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自治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本届政府工作回顾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玉树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五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玉树州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玉树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支持藏区跨越发展、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凝聚全州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遗余力干实事,尽心竭力惠民生,群策群力攻难关,全面完成了本届政府的任期目标。
这五年,是统一思想、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我们不断深化对州情的再认识,以“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为己任,紧紧围绕“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线,在农牧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科学创新的决策,全州经济社会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这五年,是负重前行、厚积薄发,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我们致力于打基础、强后劲,积极争取并建成了一批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通过实施农村公路、生态移民、人畜饮水、草原基础设施、游牧民定居点建设,以及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这五年,是承责力行、实干拼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我们更加注重改革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在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不断完善以社保救助体系为重点的一系列民生措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五年,是不辱使命、攻坚克难,干部群众超常付出的五年。我们先后经历并成功应对了雪灾、维稳处突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特别是“4·14”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州上下共克时艰、超常付出,实干拼搏、战胜灾难,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灾后重建有力有序推进,谱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篇章,创造了“玉树奇迹”、“玉树速度”、“玉树模式”,社会主义新玉树基本框架初步显现。
一、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
我们坚持从玉树实际出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维护稳定为保障,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保持了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壮大支柱产业,确保提质增量,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3.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4.7亿元,年均增长16.4%,人均达到901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7元,年均增长12.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7元,年均增长6.8%。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2005年的6.95亿元、0.2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4.12亿元、2.06亿元,年均增长61.6%和40.3%。财政总支出由2005年的6.8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5.16亿元,年均增长59.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42.8:35:22.2。建成畜用暖棚9666栋、网围栏4038.8万亩,抗灾保畜能力进一步提高。整合农牧业资源,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36个。培育发展民族手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和饮食服务业,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国家3A和2A级景区达到11个,累计接待游客62.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02亿元。家电、汽车下乡和农机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2011年底,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8.2%。投资1.8亿元的135项科技项目覆盖全州六县,其中投资1.5亿元实施“123”科技支撑示范项目,灾后重建科技引领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奋进的玉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特色产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踏上了加快发展的新征程。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基础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4亿元,年均增长68.2%。办成了很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交通,巴塘机场竣工通航并完成扩建工程,实现了玉树人民的飞天梦想,特别是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成了机场专用公路、214国道二级公路,县际公路实现黑色化。启动实施214国道一级公路高速化和309省道改建工程,308省道单幅加宽项目全面完成。投资21.2亿元,新改建县乡公路、乡村公路16749公里,建成便民桥梁497座。能源,龙青峡、拉贡、香达电站和聂恰二级电站建成发电,全州发电装机容量达26.4兆瓦。投资1.3亿元的巴塘2兆瓦水光互补微网发电“金太阳”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建成115座太阳能光伏电站,解决了40个乡镇机关的工作用电及周边群众的生活用电问题。启动了通天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前期工作,查隆通电站建设接近尾声,330千伏大电网进玉树项目已经国家批复立项。水利,累计投资3.44亿元,建成结古镇城区防洪工程、各县63项人畜饮水和灾后应急除险加固等工程,解决了12.37万人、152.27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通信,实施了乡镇移动电话工程和147个边远村庄卫星通讯工程,固定电话用户突破1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8680户;通信网络覆盖到全州6县45个乡镇和70%的村社。地勘,落实资金7.78亿元,实施地质勘查及基础地质调查项目84个。曲麻莱大场金矿、杂多纳日贡玛铜钼多金属矿等青藏专项“358”地质勘查工程和地勘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的玉树,投资快速增长,城乡基础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发展后劲和内生力大大增强。
