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查。一、奋力拼搏,迎难而上,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和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我们在市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塔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查。
一、奋力拼搏,迎难而上,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和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72.9亿元,比上年增13.8%,不含红塔集团完成129.8亿元,增11%;工业总产值完成260亿元,增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5亿元,增30%;农业总产值完成15.2亿元,增5%。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2亿元,增23.2%,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9亿元,增20.2%。全区施工项目606个,同比增加119个,增24.4%,其中新开工项目464个,增85个,增22.4%。争取到扩大内需中央、省、市资金5994万元。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财政总收入完成15.4亿元,增7.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9亿元,增25.4%;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2.9亿元,增22.9%,其中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28.5%、20.7%和6%。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7.9亿元,增22.5%,各项贷款余额219亿元,增33.5%。全年申报7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挂牌成立,2家筹建开业,其余待批。推进3家融资担保公司设立注册,1家已批准设立。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73元,增6.1%,其中工资性收入2660元,增12.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19元,增13.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66元,增12.1%,人均消费性支出11389元,增11.4%;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52.5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发展,千方百计保稳定,扎实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投入“三农”资金6.3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5.2亿元,增5%,其中畜牧业产值9亿元,增6%。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林果等农特产业发展迅速,粮经比例达46.2∶53.8,农产品商品率达83.3%。收购烟叶639万公斤,被省政府评为“烟叶工作先进单位”。黄草坝、黄官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建设得到各级充分肯定。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9万亩,实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工程361件,完成水利工程34件。24个养殖场、3个优特作物取得出口备案基地认证,16家企业、20个产品通过“三品”认证。整合省、市、区新农村建设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68个,投入5739万元,群众关心关注的村组道路、公房、公厕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旧村改造1551户群众建盖了新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拆除重建474户,加固改造600户。投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99万元。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整改完善工作稳步推进。森林防火成效明显。村、组“三资”清理登记核实全面完成。
(二)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完成工业总产值554.5亿元,增5.2%,不含红塔集团完成产值260亿元,增4.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亿元,增30%;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增41.5%。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竣工15个。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环腾”牌瞬间二醋纤增塑剂及CA粒子增塑剂等6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红塔铝型材厂、玉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申报省级技术中心通过验收,维和制药等3户企业被评为“云南省百户创新型非公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加快,19户企业、23名企业家和33名个体工商户受市委市政府表彰。
(三)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五氧化二钒、60万吨焊管等项目顺利完工,玉蒙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全面完成。30万吨冷轧薄板、30万吨镀锌涂层板、2万台数控整机、活发水泥等项目进展顺利。昆玉铁路扩能改造、烟草薄片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实施市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17项,合同投资额33.3亿元,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14.1亿元,增4.5%,其中到位省外资金11.5亿元。实施外资项目3项,合同外资额576万美元,实际到位510.8万美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727万美元,增21.5%,其中自营出口2332万美元,进口395万美元。
(四)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供销社“二次创业”稳步推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增20.5%。销售汽车17781辆,销售额16.9亿元,增45.3%。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销售总额1.1亿元,兑现补贴金额1050万元。太标太阳能获全国家电下乡云南省唯一全系列中标品牌,产品荣获品牌中国“金谱奖”。新东风广场、宏盛商业广场建成使用。物流、餐饮、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步伐加快,专业市场和超市年交易额达45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45万人次,增14%,实现旅游总收入12.3亿元,增24%。
(五)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重大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全区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区级相关规划编制有序推进。配合实施东风水库路坝合一、玉溪大河二期综合整治、棋阳路扩建一期等重点市政项目。开展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高仓立交路面修复,启动建设明珠路延长线,城市交通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5189万元。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城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市容市貌管理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户保洁、组收集、村集中、镇清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加强环境执法工作,大力开展重点工业集中区环境污染整治,深入实施造纸、冶炼行业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结构、项目减排二氧化硫476吨、化学需氧量508吨,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开展东风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实行东风水库入库河流“河段长负责制”,取缔小矣资桃花岛餐馆,禁养关停养殖户63户,大矣资村庄面源污染整治一期工程启动建设。积极开0展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绿色玉溪”植树行动,种植大树1710棵,城区绿地率达35.33%。荣获“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和“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称号,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九,在全省16个州市“城市幸福指数”评比中位居前列。