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我州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国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南藏族自治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州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们经历了工业生产收缩、投资拉动困难、社会不稳定因素突出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州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为主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州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经济向好、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新成绩。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经济回暖向好。在形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州经济实现止跌回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6亿元,增长0.7%。
二是财政收支增幅较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812万元,增长8.37%,完成预算的10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35亿元,增长14.96%,增支2亿元。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增长17.8%,完成省定目标的112.5%。
四是消费市场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13%。特别是文化旅游市场更为活跃,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1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亿元,分别增长137.82%和428.14%。
五是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0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增长12.8%,高于目标4.8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3元,增长11.14%,高于目标3个百分点。
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99.4%,青壮年非文盲率98.5%,“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79.9%。人口出生率14.69‰,低于目标2.41个千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3.5%,低于目标1个百分点。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项目工作,努力保持投资拉动。我们坚持把项目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措施,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州县财政投入项目前期费350万元,有力推进了项目的争取落实。全州共争取各类建设项目345项,总投资24.87亿元。其中,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11项5.2亿元。实施了交通、水利、电力、城镇供排水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阿岱至李家峡高速公路、扎毛水库、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泽库县“两基”攻坚、尕孔110千伏输电线路等一批争取多年、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的项目开工建设。李家峡南干渠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有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我州特色资源、特色产业与省内外强势企业、优势资本、先进技术的对接,引进州外资金3亿元;落实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10项,贷款9010万元;与省电力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分别签订电网和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规划今后五年电力建设投资9.9亿元、信息化建设投资1.5亿元。
(二)强化“三农”工作,努力推动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深入推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农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农牧业、沼气等设施;整合各类资金1040.65万元,实施4个村的新农村新牧区以奖代补工程,改善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州县财政投入支农支牧资金833万元,同比增长23.8%,有力地支持了特色农牧业发展。核桃、黄果、马铃薯、油菜、蔬菜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牛羊育肥及生猪、家禽、水产养殖业较快发展,实施了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和观光设施农业示范项目。新培育启龙有机乳业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新认定8个州级农牧业龙头企业,全州省州级龙头企业达到13户,带动农牧户1万余户,安排农牧民就业1500余人。生态畜牧业试点初见成效,生产有机畜产品37吨。土地草场流转工作稳步推进,牧区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转变。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劳务7.34万人(次),人均创收1177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28项,解决了9703人的温饱问题。加快推进农牧区市场建设,全面实施“家电下乡”,农牧民群众得到实惠,企业得到激活,拉动了农牧区消费。
(三)加强协调服务,努力壮大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大对特色经济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困难,努力扭转工业经济下滑态势。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衔接沟通,召开全州政银企座谈会、全州第一届政银企项目融资推介会,促进了银企合作,落实信贷资金1.7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壮大水电产业,麻巴水电站建成投运,尕孔、当顺、峡口等水电站建设进展良好,全州完成发电量77亿度,同比增长7.74%。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步伐加快,实施地勘项目22项。认真落实电解铝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政策,金源铝业升级改建240KA电解槽20台。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了坎布拉、热贡文化旅游景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初稿编制完成,热贡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文化旅游营销力度,在上海等地开展热贡艺术展销活动,扩大了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四)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努力推进生态建设。坚持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立州之本,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完成建设养畜2608户,退牧还草1735户,封山育林8.6万亩,人工造林7390亩,义务植树62万株,草原鼠虫害防治322万亩,黑土滩治理1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成效,全州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在90%以上。
(五)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努力推进社会事业。我们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编制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规划,完成了泽库县“两基”攻坚项目主体工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州职业学校新校区建成启用,职校在校生达到2760人,增长15%。科技项目实施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同仁县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进一步完善四级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州县乡村四级卫生基础设施项目45项,健全了村卫生室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预防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积极开展优质服务,计划生育率达到98.6%。注重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热贡神韵》剧目国庆进京演出获得成功,开通了黄南电视台藏语频道,圆满完成环湖赛黄南段赛事。
(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计民生。我们深入研究重大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增加民生支出,投资4亿元,实实在在解决了一批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兑现了承诺的十件实事。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760套、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700户、游牧民定居工程3384户。深入实施“户户通电”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295户无电户的用电问题。认真贯彻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困难家庭就业援助,落实小额贷款政策,公开考录考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3名,全州城镇新增就业1222人。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11457名、农牧区26830名困难群众享受城乡低保政策,年内分别新增458人和2530人,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496元和1200元,发放生活救助金4382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资174元,为历年最高。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垫付直报制度,参合率达到97.3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71.75%。认真开展救灾救济工作,救助灾民48456人(次)。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加大孤寡老人、孤儿集中供养力度,黄南儿童福利院集中收养孤儿306人,成为全省最大的儿童福利机构,走在了全省前列。
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76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切实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促进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审计、监察专门监督,廉政建设取得成效。加大“五五”普法力度,依法治州深入推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深入实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交通安全为重点的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依法加强寺院社会管理,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认真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妥善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分裂渗透和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此外,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取得成效,统计、编制、气象、通信、区划、地方志、民族语文、防震减灾以及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得到加强,工商、无线电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州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各方面的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省驻州各单位、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黄南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9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不少困难。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产值下降7%,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二是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带动力不强,农牧民增收渠道窄。三是项目前期投入不足、工作深度不够,缺乏大项目和产出性项目等问题较为突出。四是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量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全州累计财政赤字达到15889万元,其中州本级5521万元,占全州财政赤字的34.8 %。五是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重,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六是贫困面还比较大,按新的扶贫标准全州尚有13.59万贫困人口;社会就业压力大,未实现稳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3312人,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七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非正常上访事件较多。同时,在政府机关和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上仍有不足,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努力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年既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任务繁重,意义重大。