坚持以改善民生促和谐,注重均衡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小财政”办“大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78.23%,超全省平均水平。教育事业,全州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4.34亿元,年均增长43.5%,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3.4亿元的寄宿制学校项目启动实施,州县15所学校校舍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按照“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的思路,调整学校布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从2005年的204所调整为目前的158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两基”攻坚通过国家验收。卫生计生,投资1.5亿元,建成46个乡镇卫生院和190个村卫生室,初步建立了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预防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建成54个计生服务指导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9‰以内。文化广电,累计投资5630万元,实施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以及文化惠民工程,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5.5%和73.3%。康巴拉伊等9个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断加大文化场馆建设力度,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劳动就业,争取新增行政事业编制1461名。先后招录公务员、招聘教师、医务人员和州县其它事业单位人员889名。安置复转军人11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零就业和困难家庭就业55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保障,全州城乡低保人数分别达到20483人和60935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47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96%。农牧区低保和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529套,完成11732户牧民安居工程。扶贫攻坚,坚持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投资3.24亿元,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和“实用技能培训”等项目,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4.2万人次,累计解决6.12万人的温饱问题。和谐玉树,各项社会事业加速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己任,落实政策措施,推动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累计投入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28.7亿元,实施了“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完成草原禁牧5804.54万亩,减畜209.03万只羊单位;灭鼠5297.26万亩,黑土滩治理69.34万亩,生态移民6535户33012人;封山育林1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全面开展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项目中期评估自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研究并积极呼吁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争取落实生态补偿奖励资金5.88亿元,农牧民人均达到1783元。绿色玉树,生态环保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
坚持以改革发展增活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开放合作,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清理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政务服务环境得到优化。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功。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基层的倾斜力度,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大幅增长。大力推进部门预算、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确保了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人事管理走上了规范有序的轨道。扎实开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食品等专项治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成效明显。建立了与北京市及国家有关部委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北京市年度支援资金比例为上年财政收入的0.8‰,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10年内可落实援助资金20多亿元。成功举办了“第五届青藏川滇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积极参加“青洽会”和青海产品推介会等活动,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宣传玉树活动富有成效。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放的玉树,对口支援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在推动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等方面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坚持以维护稳定促发展,加强基础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创建平安玉树。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以“平安玉树”建设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努力改善寺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宗教人员在医保、低保等方面与农牧民群众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宗教工作,探索出一条寺院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尤其在周边地区事端不断、矛盾交织的情况下,我们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办法,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藏区稳定做出了贡献。建立维稳和治安工作的领导责任、基层网络、边界联防、治安防控等长效机制,不断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分裂反渗透的基础。扎实开展虫草采集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示范活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成立州、县矛调中心,集中开展大接访、大调处活动,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保障了重建期间各安置区机关单位和居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秩序,维护了全州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平安玉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坚持深化“四个能力”建设,依法行政,履行职责,转变作风,接受监督,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第六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统计、邮政、气象、工商、质监、应急管理、民族语言文字、无线电安全保障、外事侨务、防震减灾、红十字会、残疾人、老龄、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围绕住房保障、校舍改造、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牧区交通、社会保障、卫生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向全州人民承诺的52件实事,已全部兑现!
二、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
“4·14”强烈地震,是我州有历史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全州6县19个乡镇24.6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28亿多元。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同灾区人民心心相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强卫书记、骆惠宁省长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坐镇指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专业救援队员以及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各界救灾人员从全国四面八方驰援玉树,冲破千难万险抢险救灾。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我们紧急动员、全面部署、迅速行动、勇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宗教界人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在危难中沉着应对、在险境中顽强拼搏、在逆势中迎难而上,用压不垮、震不倒、摧不折的精神,谱写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集聚成“玉树不倒、青海长青”的强大力量,最大限度地挽救了群众生命,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取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全力救援,奋力创造了抢救生命的奇迹。坚持以人为本,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最大程度搜救被困群众,在“黄金72小时”内实现了紧急搜救全覆盖,累计从废墟下救活1455人,抢救压埋人员2008人。妥善处理遇难人员后事,安抚遇难人员家属。将3287名重伤病员紧急转移到西宁、西安、成都等地接受治疗,累计为6.55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创造了人类重大救灾史上死亡人员最少、伤员转移最快、救治最及时、致残率最低的奇迹。
