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时间:2023-05-19 18: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2009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取得令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黔西南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黔西南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取得令人鼓舞新成就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在中共黔西南州委的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与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抢抓机遇,排难而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州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紧紧抓住中央和省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争取到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96个,总投资18.13亿元。按照中央“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全力推进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电力供应、资金补贴、贷款融资、税收缓缴等方面对困难企业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自去年3月以来,全州工业经济增长逐月回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232亿元,实际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1亿元,增长47.7%;财政总收入完成45.1亿元,增长24.6%,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9亿元,增长33.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4.4亿元,比年初增加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18元,实际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左右,增长14.5%左右。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全线开工建设,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仁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开工建设。兴仁至安龙二级公路建成投用,贞丰至安龙二级公路基本建成。实施通乡油路453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519.9公里。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航运扩建工程贵州段航道整治基本完成。“盘江灌区”、打鱼凼水库开工建设,烟水配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1.66万人,新增灌溉面积12.7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75万亩。“州市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明显提速。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市政设施、房地产、路网等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27.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9个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按省的要求,有8个基本建成投用。

三、农业结构加快调整,“三农”工作成效显著。以“五个培育”为抓手,大力推广“晴隆模式”、“顶坛模式”、“坪上模式”、“者楼模式”及桔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9.4亿元,增长4.6%。粮食总产量111.8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油菜籽产量2.7万吨,增长17%;畜牧业总产值32亿元,增长14.3%。建成兴义万·鲁现代烟草农业试验区。烤烟种植26.74万亩,烟农收入5.91亿元。投入3000万元,开展全州所有行政村的村级规划工作。投入资金1.12亿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86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88万人。完成绿色证书培训9647人、农民实用技术普及培训54.98万人(次)、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60人、干部培训70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28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取得明显成效。“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智力支边”、宁波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工业经济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势强劲。兴义电厂开工建设,老江底电站、董箐电站建成发电,糯东煤矿基本建成,打叶复烤厂项目加快建设,贞丰、兴仁、晴隆煤焦化项目和安龙金宏电石渣水泥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2.3亿元,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8.1亿元,增长12.8%。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稳步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23.12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0.3亿元,增长16%,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城市、农村市场同步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4.8亿元,增长19.3%

五、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加快实施公益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珠江防护林、世行贷款水保项目和“四沿”绿化等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53.7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7.05平方公里,石漠化综合治理161.2平方公里,坡地过度开垦治理28.18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4.75%,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4068个、沼气后续服务网点191个、省柴节煤灶7101个。整理复垦开发土地3.18万亩,新增耕地2.45万亩。大力打击滥采黄金等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0.1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7.83%,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加强对“两江一湖”环境问题和工业污染的整治力度,省、州限期治理项目通过验收。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州、县(市)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改革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草原勘界确权工作基本完成。进一步理顺了顶效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土地、矿产资源收购储备制度,政府对重要资源的利用、管理和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增势强劲,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4.5%。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96个,到位资金64.88亿元,增长22.4%

七、着力推进民生改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0408人,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4.08%。城乡低保清理核查工作按期完成,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城乡医疗救助金等及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启动实施,参保人数达12.4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12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扩大试点任务3928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363户。建设廉租住房493025万平方米。严格兑现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各项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经费,“和谐库区”、“和谐矿区”、“和谐社区”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信访问题首办责任制,抓好信访积案化解,做好全国、全省“两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特殊敏感时期的信访稳控工作,国庆期间我州无一起群众赴京上访。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工作有力开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平安黔西南”建设。

