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

时间:2023-05-19 13:20:06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16日在汕头市龙湖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龙湖区人民政府区长尊敬的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湖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龙湖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2011316日在汕头市龙湖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龙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尊敬的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不寻常、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努力奋斗、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以上,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比“十一五”预期目标高出1.8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从11.7%提高到15.5%,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3%。我区先后被确定为光机电和输配电国家级产业基地,获准设立省级输配电设备产业和外砂潮式工艺毛织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新增5个省级专业镇(街道)。民营经济年均增长14.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34.5%。引办企业超1900家,投资总额约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39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矢崎汽车部件”等6家企业先后进入全国外资工业企业500强行列。众业达等6家企业获评省500强企业,创美药业等3家企业获评省服务业100强,南洋电缆等6家公司成功上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3个。二是人居环境逐步优化。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现代化高档住宅小区逐年递增,已建成1个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生态示范村,9个省级绿色社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0平方米。市政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管重心实现下移,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金砂东路、中山东路、汕汾路、黄山路等一批道路改造工程建成交付使用,5个街道生活垃圾实现统一清运,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市容市貌明显改观。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4%4.7%5年来区财政共投入3.67亿元,建设民生工程项目250多个,涉农社区自来水改造工程全面铺开,农村困难户住房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所有农村,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省双拥模范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区。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政府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61亿元,增长14.4%,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现代效益农业发展,完成1550亩农田改造项目建设,实现农业总产值8.68亿元,增长3.5%,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产品著名商标3个。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引导工业逐步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节能产业转变,完善输配电设备制造产业服务平台和专业镇(街道)创新服务平台,产业园区配套逐步完善。实现工业总产值420.9亿元,增长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4.2亿元,增长16.7%。开展第三产业专题调研,科学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打造“一中心二园四区”的空间布局,加快规划建设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增长28%;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43亿元,增长12.9%,房地产开发建设面积237.8万平方米,建安房地产创税2.6亿元。三大产业比重调整为2.4858.61:38.91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奖励科技创新型企业11家,引导 50多家企业与中科院等40多所高校和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新材料等领域开展32项技术或产品课题的联合攻关,9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和资金扶持,29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省级民科企业2家。每10万人口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名列全市首位。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开展“百人服务团”活动,帮助80家企业解决178个问题。加快珠津工业区南片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土地上市交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总投资额近90亿元的56个项目参加广东省第六届“山洽会”招商引资活动,苏宁电器粤东总部、喜来登酒店、百脑汇商场等大型商业项目落户龙湖。全年引办企业486家,投资总额约13亿元。7个市级和87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4亿元,增长25.4%。出台扶持总部经济发展优惠办法,潮宏基、凯撒、众业达3家企业挂牌上市。出口贸易结构转型趋势明显,一般贸易成为外贸出口的主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亿美元,增长27.2 %;实际利用外资5997万美元,增长16.4%

经济管理效益逐步提高。完善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财税激励机制,实现国税收入19.1亿元,地税收入18.3亿元,分别增长19.7%和16.1%。地税部门征收各项规费8亿元,增长22.4%。财政总收入38.7亿元,增长18.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8亿元,增长25.8%。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文体中心等一批国有资产得到盘活。全年注册登记企业553户,个体工商户2261户,分别增长20%38%。市下达我区科学发展赶超进位的54项任务指标较好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成效。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金砂东路等8条示范路创建活动初见成效,42个涉农村居水改全面启动,已完成31个。31街区排水管网、区政府办公大楼周边环境和碧霞小区等一批改造工程完成,城市管理经验在全市推广。启动“三旧”改造工作,2010年纳入改造计划项目共23宗,面积1905亩。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上蓬围海堤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汕头大围龙湖段达标加固工程启动建设。陈厝寨居委被授予“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大力整治违法排污行为,强化重点领域节能监管,全面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列全市首位。

