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林业局2012年度工作总结暨2013年全市林业工作要点2012年以来,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上级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2012年林业工作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业总结】宜都市林业局2012年度工作总结暨2013年全市林业工作要点(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宜都市林业局2012年度工作总结
暨2013年全市林业工作要点
2012年以来,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上级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2012年林业工作目标及思路,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坚持争取项目与强化管理两手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结合,围绕规范管理抓重点,围绕林权改革攻难点,围绕项目产业出亮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我市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贡献。现将全年林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城乡绿化进程明显加快
(一)义务植树广泛开展。3月12日,在第34个义务植树节到来之际,市委书记庄光明、市长罗联峰和在家的全体“四大家”领导,来到陆城街道办事处红春民族文化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共种植樟树、银杏200余株,掀起了全市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的高潮。2012年全市共动员21.8万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126万株,建基地11个,面积0.52万亩,建卡率100%,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二)社会造林热情高涨。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突出人居生态环境建设,为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快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紧急通知》,掀起了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的热潮。通过“四旁”植树、农田防护林建设和发展庭院绿化等形式,大力推进身边增绿,优化人居环境,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林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使社会生态文明观念不断强化,现代林业发展深入人心。2012年全市累计投工69万个,投劳10.8万个,完成植树造林2.38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林业育苗1050亩。
(三)“创森”工作进展顺利。2011年,宜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的目标。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主动谋划,认真实施,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了宜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各项任务,这也为我市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11月,我市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迎接了省级领导专家检查验收,通过了省关注森林执委会领导、专家的评审,12月5日,省关注森林执委会授予宜都市“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二、强化森林防火工作,火灾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自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宜昌市森林防火会议精神和一系列重要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着力创新工作思路,确保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2月4日,宜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授予我市“2012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市长(乡、镇长)为市(乡)两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并及时调整了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市政府对各乡、镇(处)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年度效能考核、责任追究、一票否决的范畴。今年10月27日,我市组织召开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提前一个月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会上,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2013年度森林防火目标考核责任状,并对2012年度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
(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春节、清明节期间,广泛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进学校、进林区、进景点、进工地、进农家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共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挂历6.5万份、防火宣传光碟120盘、宣传横幅140条、刷新防火宣传警示标牌550块,同时在市电视台三个频道滚动播放森林防火科教片和防火常识,在道路入口处限宽路墩两侧采用反光材料,制作宣传标牌,强化了夜晚的宣传效果。
(三)强化物资储备,及时更新维护。今年以来,我市多方筹资40多万元,新增运兵车1辆、三号工具2000把、灭火弹500枚、干粉灭火器500个等物资器材。针对我市边缘结合部多,森林防火应急处置难度较大的情况,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将2000把二号工具、2000把三号工具、300个干粉灭火器发放到各乡、镇(处)和村,充实乡、村一线扑火器材,指定专人管理,并安排专人指导扑火机具的使用,一旦发生火情,就近调集扑救队伍和应急设备组织扑救,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四)强化值班备勤,确保信息畅通。自进入森林重点防火期以来,全市严格坚持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森林火灾零报告和归口上报制度,市防火办安排了8个班次、50名值班人员进行防火值班,每班次均由市林业局班子成员带班,各班次安排专人于每天下午5时前向上级防火办上报当天防火工作情况,并随时抽查各乡(镇、处)森林防火值班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表彰的依据。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一)行政许可行为逐步规范。一是严格森林限额采伐制度。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年森林资源消耗量限额控制在5万立方米以内。严格非商品材和商品材的采伐管理,实行伐前调查、伐中监督、伐后验收;二是严格征占用林地事前审批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征占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管和服务,完善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手续,依法规范林地征占用行为;对全市征占用林地情况进行了清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今年9月,我市征占用林地工作接受了国家级核查验收。三是认真抓好窗口优质服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木材运输证审批294件,森林植物产地检疫合格证审批247件,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349件,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均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满意率达到100%。
