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2008年以来的五年,是官渡区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面对机遇与挑战交织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官渡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的五年,是官渡区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面对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复杂局面,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第十四届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紧紧抓住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立赶超之志、鼓奋进之气、创跨越之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区第十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踏上了建设美好幸福新官渡的宏伟征程。
(一)五年来,我们坚持率先发展,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跨越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翻了一番,连续跃上400、500、600亿元台阶,由2007年的297.77亿元预计增加到2012年的674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3.8%;财政总收入由34.29亿元增加到93.4亿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0.17亿元增加到37.78亿元,增长2.7倍,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3.74亿元预计增加到283.5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40.4亿元,同比增长2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内资总量三项指标连续五年名列全市第一,全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前列。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7年的3.3︰37.1︰59.6调整为2012年的1.2︰37.3︰61.5。第一产业减量提质,增加值由9.69亿元下降到8.1亿元,年均下降1.7%,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二产业稳步增长,增加值由110.33亿元增加到251.6亿元,年均增长14.8%。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7户,现代装备制造、包装印刷、生物医药、小商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工业经济质量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增加值由177.75亿元增加到414.3亿元,年均增长13.8%。传统服务业稳步提升,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税收上亿元楼宇5栋。2012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5亿美元;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881.61亿元、贷款余额达609.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11.6%;预计接待游客1308.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2%。
改革开放迸发新的活力。搭建起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空港投资公司、东聚投资公司三大平台,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空港经济区用地被列为云南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建设山地城镇取得成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林权抵押、流转新途径。全面开展“农转城”和社会保障配套改革,完成“农转城”14.52万人,名列全市第一。五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组织实施8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111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402人。2012年全区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14.1亿元,同比增长14%,非公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46.6%。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五年协议引进内资1575项,累计到位市外资金642.4亿元;引进外资74项,实际到位外资37655万美元。70家企业内培工作取得成效。
(二)五年来,我们大干基础设施,城乡功能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入推进。以规划为统领,成立官渡区、空港经济区城乡规划和土地矿产储备委员会。《官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国土资源部备案,编制完成《昆明国际空港城发展战略及概念性城市设计》,优化完善《昆明市中心城区空港分区规划(2009—2035)》。完成全区生态建设规划、宝象河水源径流区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8个片区5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及3个旧城改造项目规划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议。
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6.9亿元,完成了主城区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改造、云秀路、归十路、金马路、方旺片区2号路等26条道路建设,实施57条道路灯光亮化工程;完成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任务,确保了昆明新机场及机场高速路、东南二环快速系统、环湖东路、昌宏路、珥季路、南连接线、轨道交通1、2、3、6号线等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双凤东路、哨关公路等大修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自然村)两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投资5.48亿元实施76件水利建设项目,完成东白沙河水库、宝象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幸福乡村”建设,成立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片区发展,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品质完成了机场高速路、彩云北路、一环路官渡段和昆玉、昆石高速公路等道路“四化”整治提升任务;五年累计开工城中村改造面积1765.62万平方米、完成建设368.3万平方米,其中回迁安置房开工262.74万平方米、完成建设133.4万平方米;兆丰六千城、鑫都韵城等项目主体完工,昆明世贸中心大楼开工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改造取得重大进展。海伦国际、银海樱花语、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等片区开发和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昆明南部汽车客运站、云秀书院、国投大厦建成使用,云秀小巷、金海新区一期、龙马新居“迁村并点”项目竣工,南部新城建设如火如荼。空港开发全面提速,空港1、3号路实现有条件通行,机场高速路和快速公交设施、地铁6号线通车运营,南部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石乾沟防洪工程竣工,昆明国际机场顺利实现转场运营,新机场生活配套服务区建设全面启动,空港新城初具雏形。全区建成区面积由区划调整时的52平方公里增加到113平方公里。
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大力实施城乡环境“六清六建”和“四环十七射”道路环境、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拆临拆违、农房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拆除各类临违建筑711.71万平方米。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率先实行“门前三包、村组保洁、街道运转、区处置”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环卫体制创新,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达100%。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数字城管先行处置机制,建成了覆盖66.4平方公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三)五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四创两争”,生态环境建设成绩斐然