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施省级科技计划8项,开发国家、省级新产品7个,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被认定为“云南省卷烟配套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规范和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对全区所有学校进行校舍安全排查鉴定,中小学危房排危改造顺利实施。完成玉溪一小与东风小学合并办学、三幼与红塔幼儿园合作办学,二职中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6%。投入2163万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妥善处置。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9.8%,人口自然增长率4.99‰。建成“农家书屋”90个,提前5年在西部省份县(区)中率先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配合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聂耳音乐(合唱)周”。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发放鼓励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907万元、“贷免扶补”贷款1783万元。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健全完善,红塔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工建设,被评为省“老龄工作模范先进区”,蝉联省第八届、市第四届“双拥”模范城称号,军政军民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精神文明工作成效明显,被评为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区)”。殡葬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政府补贴3763万元,10442人参加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全区享受住房保障家庭1086户。审计、统计、档案、侨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保密、粮食、气象、防震减灾、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深入推进“平安红塔”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五普法”、“三五”依法治区、“法治红塔”、“平安创建”扎实推进。完成110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率达93.7%。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第十六届国际民族学与人类学大会大营街学术考察参观点安保工作。办理群众来信来访1766件,办结率98.7%。办理区长热线和书记区长电子信箱交办件516件,办结率100%,实现国庆60周年零上访目标。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治理和农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工作,各级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民间纠纷1425件,调解成功率95.6%,区司法局连续两年被司法部评为“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研和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社区矫正帮教率100%。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得到加强。依法开展矿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9个尾矿库顺利通过省、市专项整治验收,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新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召开了“强工业保增长”、“促三产保增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现场会,全力推动“五保”目标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172件,满意率均为100%。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八项制度、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制定出台重大投资项目审批、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国有资产处置、重大财政支出项目审批等文件。“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实施范围延伸到教育、卫生系统。建立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组织实施重大决策听证5起,发布重大事项公示190起,重点工作通报594起。96128政务信息查询电话专线运转正常,政务中心全年接办件96502件,办结率100%,区属行政机关受理服务承诺未出现超时办结和群众投诉现象。阳光政府建设工作被市政府在全市推广,重要事项公示工作被省政府列为先进示范典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129项,发布规范性文件4件。“一岗双责”、“三重一大”等制度有效落实,全年召开政府常务会议11次,对重大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决策,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和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在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同时,我们投入2.05亿元实施了11项民生工程:一是中小学危房排危改造拆除23839平方米,新建30574平方米;二是27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13个扶贫整村推进、5个山区民族地区公房、1个民族团结示范村、90个“农家书屋”项目全部完工,12个新农村试点111个项目完工103个;三是大小矣资出行道路、清水河-龙潭-黄草坝战备道路建设竣工;四是完成春和镇飞井、龙池、中所村委会农村居民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了29个村民小组1.1万人饮水问题;五是15个重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个完成主体工程;六是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入设备采购阶段;七是李井村异地搬迁重建完成场地平整;八是发放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补助520.3万元,3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顺利推进;九是购买 15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5735人,实现转移就业7407人;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5%,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10.8万人;十一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10个农家店全部完工并正式营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坚定信心、克难奋进,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认真落实中央和各级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以“开放引进、调整提高、盘活利用、协调争取”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了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产业升级工程和民生工程;全面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提高政府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激活城乡消费需求,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增强三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加强政府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意识,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跟踪问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和全区上下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取得了超预期的发展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历届县、市、区委、政府矢志不渝抓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区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合力推动;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拼搏奉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我区发展的各级领导,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市驻区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表示衷心的感谢!
