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5-18 19:10:07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十一五”开局良好2006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紧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潞西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潞西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十一五”开局良好

2006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镇经济兴市、文化旅游活市、新型工业富市、特色农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亿元,分别增长7.9%12.4%9.2%。财政总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达2.03亿元,增长22.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达1.14亿元,增长28.7%。外贸进出口总额4.86亿元,增长17.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6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4亿元,增长12.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5.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9.8%15.6%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90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06元,增长9.1%

(二)特色农业强市战略迈出新步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粮、糖、茶、畜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27%。以“遮放贡”米为品牌,种植粮食47.25万亩,总产13.91万吨,其中发展优质稻10.19万亩。甘蔗面积21.48万亩,增长26.95%,总产93.7万吨,增长41.8%。茶园面积9.4万亩,增长21.7%,产量4553吨,增长27.1%。肉蛋奶总产1.5万吨,增长5%。水产品产量3302吨,增长10%。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订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完成东升南瓜、冬季马铃薯等订单面积2.82万亩,销售3.58万吨,产值3032万元。冬季农业产量12.16万吨,产值1.13亿元,增长21%,实现人均冬农收入418.2元,增长16.5%。试种438.4亩香料烟一次成功,为农民增收又添新亮点。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完成竹子造林5.6万亩、西南桦造林1.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1.6万亩,实现林业产值1.26亿元,增长16.9%。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投入建设资金1143万元,受益6乡镇138个自然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总投资2053万元、面积1.5万亩的遮放户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加高培厚瑞丽江遮放段河堤2.8公里,完成了芒棒、拉院、芒留等农田水利灌溉大沟建设工程,改善灌溉面积5.6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7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改造中低产田1.73万亩。认真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成了15个乡村农资店。

(三)新型工业富市战略取得新成就,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工业总产值完成10.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46%,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15.5%。切实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220千伏输变电、永利发厢用底板及胶合板厂、奥环水泥厂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海华贵金属冶炼厂、越盛硅厂、永鑫硅厂、薯蓣皂素加工厂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力开发水电产业,龙江水电站枢纽和弄另、芒里、浪光洒河电站相继开工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一期1.6平方公里的园区建设控制性详规,征地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继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企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四)城镇经济兴市战略扎实推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1.4亿元,新建改建了团结大街南段(景观大道)、罕相路下段、金塔大街南段等7条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网络化水平明显提高。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工程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总投资2650万元的芒市广场二期工程中缅友谊馆建成投入使用。积极配合州政府抓好芒市会堂、芒市体育运动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城区开墙透绿和“穿衣戴帽”改造力度,开墙透绿完成88%,青年路、为民路“穿衣戴帽”改造完成80%,城区主要道路种植了菠萝蜜、芒果等行道树,初步形成了一街一果一景的花果园林城市特色,城市绿化率为24%。华丰国际商城、芒市花园一期开发建成投入使用。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商品房销售面积12.53万平方米,增长136.4%,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又一新亮点。完成了城市街道更名和路牌门牌设置工作。遮(放)陇(川)二级公路建设进入扫尾阶段,遮(放)芒(海)口岸公路竣工投入使用。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芒海、遮放两个农村客运站建设,农村客运市场逐步规范。

(五)文化旅游活市战略取得新成效,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坚持“三贴近”文艺工作指导方针,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演出和送电影、送图书、送戏下乡等活动,活跃农村、社区和广场文化,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绩,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网点83个,发展微波传输数字电视用户2000户。

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完成了《潞西市旅游发展规划》修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成功举办了潞西“撤县设市”10周年庆典活动,配合省、州政府做好在芒市举办的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50周年纪念活动,潞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力度,旅游接待功能不断增强。勐巴娜西珍奇园国家4A级景区设施得到完善,芒市宾馆正式对外营业,勐焕大金塔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遮放旅游休息站建设进展顺利,勐巴娜西公园、树包塔、五云寺等旅游开发项目进入规划和招商阶段。全年接待中外游客53.89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34亿元。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用好用活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外贸企业转型,扶优扶强外贸企业,妥善处理外贸摩擦,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替代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储备项目50个,当年签约项目8个,结转项目13个,到位资金5.69亿元。