情系民生,按期实现了群众安置的目标。高度重视灾区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第一时间建立资金拨付和物资发放“绿色通道”,及时拨付抗震救灾应急资金。共转移安置群众22万多人,发放帐篷15万顶、被褥21万套、衣物21.2万件、口粮2.1万吨、食用油940吨、火炉3万个,累计将 26类100多个品种救灾物资和口粮发放到灾民手中。先后三批发放各类补助金9.92亿元、慰问金1300万元。20.6万人领取了救灾口粮,19.31万人享受了转移安置补助,18.2万人领到生活困难补助。争取落实了30017人的灾区城乡低保扩面政策。统筹做好过渡安置和过冬安置,投资4000万元实施安置点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和学校、医院、商业、金融等配套服务网点建设。采取集中、分散和异地安置等办法,安置极重灾区结古受灾群众24369户85311人,转移安置51个州县机关单位,实现了受灾群众有帐篷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学生有学上的目标。
争分夺秒,迅速修复了道路电力通信设施。第一时间修通了损毁的机场道路和机场通讯,第二天凌晨恢复了交通、通信。同时,指挥部、安置点、医疗点等重点部位的电力供应得到保障,震后5天内应急性的水电路和通信全面恢复。第7天解决了结古镇重点临时安置点和其它8个乡镇的供水问题,保证了道路、通信、电力畅通,牢牢把握了抗震救灾工作的主动权。
强化措施,有效预防了次生灾害的发生。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紧急转移群众,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卫生防疫措施,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深入开展消杀灭、传染病疫情监测、牲畜强制免疫、鼠疫疫情监测、水质监测、动物尸体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灾区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全力推进,尽快恢复了灾区正常的秩序。组织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促进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震后第4天州孤儿学校率先复课,一周内各中学高中班陆续复课,37天内灾区所有学校全部复课,并陆续向省内外转移中学生8605名;快速推进机关临时办公场所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党政机关单位的办公秩序;结古镇区3000多个商业、邮政、金融等服务网点全面恢复,农牧业生产和虫草采挖有序展开,最短时间内基本恢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在抗震救灾最危难、最紧急的关头,全国各族人民大爱无疆,雪中送炭,倾力支援,共同创造了战天斗地的人间奇迹,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合力,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危难时刻强大的领导力和驾驭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彰显了民族大团结的巨大力量。对此,玉树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各位代表,“4·14”强烈地震,既是一场重大灾难,也是对我们的一场重大考验。空前灾难凝聚空前力量,重大磨难铸就伟大精神,在这场刻骨铭心的灾难和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鼓舞斗志、用信念挑战极限、用真情凝结关爱,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我们将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感恩奋进,攻坚克难,灾后重建谱写新篇章
玉树灾后重建是迄今为止人类在高海拔地区实施的大规模原址重建。地震发生后,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超前谋划、统筹安排,一方面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一方面开展灾情调查核实、积极呼吁和反映情况,争取灾后重建政策。震后第57天,国务院批准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并确定了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对口援建机制。《总体规划》涵盖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7大类涉及1400多个重建项目,总投资316.5亿元。支持力度之大、投入标准之高、照顾政策之全面,前所未有。特别是户均80平方米的住房安置政策、“四项补助”政策,是史无前例的重建惠民政策。在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相继研究出台了支持玉树灾后重建的涉及资金、税费、土地、住房建设、工程造价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中规院领衔规划,州、县政府、省直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自下而上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结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它各县县城总体规划、19个乡镇建设规划,以及嘉那玛尼石经城、格萨尔广场、两河景观带等标志性建筑专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规划了126个村庄292个集中建设点。这些政策和规划,关注和维护了绝大多数群众利益,绘就了新玉树建设的宏伟蓝图,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
地震是灾难,重建是机遇。自2010年7月10日灾后重建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的科学指挥下,在省内外援建大军的真情援助下,我们以坚定、坚强、坚韧的意志和毅力,无畏担当、实干拼搏,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群众主体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坚持住房优先、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先的原则,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建立了联系省、州、县和援建单位的组织领导体系,以及对口援建、项目管理、工程承包、民主监督、信息公开、供应保障等机制,在工作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压力和阻力,在实践中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对口援建、规划设计、质量监管、一线工作法、基层组织建设、政策规划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玉树模式”,取得了灾后重建的阶段性胜利。到去年底,累计开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843个,完工158个,完成投资208.9亿元, 占计划总投资的73.4%。
优先推进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全州城乡居民住房开工37287户,开工率为98.7%,完工32238户,完工率为85.4%。其中,16710户农村牧区住房已全部竣工。城镇居民住房开工20577户,开工率为91.7%,竣工15528户,竣工率为69.2%。维修加固的10939户全部完成,结古镇以外的城乡住房基本完成。1050户廉租房全部开工;周转房开工2500户,开工率为86%;集资房开工1523户,开工率为91%。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结古镇四横十六纵城市主次干道基本实现通车,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竣工,燃油发电机组、LNG加气站投入使用。投资12.8亿元的110千伏配网工程基本完成。按照将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设施的要求,44所重建中小学校全部开工,24所学校投入使用,幼儿园开工18所,占53.8%。卫生项目开工40个,开工率为90.9%。6县19个乡镇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全部开工建设。标志性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其中嘉那玛尼石经城、格萨尔广场、博物馆、州行政中心等6项已开工建设,两河景观带、地震遗址纪念馆正在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垂管单位的建设用地全部落实,其中气象台、水文分局、国家粮食储备库等14类项目开工建设,玉树建材物流集散中心已建成投运。