“四创两争”扎实推进。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强力推进市区一体化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节水城市”,全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累计种植各种乔木192.83万株,完成滇池面山绿化造林12050亩,新增绿地1677.04公顷。先后建成五甲塘生态湿地、滇池国际城市湿地、宝丰湿地等,15个村获市级生态村命名。2012年末,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绿地率达41.1%,人均公共绿地13.38平方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深入推进,累计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5个、省级文明单位(社区)50个、市级文明单位(社区)82个,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城区”。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全面截污为核心,认真抓好15条主要入滇池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盘龙江景观改造、海河和马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实施小清河、广普大沟、东白沙河水环境治理;启动环湖东路以南1525亩土地一次性补偿及防浪堤拆除工作,累计完成滇池外海退田、退塘9654亩,还林、还湿地生态建设12404亩,搬迁381户1298人。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强化节能降耗,开展清洁生产。完成317个小区庭院雨污分流和97个城中村、64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设;新增35.51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33.59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3%,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减排量均完成目标任务。
(四)五年来,我们致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五年共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9.8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7万人,农民培训转移就业834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2.3%以下,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2012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27910元、12366元,分别是2007年的2.4倍、2.1倍,年均分别增长19.2%、15.7%。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水平。
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区财政五年累计投入民生类资金42.25亿元,其中仅2012年就达12.6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36.4%。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7827套,竣工9900套;新建和改造65个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和农贸市场;战胜三年连旱,完成22项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建设小水窖891个,解决了26288人饮水困难。完成19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达标建设,累计为114866名困难群众、散居孤儿、流浪乞讨人员发放生活救济金2404.64万元,医疗救助对象332人、发放救助金130.7万元。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全区六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61万人、11.5万人、8.8万人、7.1万人、17.07万人、25.7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210元,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11所学校,区职业高级中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90803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为7164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4821名高中贫困生得到资助;全区小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初中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9%,高考上线率达99.5%,获得“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称号。建成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105个,初步构建起公共卫生服务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达100%。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组织实施区级科技项目190项,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基层文化站室97个、农家书屋9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1个、基层服务站点99个,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在第四届昆明市运动会、第七届云南省城市运动会上均获得团体总分、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
(五)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和谐,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管理开创新局面。按照“两委一会一中心”模式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深化“和谐社区”创建,完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在全省率先推行窗口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消防、交通、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在全市率先建立四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护林防火工作连续五年获得全市一等奖。建立应急体系和队伍,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53万平方米。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层民主,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及“四五”依法治区工作。五年来,民族、宗教、侨务、国防、双拥、统计、审计、老龄、残疾人、关工委、地方志、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进法治、责任、阳光、效能政府建设,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政府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五年累计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491件,办理区政协提案454件,面商率、答复率均保持100%,满意率均达90%以上。修订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行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透明。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编制行政执法运行流程及指导手册,行政执法程序不断规范。启动“四群”教育和“三深入”活动,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执行力提升年”等活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和勤廉公示,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深化公务用车改革,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官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围绕中心,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必须抢抓机遇,始终坚持率先发展不松劲;必须激发活力,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停步;必须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不移位;必须凝聚合力,始终坚持效能提升不懈怠。以上这些基本经验,契合十八大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融汇了官渡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
各位代表,纵向比,官渡的发展成绩显著;横向比,我们与发达地区仍然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业支撑乏力,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经济发展质量亟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任务繁重,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民生保障、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部分公务人员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时刻警觉,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发展活力得到新提升的五年;是和谐社会开创新局面,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的五年。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驻区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官渡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工作思路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出了科学部署。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省内来看,云南桥头堡、滇中城市经济圈、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为官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杜绝妄自尊大的心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切实采取加快发展的新措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勇争先,以改革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稳中有快。大力推进“三区“建设,奋力冲刺“十二五”,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打造发展亮点,增强发展活力,形成发展合力,开创官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省、市有关会议、区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争当全市改革发展排头兵,力争“十二五”末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官渡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城市形态美、生态环境优、幸福指数高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心区。