八、教育工作取得突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基”顺利通过“国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申办成功。兑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兴义一中扩建工程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开工建设贞丰、普安、晴隆、望谟4个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以及一批中心乡(镇)卫生院项目,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265.51万人,参合率达91.59%230余万人(次)得到医疗补助。率先在全省制定、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不花钱”政策,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数是前8年的总和。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完成地氟病改炉改灶7.77万户。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省年度考核党政线、业务线分别获第5名、第4名,分别比2008年上升3位、5位,实现了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争先进”的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7.14‰,下降0.36个千分点。年末全州总人口321.5万人。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41个,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州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在20099月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州政府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开播布依语、苗语广播节目,在全州党政机关推行汉文、布依文、苗文三文函牌。在我州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绝地逢生》,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全国、全省“五个一工程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取得新进展。扎实抓好救灾救济、拥军优属工作,积极支持驻州部队建设,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国防教育、统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气象、水文、档案、保密、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新闻出版、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九、民主政治深入推进,政府效能明显提高。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强力推进制度“废、改、立”工作,扎实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努力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州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按《州政府工作规则》办事,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加强“六型政府”和“六型机关”建设。积极推行依法行政绩效管理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村务、厂务、政务公开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不断扩大。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拓展“黔西南州党政办公网”应用,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对全州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前置审计。政府及部门廉政建设、效能建设、作风建设、纠风工作取得新进展。

总的来看,2009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好于年初预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地总结、很好地珍惜、很好地坚持、很好地运用,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难得的好局面、好态势。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不甘落后、攻坚克难、奋起直追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及消防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欠发达、欠开发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基础产业、基础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有待解决。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三是项目配套资金筹措困难,土地储备不足,建设用地落实难度较大。四是产业投资不足,经济增长点不多,给持续增长带来很大压力。五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六是工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还很艰巨。七是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煤炭生产与安全的矛盾突出。八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空间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大。九是政府及部门行政效能、工作水平、管理服务水平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全省、全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按照“一二三四”科学发展思路,围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民生工作为着力点,重民生,抓项目,调结构,促跨越,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50亿元以上,增长13%以上;一般预算收入24.65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3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亿元,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8%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36万吨和8.1万吨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和增强发展后劲

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科学统筹,全力抓好以交通、水利、信息、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第一,全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黔西南段、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义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抓好马岭至普安矿区汽车专用公路建设,动工建设巴铃至白层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扎实抓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抓好兴义公路枢纽管理信息指挥中心、乡(镇)客运站建设。推进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航运扩建工程贵州段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光照库区航运工程建设,完成省下达的渡口改造任务。配合做好长沙至昆明快速铁路黔西南段前期工作。完善兴义机场的配套设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航线。

第二,大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滋黔工程”水车田水库、柘仑水库扩建工程建设,扎实抓好“兴中灌区”、“盘江灌区”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木浪河水库加坝扩容、桑郎水库等工程。切实做好“引马入兴”工程和五嘎冲水库、七星水库、小龙潭水库、幸福水库、纳坝水库、丫他水库等水源性工程前期工作。继续抓好兴义晏家湾等28座病险水库的治理。优先安排受干旱影响严重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0万人以上。力争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统筹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抓好全省小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水利项目、“三小”工程、烟水配套工程、草水配套工程、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等项目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加快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

第三,扎实抓好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数字黔西南”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和完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多层面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扩大固定、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面,大力推动3G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消除信息盲区和信息盲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推行无纸化、网络化办公,提高办公效能。统筹推进城镇、农村、工业、社会发展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抓好变电站、电网建设,优化电力运行调节。

二、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和综合实力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发展,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