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津中学、翠英中学教学楼等一批校舍项目竣工交付使用。教育资源逐步优化,谢易初中学、丹阳中学顺利通过市一级学校复查、复评。林百欣科技中专办学渠道进一步拓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提前兑现,全面实现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龙祥、鸥汀街道部分村居有线电视线路的改造更新,新建农家书屋8家,职工书屋10家,全区文化站的达标率达到100%。文明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评选表彰10位“龙湖区道德模范”,启动“文明示范路”、“文明示范区域”创建活动,成立龙湖美术家协会,《名联颂中华》和《名言书法大典》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其他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珠池医院住院楼配套和外砂卫生院改造工程。计生“创国优”步伐加快,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稳定,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指标,被评为“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基本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泰龙等5个省级“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碧霞、金海居委被评为“全国平安和谐示范社区”。殡改火化率继续保持100%,连续第12年被评为“殡葬管理工作先进区”。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省双拥模范区”成果巩固发展。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不断深化。残疾人事业有效推进,被评为“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区”。妇女儿童、老年人、人才、档案、地方志、宗教、侨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民生民安逐步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以及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配套新农合资金228.5万元,参合率和村居覆盖率继续保持100%。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老年人优待十项措施。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56万元,8435名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469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38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234人。解决1910名职工补缴社保费问题,安置区直国有困难企业职工150名。100户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得到解决。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以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龙头的三级网络基本形成,矛盾纠纷呈现调处率上升和越级上访案件下降的局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成立社会治安福利会,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建立治安激励机制,对公安工作实施考核奖励,组织开展“龙安1号”等严打整治行动,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全区110接报案件下降8.7%,路面“双抢”案件下降19.5%,其中“龙安1号”行动以来,110接报案件下降10.4%,“双抢”发案率下降26.6%。持续开展打假、打击传销、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14个市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全部落实整改,危险化学品、烟火爆竹、建筑施工实现“零”事故。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民主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并完善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制度,注重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实效,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提案22件,办结率100%。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五五”普法全面完成,法治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

政府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强化对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民生资金、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全年共查处违规资金633万元,纠正不规范资金一批。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原则,公务接待、出国(境)、公务购车用车等费用进一步压缩。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人才服务管理,人才强区战略扎实推进。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大对工程建设等突出问题的行政监察力度,电子监察系统功能进一步拓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有效。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一五”时期特别是过去一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驻区部队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龙湖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积极参与龙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突出,发展空间有限,后劲不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城市管理常态化机制尚未建立,社会事业历史欠帐较多,社会面的防范和控制压力较大,改善民生民安任务仍然繁重;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办事效率和行政执行力还须加强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11年工作安排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龙湖和首善之区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生产总值争取达到46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3万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研发基地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全面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11年是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和龙湖建区2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四届十次全会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幸福龙湖、首善之区”这个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组织投产十大工业项目、筹建十大服务业项目、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创新十大机制体制、举办十大文化活动为重点,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发展社会事业,突出改善民生民安,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长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45%,实际吸收外资总额增长38%,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农业总产值增长5%。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政府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加强规划引导,推进南国商城、柏嘉半岛、火车货运站周边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配套完善,实现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辐射力增强。大力推进红星美凯龙、苏宁广场、百脑汇商场、龙湖乐园、星湖城等商业综合体和龙光喜来登酒店建设,扶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信息服务、教育文化、新兴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高端商贸、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社会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旅游业发展,发挥蓝水星方特乐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规划开发妈屿岛旅游资源,整体推进海湾大桥两侧旅游区域的建设。全面落实《龙湖区扶持总部经济发展优惠办法》,大力引进一批新的企业总部,积极配合珠港新城潮商总部经济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计划。以技术创新专业镇(街道)为平台,集中组织科技洽谈活动,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示范基地,力争新增一批省、市级科技型企业。培育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集群,打造服务广东、辐射全国的输配电设备产业服务基地。加强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建立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协作的合作竞争型产业组织结构,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积极培育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益德环保材料、润科生物工程、超声电子、众业达电气风能、正超电气设备等项目发展。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着力推进蔬菜优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蔬菜优新品种推广应用生产基地、水禽良种选育中心和现代养殖示范基地建设。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取得新突破