建议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7年,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200亿元以上。工业经济实力切实增强,新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上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00元和23000元以上。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达100%,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改革开放成效明显。民营经济发展年均增长15%以上,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减少,发展环境更加宽松优越,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城区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区和空港新城、南部新城“一核两极”格局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更趋完善,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全区建成区面积达160平方公里以上。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滇池流域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15条主要入滇池河道水质全面达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
——围绕实业强区,狠抓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筑牢实体经济增长基础。结合市“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实施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掀起产业兴区、产业强区、产业富区新高潮。强化重大项目带动,扶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印刷包装、商务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临空经济、金融服务等特色产业;继续实施稳增长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建立“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方案、一套政策措施、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通过五年左右的发展,实现从项目到产业的延伸、从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效应,力争培育形成5个产值或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真正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能力。全力打好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规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围绕“一核两极”,推动重要板块加速崛起,形成充满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结合市“3015”行动计划,按照“扭住一核、突出两极、振翅腾飞”的要求,全面提速中心城区改造和南部新城、空港新城建设,努力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心区。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彰显特色,推动城乡一体化、产城一体化、文旅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中心城区要认真做好旧城更新改造和项目包装建设,加快巫家坝城市新中心规划开发,与关上-国贸片区连为一体,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都市经济,做大做强楼宇经济,提升城市品质。南部新城要以官渡文化生态新城管委会成立为契机,高质量编制新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实施古镇三期、滇池国际文化旅游和福保民俗文化村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经济圈建设,高起点将新城打造成为建设品质官渡、美丽官渡的先行区、示范区、样板区。空港新城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片区规划,加快新机场生活配套服务区和临空产业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将空港经济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临空经济区。
——围绕民生改善,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市场供应保障工程、就业促进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抗旱兴水工程、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教育卫生惠民工程、文化繁荣工程、便民服务工程、和谐社区创建工程等“十大民生工程”,推动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同步增长,让全区人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共建共享幸福官渡。
——围绕改革创新,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园区一体化管理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综合配套改革,开展区属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教育活力,提高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质量;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创优成果高效转化的新高地;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农转城”人员和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市。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二五”规划和2017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新型工业突破。加快官渡工业园建设,做强园区载体功能。启动清水片区科技创新园成果转化基地“五通一平”建设,园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继续实施园区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云瑞电机、固豪工贸、力群印务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以方旺片区中铁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机械加工、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数控机床、电气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进一步巩固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地位。以西冲片区昆明国际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为支撑,加快二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和项目推进进度,大力发展印刷包装业。加大对云南名扬药业、南疆制药的培育,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产业,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实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集成化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材料、物流自动化、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太阳能和污水处理、节水技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城市更新改造、“退二进三”、“退批进零”,优化商业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餐饮街区和高端酒店,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务办公、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都市经济结构优化、提质增速。整合主城区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和螺蛳湾、新亚洲总部基地等资源,积极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新增楼宇经济面积30万平方米、总部企业3户。完善周边区域商务商贸功能,促进南窑、巫家坝、螺蛳湾三大商圈繁荣发展,着力打造功能完备、最具城市品位的现代新昆明商务核心区,进一步壮大现代商务商贸业。依托市场、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航空保税和非保税物流、小商品加工仓储物流产业以及物流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物流服务形式,积极推进秧草凹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基地和高端物流服务集聚区。鼓励各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地区总部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加快发展投融资担保、风险创业投资和中小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着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围绕官渡古镇和三个半岛开发,整合南部片区文化旅游资源,提升观光旅游层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广告会展、康体娱乐、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加快临空经济发展。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围绕“两区一带”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完善园区规划,加大片区开发力度。加快新型临空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机维修制造、通用航空、临空加工业,推进空港小商品加工基地、苏宁电器云南总部基地、宝洁(中国)云南配销物流中心、苏泊尔·奔腾电器东盟运营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和申报进度,全力推进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做好钰霖飞机制造、华彬飞机维修基地、香港威裕环球保税园区等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和落地开工。推进官渡工业园向出口加工型转变、空港临空产业园向新型战略产业区转变。
