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提出《甘南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一、“十一五”规划执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甘南藏族自治州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提出《甘南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州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任务提前完成。据初步测算,2010年底,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4亿元,年均增长12.1%;大口径财政收入6.67亿元,年均增长2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3亿元,年均增长26.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5亿元,年均增长16.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89元,年均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7元,年均增长14.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7.76亿元,贷款余额63.36亿元,年均增长24.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1‰。
农牧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牧互补”战略有力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较大转变。国家投入14.82亿元,各级财政投入9.79亿元,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牦牛、藏羊为主的特色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建成试点村267个、专业养殖3.1万户、合作社65个,牲畜暖棚8881座。推进高原特色种植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青稞基地稳定在20万亩、杂交油菜基地18万亩。扶贫开发和劳务输转加强,减贫人口14.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32.4%,农牧民生产生活明显改善。
重点产业开发迈上新台阶。“工业强州”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2:23.95:52.63。工业增加值是“十五”末的3倍,水电装机容量是“十五”末的6倍。格萨尔、安多等重点企业规模扩大,黄金产量19.05吨,水泥产量257.4万吨。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商贸流通活跃,旅游经济增势强劲。五年出口总额1.5亿美元。签约招商项目219个,合同引资137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州整体实现“两基”目标。实施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新改建学校260所,撤并206所,寄宿制学校增加到189所,寄宿生大幅增加。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免费。取得科技成果60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18项。投资4.04亿元,改造建设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1个,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大幅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夯实,八县市全部实现省级优质服务县目标。全州文化基础设施较大改善,南木特藏戏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名录,一大批文化精品推出。城乡特色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全面实施,广播、电视覆盖率88.81%和93.82%。地震、物价、藏语言文字、气象、残疾人、老龄和勘界工作等为全州做出新贡献。
基本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参保22.1万人,发放各类保险金6.5亿元、低保金5.1亿元。新农合和新农保全覆盖。城乡累计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4%。统筹资金47.3亿元,办了一大批民生实事,较好地解决了上学、就医、行路、饮水、住房等方面的突出困难,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五年实施各类项目2723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58.39亿元,是“十五”末的4.3倍。新改建二级公路242公里、农村公路4576公里。新建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新增电网793公里,农牧村实现同网同价。改造建设一批城区垃圾处理、供水、道路、供热、防洪等设施。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城镇特色化改造加快。移动、电信、邮政等设施升级改造,城乡通讯通邮条件显著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完成投资14.7亿元,新建游牧民住房11437套,6.3万人定居。森林、草原、湿地保护和建设加强。天然林管护509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退耕还林15.3万亩,公益林补偿230万亩,义务植树2.2万亩。草场承包责任制基本落实。建立自然保护区8个2250万亩。淘汰水泥、铁合金等企业落后产能18.3万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建成。迭部县进入“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依法处置“3•14”等不稳定事件,维稳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综治维稳规范化和“平安甘南”建设有效推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力度,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宗教事务管理依法加强,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下降。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及“双拥”共建取得新成绩。
政府公共应急能力加强。全力组织抗击“5•12”特大地震和“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及夏河、合作、玛曲等县市特大暴洪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依法行政不断推进。“五五”普法深入实施。提请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单行条例3件,制发政府规范性文件49件。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682件、州政协委员提案643件。各级政府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运行加强,整体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二、2010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完成了州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2%,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2.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7.4%,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1%,城镇登记失业率3.94%,人口自然增长率6.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5。
(一)国家支持藏区发展政策逐步落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起步良好
全州一大批重要支持政策与重大发展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子,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年末财政总支出达到87.6亿元,净增26.5亿元,新增转移支付5.1亿元,累计20.3亿元。中央和省级各类建设项目投资大幅度增加,大部分公益性项目取消地方配套。藏区扶贫政策力度加大,甘南州整体纳入国家扶贫范围。黄河上游生态治理、夏河机场、二级公路及农村公路、城镇基础设施、政法基础设施、城镇和农牧村住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更多更大的支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二)农牧村经济加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提高
