偏高、第三产业比例明显偏低;三是竹原料运输路网建设欠账较大,影响了“竹业强市”战略推进和农民增收。对此,我们将倍加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遵义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西部突破”的要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生态立市、旅游兴市、竹业强市”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9‰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以上。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今年将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1.重点发展城镇建设
加强城镇规划执法 坚持“路网引领、城乡统筹、突出特色”的原则,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旧城区、赤水大道、城工大道、红军大道、河滨东路和文华大道等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建立城镇建设规划与拆迁安置规划同步实施机制。严格执行城镇规划公示制。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全面清理、盘活国有存量土地。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
加快城镇扩容步伐 按照2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建设,尽快实现城市扩容一倍以上。完成赤水大道、城工大道、红军大道、河滨西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启动河滨东路建设,早日建成十里河滨大道。建设红军大道与河滨西路、城工大道与河滨东路的四条连接道路。加快推进赤水大道、荷塘晓月、太平街、螺丝山四个组团和人武部搬迁工程建设,完成城市供水二期工程。扎实推进重点集镇建设。完成城镇建设投资80000万元、新建住宅30万平方米以上。
加强城镇综合管理 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城区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 “五化” 工程。加强城乡公共客运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启动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2.优先发展新型工业
搭建工业平台 继续执行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建竹业循环经济园区管理机构。完成竹业循环经济园区、酒业园区“五通” 工程。启动特色食品加工园区、轻工旅游产品园区建设。积极筹划油气园区建设。
壮大生态工业 组织供应竹原料25万吨以上,力争纸浆突破10万吨。全力支持赤天化纸业、天竹纸业、赤河纸业、华龙纸业等企业生产,力争原纸突破6万吨、纸终端产品突破4万吨。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企业,壮大竹木制品加工企业集群。充分利用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品牌,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推进竹叶黄酮、竹纤维、竹醋液、竹炭、虫茶和石斛保健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支持锦江醋业、之江晒醋技改扩产项目建设,争取年内投产。支持赤水老窖酒业完成2000吨/年生产线建设,引进2家以上白酒企业入驻酒业园区。
发展能源化工 全力支持中石化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力争官深1井、西门1井钻探取得重大突破。继续抓好小水电管理与开发。完成联众燃气公司2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供销项目建设。支持岔角煤矿15万吨/年项目、黔兴煤业30万吨/年洗精煤项目满负荷生产。支持鸿锐电冶公司实施5万吨/年电石技改项目。启动水泥公司技改项目建设。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打造产业龙头 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加强景区环境整治,打造旅游精品地。完成竹海、五柱峰景区一期工程建设;启动赤水大瀑布国家5A级、四洞沟和五柱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完成黄陂洞战斗遗址、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启动古民居保护规划,继续实施大同古镇、丙安古镇保护与开发。支持东部片区发展旅游。实施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展示中心建设,继续做好 “申遗”各项工作,力争“申遗”取得成功。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强与周边地区协调,完善区域间无障碍旅游机制。积极参与川黔渝旅游“金三角”、 “赤水河旅游发展联盟”协作交流和联合宣传促销,巩固和拓展客源市场,推动赤水旅游加速发展。
拓展服务平台 认真落实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服务行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和扶持医疗保健、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引资建设物流中心和竹产品、农产品、建材等专业市场。加快启动赤水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等旅游接待设施规划和建设,新增2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完善鼓励投资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提升宾馆酒店、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档次,引资建设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各1家,引导发展一批经济型酒店和中高档娱乐休闲场所,提升接待服务能力,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4.加强财政税收征管
完善财源建设考核机制,推进财源建设。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乡财市管乡用等改革,逐步推进“村财乡管村用”改革,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体制,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税收增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强化项目拉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1.精心准备项目 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认真做好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围绕结构优化升级,规划一批竹业、药业、旅游业等支撑项目;围绕特色能源开发,规划一批石油、天然气、水电等生产项目;围绕增强发展后劲,规划一批交通、旅游、农业、水利等基础项目;围绕国家惠民政策,规划一批科教、文化、卫生等民生项目。
2.全力争取项目 全力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产业路网、集镇防洪等重点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加大招商引资环境建设力度,营造全民招商引资氛围,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手续代办制和限时办结制,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000万元以上。继续做好银政银企合作,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激励政策,争取金融部门对地方发展的更大支持。
3.加快建设项目 全力做好仁赤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和群工协调工作,积极协调泸赤高速公路建设。坚持项目建设“四制”管理,严格工程预算“四个把关”,建立施工企业诚信度评比机制,推进诚信企业创建工作。完成万鲢路等产业公路硬化100公里;改造切角垭至仁友厂公路、加固官渡大桥和风溪大桥;完成大同四洞沟至元厚陛诏产业公路规划和大同孔滩桥至苗寨、宝源回龙至两河口产业公路路基工程建设;加快赤长路、官葫路、风香路、金竹路“安保”工程建设;完成葫市、旺隆、白云、石堡等客运站建设。完成九曲湖、楠木天、下坝、大南厂等病险水库治理,实施大滩、丙安电站小水电代燃料技改工程。实施金华办沙湾村、长期镇白田村、两河口乡集镇地质灾害治理和安置点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000万元以上。
(三)实行分类指导,彰显地方发展特色
1.城区三办做大城市,做强三产
以打造秀美赤水、温馨赤水、休闲赤水为目标,围绕城市扩容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城市干道连线道路和片区房地产开发,激活发展潜能。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和发展宾馆酒店、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现代物流等服务项目。扶持一批房地产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支柱企业。发展各种专业市场,完善市场功能。
2.重点集镇拓展城镇,增强辐射
高起点完成集镇控制性规划和一批新农村聚居点规划编制。搭建融资平台,扎实推进“三个集中” ,深入实施“四个一”工程。仁赤高速公路沿线天台、旺隆、葫市、元厚镇要作好以“黔北民居”风格为主的村镇、新农村聚居点规划和建设,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发展;马合公路沿线官渡、长期、长沙镇要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煤炭、油气化工抓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复兴镇要围绕酒业园区和长江村旅游产业集散地开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3.旅游乡镇依托旅游,发展三产