宗教寺院重建和文物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编制上报投资9.9亿元的87座寺院及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重建规划全部批准并开工建设。僧舍维修加固任务完成78.9%,僧舍重建完成3011户,占应建户的96.1%,经堂建设完成总任务的73%。活佛用房完成95%,公共用房完成93%,其它附属设施全部完成。投资5亿元,全面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东仓大藏经》珍藏馆已完成维修加固并交付使用。44个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文物保护点的修缮工程完成设计41个,38个下达方案并已全部开工。
科学规划并开工建设商住房和商业用房。立足商业布局调整和长远发展,在反复调查登记核实震前商铺,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结古镇的商业用房,全面锁定了商住、商铺房的群众意愿,各项前期和基础工作有序推进。商住房开工率达到73%,完成了8个独立商业市场规划设计。
产业恢复发展和企业安置工作加快推进。完成结古镇震前120家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和核查工作,落位安置59家,开工15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初步确定。结古绿色产业聚集区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巴塘生态畜牧业示范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日光节能温室重建与维修、温室水电路配套工程建设、生物质炉建设项目陆续实施。制定了《玉树州灾后重建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批旅游项目启动实施。
扎实开展生态恢复重建和地质灾害治理。编制完成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环境保护工作大纲》、《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及保护整治方案》。加强饮用水源监测和环境整治,规范了地材生产企业行为,有效保护了湿地,妥善处理了施工现场废水、扬尘、固体废物等。投资5.8亿元,排查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211处,提交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危险性评估报告321份。完成结古镇23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项目的勘查和18条泥石流沟治理的主体工程,4段不稳定斜坡治理项目正在组织招标。
面对非常艰巨的任务,面对十分艰苦的环境,面对极为紧迫的时间,面对异常艰难的工作,我们坚持科学重建、依法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班子,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科学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我们注重工作的前瞻性,统揽全局,超前谋划,科学制定了《玉树灾后重建土地权益处置规定》、《<玉树灾后房屋重建及维修加固补助标准及计算规则>实施细则》等19项政策,出台了《玉树州灾后重建工作总体方案》以及城乡住房、商铺、商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等22个指导性文件,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二是全力推进拆危清墟和征地拆迁工作。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危房鉴定评估、拆危清墟费用标准,调运清墟设备,采取军地联合、划片包干等方式,有序开展了拆危清墟工作。累计拆除危房122.5万平方米,清理废墟314.1万方。随着重建的深入推进,我们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及时调整征地拆迁安置领导小组,不断优化工作方案,确定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出台奖惩办法,按照“先领导干部、再一般干部、后群众,先敏感建筑和寺院房产、再其它建筑”的工作原则,不畏艰难、直面矛盾、迎难而上,坚持领导干部联点包片、挂牌督办,建委会干部包户落实,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挨家逐户做群众工作,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推进了征地拆迁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截至今年2月底,完成拆迁8276户,征地6165亩。在征地拆迁等重大利益调整面前,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干部以及宗教界人士,以高尚的境界展示了玉树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特别是结古镇为主的广大居民舍小家、顾大家,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重建大局,为推动政策规划的平稳落地和新玉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玉树人顾全大局的良好形象。各建委会在管理服务群众、开展群众工作、推动征地拆迁、协调援建工作等各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严格规范重建项目和资金管理。成立了州县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公司和省州县并联审批中心,聘用代管公司对州管项目全程跟踪管理,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严格规范项目审查审批。创新项目管理模式,组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五支队伍”全程参与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高度重视和加强重建资金的监督管理和拨付使用,健全完善各类重建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及时足额拨付资金。跟进审计监管,确保了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工程安全、干部安全。四是扎实开展意愿锁定和数据统计工作。针对复杂的情况和群众意愿锁定难、反弹率高等问题,我们坚持从基础工作入手,一方面加强政策和规划宣传,一方面加强与援建设计单位的协调对接,共同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广泛征求群众对住房、商铺、商住房、回迁安置、集资房、产业重建等方面意愿,按照“五个手印”的程序,全面锁定了群众对院落式住房的意愿,并提供了规划设计条件。重视加强各类基础数据的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了数据的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五是广泛深入开展援建服务和感恩活动。我们主动作为,建立健全了援建工作对接协调服务机制,在医疗卫生、生活保障、交通保障、施工环境等方面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服务。积极开展感恩宣传活动,动员干部群众开展以“捧一碗奶茶、送一桶酸奶、献一条哈达、唱一曲赞歌”为主要内容的送温暖、献爱心真情回报活动,充分表达玉树人民的感恩之心、感激之情。策划编排《玉树不会忘记》大型歌舞剧,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0省市区巡回演出68场,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通过开展系列服务和感恩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各级组织与援建单位、施工企业同甘共苦、携手重建的决心和信心。
玉树灾后重建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条件之苦、困难之多、情况之复杂世所罕见。在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中,北京市、辽宁省、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建筑、中国城市规划院,西宁市、海东地区、海西州、海南州以及各施工、监理单位讲政治,顾大局,援建队伍远离家乡,告别亲人,克服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期短、交通不便和建筑资源严重不足等特殊困难,大力发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规划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坚持长期蹲点,潜心研究,精雕细琢,为新玉树的建设绘制了一幅幅宏伟蓝图。对此,玉树人民永远铭恩感恩!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班子历经磨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我们倍感艰辛,实属不易。在科学发展和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经历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艰辛历程,谱写了在灾难中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壮丽诗篇。