我们一手抓农牧业经济和城镇产业发展,一手抓强农惠农和民生政策落实,当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新增3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增1525元。
牦牛、藏羊、奶牛和草产业带建设加快。全州各类牲畜总增、出栏和商品率分别达到30.05%、36.93%和31.64%。肉类产量5.62万吨,奶产量8.39万吨。新增青稞高产示范田1万亩,良种覆盖率85%,粮食总产8.55万吨。推广杂交油菜5.2万亩,总产2.14万吨。药材种植9万亩,临潭进入省级药材种植大县。新建蔬菜温棚2000座,大部分投产。
52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两项制度”衔接和合作市国家级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实施。培训“两后生” 1900人、农牧民近2万人;劳务输转12万人次,收入6.7亿元。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近2亿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25处、护村护田河堤25公里、沼气池3300口、高效节能炉10200台。
城乡就业渠道拓宽,城镇新增就业4248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2861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00万元。“五大保险”参保新增4.1万人,新农保参保26.6万人。投入21亿多元,14件22项民生实事全部落实。
(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完成技改创新投资2.9亿元,帮助重点企业融资19.8亿元,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3.1%。安多公司日产2500吨生产线及100万吨水泥粉磨站、格萨尔公司选矿厂二期完成。建华公司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完成投资3120万元。早子沟金矿日产2000吨选矿厂完成投资4000万元。燎原公司配方奶粉开发和奶源基地建设、雪原公司改扩建和熟肉制品精深加工、晟羚公司牛羊肉和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加快实施。全州及合作、玛曲、碌曲循环经济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安多循环经济园区进入省级示范园区。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下降4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完成。水电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地吾尔等7座水电站开工,水泊峡等8座水电站建成,新增装机12.9万千瓦。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黄金4444.9公斤,增长9%;水泥73.15万吨,增长19.3%;发电量29.58亿千瓦时,增长5.5%;鲜冻畜肉1.48万吨,增长4.3%;乳制品5845吨,增长26.2%;中成药95吨,增长89.6%。“兰洽会”等节会招商签约项目45个,开工34个。
旅游产业恢复发展,拉尕山、冶海湖、贡赛喀木道、米拉日巴佛阁等景区13个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第十一届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冶力关拔河公开赛”等大型节庆活动举办。旅游接待近200万人(次),综合收入7.2亿元。
(四)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玛曲、碌曲“两基”攻坚高标准通过省级验收。投资5.1亿元改扩建318所中小学,完成校舍安全工程40万平方米。合作一中和合作藏中等重点中学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普通高校录取率达82.9%,舟曲灾区高考生全部升学。实施科技项目14项,取得成果5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4项。
总投资1.77亿元,9个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4所乡镇卫生院和251所村卫生室投用。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县市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计划生育扎实开展,利益导向机制和优惠政策落实,优质服务水平再提升。食品药品“两网建设”成效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15个乡镇文化站和220个农牧民书屋建成。《梦回拉卜楞》等剧目精排提升,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西新工程”中、短波实验台开工。20户以上 “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8200户。
(五)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当年交通项目投资15.6亿元。夏河机场开工,岷县至合作、尕秀至玛曲等3条二级公路进展顺利,10条通乡油路建成通车,65项通达通畅工程基本完工。合作至冶力关、夏河至机场二级公路和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具备开工条件。兰州至合作铁路、黄河玛曲至白河桥段、洮河九甸峡段水运开发项目完成可研。
总投资3.61亿元的临夏至合作、夏河段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和舟曲、迭部县液化天然气工程开工。“引洮济合”和“引洮入潭”水利工程前期取得重大进展。卓尼、碌曲、合作三县(市)牧区节水灌溉项目竣工。330 千伏多河变电站等 6项送变电工程进展顺利,合作变电站改造工程建设加快。
实施政务网办公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非涉密文件传输等8个应用平台投运。加快电信3G网络建设,新建通村基站23个。新开通100个村有线宽带,新增200个农牧村电信网点。新建62个移动3G网络基站,全州主要城镇基本覆盖。邮政服务“三农”加强,建成服务网点75个,乡镇通邮率70%,行政村通邮率40%。
舟曲等六个县地震灾后重建完成投资18.7亿元, 竣工186个,在建87个。2万多户民房重建和3.5万多户维修任务完成。
(六)城镇改造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
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和八县(市)县城总体规划进入审批程序,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投资10.6亿元实施21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夏河、合作、卓尼、迭部、碌曲、临潭等县城改造建设成绩突出。新争取合作市西城区集中供热、临潭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等23个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概算投资3.28亿元,完成投资3960万元。国家补助性投资5.68亿元,34622套城乡各类住房改造建设加快。2008年1077套廉租住房入住,2009年3551套廉租住房建成,2010年10862套廉租住房、1370套经济适用房、2536套棚户区改造、420套限价商品房、1056套公共租赁住房全部开工建设,13750户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全面完成。2477户城镇“双困家庭”享受廉租补贴481.2万元。
公共服务设施向城郊延伸,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加快。合作、夏河和卓尼等县实施城镇集贸市场改造提升,改造250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成舟曲等五县配送中心,扶持600户农家乐,带动城郊旅游商贸餐饮服务业融合发展。建成13个乡镇汽车站和81个行政村停靠站,乡镇汽车站“通邮合作”改造加快,城乡客邮运网络初步形成。
(七)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新成效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加快实施。2009年至2010年游牧民定居完成投资8亿元,竣工8297户,4.6万人定居。青稞基地、草原鼠害治理、牛羊育肥小区等规划项目总投资1.27亿元,实施效果良好。奶牛养殖小区、农牧户养殖设施项目开工。
投资7085万元,退牧还草215万亩,退化草地补播81万亩,退粮还草12万亩。投资7950万元,森林管护740万亩、补植补造1.5万亩、封山育林4.9万亩,退耕还林3.2万亩,义务植树1万亩。合作市面山绿化新增5006亩,累计达到1.6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勘界确权率达到76.3%。
投资1.5亿元,舟曲县23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23处地质灾害治理和夏河县城防洪工程基本完工。开展合作早子沟金矿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实施干旱草场节水灌溉9400亩,治理水土流失110平方公里。
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生态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察标准化加快,合作等四县达标。加强对华羚公司、合作污水处理厂、安多公司等重点企业环境监管,全州环境质量提升。