审视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当前,最大的矛盾是经济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最大的制约是土地、环境承载容量受限,项目用地矛盾突出,淘汰落后产能形势严峻;最大的挑战是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不够,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最大的压力是财政收支平衡困难;最大的难点是社会治安情况复杂,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同时,个别部门、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主动性不高,作风飘浮,影响了干部队伍整体形象,离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有效巩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一年。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复杂,影响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容忽视,需要我们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区政府的工作思路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引导经济向低碳、环保、科技、效益型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经济从巩固回升向平稳较快发展转变,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借助“昆玉一体化”发展机遇,激发“内力”,引进“外力”,形成更强的经济发展聚集力和辐射力。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区、生态立区、三农兴区”战略,坚定发展信心,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重改革、促创新,抓转变、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调结构、上水平,全力推进经济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1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增9%以上;
——区属工业总产值290亿元,增11%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争取完成90亿元,增10%以上;
——地方财政收入9.2亿元,增16%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13%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增5%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0元,增6%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优做强,多措并举,重视加强“三农”工作
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坚持龙头带动、合作社联动引领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调优、调特、调强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计划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31.5万亩,力争种植油菜8万亩、优质精品蔬菜5万亩、葡萄4000亩、“三七” 2000亩,稳步发展花卉、优质林果产业。以凤凰生态、新广家禽、新秀禽业为龙头,以国家猪肉储备库项目为支撑,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全年出栏肥猪41万头,出栏家禽650万只,完成肉蛋奶总产量6100万公斤。组织实施“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中央、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中央购机补贴、农资直补、省级测土配方施肥和山区增施有机肥项目。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创建10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新增10个养殖出口备案基地、2个种植出口备案基地。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搞好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有效整合烟草、土地、财政、农业、水利等项目和资金,力争实施3.2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做到机耕路、引水、沃土工程、科技措施“四到田”,实现机械化运用、水利化程度、产业化经营面积、科技贡献“四提高”。高度重视抓好抗旱工作,推进西河一、二库除险加固,加快实施水利配套、人畜饮水、河道治理、水毁修复、防汛抗旱等工程建设。
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继续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坚持规划先导,整合省、市典型示范村、重点建设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清洁工程、扶贫整村推进、民族团结示范村等项目资金,抓好市级第一批10个生态文明村建设,推广李井、古城生态村规划建设模式,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落实加快山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综合开发力度,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训、培育新农民、新农干,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移,向城市市民转变。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盘活土地、林地、房产,增加财产性收入,拓宽农民多元化增收渠道。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加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力度,推广“黄官模式”,在黑村、马桥、常里、赵桅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和特色优质烟叶展示区。种植烤烟4万亩,收购烟叶600万公斤,投入5900万元加快推进田冲箐坝及波衣大石板、赵桅常里、黑村马桥三个项目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新建卧式密集烤房,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二)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强势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以国家产业发展振兴规划为导向,认真谋划工业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特钢铁工业,延伸钢铁加工产业链,努力发展高强度钢、高磁感取向硅钢、不锈钢、涂层板等高附加值产品。抓住云南铸造产业基地布局玉溪的机遇,支持引导活发集团、洛河昱鑫、丰宇科贸等企业发展精密机床原料铸件,努力将铸造产业培育发展成新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太标100万套太阳能基地建设、蓝晶蓝宝石基片扩产和光电子中下游产品开发。整合提升卷烟辅料、建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夯实发展基础。鼓励环腾实业、自强集团、维和制药等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加快活发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提升水泥行业发展集中度。
推进工业园区发展。积极谋划,合理布局,认真做好光电子、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卷烟配套、铸造等产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研和工业园区发展。努力提升玉溪经济开发区发展质量。强势推进玉溪数控机床产业园项目建设,确保8月份建成投产,首台整机下线。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统筹做好园区征地拆迁、水、电、路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和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加快园区产业发展步伐,提高园区经济比重,真正发挥园区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导向作用。
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实施大项目、大集团带动战略,全力支持红塔、昆钢、云锡、云铜等企业在我区的发展。做好已竣工项目服务工作,加快续建项目进度,积极推进烟草薄片、30万吨冷轧薄板、30万吨镀锌涂层板、2万台数控整机、石油输油管道等项目建设,确保尽快投产,产生效益,形成增量。进一步挖掘现有企业发展潜力,鼓励企业技改,扩大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壮大。贯彻落实各级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抓大不放小,引导企业以“精、专、特、优、新”为方向,围绕大集团、大企业,积极发展产业配套和服务配套。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加快发展步伐。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引导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退二进一”、“退二进三”。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优秀中小企业,帮助企业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壮大非公经济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节能改造,重点抓好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企业节能管理,实施节能达标考核,对建设项目实施节能评估。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6%。积极稳妥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三)多轮驱动,提升激活,着力构筑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做大旅游文化产业。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景区控制性详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详规。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精心打造“聂耳”旅游品牌。挖掘聂耳文化广场、聂耳音乐广场、出水口生态公园旅游资源,拓展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档次。推进玉水金岸•第壹城、云玉山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品牌酒店、知名旅游企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发展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的旅游经济。提升大营街旅游产品档次,着力培育休闲康体、会务特色旅游品牌。精心策划旅游推介,努力扩大红塔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抓住泛亚铁路、昆曼国际大通道、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围绕矿、钢、炭、铸件等产品、原料的交易流动和农产品运输贸易,加快研和现代物流园区、中国·东盟国际农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和林产品加工贸易物流园规划建设,培育壮大物流龙头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完善集运输、仓储、集散、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产业体系,努力打造继昆明之后的次区域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主动融入“昆玉一体化”。深化供销社改革,推进“二次创业”,认真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