全力组织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实现“十二五”目标,做到规划一批、上马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组织重点项目大会战,要按照市、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的要求,强力推进我区列入市20个重点项目和区106个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成立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抓好“山洽会”、“侨博会”和“海博会”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全力推动益德环保、正超电气、万邦实业等“十大工业项目”,以及南国商城、苏宁总部、喜来登酒店等“十大服务业项目”的落实。成立区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规划等部门做好我区重点发展区域的规划。组织专门力量,推进龙湖乐园改制和综合体用地的开发建设,实现企业改制和推向市场同步进行。科学规划新津河“一河两岸”生态商住区。加快黄河路两侧用地的规划布局,启动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设。整合火车北站周边仓储用地,打造汕头北区现代物流园区。

全力构筑项目发展载体。抓住新东区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三旧”改造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化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引导入驻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资扩产,对现有厂房实施改造,提高园区利用率和生产率。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启动珠津工业区南扩二期征地工作。结合东海岸新城的建设,主动与市联合,争取逐步理顺外砂新溪一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清理盘活明珠广场等闲置商贸资源,促成一批项目落户上马。

全力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以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和龙湖建区20周年为契机,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注重从“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从“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加强与珠三角、海峡西岸、台湾、东盟等地区的经贸合作和海外潮人华侨的联系,注重引进大型央企、大型民企和500强企业,筛选项目参与市组织的3个专场招商引资活动。支持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自主营销产品出口,鼓励企业深度拓展内销市场,争创品牌,抱团发展。

全力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加强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和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发挥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互补作用。完善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抓经济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加强打假、打私、打传销工作,清理无证照经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企业的服务和管理,逐步理顺企业属地关系,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经济效益。深化“百人服务团”活动,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抓好企业反映问题的督办落实,建立政府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打造永不落幕的“服务团”。加快区直企业改革步伐,力争完成汕特市政建设、汕特公用物业总公司改制工作,通过产权转让收益、企业资产剥离变现、财政资金调剂等手段筹集职工安置资金,解决一批困难企业的职工安置。加强国有资产和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

(三)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在建设现代化城区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城市管理。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加强城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市政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建设垃圾转运站、压缩站,全面实施城乡垃圾统一集中清运,大力推进城中村垃圾袋装化。加大城市管理整治力度,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影响城市景观、交通的便民服务亭和路面“六乱”、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内街小巷环境卫生状况差等突出问题。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以及新闻媒体监督等手段,推动城市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创建宜居村居。积极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好上蓬灌区排灌渠系改造规划,争取列入省水利计划笼子。加快上蓬围江堤和汕头大围龙湖段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汕揭高速、汕樟北路、泰山路北延工程,启动洛河路等道路建设,改造华山路、珠江路“水浸街”和区政府办公大楼前广场及周边环境等市政维修项目。抓紧规划建设城市绿道网,在主干道开展城市绿道规划建设试点。积极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加快陈厝合、充耀商住区等一批“三旧”项目改造步伐。制订创建宜居城乡三年规划,加强宜居城乡建设绩效考核,在每个街道(镇)开展创建宜居农村(社区)试点,形成示范效应。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考核责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扎实开展污染整治,重点淘汰落后产能,整治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大力推进蓬鸥中学新校区等一批校舍校安工程建设,积极为学校发展、教师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实施创名校育名师工程,加强教育科研,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促进全区教育质量上新水平。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完善基层卫生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农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创“国优”为载体,加强人口计生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安排专项资金,实施人才激励计划。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零就业家庭和残疾人等群体就业。扎实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健全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强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工作,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创建文明区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调动全民参与文化强区建设,开展“文明示范路”、“文明示范区域”创建活动,加快区文化中心和街道(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建设、改造和升级,做好“腾辉塔”、“蓬沙书院”等文物抢修保护工作。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节、首届龙湖潮剧名人名曲欣赏会等“十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艺事业。进一步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积极申报全国殡改先进区和省第九届双拥模范区,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史志等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区和各街道(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载体,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全面掌控村居换届选举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及早化解基层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视频监控网络,推进“龙安2号”专项整治行动,继续严厉打击涉黑涉枪涉抢等犯罪活动,降低治安发案率,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安全感。完善应急平台系统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加强土地管理,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四)实施十大民生项目,努力在推进共建共享上取得新突破

