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河回族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时间:2023-05-21 12: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及“十一五”以来的工作2010年,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团结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瀍河回族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瀍河回族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以来的工作

2010年,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8.5%,高于年目标6.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亿元,同比增长13%;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5.8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年目标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年目标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6亿元,同比增长26%,高于年目标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同比增长8.5%,高于年目标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同比增长8.5%,高于年目标0.5个百分点。

—区定8件实事全部得到落实。安居路建设拆迁工作全部完成,工程顺利推进,预计今年花会前竣工通车;外语实验小学新建2600平方米教学楼工程开工建设,预计今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马坡回小和巨龙小学加固改造工程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完工;乐善街、西通巷、万寿街、礼碑巷、四通路等5条道路改造和东关大街等13条道路路灯改造全部完成;新修农村通组通户道路10公里;总投资5760万元,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的中窑村廉租房建设,目前9栋多层已经封顶,项目建成后可解决820户低收入群众的居住问题;区财政累计投入城乡医疗保障资金221.29万元,其中,配套投入新农合资金47.24万元,同比增长53.3%,配套投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174.05万元,同比增长58.6%;东出口公交场站修建完毕,基本具备停车条件。

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区“十一五”目标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和跨越。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2.8倍,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7.6倍,年均增长50%;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2%;服务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1.74倍,年均增长11.7%。“十一五”期间,累计签约各类项目138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累计完成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此外,旧城改造面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新农合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转移农村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都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区连续第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区”和“双拥模范区”。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的工作,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十一五”期间,我区连续开展了“项目建设年”和“项目攻坚年”等活动,全区形成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热潮。坚持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落实区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通过项目例会、现场办公、专题协调、观摩督查等方式,促进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010年,全区在建和新建项目共28个,总投资达200亿元。其中,恒大绿洲项目新开工面积达5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万平方米。全年累计完成旧城、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投资7.96亿元,拆迁面积17.1万平方米,开工面积42.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3万平方米。九都路南侧开发、九龙苑、居业美丽家二期、机车厂居住区改造、化工六厂地块整体开发和北关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名车苑新增汽车4S3个,目前汽车4S店总数达33个;城东综合物流中心、通和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等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机车厂城市轻轨车辆制造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当年将实现产值2亿元。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调动一切因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0年,我区围绕谋划的“500亿”工程,成功举办了第28届牡丹花会瀍河重点项目签约专场,现场签约项目23个,合同引资额达160亿元。全年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9.9亿元,占年目标的231.3%;合同利用外资4235万美元,占年目标的100.1%;实际利用外资3400万美元,占年目标的101.8%;完成出口创汇640万美元,占年目标的142%。紧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政策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共争取国家节能技改资金和奖金1800万元,卫生、教育、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00万元。高度重视服务外来投资企业发展,实行首席服务官、限时办结等服务措施,深入开展企业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步伐加快,商贸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名车苑、百年家居建材城等商贸市场销售额平稳增长,对周边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产业稳步发展。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步伐加快,十五局集团、海格尔、天浩泰、紫金银辉等骨干企业荣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荣誉称号,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拉动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大力支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300余亩。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建成环城苗木产业带102亩,户用沼气池415座,疏通灌溉渠道5公里,修建村村通和通组通户道路58公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十一五”以来,全区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城区形象和品位大为改观。“恒大绿洲”项目和九都路南北两侧开发加快推进,启明南路延伸、塔东路、洛白路瀍河段综合治理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洛浦公园东延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宇苑小区、东城水郡、万隆小区、居业美丽家等20余个小区相继开盘和入住。安居路建设、瀍河上游治理、东区热源厂、洛阳东公交站、客运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正在抓紧施工。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先后投入2300余万元用于环卫设施升级改造、城中村整治、市场和“五小”行业治理,辖区232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市容巡查、城市保洁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