推进市场建设。组织实施《玉溪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体系,加快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改造。推进水果市场、农产品配送中心等专业市场建设前期工作。吸引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市场建设,培育区域性大市场,力争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专业市场和连锁超市达12家。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公平竞争和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繁荣城市经济。依托生态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环境优势,吸引开发投资,鼓励住房消费,协调推进在建、待建房地产项目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打造中心商贸区,提升传统商业区,努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促进房地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清理盘活中心城区闲置存量土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加快超市、连锁经营、酒店业和零售贸易发展步伐。推进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会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继续发展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努力构筑空间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富有竞争力并具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远谋近施,突出重点,扎实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抓好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采取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网上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节约土地、附加值高、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企业,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切实抓好项目策划、资本盘活、技术引进和产业拓展等工作。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着力推进得胜家居商业中心,奔驰、丰田汽车4S店等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认真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包装推介工作。注重招商引智,以项目引人才,促进资本、智力、技术等创新要素不断聚集。
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坚持和完善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投资运行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管理责任、项目推进联席会议等制度,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集中力量推进在建、续建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完工,投入运行。认真抓好易-峨-高二级公路、打叶复烤和库区建设、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征地拆迁及铁路建设相关工作。继续安排300万元经费,保障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突出抓好项目筛选、规划、论证、立项、选址、环评等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年度投资强度。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做到后备项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动态管理。
扩大对外开放。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滇中城市群合作开发、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机遇,有选择地承接“新昆明建设”产业转移,强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抢占发展先机,率先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培育农副产品、生物制药等出口产品基地。做大做强百信、维和、蓝晶等出口骨干企业,发展深加工,扩大出口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带动物资、设备、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
(五)夯实基础,提升品位,全面推进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
强化规划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发挥规划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先导作用,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重大城乡规划编制。按照“科学超前、高品优质、生态一流、设施齐全”的要求,安排300万元经费,统筹开展好区域性、控制性、专业性规划编制工作,全方位做好经济、社会、生产力布局等各类、各层次规划的统筹衔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实施东风水库路坝合一、玉溪大河二期综合整治、棋阳路扩建、排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开展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明珠路延长线(高仓-哨坡)、玉兴路、汇溪路上段等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廉租住房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稳妥推进老城区改造。
加强城乡管理。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乡管理体制,坚持建管并举,统筹推进,全面加强城乡管理。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坚决清理占道经营,整治以路为市,强化农贸市场管理,完善环卫设施配套,规范垃圾投放,改变脏、乱、差面貌。强化部门、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城市职能,落实“门前三包”目标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力推“户保洁、组收集、村集中、镇清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清运模式。整治中心城区、集镇、中心村、城郊结合部、区域管辖交叉部位等卫生难点,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市政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和户外广告设置,营造更优更好的城乡环境。
加快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按照“优先发展中心城区,做特乡村集镇、做美广大农村”的要求,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综合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培育城镇优势产业,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升城镇发展水平,重点抓好北城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各级试点镇(村)、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巩固大营街“国家园林城镇”、“全国文明城镇”、“国家卫生镇”和李棋等省级“生态乡镇”创建成果。
推进生态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全面推进“七彩云南玉溪保护行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全力抓好国家级“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加强自然山体、水面和森林植被保护,巩固环境噪声达标区、烟尘控制区创建成果。实施“拆临拆违”、“拆墙透绿”、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以“水”为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开展东风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巩固飞井水库水源保护集中整治成果,对全区主要河道干渠实行“河段长负责制”。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加大主要地段、道路周边和房前屋后绿化力度,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编制我区低碳经济发展纲要,争取列为低碳经济试点县(区)。
(六)开源节流,强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抓牢骨干财源,培植新兴财源。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源监控,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拓展财政增收空间,增加政府可用财力。统筹兼顾,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促进“三农”、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为重点工作开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保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形成区、乡财政资金合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力,正确处理好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与搞建设的关系,提升财政运行质量。勤俭办事,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和监督,做好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防范财政风险。进一步加大对政府性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千方百计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土地资源,把政府可经营性资产及土地推向市场,提高政府营运资本的能力。
推进地方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引导民间资金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构建良好银政、银企关系,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担保能力。