(八)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推进,社会治安大局保持稳定
实施州县政法机关基础设施项目11个,完成乡镇办公用房、“两所一厅”等52个基建项目,18个社区政务大厅和21个社区服务站建成投用,基层政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99件,调处化解率达96.9%。综治维稳基层基础规范化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有序推进,“严打”整治和社会面管控力度加大,禁毒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交通、矿山、建筑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大,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九)舟曲抢险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
8月8日舟曲发生历史罕见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遇难和失踪及重大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全国全省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大力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组织指挥下,州委州政府紧急启动特大自然灾害Ⅰ级响应,全力组织开展人员搜救、设施抢修、灾害排查、疫病防治、河道疏浚、道路抢通、物资转运、生产恢复、灾民安置、生活救济等极为艰巨复杂的抢险救援工作。特别是全州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兄弟县(市)迅速行动、各族各界无私援助,全力支持舟曲县抢险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在扎实的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重建任务省、州、县责任分工要求,全面开展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城乡居民住房加固维修基本完成,县城供水工程、白龙江河道整治、三眼峪防洪工程等开工,其它重建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大事多、难事多,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持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不动摇,同时,坚决顽强、沉着成功地应对一系列严峻挑战,战胜一个个巨大困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有力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各族群众团结拼搏、顽强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驻警驻军、公安干警、各族各界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较慢,农牧民增收难度大;重大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不够高,投资存在浪费问题;政府工作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存在执行力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倍努力改进,力争把政府工作做的更好,决不辜负全州人民的期望。
三、“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
“十二五”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藏区发展方针政策,推进甘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生产总值突破13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30亿元,年均增长16%;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72吨标准煤/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4亿元,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主要从八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大力发展农牧村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深入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继续加强联户牧场、牛羊育肥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建设,着力在提升质量、加快周转和增加效益上下工夫,突出加快高原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发展技术支撑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健全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草原保护、管理、利用机制,努力实现草畜动态平衡,推进草场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加快牦牛、藏羊优势畜种产业化发展,加强特有畜种资源保护,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高原特色种植业和高原特色设施农业发展,建设青稞、优质油菜、中藏药材和日光温棚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创建农业高产示范园区。建立完善良种繁育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积极发展高原特色林果业、种苗产业、山野珍品和水产养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着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抓好“六项扶贫工程”,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培育发展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稳步推进易地搬迁和生态移民,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规模,提高务工技能,千方百计增加劳务收入。
全力实施农牧村饮水安全、乡村道路、游牧民定居、危旧房改造、保障性住房、无电地区供电、广播电视“村村通”、通信网络、天然气、沼气、以电代薪、以煤代薪、农牧村环境清洁等工程,全面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城镇和农牧村公益岗位,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农牧民劳务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快完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五大保险”和农牧村新型养老保险保障能力,健全完善被征地农民和退牧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健全各项社会救助制度。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高原绿色食品产业,扶持壮大华羚、燎原、科瑞、雪原等龙头企业,支持安多公司等建设畜产品产业园区。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对外合作,组建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大力支持高原蔬菜产业发展,积极研发青稞等特色系列产品,努力将甘南建成全省重要的高原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全面实施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率先实现跨越发展。集中财力物力,提高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红色旅游景点及名胜古迹的保护和提升。打造拉卜楞、冶力关两个“年接待百万人次核心旅游景区”。打通“大九寨旅游环线”,把甘南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高原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以黄河上游玛曲段为重点的“一江三河”水电资源开发,水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积极论证和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努力形成以水电为主、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合理发展矿产建材产业。加大以黄金为主的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升级,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开展共伴生矿技术攻关和低品位矿产资源开采、选冶开发。加强水泥等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大幅提高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民族用品加工业,在保持和发展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向系列化、规模化发展,努力把藏毯、唐卡、服饰、民间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培育成重要的地方特色产业。