(二)全面加强林政执法力度。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查源头、抓流通、清市场等有效措施,先后在全市开展了“铁拳行动”、“打非治危”等一系列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并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89起,其中破获刑事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其中网上逃犯3人,移送起诉3起5人,在侦案件3起;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82起,结案82起,行政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100%,有力地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气焰。
(三)认真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根据2011年秋季普查结果,全市马尾松病(枯)死树除治面积29038亩、株数26683株,涉及到全市7个乡镇1个森林公园、23个行政村、49个林业小班。2012年全市完成除治面积29038亩、清理死树26683株,所有病(枯)死树全部实行了除害处理,其中运往疫木定点厂变性处理13952株,就地烧毁 12731株。
四、加快项目建设管理,林业重点项目成效显著
(一)天保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2011年度公益林建设任务1.2万亩,其中封山育林1万亩,人工造林0.2万亩,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加强了森林资源管护,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今年5月下旬,省级天保工程复查组对我市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后,一致认为:全市森工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到位,政社性支出人员核实率100%,森林管护责任落实100%,公益林建设面积核实率、合格率均为100%,人工林采伐设计规范、手续完备,工程管理机构健全,资金管理及使用规范,2012年度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二)退耕还林工程成果不断巩固。一是接受了2012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阶段验收省级复查(到期的2004年退耕地还生态林和去年国家阶段验收不合格的2003年度退耕地还生态林)。对复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要求各项目乡镇对不合格面积进行补植补造,并将阶段验收图、表、卡修改完善,做到资料科学齐全,确保国家核查不出问题。二是接受省林业厅2008、2011年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并逐一落实。三是联合发改、财政等部门对历年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和补植补造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协助完成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竣工资料。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以来,宜都市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流入长江、清江流域的泥沙量明显减少,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今天的宜都水更清、山更绿、林更密。
(三)低产林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今年省政府下达我市2012年度低产林改造0.4万亩。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精心编制了《宜都市2012年度低产林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制定落实了“全市统一领导、乡镇统筹负责、村组具体操作、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按照项目选址立项——规划设计——项目听证——任务下达——项目招标——签定责任书——施工组织——工程监理——检查验收——资金拨付等10个工作流程规范实施,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强势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工作。
(四)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位。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完成区划落界工作任务。进行分级区划,现已全部完成。我市有生态公益林635916亩,其中国家级264816亩、省级150200亩、县级220900亩。截止至目前,2011年以前的补偿资金已全部兑现,2012年的国家级、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待资金全部到位后落实。
五、突出产业建设主线,林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坚持以办大基地、建大龙头,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培植后劲,形成了以柑桔、茶叶、冬枣、银杏、桑树五大产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到2012年底,全市现有林业产业基地45.05万亩,实现林果业总产值15亿元。使林业产业基地既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又成为生态保护的“稳定点”。
(一)狠抓林业示范基地建设。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科学规划布局,认真抓好全福河万亩高效茶叶示范区、纸坊冲2000亩花椒基地、九道河花卉苗木基地、姚家店2000亩油茶基地等现代林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采取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逐步形成了产供销结合、贸工林一体的新型产业格局,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及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二)狠抓林业龙头企业发展。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有力推动了林业产业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柑桔产业上,由丰岛集团领头,发展打蜡加工企业82家,柑桔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初步构建了完善的保鲜、打蜡、加工产业链。在茶叶产业上,以宜红茶、潘湾富锌茶、绿源生物为主体,网络81家中小茶厂,其中加工规模在2万担以上的企业6家,形成了分布合理、吞吐量大、工艺先进、种类齐全的茶叶精制加工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林产品加工企业114家,年加工产值达13亿元,网络基地18.5万亩。宜都蜜柑、天然富锌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分别被评为“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宜昌十大名茶”,我市“土老憨”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三)狠抓林业产业合作经营。市政府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办法》,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林业协会17家、合作社7家,拥有社员1200人,注册资金2000万元,入社股金3000万元,经营面积3万亩,带动基地建设10万亩,年销售额10亿元,向社员返利3000万元。