要围绕保护和修复生态,打造特色旅游集镇和旅游节点,加快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大同、丙安、葫市、元厚、两河口等乡镇在主要景区周边和旅游公路沿线,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接待点,加大招商引资,鼓励和扶持重要节点的特色餐饮、中档酒店、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能力。
4.产业乡镇围绕特色,打造品牌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竹业乡镇要加强竹基地标准化建设,认真实施丰产竹林培育,充分利用林地大力发展乌骨鸡养殖,提高林地综合效益。石斛乡镇要加大力度,扎实做大基地。适宜发展龙眼、竹荪、蔬菜和其他产业的乡镇要围绕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效益高、示范强的产业带。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赤水和谐发展
1.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壮大产业基地 扎实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加强竹木资源管护,扩大笋材两用竹林面积,提高竹林综合效益, 新造竹林2万亩、丰产竹林培育5万亩、补植补造7万亩。新发展石斛5000亩,建成金钗石斛基地2万亩。发展生态养殖业,建设无公害畜、禽、渔生产基地;加强乌骨鸡种场建设,加大“小规模养殖、大面积推广”力度,探索建立养、加、销一体化模式,出栏以乌骨鸡为主的家禽500 万羽。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以城镇郊区、骨干公路沿线为重点,扶持发展200亩以上商品蔬菜示范基地5个以上。
提升发展能力 紧紧抓住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机遇,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新增农机具1000台(套)以上,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粮食产量15万吨以上。积极推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科技、三产服务等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快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力争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6个,新增“四在农家”创建5000户以上。
深化农村改革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启动农户竹原料台账建设。继续推进天台、大同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健全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人员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加快农村客运线路审批改革,实行公开拍卖,有偿使用。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2.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继续坚持科教优先发展 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健全科学的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规范办学行为,打造品牌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做好竹业、药业等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研发和成果转化运用工作。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妇幼保健等工作,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5000座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创建遵义市食品安全示范镇1个、卫生集镇(村寨)2个,完成市中医院和大同中心卫生院建设。
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建设。加快赤水古城墙保护修缮。做好独竹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江西会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古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工作。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完成市志修编。办好建市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 巩固“国优”成果,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面推广“三权+服务”新机制,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倒查追究制,加大“两非”案件打击力度。完成计生妇幼保健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建设。
3.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完成农村低保扩面6000人。扎实抓好“三关工程”和“孝心工程”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慈善福利、老年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完成残疾人、民政救助站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新殡仪馆建设,改善殡葬服务。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进一步提高覆盖率。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就业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抓好大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设,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 “法治赤水”创建活动。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做好省轮船公司、客运站改制工作。全面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信访和基层调解工作。进一步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大打击 “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等工作力度,认真开展禁毒工作,巩固“平安赤水”创建成果,维护社会稳定。
继续抓好统计、物价、人事、档案、国防教育、人防战备、民兵和预备役、妇女儿童等工作。
4.全力办好“八件实事”
继续做好2009年“八件实事”。按照 “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原则,2010年扎实办好以下实事:(1)解决农村3万人饮水安全;推广省煤节柴炉4000户;(2)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万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400套2万平方米;(3)完成“三心一馆一院”主体工程建设;完成1.5万户以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4)新建竹产业公路400公里;(5)完成官长灌区一期工程建设;(6)完成赤水七中等10所薄弱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工程;(7)完成市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工程;(8)完成“赤水扬帆”市民休闲广场建设。
(五)坚持为民服务,建设勤廉高效政府
1.强化依法行政 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和任前法律考试制度,增强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完善政府重大行政事项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建设责任政府、“阳光政府”。
2.强化廉洁从政 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加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健全重点项目建设档案。完善和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等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打造节约型政府。
3.强化高效理政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服务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实施网上行政审批和行政电子监察工作,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继续完善和推进部门工作承诺制、评议制,加大督促检查和行政问责力度,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
各位代表,2010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赤水建市20周年。让我们在中共赤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抢抓发展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市20周年献礼!
推荐访问:赤水市 政府工作报告 赤水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