第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下大力解决好“重工业不重、轻工业太轻”的问题,轻重工业齐头并进,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抓好以发展煤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园区和清水河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提高园区配套设施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促进污染集中有效处理,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壮大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食品、冶金、制药、烟草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变。全力推进兴义电厂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马马崖电站。切实抓好安龙金宏化工二期、兴义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异地技改项目建设,支持贵州宜化20万吨硝铵、广西柳化60万吨硝铵等项目建设。争取一批大中型煤矿年内建成投产,确保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600万吨。促进泥堡、幸福等大型煤矿动工建设,推进兴仁巴铃、兴义威舍、兴义万屯、普安青山等煤化工、煤电化一体化项目以及贞丰、兴仁、晴隆、兴义煤焦化基地建设。加快黄金产业的技改进程,力争黄金产量突破10吨。加快推进兴义、顶效、兴仁、贞丰、安龙轻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巩固和提升烟、酒、糖、茶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制药、特色食品、油茶等新兴产业,稳定和扩大贵州醇白酒的生产和销售,确保打叶复烤厂和天地药业3亿瓶塑瓶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提高轻工业在全州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选择适合在我州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以“五个培育”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 “晴隆模式”、“顶坛模式”、“坪上模式”、“者楼模式”及桔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推广力度,认真总结和推广兴义万·鲁现代烟草农业试验区、兴仁南部现代烟草示范基地的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通过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等途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优质粮油、草地畜牧、烤烟、中药材、水产、蔬菜、甘蔗、茶叶、油桐、油茶、薏仁米、林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左右。扎实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加强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州、县(市)、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农特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培育和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改进补贴发放方式,确保国家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认真做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工作,争取更多的县(市)进入试点。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产品下乡工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积极推动对外劳务输出。认真抓好村级规划工作,确保按时全面完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国家完善扶贫政策的机遇,以实施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两项制度衔接为契机,构建“大扶贫”格局,大力开展产业化扶贫和贫困村整村推进,全年减少贫困人口4.36万人。切实加强与宁波的对口帮扶联系,开展“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立20周年纪念活动,积极做好“智力支边”工作。

第三,重视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抢抓国家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推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体育相结合。加快旅游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市场化手段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红色旅游、自然遗产、度假胜地等旅游板块为载体,加大推介力度,开拓旅游市场,打造旅游品牌。加强景区景点、宾馆酒店等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大旅游招商和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加快发展演出、娱乐等产业,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改善旅游软环境,规范旅游业经营秩序,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把推进工业化与促进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认真抓好兴义清水河西300万吨货场扩建、顶效南昆货场扩建等工程建设,切实推进顶效、坪东、桔山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大中型综合物流企业,在条件成熟的中心城镇建设现代物流市场、专业市场和大型商场,配套发展城市仓储业。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引导和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金融、农业、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体育健身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大力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高服务业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着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切实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全州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第一,扎实推进“州市共建”工作。以兴义市为龙头,强力推动全州城镇化进程。认真研究解决“州市共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按100万人口规模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兴义市,充分发挥兴义市在全州“作表率、走前列”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把兴义市建成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中心城市和物流中心,引领和带动全州城镇化建设。

第二,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以路网为载体,以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道为主线构建城镇带,把交通要道和等级公路沿线符合条件的乡建成建制镇、符合条件的村建成集镇。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撤县建市,支持有条件的乡撤乡建镇,以县城所在地为核心,以乡(镇)所在地、交通节点为重点,着力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建成一批环境好、功能全、有特色的城镇。在城镇建设中,注重产业支撑,大力发展轻工业、流通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发展产业积累财富,形成城市投资、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把加快城镇化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通过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推动城乡消费结构调整,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三,切实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坚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切实发挥规划对城镇产业布局、城镇综合交通、房地产开发、历史文化保护、城镇特色塑造等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指导作用,加快形成富有黔西南特色的城镇建设体系。坚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挖掘、整理、提炼黔西南地域性和以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精髓。以争创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为目标,加快城镇“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序化”步伐,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执法,提高市民素质,规范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建立现代城镇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合理开发、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可经营性资源,加快城镇资产向资本转化,构建政府主导推动、多元主体投入、社会积极参与的城镇建设经营格局。

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投资总量和增强投资拉动力

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储备,积极争取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投资,以大投资促进大发展。

第一,全力抓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中央“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全力推进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已开工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其他重点项目,要确保按要求尽快建成投用。没有开工建设的,要创造条件,早日动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后劲。