大力扶持中藏医药产业发展,加强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加快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研发基地和交易中心建设,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打造知名藏药品牌。
(三)突出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大力改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加快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现代运输业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交通运输业跨越发展。夏河机场建成投运。建设兰州至合作铁路,力争西宁至合作至川主寺铁路开工。全面提升“三纵三横”公路主骨架网络,到2013年,州府合作通高速公路,各县通二级公路,所有县道和50%的乡道达到三级,70%的行政村通硬化公路和50%的自然村通公路。修建一批旅游景区公路和通牧民定居点、林区、寺院公路,完成农牧村公路桥涵配套和危旧桥改造任务。开发黄河和洮河水运。以县级以上客运站改造升级扩容为重点,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运输网络体系。
实施33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主要水电站电网互联,扩大城乡电网覆盖。全州8个县城全部开通天然气,并力争扩大到沿线更多乡镇和村组,实现“气化甘南”目标。
实施“引洮济合”、“引洮入潭”工程。在洮河、白龙江和大夏河流域规划建设重点水利和水源工程。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安全发展需要的抗旱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抓好宽带多媒体通信骨干网络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移动通信、有线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以及农牧村通信网络和通邮工程建设。
(四)全面加快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支撑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
以提高办学质量为着重点,继续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政策向学前和高中教育延伸。健全完善教材、师资和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双语教育体系。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行“9+3”免费职教;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抓好继续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全面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等作为科技和人才工作服务的重点领域,提高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健全科技“三项”经费和科普专项经费增长机制。加快农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科技人员培训与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力争全州8县(市)创建科技进步示范县(市)。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各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大力发展中藏医药事业,加强中藏医专科建设,把藏医药纳入基本医疗服务范畴。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公众饮食与用药安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体育、广播影视设施建设。完成“西新工程”计划,提升藏语影视产品和藏文出版物生产能力,挖掘、保护、整理和抢救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推进拉卜楞寺“申遗”工作。积极发展公共文化和民族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战略。
(五)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加大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力争主要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实施好沙化草原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等一系列重要生态工程。启动白龙江上游生态治理和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等生态项目,争取实现遏制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的阶段性目标,建设青藏高原东部生态文明示范区。
推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三项基本制度。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保二期、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工程,加快生态建设产业化步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抓好野生珍稀动物保护、救助工作。加强玛曲、尕海等重点湿地保护区建设。
加快建立森林、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争取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合作市面山绿化第二轮植树造林规划。采取产业引导扶持、提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解决好退耕、退牧农牧民和生态移民的转产与后续生活问题。加强水电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和生态修复治理,建立水电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全州生态经济发展,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强化工业污染源防治,严格禁止高污染行业进入甘南。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推动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提高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探索建立以森林、草原、湿地等为主体的碳汇产业体系,努力获取更多更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监测体系,加大泥石流、滑坡、山洪、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力度。建设防灾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六)科学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上实现新突破
完成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及镇村总体规划修编,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重视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配套衔接,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社会发展等项目,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和基础设施共享度。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州府合作市、各县城、一级镇、二级镇、生态文明村五位一体城乡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把合作市率先建设成为现代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市,把各县城建成各具发展特色的区域中心城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中心集镇建设,把15个一级乡镇建成加工、商贸、旅游等特色鲜明的产业小城镇。
完善城镇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历史名镇、名村、名居保护力度,推进城镇特色化和绿化、美化、文明化建设,提升城镇品位。
(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取得新进展