()坚持把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十一五”期间,我区逐年加大投入,认真办理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建成新教学楼6800平方米,完成了新建小学整体搬迁。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确保了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5.8万人,参保率90%,参加新农合26249人,参合率97%,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19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低保按分类施保由原来的20元、40元、60元提高到40元、60元、80元,全区共有8846人享受到城市低保,1640人享受到农村低保,30名五保对象得到供养。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14%。严格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各族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落实区领导包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妥善处理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遗留问题,连续5年无进京赴省集访事件发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区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瀍河”建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十一五”时期的丰富实践,加深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工作中,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了一些对今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年来,全区上下的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奋力争先的热情日益高涨,这是瀍河加快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们深切地感到,只要切实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下一心,团结拼搏,瀍河的明天一定大有希望。二是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奏响福民强区的主旋律。集中精力上项目、全力以赴抓招商是“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投资拉动、三产兴区的信念不动摇,狠抓项目带动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改善环境创优势,营造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十一五”的发展成就,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五年来的工作也充分表明,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改善服务、为投资者着想,就能够不断增强瀍河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发展中落实执政为民的宗旨。作为人民政府,就是要把福民优先作为鲜明导向,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统一,让全区人民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加快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放在首位,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实践证明,牢牢把握民族宗教工作规律,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宗教工作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这是我们瀍河做好一切工作最重要的保障,也是我们实现瀍河跨越式发展最基本的前提。

各位代表,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驻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瀍河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服务业比重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很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益性、基础性支出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仍较突出,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还比较薄弱,政府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解决新问题,克服不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二五”发展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

“十二五”时期,是瀍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区经济发展转型、城市化加速、改革不断深化等因素互动并进的重要时期。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福民强区”为目标,大力实施“三产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战略,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经过五年奋斗,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富有时代气息的民富区强、社会和谐、现代文明的新瀍河。

“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2015年末达100亿元,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2015年末达5亿元以上,均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产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以上,工业实力显著增强,高效农业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保持投资的强劲势头。“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到2015年末达100亿元。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和融资渠道。到2015年末,民营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以上。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充分挖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争创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末,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近1.2万元,分别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达52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科技、文化事业不断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 8%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从三个主要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争用五年时间在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传统工业产业升级,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新突破;在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有新突破;在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方面有新突破;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招商引资效果方面有新突破;在加快三产发展、提高三产比重方面有新突破;在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方面有新突破。二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按“两带四区”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提高规划建设标准,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区辐射能力。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筑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主体功能互促互补、资源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三是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更加关注民生,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着力提高小学教育水平和质量,努力打造具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四连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争创“国家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坚持依法治区,推进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争创“省级法治创建先进区”。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建成完善的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全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三、2011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在更高起点、更大平台上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洛偃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等重大机遇,突出“一抓三创”工作重点,坚决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等六场攻坚战,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略高于市定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11年区政府确定为群众办好以下9件实事:

1.预算投资150万元完成机车小学教学楼加固改造工程预算投资450万元完善东关回小、新建小学、外语实验小学等3所窗口示范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及其它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改善。

2. 预算投资500万元启动特色农业“四个一”工程。

3. 预算投资250万元完成区管道路路灯改造,5条背街小巷及古仓街排水设施改造。

4. 预算投资100万元建设15个生育文化大院,建设高标准区计生指导站。

5. 预算投资200万元完善应急救援大队装备。

6. 预算投资500万元完善市政环卫设施。

7. 预算投资300万元配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农合。

8. 预算投资500万元用于平安建设。

9. 预算投资300万元加强4050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快速增长。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家具建材、汽车及配件等大型商贸市场。重点抓好总投资5亿元、占地500亩的通和农副产品物流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的城东综合物流中心和总投资5亿元、占地300亩的大车市场建设。扩大洛阳名车苑规模,年底前名车苑4S店力争达到50家左右。加快百年家居建材城的升级改造,扩建商铺15万平方米。启动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恒大购物广场建设。精心打造启明南路商业街、新街商贸民俗街、启明东路餐饮一条街、东关文化旅游购物街等商业特色街区。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有序开发我区民族文化、历史遗址等各种旅游资源,推进孔子入周问礼处等遗址开发项目。积极培育金融、法律、信息、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社区卫生、养老托老、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建设。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研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机制、政策、环境上促进第三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做优做强工业产业。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加快工业产业升级改造。以机车厂城市轨道车辆制造项目为依托,引导辖区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扶持坤达农机、天浩泰、海格尔、紫金银辉等重点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开发、市场拓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银洪轴承钢二期、推达软轴控制件、海腾玻璃及机床厂易地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按照“为城市服务,靠城市发展”的思路,坚持走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路子,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林果、花卉苗木和牡丹种植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规模和效益。