(六)各项改革稳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取得新进展,重点推进了东方宾馆、市场服务中心和供销社系统改革,百货公司、造纸厂改制方案正在酝酿。教育综合改革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已启动。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全年拨付支农资金749.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816万元,兑现了种粮直补、种粮增支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596.46万元,受益农户5676026.8万人次。“乡财县管”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明显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增民营企业34户、个体工商户713户,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质量、结构和效益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38亿元,增长12.6%;实现税收1.36亿元,增长22.5%,占税收入库数的74.95%

(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完成了全市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建设,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合理调整校点布局,撤并了13所农村中、小学校。“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小学入学率达99.53%,初中毛入学率提高了10.5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中毛入学率提高了4.3个百分点,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芒市中学4名考生高考成绩突破了600分大关。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以公立幼儿园为示范、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学前班为基础的学前教育模式初步形成。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市职教中心被认定为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断加强。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活动,全民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法帕科技综合开发、优质柠檬丰产栽培科技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科技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贡献率为53%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医院综合住院大楼主体工程进入尾声,9个乡镇卫生院的住院病房竣工投入使用。孕产妇、儿童死亡干预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和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明显成效,卫生执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深入实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和食品放心工程,积极探索药品监管新方式,率先在全省推行药品质量电子远程监管,实现了电子监管和数字稽查,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到村率分别达90%100%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5971人、医疗保险14919人、失业保险18780人、农村养老保险1759人。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08万元,受益9855人,发放下岗职工小额无息贷款101万元。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多形式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积极推行和探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分别为8.07‰和98.4%,当年农业人口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359户。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率80%

国防动员建设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工作成效明显。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扎实推进。人事、审计、档案、气象、妇女儿童、老龄、外事、侨务、人防、驻昆办、史志、保密、残联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明显提高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单位5个、州级文明单位12个、省级文明村7个、州级文明村5个。启动了“五五”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健全,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45件,办复率100%

以创建“平安潞西”、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依法强化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禁毒防艾”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年内无新增吸毒人员、社会面上无失控吸毒人员和艾滋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的阶段性目标。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大山林土地纠纷调处力度,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无重大火灾发生。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关闭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矿井和矿山,“三安”工作取得新进展。

(九)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顺利实施

市政府去年向全市人民承诺的10件实事基本完成。实施整村推进工程32个,完成了1440户特困农户的茅草房、杈杈房改造和83户易地搬迁;新建农村沼气池800户,节柴改灶209座,解决了农村10115人及2402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免除了21528名学生的学杂费、教科书费,捐助贫困中小学生2448人,建设中小学校舍1.48万平方米,改造中小学危房1.17万平方米;解决了220309人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问题;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全市农民参合率达92.2%,新建了18个村卫生室;积极实施新农村试点村建设,部分村寨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弹石路35.4公里、扩建公路53公里、新修公路35.6公里;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0613人;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对芒市第一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弄另电站外迁移民安置区龙昌移民村825亩水田、215亩住宅及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征用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潞西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潞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潞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缺少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群;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较慢,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困难,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三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业及产品优化升级不快,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改资金短缺,工艺设备落后;四是培植新税源难度大,财政支撑能力不强,投融资能力弱,债务积累负担重,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压力大;五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平安和谐潞西建设任重道远。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是本届政府履职工作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年。大瑞铁路、龙瑞高速公路、芒市机场扩建、工业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实施,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机遇难得。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按照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的部署,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勇挑重担,争创一流,全力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再创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又好又快为主题,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抓手,立足潞西资源优势,提升一产、加快二产、优化三产,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统筹发展,关注民生,构建平安和谐潞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25.6亿元,增长12.3%;财政总收入2.45亿元,增长20.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9亿元,增长22.2%;外贸进出口总额5.6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7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40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建设规划,深化试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山坝产业发展各有侧重的原则,坝区种好蔗、养好畜、突出冬季农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发展晾晒烟,山区种好茶、养好畜、发展经济林竹、组织劳务输出,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以“遮放贡”米为品牌,发展优质稻12万亩,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加大甘蔗良种推广力度,及时兑现甘蔗种植扶持政策,努力实现产蔗110万吨的目标,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加快低劣茶园改造,新植茶园1万亩,提升茶叶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和辐射带动能力,发挥“云宏”、“勐巴娜”和“曼飞龙”等品牌效应,增强茶叶市场竞争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加快大牲畜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步伐,发挥祥祥、永虹乳业和云南泰华等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强做大畜牧产业。积极抓好农产品营销和农业信息网建设,加快冬季农业发展步伐,在巩固原有鲜食玉米、优质西甜瓜、鲜食和加工兼用型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大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发力度,完成3万亩冬农产品种植任务,种植晾晒烟5200亩。继续扶持发展咖啡、澳洲坚果、柠檬、木薯和橡胶等生物资源创新产业。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优势龙头加工企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地造林0.5万亩、荒山造林0.5万亩,种植膏桐0.5万亩。加快竹产业发展,努力完成5万亩的植竹任务。继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加强林木采伐和流通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扶贫机制,继续搞好开发式扶贫,提高扶贫开发成效。扎实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和对口帮扶等扶贫开发项目,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外出就业保障制度,切实加强跟踪服务管理。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扎实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清洁能源、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2.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亩。