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州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不断改善,重建有力推进,干群感恩奋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成果,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指挥和特殊关怀,靠的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得益于全国各族各界的真情奉献和各援建单位的大力支援,得益于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的高效协调和有力指挥,得益于省直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帮助支持,更是全州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顽强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州广大党员、各族干部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玉树经济社会发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法公安干警、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倾情倾力支持我州灾后重建的各援建地区、企业和规划设计单位,部队和武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州仍然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的地区之一,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县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农村牧区发展差距大,统筹灾区和非灾区协调均衡发展的任务繁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任务艰巨,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民生保障水平总体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就业压力较大;教育、卫生和市政公益项目等方面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群众诉求多元化,社会管理和对搬迁城镇农牧民的服务管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同时,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执行不力、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总体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击鼓奋进的士气,知难而行的勇气,乘势而上的锐气,聚精会神搞重建、一心一意谋发展,担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路径,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与城市运营管理水平,统筹灾区和非灾区发展。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产业恢复发展和提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卫生和文化繁荣发展,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更加注重推进城镇化进程,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崭新玉树、实力玉树、特色玉树、绿色玉树、民生玉树、和谐玉树、文明玉树、活力玉树!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13年上半年完成灾后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一个大台阶;到“十二五”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特色产业体系初显雏形,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灾后重建呈现新面貌。按照“上两个大台阶”的总体要求,把国家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与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政策结合起来,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与建设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结合起来,认真实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实现“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态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目标,全面提升城镇功能,把州府所在地建成高原生态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中心城市和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8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以上。坚持农牧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七小工程”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文化旅游、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加快商贸物流、餐饮服务和民族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新提高。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就业安置、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和基本养老保障五项机制,加大政府投入,落实各项补助政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比重逐年增大,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以实现玉树教育“二次跨越发展”、构建“大医疗”格局、打造“民族文化产业”为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从战略的高度定位、谋划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思路,努力使各族群众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民政、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保护建设进入新阶段。按照“尊重文化、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形成符合三江源地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建成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全面落实生态奖励补偿机制,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和综合试验区建设。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明显遏制,重要生态功能区功能逐步恢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着力构建“一屏、一区、三个基地”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发挥比较优势,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统筹灾区、非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视和大力改善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小城镇和新牧区建设步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州城镇化率达到50 %以上。全面完成玉树县撤县建市工作,结古镇带动全州、辐射周边的商贸物流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公路、铁路、通信、航空、能源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完善乡村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和路网密度,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内外通达条件进一步改善。逐步扩大电网规模,加快电源建设,实现用电人口全覆盖。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改革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对口支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社会和谐稳定取得新进展。始终把和谐稳定作为玉树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基础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更加夯实,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宗教寺院管理长效机制更加完善。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维护地区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各位代表,“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立大志向、谋大事业,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任务。