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加快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股份改制和资产重组,推进产权多元化。加快资源要素价格、资源费和土地资源市场化改革进程。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稳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鼓励招商引资向农牧业产业化、旅游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等领域拓展。
培育发展资本市场,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鼓励社会投资,拓宽市场投融资渠道。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做好省内各市、各大企业的对口帮扶工作,用好帮扶项目和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协调发达省市、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对口支援甘南。
(八)全面加强平安甘南创建,为实现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完善维护稳定综合协调机制和联防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加强社会面管控,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以创建“平安甘南”为目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打击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公安、法院、检察、司法、安全、武警和民兵预备役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完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机制,把寺庙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范畴,改善寺庙基础设施。
加快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完善监管体系,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各行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关键看前三年。2013年是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我们拟提前启动州庆筹备工作。为了隆重展示六十年发展成就,我们将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选择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力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用两到三年时间,以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为自治州六十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
四、2011年的工作重点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实施州委“125554”发展战略,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力抓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件大事,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80.8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3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增长16%;大口径财政收入7.7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90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9‰;城镇登记失业率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提高农牧民收入为着重点,全力抓好农牧村经济发展和基本民生保障
继续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强牦牛、藏羊、奶牛和草产业带建设,新建联户牧场120个、专业养殖2800户,新建暖棚4650座,种植优质牧草10万亩。突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力争牲畜总增、出栏和商品率再有较大提高,产业效益持续提升。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推进青稞、油菜、中藏药材和蔬菜产业向适宜区域再集中。提升15万亩优质青稞基地生产水平,推广杂交油菜6万亩、中藏药材10万亩。继续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并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产业。
实施国家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计划,整村推进项目60个,并争取更多的扶贫贴息和贷款。继续抓好夏河县省级新农牧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试点及临潭县国家级“连片开发”试点,推进扶贫与低保制度衔接,扩大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培训农牧民1万人(次),劳务输转13万人,务工收入8亿元。确保贫困县农牧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实现2万人脱贫年度目标。
今年各级财政用于农牧业和农牧村支出总量要明显增加。加大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支持农牧村建设。开展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高产田力争达到35 %。夏河等三县实施3处牧区节水灌溉工程。解决农牧村6.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继续抓好藏羊、奶牛、能繁母畜补贴与保险、良种奶牛保险、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落实,并积极争取扩大农牧业补贴种类和范围,让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
继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新型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35万人以上。继续提高城市低保水平和农村低保月补差标准。开展“三支一扶”、“进村(社区)”公开选拔,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异地输转和开发公益岗位,年内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
继续高度关注民生,认真实施好省政府将确定的“十大惠民工程”,努力为全州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多办实事好事。
(二)以突破交通“瓶颈”为着重点,全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从今年开始实施全州交通建设大会战,用两到三年时间,下决心从根本上改善全州交通运输基本条件。配合好夏河机场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开工。做好兰州至合作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岷县至合作、尕秀至玛曲、宕昌至迭部、冶峡隧道及接线工程等4条二级公路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合作至冶力关、夏河县城至机场二级公路。加快建设郎木寺至玛曲三级公路,完成卡加曼至卡加道、巴藏至曲瓦等9条续建通乡油路任务。扎西滩至欧拉等6条通乡油路、50条以上农村通畅公路开工。完成玛曲县城至白河桥段、洮河九甸峡库区段水运开发项目前期工作。
争取“引洮济合”、“引洮入潭”重点水利工程年内开工。加大“一江三河”及其支流堤防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完成合作市格河防洪及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实施好舟曲县三眼峪等25处地质灾害和卓尼县上卓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加快临潭、玛曲等县城防洪体系建设,完善夏河县城防洪工程。抓好基本农田、人工饲草料基地等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
投资1.8亿元,新建和扩建合作城南、迭部阿夏、舟曲县城及博峪、插岗等5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5800万元,实施13项农牧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加强现代通信体系建设。投资3亿元,实施移动3G网络覆盖工程,通村率继续提升。投资9000万元,推进“行业信息化”、“宽带到村”和天翼3G网络建设。加强邮政服务“三农”工作,启动全州70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建设,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