(二)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抓住全省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机遇,切实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特色新型工业,增强工业集中度,促进工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按照“基础立园、引资兴园、产业强园”的建设思路,加大工业园区征地工作力度,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企业入园。以建立一套好机制、引进一批好项目、搭建一个好平台为标准,认真研究园区发展机制,建立一套促进园区自我“造血”功能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继续抓好卓信硅厂、海华贵金属冶炼厂等在建工业项目,启动奥环水泥厂第二条生产线等工业项目建设。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建立甘蔗综合利用新模式,支持制糖企业建设复合肥生产线和薯类酒精生产线,延长产业链。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以制糖、电力、水泥、造纸等行业为重点,加强对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的消耗管理,促进企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三)以增强发展活力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出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滇西边境旅游现场办公会精神,积极参与构建滇西边境旅游圈发展规划,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加大财政对旅游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旅游宣传,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勐巴娜西旅游品牌。继续支持业主完善勐巴娜西珍奇园国家4A级景区功能,完成勐焕大金塔和珍奇博览苑工程。积极推进孔雀湖假日休闲中心项目建设,构建旅游“三点一环线”体系。加快遮放旅游休息站建设,实施勐巴娜西公园、树包塔和五云寺旅游项目开发,改造提升法帕温泉度假区、勐戛三仙洞等旅游景区景点。积极争取边境异地办证,搞活边境旅游。切实抓好“创优”整改工作,认真做好接受国家旅游局的复检工作。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技术与信息服务、物流、仓储、房地产和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

(四)以深化各项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落实好种粮直补、种粮增支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完善“乡财县管”的管理机制,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的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化解乡、村、组债务。推行国库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土地纠纷仲裁机制。积极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抓好风平镇、勐戛镇、芒市中学、市职中和市幼儿园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完善投融资体制,扩大勐巴娜西投资开发公司的融资渠道,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完成芒市造纸厂等4户国有企业和民族木器厂等7户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供销社系统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实力。

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配合,切实做好协调服务,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以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为平台,积极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氛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抓好上门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和项目编制储备工作,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用好用活国家和省、州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芒海边境贸易口岸,加大边境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活跃贸易通道。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扩大经贸交流。指导和支持市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开拓缅甸市场及其他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快境外替代经济发展步伐,培育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对外贸易总量增长。

(五)以打造全州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城镇化进程

继续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提升州府芒市新形象。严格按照《潞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实行城市建设规划例会制度,完成燃气、防洪、消防、电力、电讯和人防等九项专业规划的编制,抓好北入城口、民航售票处和印金等城区园林小品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好立交桥下段、芒市大河两侧景观大道、滨河绿化带和市级行政中心的规划开发工作,以新区开发为突破口,带动芒市城市向西、西南方向跨河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团结大街南段、金塔大街北段、罕相路上段、勇罕街延长段等城市道路改造力度,实施机场大道、勐焕路下段、目脑纵歌路下段、河东路下段道路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网络。继续实施开墙透绿、“穿衣戴帽”和花果绿化一条街工程,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充分利用潞西的区位优势以及芒市会堂、芒市宾馆、芒市广场、中缅友谊馆等城市功能设施,积极向上争取高级别的大型会议和商务会展等活动,大力发展城市会务经济。加强房地产的开发管理,规范和搞活二级市场,积极实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环境优美、设计新颖、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加快发展遮放次中心城市及风平、轩岗、勐戛中心集镇,增强小城镇的辐射、服务和聚集功能,促进城乡良性互动。