第二,下大力争取中央和省更多项目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为我们争取项目指明了路径。我们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及时谋划和争取新的项目。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加快项目库建设,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谋划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项目”的工作机制。坚持走基础设施项目靠国家投资、产业发展项目靠招商引资的路子,多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本投入产业发展项目。扎实抓好技改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筛选、储备、发布、跟踪服务制度,健全完善重大项目领导联系责任制。加强项目资金和工程建设过程监管,尽可能使投资合理化,严禁新增投资用于不符合规定投向、不符合管理要求的项目,严禁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进一步落实好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限时整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治水与固土并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并举,使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过度开垦治理、“1113”工程等项目,治理石漠化面积149.38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面积3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抓好林地使用管理,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的行为,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大低质低效林改造力度,提高森林质量。抓好小水电代燃料等农村能源建设,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万个。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化节能减排降耗目标责任制,抓好水泥、冶金、电石、焦化等行业的整合聚集和升级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从严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严格环境准入,规范审批程序,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源。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对耗能重点监控企业的能耗监管,积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不达标的项目限期进行节能整改。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已建成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确保稳定运行。加强南、北盘江等重点流域和煤矿矿区等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生态恢复政策规定。加强城市机动车排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第三,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充分利用我州土地、气候、光热、生物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能源植物品种,加快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积极发展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生态产业,并努力将其培育成为新兴产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在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六、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内部活力和借助外力发展

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激发内部活力,充分借助外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一,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切实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成州、县(市)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投融资能力。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重要行业、支柱产业、优势企业集中。积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正确处理好农民转为居民后在农村的权益和在城镇的保障问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探索引进BOTBTTOT模式,积极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二,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引进外资的配套政策措施,抓住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争取利用外资水平有新的提高。积极探索和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市场运作,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坚持搞好“六个服务”,着力打造“低成本、快回报、高诚信、优服务、零障碍”的服务环境和开放环境。充分利用长三角、珠三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平台,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认真做好省参加上海世博会涉及我州的有关工作,全面展示我州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第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放宽准入条件,扩大投资领域,实行公平待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矿产资源勘探及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基础设施、旅游景区、科技开发、中介服务、公益事业等领域。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产权重组力度,引导同行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等方式做强做大。构建多层次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帮助非公有制经济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促进非公有制企业规范行为、提升素质、增强实力,走科学发展之路。

七、加快推进民生工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持在推动科学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推动科学发展。

第一,着力做好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创业、产业、事业来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产业支撑就业,以事业促进就业,坚持政府引导就业、市场主导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相结合,发展竞争性产业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相结合,拓宽就业渠道。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黔西南州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和《黔西南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降低创业门槛、抓好创业扶持、激发创业热情、营造创业环境,积极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全民就业。通过市场化不断壮大产业化,提供更多、更好、更稳定的就业岗位。注重发展草地畜牧、蔬菜、农特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和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形成“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推动产业”的格局。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拓展干事创业空间,促进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大力推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积极探索财政适度补贴、不列入单位编制、具有社会保障的就业新机制。高度重视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好零就业家庭、下岗人员和困难家庭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和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扎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廉租住房建设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危房改造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破旧、最危险的农房着手,严把资金使用、安全选址、规划设计、建筑材料、施工质量和竣工验收关;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按规定的面积建设,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安全入住,切勿贪大求洋,造成负债返贫。同时,要注意彰显地方民居特色。廉租住房建设,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实施,加强监管,规范运作,防止出现超面积建设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确保整个工作的顺利推进。加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搬迁治理力度。

第三,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统筹层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力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1万人、13.2万人、5.4万人、12.3万人、8.7万人。把城乡低保作为事关民生改善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管理办法,切实做到科学定标、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农村低保要强化县(市)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紧紧抓住收入核查这个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环节,坚持示范引路,摸清真实情况,加快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可持续的农村低保制度,坚决制止采取盲目分指标、分钱的办法实施农村低保。搞好农村低保对象与临时救助对象的衔接。积极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好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抓好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大力推进灾害管理体系建设,抓好救灾救济工作。

八、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抓好兴义一中扩建工程和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民族教育和幼儿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抓好继续教育。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和就业特点,大力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抓住国家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机遇,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继续抓好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根据我州产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积极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抓好科技的宣传、普及、研究,推进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第二,扎实抓好人口计生和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力度,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努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对独生子女户、二女户等计生家庭的奖励扶助力度。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进一步完善“过程管理”、“双百活动”、“和谐计生”、“科技计生”工作机制,主攻重点难点,突破薄弱环节,实现“巩固成果、提升水平”目标。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积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快州医院“三甲”医院、州中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和县(市)级医院建设,完成兴仁、普安、晴隆三个县8.7万户地氟病炉灶改良任务。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和医药市场监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受益覆盖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不花钱”政策。