(三)以旅游产业发展为着重点,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全面提速。当年国家专项和各级财政直接投入3亿元,整合相关行业项目资源投入7亿元,实施42个旅游产业开发和景区设施建设项目。夏河、舟曲整县推进,冶力关、腊子口、郎木寺、当周沟等旅游景区重点推进,把文化生态旅游培育成全州战略性主导产业。积极创新促销手段,办好旅游节庆活动,加强宣传推介。鼓励全民办旅游,积极招商引资,支持旅游企业跨区域集团化发展。
发挥天然绿色产品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华羚公司牛乳酪蛋白深度开发、科瑞公司牦牛酪蛋白产业延伸、雪原公司万吨牛羊肉生产线和燎原公司配方奶粉系列开发及奶源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绿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建材业,推进安多公司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华公司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舟曲60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全州水泥产量力争达到100万吨。
继续推进黄河玛曲段水电开发前期工作,抓好九龙峡等49座水电站建设,力争南峪等5座电站开工,代古寺等7座电站竣工或部分机组发电,水电装机达到110万千瓦。完成合作等6县市测风、测光前期工作,编制风能、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年内再建户用沼气2000口,并积极发展联户沼气。
推进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力争发现一批新矿区(点),增加可开发储量。支持格萨尔、早子沟等重点矿山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矿山监管,严格禁止小规模黄金资源堆浸生产。严格执行探矿权、采矿权年检制度和地质环境保护、节约利用资源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好佛阁藏药公司经典藏药生产线技术改造,支持临潭、卓尼、玛曲等县适宜区域大力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和初级加工,为企业和农牧民增效增收开辟新途径。
运用好国家藏区政策,引导全州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重点扶持合作澎曹公司扩建、夏河唐卡制品公司文化产业开发等项目。支持民族用品商贸流通业发展。加快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四)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着重点,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扎实巩固和切实提高全州“两基”工作成果,确保通过国家抽检。抓好30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学校数量整合到473所,完成40所学校校舍改造任务。启动标准化职业技校建设。实施学前“双语”教育,改扩建60所农牧村幼儿园。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设,实现秋季招生。认真落实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努力完成合作市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工作。完成800名教师和校长培训任务,壮大骨干师资力量。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办学质量。
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迭部等3所县级综合医院、6所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楼和100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医药卫生服务能力。城镇职工参加医保5.8万人,居民参保8.8万人。新农合参保51.4万人,参合率达到96%。规范药品招标配送机制,扩大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覆盖面。完善社区卫生网络和应急体系。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特色中藏医药建设,促进医药技术进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饮食与用药安全。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州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加快计生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做好舟曲、卓尼创建国家级优质服务县基础性工作,继续搞好“生殖健康进家庭”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州”工作。
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做好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工作。建设州文化艺术会展中心、63个乡镇文化站和228个农牧民书屋。举办甘南州首届农牧民运动会、全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加快拉卜楞寺等重点寺院抢救性文物保护工作。继续实施好中、短波试验台和“村村通”工程及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提高藏语言影视出版物生产能力。培育特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化发展。
加强农牧业和企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开展科技特派员支牧支农,年内下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地震、气象、地方志、老龄、边界管理、残疾人事业和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再有新发展。
(五)以县城改造建设为着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着眼于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率力争提高两个百分点。完成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和八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审查审批,开展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14个乡镇改造建设规划,形成相对完备的城乡建设规划体系。
完成投资3亿元的天然气入合作、夏河主干线铺设和舟曲、迭部天然气城区管网建设。实施好迭部等县城12项市政基础设施续建。开工建设合作市当周街道路延伸等13项市政工程。加快合作西城区供热工程建设,并在年内投运,提高供热质量;完成卓尼等6县城区集中供热扩建。2009年3551套廉租住房全部入住,2010年16244套保障性住房建成。今年再改造建设城乡各类住房25402套,其中廉租住房6452套、经济适用房2450套、城区和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1500套、农村危旧房改造15000户。继续推进县城和重点建制镇特色化改造,努力改善城镇市容环境。
开展合作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各县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加快向周边农牧村延伸,支持城郊舍饲养殖、蔬菜种植、农超对接、农(牧)家乐、旅游和餐饮服务,努力为城郊农牧民提供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岗位,推动城市与郊区经济互动发展。加快非农产业转移步伐,积极推进条件成熟的乡撤乡建镇。
(六)以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着重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继续加快实施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年内完成游牧民定居规划目标和23个定居点“四通”配套设施;建设牛羊集中育肥小区16个,奶牛养殖小区6个,草原鼠害综合治理330万亩,切实减轻核心区生态压力。配合省上做好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工作。推进迭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取得重要进展。
继续加大天然林保护和营林造林力度。启动天保二期工程,退耕还林3.95万亩、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试点3万亩和造林试点1.3万亩。合作市面山造林5000亩,并启动第二轮造林规划。加快勘界确权步伐,10月底完成325万亩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火,严防火灾发生。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继续落实好230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力争将甘南州列入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范围。加快建立责权利一致、运行规范有效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争取落实水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政策。各级财政加大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实施全州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抓好安多等9个循环经济园区基础建设,实施华羚公司牛乳酪蛋白产品废弃物资源化、燎原公司能量系统优化及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开发“碳汇”资源,发展低碳经济。