今年,全国经济形势总体趋稳向好,整体发展环境好于去年,但也可能是经济形势变化最为复杂的一年,不确定、不可预见的因素增多,加之我州发展基础薄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很大。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州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州各族人民谋发展、盼富裕、求稳定的愿望更加强烈。今年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国家将启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计划,实施一批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有利于我们改善发展环境。三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进一步推进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特殊关怀和支持,将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今年又是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年,上述政策导向和战略布局将会全面贯彻到“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有利于我们统筹推进全州的发展。我们既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全力做好应对严峻形势的准备,又要增强信心和勇气,牢牢把握难得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州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的工作主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计民生,促进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遵循五项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保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统一,着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坚持投资需求与扩大消费需求有效互促,多渠道争取项目和投资,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不断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借助外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必须坚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统筹协调,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五是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统一,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断改善民生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三、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切实增强投资对全州经济的持续拉动力。牢牢抓住当前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干劲、最有力的措施推进项目工作,增强投资拉动,改善发展基础。
全力做好项目工作。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切实做好项目衔接争取工作,确保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扎实推进扎毛水库、坎布拉景区基础设施、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教育两基攻坚等续建工程,实施好同仁至麦秀高速、隆务至黄乃亥公路、李家峡南干渠、中小学校舍安全、同仁集中供热二期、州医院整体搬迁以及电网、信息化建设等新开工项目,做好扎毛水库配套灌渠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下多巴至河南县高速公路、过境铁路、天然气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坚持争取国家投资与吸纳社会投资并重,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民间资本、州外资本和金融融资投入比重,努力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切实解决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
扎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编制出符合州情实际,具有可操作性,高质量、高水平的“十二五”规划。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国家重点投入领域和全州发展薄弱环节,谋划一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有效改善民生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力争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盘子。
加强项目监管。针对今年建设项目多、投资大的实际,实行最严格的项目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切实把好项目质量关、资金安全关,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和腐败工程,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力争使每一项工程、每一分投资发挥良好效益、惠及更多群众。
(二)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牧区发展基础。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加投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打牢基础。
切实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继续整合项目和资金,深入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网改造、新能源建设、游牧民定居、危房改造、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着力改善农牧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村级规划,实施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标准化设施建设,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00栋、牧区畜暖棚500栋、农区小畜棚200栋。
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今年,州县财政投入1200万元支农支牧资金,重点支持特色农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依托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机农牧业,继续抓好黄果、核桃基地和牦牛奶加工基地建设,着力培育特色农牧业品牌。积极发展“一村一品”、规模养殖专业村,扩大牛羊育肥、家禽养殖规模和马铃薯、油菜、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种植杂交油菜2.5万亩、全膜马铃薯5000亩。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实施好良种工程,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和完善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一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兑现各项补贴、工程性转移支付及减负措施,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并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增加经营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二是大力开展农牧业生产技术和农牧民务工技能培训,培训农牧民1万人次,转移输出劳务7万人次,增加劳务收入。三是积极发展农牧区文化产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拓展农牧区非农就业空间,增加农牧民非农收入。四是实施好2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加大易地扶贫力度,落实好国家对口帮扶政策,实现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五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牧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和吸纳农牧民就业的能力,增加群众收入。
扩大农牧区消费。加强农牧区市场建设,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等项目,新建50个连锁农家店。继续落实“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对现行限价内的产品继续实行13%的补贴标准,超出限价的实行定额补贴,努力扩大农牧区消费。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牧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提供消费信贷,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加快农牧区信息化建设,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满足群众不同的消费需求。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促进人口相对集中、资源集约配置、产业聚集发展的政策措施,把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易地扶贫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州县所在地、交通干道沿线和沿黄城镇建设,重点推进隆务、坎布拉等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良性互动。今年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同仁、尖扎两县全部向县城集中,泽库、河南两县尽量向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同时,放宽城镇户籍限制,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
(三)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结合“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
继续推进水电和铝金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水电产业的主力军作用,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促进尕孔、当顺、峡口等水电站尽早投产发电,加快推进河南夏日红水电站开发步伐,强化发电企业运行调节,努力增加产能和效益。抓好电解铝产业升级改造,加快金源铝业240KA电解槽改造工作,不断扩大产能。实施好地质勘探项目,支持矿产资源整合开发。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重点突破”的原则,注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突出“一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九品(唐卡、堆绣、石刻、泥塑、藏医、六月会、古迹、射箭、坎布拉)、十大工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坎布拉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后弘期文化旅游区、能源建设、重大交通项目、新农村游牧民定居工程、教育园区、同仁撤县建市、有机农牧业基地、热贡文化龙头企业培育、政权建设)”,加快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目标。抓紧启动实施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推进坎布拉国家公园核心景点建设,建成运营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做好第三届青海国际唐卡博览会分会场筹办工作,积极参与“大美青海”台湾行、上海世博会等活动,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业的层次和规模,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尽快形成产业效应。加强文化旅游产品营销,巩固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力争接待游客量达到1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9亿元。