2012年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是三年完成重建任务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综合分析宏观形势和我州实际,虽然困难和挑战不少,但希望和机遇更大,加快发展我们充满必胜信心。信心来自于叠加利好的政策机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支持藏区发展政策、灾后恢复重建、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的建立、生态保护奖励补偿机制的落实,以及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要完成重建投资150亿元以上,投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330千伏大电网项目和水电资源开发等项目的启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促进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信心来自于全州人民的感恩奋进。在科学发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中,全州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团结力、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热爱玉树、发展玉树,感恩奋进,共建美好家园的主人翁热情进一步激发。有了这种力量,就没有搬不动的山;有了这种热情,就一定能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2年灾后重建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完成城乡住房和学校医院建设任务,确保所有城乡居民全部实现入住,所有中小学校和卫生医疗项目投入运营;全面开工建设所有重建项目,确保基本完成基础设施、生态修复、特色产业、和谐家园建设任务,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基本完成三年重建任务,确保“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为实现“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目标奠定基础。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8亿元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8‰以内。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有新的提升。
一、致力于推进项目建设,奋力夺取灾后重建新胜利
今年,灾后恢复重建是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将以结古镇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全面完成城乡居民住房建设任务。把住房建设放在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全力推进。一是全面完成19个乡镇的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开工建设结古镇区2544户院落式住房和新寨村的居民住房,加快所有续建和新开工住房建设进度,同步完成城乡居民住房配套设施建设,确保10月底群众搬进永久性住房。严格审查把关,精心打造设计,全面完成结古镇院落式住房院墙和大门的风貌特色打造工作。二是加快商住房建设,10月底全面完成胜利路3个商住组团、西杭商住组团、扎西大同南商住组团的建设任务和分配工作。三是全面完成集资房、周转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任务。
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全面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服务功能,基本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重建工作需要。7月底前全面完成44所中小学校、26所幼儿园和44个卫生项目,确保秋季全面投入使用。全面开工建设各级政权机关、中央和省垂管单位办公用房,协调推进福利院、敬老院、社区服务网络、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两河景观带规划设计并分步建设,全力推进标志性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寺院重建和文物保护工程。严把规划设计关、项目审批关、土地管理关和资金安全关,切实搞好寺院重建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注重发挥寺院的主体作用,完成87座寺院的重建以及配套设施。严格遵守工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积极组织民间能工巧匠参与文物抢救保护,完善和延续传统建造模式,做到修旧如旧。年底全面完成17处省级、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一般文物点的文物抢救和修缮工作。
更加注重产业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把产业重建与优化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支撑性优势产业,多渠道筹资,加快实施产业恢复重建。陆续开工建设结古百货商城、三江源商贸中心、新玉树商贸广场、康巴商城、扎西大同百货商城、扎曲商贸城等独立商业市场。4月初开工建设规划区内恢复重建企业,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并同步完成风貌特色打造。加快玉树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和绿色产业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的前期工作,制定园区建设、准入条件、招商引资和扶持方案以及运营管理办法,并启动建设。妥善安置规划征地和改制企业的职工。有序推进嘉纳嘛呢-勒巴沟-文成公主庙、结古镇、拉司通古藏村、隆宝滩等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加快培育旅游市场营销体系,努力打造“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二、致力于发挥项目效益,在运营管理上推出新举措
加快玉树县撤县建市步伐,认真做好城市地名标志设置、相关资料的汇集完善和设市挂牌等各项准备工作。按照“规范运行、优化组合、有效监督、保障安全”的要求,用科 学理念、现代手段管理城镇、经营城镇,强化建成项目的运营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一是把学校、医院、市政等公益项目管理运转好。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模式,配备得力的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管理办法,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做好事业人员编制争取和专业人才招录、后勤临时用工招聘工作,落实经费,保障运转。利用好北京市及国家部委对口支援平台,多层次开展人才培训,提高人才的管理素质,确保公共服务机构良好运转。二是把园区产业项目发展提升好。坚持优化组合、突出特色、提升效益、规模发展的原则,加强对重建产业项目和准入企业的跟踪服务,搞好要素保障,完善设施配套,抓好公用设施的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和民族特色手工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强对292个集中建设点的入住与后期服务管理,扶持发展新兴产业。做好巴塘产业聚集区的选址、规划、建设工作,合理确定集聚区规模,实现产业集聚规模发展。
今年的重建各项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坚持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运营管理,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始终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加大宣传力度,让党和国家的重建政策和规划深入人心。加快完成剩余征地拆迁、群众意愿锁定等基础工作和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审批等前期工作。二是继续实行工程管理法、当面对接法和一线工作法,坚持工程质量和进度并重,严格规范重建资金、捐赠资金的管理、拨付和使用,加大财政、审计、监察工作力度,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执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州县自建项目。三是加强规划管理,增强实施规划的连续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法律性。认真做好项目建设资料的收集、竣工项目的决算、审计和验收交接工作。四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出台商业用房、保障性住房、集资房分配办法、管理办法和资金收缴办法,切实把各类住房建设好、分配好、管理好。五是发挥政府性贷款担保平台作用,协调落实金融支持灾后重建政策,支持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和商贸、餐饮服务等产业恢复发展。着力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服务覆盖工作。六是进一步增强感恩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落实与各援建方的协商沟通机制、服务援建机制,把服务协调作为“温馨工程”和“效能工程”,努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七是开展土地专项整顿工作,制止乱占、擅自转移、变相买卖耕地的行为,建立健全土地规范管理机制,做好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八是加强人文关怀,实施心理康复、文化抚慰和思想引导工程,全面推进精神家园重建。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快建成一个继承历史、融入现实、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家园,不仅让全州人民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