(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心区
提升城乡规划建管水平。牢固树立规划立区、基础设施先行、城市建管并重的理念,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高起点规划,推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交通规划“四规合一”。高标准建设,按照“4321”计划稳步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官渡2、42、300号路和盘龙江2座跨江人行桥、6座拱桥改造加固工程,确保老320国道升级改造、官渡13号路工程主体完工,高质量实施春城路、新机场及国贸中心周边等重要区域与道路“四化”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城中村和城市更新改造,打造城市新亮点。高效能管理,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探索城管中队属地化管理为主的改革,巩固环卫体制改革成果。深化“数字城管”建设,健全网格化管理和“即查即处、先行处置”等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打造城市精品片区。环南片区(太和、吴井)要大力推进昆明世贸中心、云路中心等项目进度,加快五里次级中央商务区建设,积极发展集高端酒店、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于一体的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金马片区要积极推进云南电网物流配送呼叫中心、浩宏国际金属矿业总部基地、凉亭粮食市场迁建等产业项目和方旺、马军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逐步完善配套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努力提升城市品质。空港片区在抓好路网建设的同时,要加快云天苑、云翔苑、宝象佳园等“迁村并点”及保障房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实施新机场生活配套服务区配套设施及长水航城项目建设,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关上-国贸片区要大力推进融城金阶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关上次级中央商务区建设,积极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金融服务、广告会展、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巫家坝片区要在高起点规划基础上,全面开展土地一级开发,积极招大商引强资,启动建设“飞虎大道”、春城路延长线和土桥、和甸营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着力将其打造为最具现代城市品位、融历史文化传统于一体,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新昆明主城南部商务核心区。昌宏路片区要加快海伦国际、云青花园等项目进度,大力推进高原明珠五金机电商城等项目建设,加快官渡园大商圈市场整合和改造提升。官南片区要积极推进小街、双凤、宝华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促进台湾大润发商业广场尽快开业;推进盘龙江生态环境改造,提升片区商业、居住业态。官渡古镇片区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强林石化、众天国际生物医药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启动古镇三期开发,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美食住宿、旅游购物等产业,彰显历史文化特色。螺蛳湾片区要加快推进五腊、塔密、广卫等城中村改造项目进度,完成商贸城三期建设,大力发展商业贸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着力打造特大型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商贸流通中心、国际商贸展示中心和国际旅游购物中心。福保、星海、宝丰三个半岛片区要全力配合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滇池东北岸的一颗明珠。
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升级核心、两极并进、融合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政策措施一体化,形成城乡联动发展新格局;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转变建设用地方式,保护坝区耕地。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自然村)建设任务,实施沙井大河水库、复兴水库扩建工程建设,改善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精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展示中心和批发交易中心,推进复兴—白汉场绿色经济带建设。加快新益洲等都市农庄建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现代农业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做好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社保衔接,推进转移农民市民化。
(三)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升人民幸福感
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突出农村居民、下岗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个渠道”,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开发有效就业岗位2.1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万人,农民培训转移就业10500人。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使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开工新建4828套、建成12523套保障性住房,回迁安置房新开工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实施市场供应保障工程,加强“菜篮子”、“米袋子”建设和农超对接,新建5个标准化菜市场和生鲜超市,完成区级粮食储备库建设。实施抗旱兴水工程,加强山区半山区抗旱应急工程和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做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管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完成“农转城”工作,做好“农转城”五项保留、五项保障的后续工作。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灾害救助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落实科教兴区战略,实施教育卫生惠民工程。新建六甲一小,完成五腊片区幼儿园、云溪片区小学主体建设,对全区中小学校舍进行提升改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特色化、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开展公立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民办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启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及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优抚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继续做好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审计、档案、地方志、侨务、外事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健全重大事项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重大政策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听证等制度。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实施“和谐社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六型”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认真做好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及“五五”依法治区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及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筑牢群防群治体系。