(七)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质量兴区”和标准化生产,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10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5个,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改造利用工业学校原址,扩大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办学规模。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投入8000万元资金,加快二职中改扩建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强化素质教育,公开招考一批中小学音体美专业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加强民办学校管理,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三网两补充”体系建设,推进全区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新提高,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第三人民医院医技大楼、玉带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和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认真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全社会动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落实“文化和市”战略,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玉溪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好地方文物古迹,着力打造“聂耳”文化和“三乡”文化品牌。繁荣精品文化和群众文化,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做好全区自然村地名标志牌更新设置工作。加快全区农村和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家书屋”向大的自然村延伸。
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继续购买15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就业。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就业扶持工作,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专项援助。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做好“红塔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前期工作。力争“红塔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共产党设,弘扬民族精神。认真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军(警)民共建活动。移风易俗,科学制定殡葬改革规划及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殡葬改革。
认真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工作。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广播电视、体育、气象、防震减灾、水库移民、关心下一代、地方志、档案、老龄、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工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八)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抓好普法工作,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巩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果,扩大法律服务援助覆盖面。加强城市社区建设,认真做好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推进城乡村(居)民自治和村(居)务公开。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区、乡、村、组”四级群防群治网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治安稳定。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各种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的分裂、渗透。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
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重视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新时期群众工作,坚持领导接待日、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制度,不断完善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把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在基层。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社会矛盾。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专项整治,强化企业生产、交通运输、矿山、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监管,及时治理和消除各类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各位代表,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把握发展形势,深刻认识区情,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编制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描绘更加宏伟、更加美好的蓝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严峻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和富民强区作为首要任务,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根本举措,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第一责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对民负责,让民满意。
狠抓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府,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切实加强政府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爱岗敬业意识,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造一支发展意识强、作风务实、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于碰硬、敢于负责的干部队伍。认真落实《区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提高领导干部谋发展、抓执行、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一盘棋思想,强化部门和乡镇(街道)职能作用,团结一致,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
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认真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做好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审查、规范性文件登记和备案工作。落实重大决策调研、论证、听证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
增强服务意识。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加快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建设。坚持工作前置,重心下移,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重点,健全完善挂钩包村、区企联谊、行业联合、部门联动“四位一体”协调服务机制,切实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完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配套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
保持务实作风。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坚决整治懒政、怠政现象。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重实绩、求实效。大力践行工作计划倒排、工作成果倒逼和一线工作法,做到作风在一线转变,意见在一线听取、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加强行政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严肃查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控制检查、评比,集中精力谋发展、抓落实。
建设清廉政府。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三重一大”、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等制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重点审计和政务督查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公平公正,保证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严控制公务用车、会议、公务接待等经费支出。加强对政府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惠民资金及时拨付、按规定使用。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节约行政开支。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各位代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民为本,动真感情、下真功夫,多办一些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让民富的好事实事,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实惠。今年将投入3.9亿元,实施12项民生工程:一是完成12个新农村、8个扶贫整村推进、20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8个乡村清洁工程、4个山区民族地区公房、1个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二是实施3.2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三是完成明珠路延长线(高仓-哨坡)道路建设,完成玉兴路、汇溪路(珊瑚路-玉龙小区)、明珠路(高原明珠-珊瑚路)道路改造工程,对大石板、波衣道路进行路基改造;四是完成大营街、春和、洛河计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8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400个自然村建设气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五是购买150个公益性岗位安排“4050”人员就业,对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六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40元,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工作;七是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0个;八是实施10000平方米廉租房建设;九是继续实施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加快二职中改扩建工程;十是稳步推进小丫口地质灾害搬迁;十一是未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免费进入二职中就读;十二是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2000人,实现转移就业6900人,培训1100名农业科技人员。
各位代表,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建设经济发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城乡和谐的红塔区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红塔区 红塔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