(六)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积极配合省、州政府推进大瑞铁路、龙瑞高速公路、芒市机场扩建、遮陇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电站移民安置工作,加快龙江水电站枢纽、弄另电站、芒里电站等电力工程建设。继续推进瑞丽江遮放段防洪工程治理,加快轩岗供水工程建设,实施风平村、那目村等人畜饮水工程和中山等4个边境乡镇部分村寨安全饮水工程。加大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实施通乡油路和通村弹石路建设步伐,继续抓好风平芒里至勐戛河边寨、风平界桃和景坎村等弹石路续建工程,开工建设立交桥下段芒市大河桥梁和遮放至三角岩、羊山垭口至樱桃厂、平河公路州水泥厂段、云茂至州转播台等弹石路工程。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

(七)以关注民生为根本,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继续扩大普高招生规模,按照“一级三等”标准扩建芒市中学,高中扩招6个班,招收学生600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按照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标准建设市职业高级中学,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化。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规范助学资金的管理使用,切实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推进中小学办学标准化、均等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教育“阳光工程”,规范学校收费,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

强化科技支撑。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加强科技协作,鼓励发明创造和科技自主创新。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搞好科普和科技培训工作,加大试验示范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科技成果评审和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开展卫生服务下乡进村活动,实施一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和23名医生的建设计划。深入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力争年内达合格标准。抓好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为主体的城市居民医疗服务网络。挖掘民族医药,促进中医药发展。规范医疗卫生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规范药房管理制度,不断巩固和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综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

加快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以构建和谐文化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广泛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加快数字电视发展速度,继续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项目,完成120个网点建设,发展用户1500户,有效提高电视覆盖率,确保电视安全播出。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管理体系建设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公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扩面工作。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研究、探索有效的补偿安置方式,积极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支持,努力使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社区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完成遮放户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轩岗乡华侨农场遮相分场(北片区)土地开发“占补平衡”项目。加大国土资源执法力度,严格项目建设用地预审和报批程序,严厉查处各类违法案件,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业市场秩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加强芒市地区饮用水源地和矿山植被保护,在风平镇、芒市镇、遮放镇和勐戛镇开展生态乡镇建设,引导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文明行业、文明乡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积极培育打造和推出精神文明品牌。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敬业、友善等道德规范,建立完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继续实施民心工程,着力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10件实事。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工程30个,脱贫5000人,易地搬迁200人,移民搬迁450人;二是新建农村沼气池1000户,节柴改灶300座,解决农村23000人及12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三是扩大新农村建设示范面,实施12个富有特色和亮点的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壮大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两免一补”范围,建设8300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改造中小学危房7300平方米;五是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新建10个村卫生室;六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个乡镇文化站和2个村文化室建设;七是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000人;八是切实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60人;九是认真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努力完成16000人的参保任务;十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建设300套经济适用住房,解决300户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困难。

三、依法行政,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

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继续加强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管理制度,行政执法部门要建立一个窗口服务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落实便民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制假售假和商业欺诈等行为,建设“诚信潞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和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和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潞西”建设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预案体系,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加强审计、监察和法制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完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建设好人民调解组织。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和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决策智力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室作用,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三)强化行政责任,建设效能政府

建立健全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问责制度和责任绩效考核制度,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工作不落实、配合不协调现象,着力解决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等问题,严格行政纪律,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加强行政监督,切实提高行政执行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责任建设为手段,努力建设一支纪律过硬、素质优良、法制观念强、群众信得过的公务员队伍。

(四)大力改进政风,建设廉洁政府

加强政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坚决不做脱离实际和违背群众意愿的事情,坚决从繁琐事务中摆脱出来,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牢记“两个务必”,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坚持从严治政、廉洁从政,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防止行政权力滥用,坚决惩治腐败。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形势催人,任重道远。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实现预期奋斗目标,使命崇高而神圣,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团结拼搏,为实现潞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潞西市 政府工作报告 潞西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