抓好生产、交通、消防安全监管工作,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信访工作,拓展“区长热线”平台,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健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社会纠纷调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把矛盾纠纷及时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主体来培育,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百户企业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着力培育成长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大力倡导全民创业,激活民间资本,建设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园,形成民营经济培育长效机制。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使非公经济成为区域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投融资工作,用足用好桥头堡建设各项支持政策,通过“向上争、市场融、银行贷、往外引、自己筹”,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重视招商选资,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优化完善考核办法,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百户企业招商引资行动计划”,突出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千方百计地引进一批产业关联性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产业项目,以大招商推动大投资、促进大发展。确保年内引进内资150亿元以上,外资1亿美元以上。做好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以空港经济区、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等为平台,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等外向型经济,确保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加强园区管委会的改革创新,充分向园区下放各类区级审批权和管理权,健全完善官渡工业园和空港经济区、官渡文化生态新城管委会的运行管理机制。深化投融资公司改革,建立健全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偿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开展创新型县(区)试点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推荐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培养、引进、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
(五)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美丽官渡
建设“森林官渡”。围绕“爱我昆明、美在春城”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四创两争”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提升城市森林绿化水平。加强城市和滇池流域面山、“五采区”生态修复和道路交通沿线、重点水源区、入滇池河道的绿化美化,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园林景观,彰显“绿城”和“花城”风采。完成昆玉高速东侧30米范围景观绿化工程,新增绿地230公顷,滇池面山绿化造林1200亩,义务植树75万株。
狠抓滇池水环境治理。继续实施滇池治理“六大工程”、“四退三还一护”工程,健全河(段)长责任制和“河道三包“责任制。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实施小清河、广普大沟、金汁河、东白沙河水环境治理,推进昆明滇池国际湿地二期项目,深入开展湖滨生态湿地建设,确保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打造盘龙江、宝象河、滇池湖滨线景观,凸显高原水乡特色,建设生态“水城”。
加强环境保护。继续实施碧水、蓝天、绿色生态、宁静、洁净、细胞、能力七项工程,攻坚冲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等指标不断巩固提高。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广农村能源太阳能补助项目。加强环境监测,强化环境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争创国家级生态区。
(六)建设文化高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全国文明城市”第二轮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完善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新时期现代城市人文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整体提升居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实施文化繁荣工程。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青少年优秀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新建10条全民健身路径,配合完成省博物馆新馆、云南大剧院、云南文苑等全省标志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开展“五馆”提升改造工作,发挥基层文化站室、农家书屋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阵地作用,加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重视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南部片区文化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官渡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高原湖滨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信息、餐饮等融合发展,致力打造都市时尚文化区、民俗文化区、会展文化区。着力培育福保文化城、康乐茶文化城、“云南人家”以及“云子棋苑”、“乌铜走银”等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项目,壮大文化产业。
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一)规范有序,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报告通报工作,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履职,扎实抓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提高解决率。完善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制度。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八项制度和区政府工作规则,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二)公开公正,建设阳光政府。全面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机关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审批,完善电子监察系统。深化政务公开,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落实部门预算公开制度,促进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更加公开透明。健全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传媒方式,拓宽互动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推动行政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求真务实,建设责任政府。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狠抓落实,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强化项目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工作目标管理督查工作,健全完善大督查格局,真正把每一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政府承诺过的事情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四)高效便民,建设服务政府。坚持“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和执行力。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坚持“五办”作风,完善服务承诺、首问首办、限时办结等制度,提高为民为企服务实效。实施便民服务工程,新建官渡区南部社会事务中心,加强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五)节俭自律,建设清廉政府。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社区财务统管等制度,认真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规范从政行为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相关规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规范财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向推进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倾斜,竭心尽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
各位代表!官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崇高的使命激励着我们,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们,人民的期望鞭策着我们;展望新前景,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满怀豪情,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惠民生,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官渡区 官渡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