以民为本,重视民生。今年计划投入资金1.68亿元,实施十大民生项目:

农民增收项目。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整治农田,建设农业生产设施等,积极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村水改项目。全面完成5个街道涉农村居二次供水改造任务。安排财政补贴资金200万元,分步推进外砂、新溪两镇供水网络的更新改造,完善两镇供水管网布局。

城乡环境项目。投资4100万元,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小区道路步道改造、区政府办公大楼前广场及周边改造、路灯改造,启动外砂青年路、迎宾路配套工程建设,推进村居道路及下水道改造、环卫设施配套改造。

防灾减灾项目。加快汕头大围龙湖段达标加固工程建设。投资300万元,改造清通水利排灌渠,加强涵闸整修和内涝整治。

校舍安全项目。投入4800万元,启动外砂侨中教学楼、新溪中学教学楼、下蓬中学学生宿舍楼等一批校舍项目建设;推进蓬鸥中学新校区、林百欣中学综合楼、林百欣附小易地重建、林百欣科技中专实训大楼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建设。

全民健康项目。投入2100万元,配置完善珠池医院大楼、门诊大厅,提升龙湖医院、下蓬卫生院医疗卫生设备,加快外砂卫生院改扩建,完善区疾控中心设施配套,巩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

治安防控项目。在区社会治安福利会筹集资金安排800万元,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布建,加强对城市出入口、主要路口、公共复杂场所、案件多发部位的监控,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关爱老人项目。投入800万元,用于建设区级福利院,发放普惠型养老福利生活补助,建立健全老干部关爱保障机制,办好“星光老年之家”,深化居家养老等服务老年人工作。

文化建设项目。投入800万元,筹划建设“龙湖文化中心”,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

社会保障项目。投入2400万元,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解决部分区直困难企业职工安置和欠缴社保费的补缴,解决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丧失劳动能力和重度残疾人给予困难补助,同时从今年4月份开始对龙湖户籍人口死亡火化基本费实行政府全额补助。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在增强科学发展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弘扬特区精神,解放思想,重振改革开放锐气,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穿推动科学发展和建设“幸福龙湖、首善之区”全过程,创新工作方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十大体制机制,建立推行经济、财税、城管、社保等大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区政府班子成员和组成部门领导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发扬敢闯敢干、干事创业的精神,牢牢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的观念,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从我做起的干劲,以实际行动抓落实促发展。要齐心协力,分工不分家,充分发挥工作主观能动性;要敢闯敢干敢于创新,想方设法大胆推进工作;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做到既遵循集体决策,又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既一级抓一级推动落实,又善于深入基层帮助排忧解难。通过抓好沟通协调,减少推诿扯皮,提升工作合力。

切实提高行政执行力。紧紧围绕区委的决策部署狠抓落实,重视并抓好科学发展观考核指标和赶超进位工作。建立倒逼机制,对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要分解落实,明确责任,采取“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的方法。对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做到一个领导负责、一个班子跟踪抓落实,牵头领导要加强日常指导、工作协调和督促落实,定期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主动对接意识、全程服务意识,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加快推动。完善督查机制,定期督办,并通过电子显示屏、龙湖政府网等载体不定期向社会公布进度,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执行力是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执行落实情况将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执行有力、工作效果突出的将给予政治鼓励、物质奖励;对执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采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免职、党政纪处分等方式进行严肃问责,在全区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加强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强化行政监察和财政、审计监督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认真治理和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街道(镇)、村居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换届选举,调整充实村居领导班子。要深切理解体谅基层的困难,积极支持基层开展工作;更加关心重视机关和基层干部的工作及生活。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坚持在区委的领导下,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启动“六五”普法教育,规范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后续工作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站在“十二五”新起点,我们满怀希望;肩负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为加快建设幸福龙湖、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湖区 政府工作报告 龙湖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