(二)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在城市建设上,要着力破解五大瓶颈。一是破解规划瓶颈。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积极向上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争取上半年完成分区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二是破解土地瓶颈。严格土地管理和利用,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加强项目建设、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断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三是破解拆迁瓶颈。进一步加强拆迁安置工作力度,规范安置补偿办法,实现和谐拆迁,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四是破解资金瓶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多渠道融集建设资金。五是破解文物瓶颈。坚持以保护管理为前提,有效开发利用为目标,注重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加大城区开发改造力度。以市委、市政府实施洛偃一体化为契机,按照“两区四带”开发改造的总体布局,加快“两河两路”沿线开发改造。沿洛河抓好恒大绿洲和地久新城两个大型商住社区开发建设,打造我区新的“城市名片”;沿瀍河抓好上窑、中窑、下窑整村改造和东关大街、九龙台、北关等地块的开发改造,进一步优化瀍河环境,改善瀍河形象;沿中州东路、东出口道路一线抓好史家湾、塔东、塔西、旭升村整村改造,尽快实现“村改居”。全年力争完成旧城、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投资5.8亿元,开工面积21万平方米,拆迁15万平方米,竣工15.5万平方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瀍河二期综合治理和洛浦公园东延工程;抓好安居路等道路建设和洛阳东客运站建设;尽快完成铺设覆盖瀍河全境的主供热管网,解决辖区居民长期无供热的问题;加大背街小巷和老旧居民小区综合整治力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组通户道路、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创建成果,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全国文明城市验收的准备工作。加大违法建筑执法检查和治理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市容秩序整治,进一步健全清扫保洁的长效机制,完善主干道亮化、绿化设施,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强化节能、节水、集约用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措施,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监督管理,支持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三)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以开放增活力。落实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招商引资方式,争取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区建设。充分发挥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的作用,利用牡丹花会、广交会、中博会、豫洽会等招商平台,广泛邀请各地客商来我区参观考察、洽谈投资。对重点企业、重点客商实行台账管理,跟踪服务。鼓励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引进项目的质量。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制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开展环境创优活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改革增活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着力破解企业经济成分相对单一、体制机制不活、内部改革滞后等问题,妥善解决好中小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全面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着力加快医疗卫生、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等领域改革,确保事业单位改革年底前大头落地,保证职工和群众利益最大化,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满意。

(四)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社会管理上,要紧紧抓住平安瀍河建设这个载体,突出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和民族宗教三个重点,确保安全生产绝对不出大的问题,确保社会稳定绝对不出大的问题。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全面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减少事故发生。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坚持区领导接访制度和主要领导大接访制度,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实施技防全覆盖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指数和幸福指数。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尊重各民族的习惯和风俗,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进步;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不断满足就业需求;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继续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低保覆盖面,落实好医疗保险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合”扩面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做好重大疫情防控工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争取实现应保尽保。继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落实各项经费保障,着力改善小学基础设施,强化薄弱学校师资培训,逐步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黑网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切实抓好“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关心支持驻瀍部队建设,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五)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持续、深入地开展“两转两提”活动,坚持科学性,突出实效性,努力建设为民、责任、务实、高效、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制止“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积极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优化政府决策程序,使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大力实施政务公开,拓宽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渠道,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提升工作效能。要着力增强六种意识。一是增强发展意识。自觉把工作与瀍河的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多办、快办,不利于发展的事不办,在全区形成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凡事从瀍河发展大局出发,多为发展想办法、少为推诿找借口,自觉做到勇于干事、守土有责。三是增强为民意识。始终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把基层、企业和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增强大局意识。讲大局、重团结,切实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毫不犹豫地服从大局,自觉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真正形成促进发展、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五是增强创新意识。把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善于学习借鉴,大胆创新实践,敢闯敢试,主动作为,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创业激情和昂扬锐气。六是增强廉政勤政意识。珍惜和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真正把职位当成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当成为民谋利的责任,严于律已、谨言慎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的各项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批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努力做到为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强音,福民强区是人民的愿望、政府的责任。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唯有实干才有出路,唯有发展才有希望。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扎实苦干,为开创瀍河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回族 政府工作报告 瀍河回族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