第三,积极发展文化、体育、民族等事业。加快推进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改造及设备配置工作。实施好农民文化家园工程,新建农家书屋350个,新建215456座农村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支持新闻事业发展。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送文化下乡”活动。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和民族体育。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等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

九、加快“平安黔西南”建设,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和硬任务,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维护一方稳定,保护一方平安。

第一,大力抓好社会矛盾化解。创新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信访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信访突出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切实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继续推进信访积案的清理化解工作,着重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企业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加大对“两抢一盗”、诈骗、传销、拐卖妇女儿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提高案件侦破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社会治安混乱地区的排查整治,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和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矿区”、“和谐库区”建设。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第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切实抓好矿山、道路交通、危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全整治,有力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努力保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加强对食品、药品、消防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环节的监管,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十、加快“十二五”规划编制,着力完善规划体系和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加强衔接,规范程序,发扬民主,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认真抓好规划编制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要理清规划思路,把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加强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关系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全局重大问题的研究,重点开展对发展战略及思路目标、城乡区域发展、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投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重大课题的调研,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要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围绕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工程、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影响较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强规划目标研究和测算,研究提出“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做好基础性工作。

第二,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按照“一二三四”科学发展思路,注意遵循“一条主线”(努力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切实搞好“四个衔接”(与中央和省的规划衔接,与州“十一五”规划及其完成情况衔接,与国内外发展趋势衔接,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衔接),切实做好编制规划的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论证评估、审批发布等工作,切实增强规划的战略性、政策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使规划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等关键领域,认真编制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工业布局、重点产业、特色农业、城乡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

第三,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的规范性和民主性。严格遵循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程序和要求,建立和完善规划编制的调查研究、专家咨询、论证评估、调整完善、审批发布等项制度,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充分发扬民主,走好群众路线,通过互联网、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和采取座谈会、公布规划草案等形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让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编制,确保“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全州上下的共同意愿。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我州正处在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急剧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和全州干部群众盼发展的强烈愿望,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继续大力推进“六型政府”和“六型机关”建设,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各级政府科学统筹、驾驭全局、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执行落实的能力。

一、着力提高科学统筹能力。坚持用系统思维和科学统筹的方法推动工作,抓重点带全局,抓关键促突破,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与渐进式发展、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不断提高科学统筹能力。要学会“弹钢琴”,注重统筹兼顾,区别轻重缓急,特别要注意处理好重点工作与全面工作的关系。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整体推进。既要有所侧重,又不能顾此失彼。既要协调平衡,又不能迷失重点。既要重点突破,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州委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要未雨绸缪,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又要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合力攻坚,共同把黔西南的事情办好。

二、着力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加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在复杂矛盾和艰难环境中打开局面,善于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苗头性的问题,增强预见能力,提高应变能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承担责任,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充分凝聚全州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全州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继续推行依法行政绩效管理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靠法治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公正和谐;依靠法治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依靠法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坚决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迎接国家的检查验收。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大力支持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接受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四、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持政府营造环境、全民创造财富,让各类经济主体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共同发展。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大事来抓,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州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办好《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公报》、“中国金州—黔西南”门户网站、“黔西南州党政办公网”。

五、着力提高执行落实能力。大力提倡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作风,该办的事项,不拖不压,定了就办,限时办结。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扑下身子,少说多干,苦干实干,善干巧干。强化抓落实的责任,练就抓落实的本领,提高抓落实的效果。在实践中研究新办法,开拓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开创新局面。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节俭办一切事业。严格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用在事关民生改善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上。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进一步加强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前置审计工作,切实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监察就跟进到哪里。继续加大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涉及民生项目等的审计监督力度,坚决依法依纪查处不作为和乱作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中共黔西南州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加快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和谐黔西南”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黔西南 政府工作报告 黔西南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