三、致力于强基础增后劲,推进新牧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进一步牢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始终把农牧业作为基础产业,发展特色生态农牧业。推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和新牧区建设。积极争取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州县两级财政支农力度,统筹谋划,整合项目,发挥各类资金的聚集作用,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多配套”和草原新帐篷项目,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和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绿色有机农牧业。进一步扩大生态畜牧业和设施畜牧业的建设范围,推进草场与牲畜的优化组合。抓好良种繁育推广,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提高畜牧业效益。以日光节能温室重建和维修项目为基础,努力培育绿色无污染、市场占有率高的天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温棚种植管理,发展油菜、芫根、青稞、马铃薯等特色农业,以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牧民的稳定增收。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扶贫水平。全面完成第三个年度56个牧业村合作社组建工作,强化各类专业协会的规范运转,提升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地方财政支持科技的投入力度,抓好科技示范工程。抓住国家将全省藏区各县列入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的历史机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大格局。争取总投资1.1亿元实施14个贫困村的易地搬迁、30个村的整村推进、2个村的连片开发和14个村的藏区发展项目,扶持9726户40694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贫困群体,让全州所有贫困农牧民,都能分享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丰硕成果。
四、致力于抓项目保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再上新台阶
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方针,推进非灾区的项目建设。年内力争非灾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亿元以上。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趋向,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加大跑项目、争资金的力度,抓好项目、抓大项目。争取投资2.75亿元全面建设农村公路项目58个,新、改建公路860公里,争取落实一批便民桥项目。启动全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推动农村公路管养常态化、规范化。全力配合支持214国道共和至结古、巴塘至囊谦段的双幅二级公路,308、309、312省道升级改造建设,支持玉树机场的运营管理,不遗余力地争取铁路进玉树项目。配合330千伏电网进玉树项目建设,完成110千伏区域联网工程。建成查隆通电站并投入运营,开工建设查日扣电站。积极推进通天河、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做好相关前期准备工作。申报实施好总投资5.4亿元的通天河、澜沧江中小流域治理项目。全力配合青藏专项“358”地质勘查工程,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认真落实各项惠民补助政策,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牧民的补贴。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信贷、土地、价格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合理消费、科学消费和安全消费。加强价格监管和物价调控措施,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努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全州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五、致力于抓生态谋长远,推动生态文明步入新阶段
“生态立州”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绿色发展是我们必须选择的唯一道路。我们要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是政绩,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思想,努力使我们的思想意识、政策措施、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体现绿色发展的要求。继续实施好 “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16项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二期工程项目。研究上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推动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意见,努力解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支持、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快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积极引导生态移民大力发展商业、饮食、运输、民族传统加工业,有效解决他们的后续产业问题。继续开发生态保护公益岗位,促进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面兑现生态保护奖励补偿资金,使农牧民真正享受到保护生态的效益与成果。动员全社会力量,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全面清理废墟和建筑垃圾,大力整治市容市貌和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积极培育传播生态文化理念,推进生态乡村、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们将紧紧把握战略机遇,努力把玉树建设成为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屏障。
六、致力于提高民生质量,努力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牢固树立“亲民、为民、利民”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培训,积极推进玉树大学生就业试点工作,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继续落实社保补贴、职介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生态移民的技能培训,拓宽就业路子。加大零就业、残疾人、双下岗家庭等特困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力争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00人。加强退役军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军人退役和转业安置工作,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年内基本实现全民医保。认真落实新农保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提标扩面政策。扎实做好五保供养、救济救灾、优抚安置工作,落实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取暖救助、慈善扶贫等相关政策,促进社会和谐。从资金保障、土地供应等环节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分配、管理和退出制度,确保中低收入者特别是贫困群众享受安居工程的温暖。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学校的科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核心,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完善“两基”工作责任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巩固提升“两基”成果。