扶持发展中小企业。认真落实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精神,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帮助解决企业用电、用地等各种困难,支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兴产业及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着力打造特色中小企业集群。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扎实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统筹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三江源生态建设二期规划,实施好黑土滩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治、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化草场人工补播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以发展高原现代林业为总任务,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做到集体林产权明晰,实现“两权”到户。积极争取生态效益补偿,切实加大对生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移民搬迁成果。
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发挥我州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绿色能源,以河南夏日红水电站和风能、光能资源综合捆绑招商,推进泽库县风电、同仁县太阳能发电等项目开发。严格落实污染减排措施,提高建筑节能标准,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加大城镇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同仁污水处理厂项目。大力倡导生态文化,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实施边远地区光伏电源利用和农牧区集热利用项目,引导城乡居民树立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三项制度”,强化计生服务,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4‰以内,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五)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重推动社会事业进步。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成泽库县“两基”攻坚工程,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继续加强高中教育,全州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38%。支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职校招生规模,提升职校专业水平,职校在校生增长15%。稳步推进农牧区“双语”学前教育,抓好特殊教育。深化民族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到2015年将现有的238所中小学校减到111所。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和州民族高中新建项目,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州、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绩效工资和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抓好重大疫病疫情防控工作。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业,推进中藏医专科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结合热贡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全力抓好热贡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支持培育热贡文化龙头企业,加大热贡艺人培训力度,力争热贡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好乡镇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等项目,抓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加强农牧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抓好食品药品和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和出行安全。加强市场监管,稳定消费品市场价格。继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黄南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深入开展平安寺院创建活动,强化寺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突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做好信访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稳定预警、公共事件处理应急等机制,着力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全面完成“五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力保障社会政治稳定。加大拥军优属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做好统计、编制、气象、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质量监督、无线电管理等工作,重视老龄、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事业。
(六)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教育、卫生、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是藏区建设的五大民生工程。实施好这五大工程,体现了中央的要求,符合藏区的实际,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既着眼经济发展、又着眼社会稳定,既解决当务之急、又突出固本强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的综合效应,是推进藏区跨越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挖掘公益事业和社区就业潜力,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公开考录考聘工作,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残疾人、低保对象等给予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继续巩固零就业家庭清零成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年内实现新增就业1000人。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着力抓好城乡低保工作,按照省政府新出台的低保办法,进行清理整顿,严格限定低保范围,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实行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促进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二是抓好尖扎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逐步实现全面覆盖奠定基础。三是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推进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四是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的普惠面和待遇水平。五是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孤寡老人和孤儿集中供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深入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今年我们将整合资金6亿元,继续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0件实事:一是新建游牧民定居工程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1300户、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1840套、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348户。二是实施农村住房建设项目1000户,每户补贴7000元。三是改造中小学校舍危房25800平方米。四是解决农牧区7700人饮水困难与饮水安全问题,扩大改善农田草原灌溉面积2.4万亩。五是建设农村公路和村道硬化368公里,乡村便民桥梁25座。六是建设6个乡镇文化站和128家“农家书屋”,解决20个自然村接收广播电视问题。七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500座,解决313户边远无电户的通电问题。八是实施同仁县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扩大供热面积15万平方米。九是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98元。十是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人均增加50元,达到154.3元。
(七)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入实施开放融入战略,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财政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等改革。进一步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和担保体系建设,分别投入担保基金5250万元和288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和农牧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开展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确保特色经济、改善民生、文化旅游和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较大幅度增长。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让非公有制企业平等获得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拓展对外开放融入。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资源转换步伐,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年内力争落实州外资金5亿元。切实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及北京等地的交流合作,注重发挥“平台”效应,全方位、宽领域扩大开放,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援助。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以转变职能为核心,以提高施政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服务型、法制型、廉洁型政府建设。
一是强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资源建设,推广电子政务,完善公共决策机制,规范审批程序,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为基层组织依法履职、服务群众创造条件。
二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半年全面完成州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推动公共资源、公共财政向农牧区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环境更艰苦的地区倾斜,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坚决克服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公平等现象,努力创造让人民更加安心满意的社会环境。
三是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重点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资金使用监管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着力加强行政监察,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作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着力转变政府作风。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强化行政问责,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精简会议和文件,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政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实,用勤政务实的优良作风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业绩,让全州各族人民满意。
各位代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藏族 自治州 政府工作报告 黄南藏族自治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