(七)以财源培植为着重点,全力做好财政税收和金融工作
支持矿产、建材、水电、农畜产品加工业等健康发展,培育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支持金融、保险、电力、石油等行业加快发展,争取为地方财源建设多做贡献。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把动员本地社会资本与支持招商引资发展结合起来,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稳定主体税源,培育新增税源,挖掘潜在税源,不断提高财税收入质量,建立财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向国家和省上财政性补助资金争取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优化支出结构,保运转、保民生、保基本。加强专项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加强对各县市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管理。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健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结合的动态工作机制。规范非税收入征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用活用好金融政策工具,全州贷款余额达到80亿元,力争新增贷款13亿元,主要支持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融资平台建设,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落实金融支持创业就业政策。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增加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的信贷力度。
(八)以社会矛盾化解为着重点,强化和谐甘南建设工作
全面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高度重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预警能力。针对甘南社会特点,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密防范和打击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共同化解矛盾。开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综合整治和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构筑社会和谐稳定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支持驻警驻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官兵生活和医疗条件。
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供应,打击恶意哄抬物价违法行为,适时采取平抑物价干预措施,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障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突出加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全力抓好交通、矿山等行业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党的领导,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依法健全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机制,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僧尼生活条件。创建“平安寺庙”、“和谐寺观教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九)支持舟曲灾后重建,建设全州灾害防治体系
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的要求是全面落实好国务院、省政府制定的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考虑灾后重建与舟曲县“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把灾后重建与基础设施改善、可持续发展、扶贫开发、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好8个方面50亿元投资的各类重建项目。州政府各部门和舟曲县,全力配合省上做好新老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灾害防治等各类重点工程建设。参与支持兰州市做好秦王川安置新区建设。落实好国家在财政、税费等9个方面的特殊扶持政策。抓好由州县负责实施的城乡居民住房重建、生产和生态恢复等项目建设,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同时,做好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续建和竣工验收工作。
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抗灾体系建设,修订和编制完善各类灾害防治规划和应急预案。加强地质、地震、洪涝、冰雪、火灾、病虫鼠害等灾害监测预警,科学设置暴洪、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等主要灾害监测站(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形成上下贯通、专群结合的灾害预防体系。投资建设气象灾害预警雷达站,强化灾害性天气过程预警预报。投资建设灾害监测预警综合技术平台和应急抢险基础设施,加快治理地质和暴洪灾害重点区域,提高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努力让全州各族人民生活的更加安心、更加安全!
(十)以依法行政为着重点,继续加强各级政府自身建设
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依法规范行政的各项新规定、新要求,健全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和有关社会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落实依法治州基本方略,加大贯彻自治条例工作力度,切实自觉主动地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扎实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定期发布政务信息,促进政府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和便民。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责权限。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运行体制。普遍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努力提高机关效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精简会议,压缩文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下基层抓落实上。加强公务员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预防腐败工作。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规范工程招投标、财政转移支付、土地资源使用、矿产资源配置、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坚决纠正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依法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对财政、民生、涉农、灾后重建和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合规有效运行。各级干部都要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都要共同努力建设勤政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蓝图即将绘就,发展目标鼓舞人心,建设任务催人奋进。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州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团结奋进、勇往直前,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甘南 藏族 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