全面启动非灾区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继续争取教育扶贫连片攻坚项目,年内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加强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双语”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教育资源初步均衡,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视和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卫生事业发展“三项基金”,健全州县医疗救治、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卫生服务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强化责任措施,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年内力争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新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惠民、特色文化品牌等“八大工程”,争取落实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和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推进公共文化向基层延伸。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升内涵,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感恩奋进”作为文化基础元素,大力开展感恩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村社、进寺院活动,增强全民的诚信意识、包容意识,以感恩之心、仁爱之举投身各项事业,努力形成知恩、感恩、报恩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认真探索网格化、信息化、全程化管理模式。高度重视群众诉求,着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惠民制度保障、社会治安管理等重要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解释和群众情绪引导疏解工作,努力及时公正地解决各类社会问题。针对生态搬迁和扶贫搬迁人数增加的新形势,建立以迁入地为主、迁出地协助的移民社区管理模式。强化流动人口管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强边界地区的社会管理,维护边界稳定。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严格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防控网络,建立健全经常性严打、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能力。重视源头预防,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畅通公众诉求渠道、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排查、化解、稳控三大环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体系,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努力化解和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干群政群关系。扎实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宗教界人士牢固树立“爱国爱教”、“守法持戒”意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抓好交通、消防、食品药品以及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将努力做好一件件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事,让全州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七、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迈出新步伐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强规范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协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学习借鉴经验,为乡镇综合改革做好准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行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制度,促进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深化农信社改革,年内挂牌成立玉树农村商业银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完善政策,搞好服务,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扩大合作开放。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市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汇报沟通和联系协调,在认真组织实施好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的同时,从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智力支持等六个方面谋划一批对口支援项目,逐步推进对口支援由“输血援助”向“造血提升”的转变,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继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联系。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加各类洽谈会、品牌推介会、物资交流会,打响玉树“三江源头”、“歌舞之乡”、“玉树虫草”、“玉树藏獒”等品牌,提高玉树知名度。我们要让这些独具特色的品牌,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使重建后的社会主义新玉树享誉海内外。
八、致力于提高行政效能,展示政府自身建设新形象
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是政府行为的基本准则。这次人代会后,州县乡三级政府换届全面完成。我们要以新气象推动政府工作,全面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与服务水平。把能力建设落实到加快重建、科学发展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力倡导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合力攻坚的干事氛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狠抓落实和解决问题上来,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把作风建设落实到提升效能、高效运转上来。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以执行政策零折扣、提供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投诉零缺位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以良好的环境促进发展、成就事业。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把制度建设落实到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上来。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扩大政务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做得怎么样。坚持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加强与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联系,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把廉政建设落实到慎用职权、加强监管上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政问责,促进依法行政,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各类行政经费支出。我们要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鞠躬尽瘁,全心为民,努力把玉树的事情办好,让全州人民满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展望未来,前景美好,催人奋进。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对党的重托和全州人民的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州人民,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步伐,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以优异的成绩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献礼!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玉树州 玉树州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