(四)狠抓产业科技园区建设。湖北现代林业宜都生物产业科技工业园于2010年2月24日获省林业厅批准建立,位于我市高坝洲镇、红花套镇,核心园区5平方公里。该园区主要是以现有东阳光、丰岛集团、绿源生物、土老憨、宜红茶叶等湖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为主构架,建立林业产业原材料基地30万亩。以宜昌绿源生物、东阳光等企业为龙头,人工培殖开发冬虫夏草、茶多酚及儿茶素EGCG单体等系列生物制品。以土老憨企业为骨干,充分运用“土老憨”中国驰名商标,打造和开发系列林副产品。力争通过5-8年的林产工业科技园建设,园区内企业总产值将达到50亿元的规模,创利税5亿元。目前,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科力生集团(年产5亿株人工光植物种苗项目)、宏发纸业(再生纸项目)等一批涉林企业落户园区,协议投资近20亿元。
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宜都市是全省6个林改试点县市之一,也是试点县市中唯一的天保工程县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共完成确权到户5.4万户17.3万宗115万亩,占集体林面积的97.4%,其中:直接均山到户101.38万亩,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流转6.87万亩,采取招拍挂方式公开拍卖6.76万亩,成交额769.2万元。2010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市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强县市之一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去年1月13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庄光明代表宜都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了宜都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及主要作法,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一)抓试点示范。坚持市乡村三级主要领导抓林改,提出了“资源权属清晰化、推进流转规范化、分类经营法治化、增绿增效持续化”的目标。全市共举办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班126期,培训人员1.23万人次,确保每个乡镇有一个林改专班、村有1-2名林改专干,组有1-2名林改明白人。市级确定五眼泉乡、潘家湾乡为林改试点乡镇,各乡镇办好1个示范村,边试点边推开、边总结边完善。在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报道我市林改工作110余件。
(二)抓林农主体。我们组织83个专班310人次,深入各村、组、户、山头进行全面调查,与村民代表、农户到现场查面积、定四界、定蓄积、定可采伐量,现场勾绘地形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争议。在决策方式上,牢牢把握“两个三分之二”的决策原则,即:集体林确权流转须经2/3以上的村民同意,集体林均股均利方案须经2/3以上的村民同意,做到“一村一策”、“一山一策”,分类推进改革。在决策范围上,坚持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实行“四签”,即:会议通知签收、召开会议签到、投票表决签名、通过方案签字,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各乡镇设立了信访和山林纠纷调处机构,村级设立了山林纠纷调解员,先后稳妥化解山林权属争议110起,全市无一例涉林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三)抓规范流转。市政府出台了《宜都市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宜都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鼓励各类社会主体通过转让、承包、租赁、买断等形式参与林权流转。在林权流转程序上严格按照村级提出→乡镇审批→林业备案→资产评估→公开招标→公开交易→签订合同→变更林权证等8个步骤实施。市编委批准设立了市农村土地林地流转中心,所有林权流转全部进中心办理。借鉴国有资产拍卖的成功经验,将林分质量好、群众期望值高的森林资源资产,委托给专业拍卖公司公开拍卖交易,确保了林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收益最大化。
(四)抓基础档案。按照“县为基础,逐级归档,统一管理,方便查询”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健全规范市乡村三级林权档案网建设,被国家档案局、国家林业局在全国宣传推广。按省特级标准整理自1981年以来的林权档案20万份,将全市17.3万宗林地的资源调查材料、林权文件材料收归市林地流转中心统一管理,只进中心一个门,便可知晓全市所有森林资源和林权方面的变动情况。在村级探索建立了林户材料档案“一袋四簿”的管理模式,即:户有林改政策明白袋,村有文件政策簿、林情资料簿、群众决策簿、合同文书簿,确保林权纠纷调处不出村。
(五)抓政策配套。市乡两级财政落实林改工作经费150万元,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从2007年9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停止征收林业 “两金”,减轻农民涉林负担350万元。将承担林政执法和林业技术推广职能的4个二级单位25名人员全部纳入了财政供养,森林公安局按政法系列同等标准落实了经费保障。为了规范林权抵押贷款,市政府出台了《宜都市林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市信用联社出台了《宜都市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操作实施细则》,组建丰源投资担保公司,启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共开展林木资产评估321宗、面积6800亩,为4家龙头企业、20个林庄大户落实抵押贷款900万元。目前已为8个林业大户办理抵押贷款9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启动森林火灾保险业务,松木坪庙河村农民熊祥春为自己201亩山林投保6000元,投保额达10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14户林农,为自己8300亩山林投保11.2万元,投保额达2750万元。
七、狠抓林业自身建设,林业部门形象显著提升
(一)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教育。林业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只有打好思想基础,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此,我们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狠抓全系统党员干部春季集中培训工作。今年2月上旬,我局组织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集中开展春季培训,在职100名干部职工集中“充电”。在为期三天的春训培训中,先后聘请了市委党校、市纪委领导和本局林业专家,重点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教育、党风廉政建设、业务知识等方面开展知识培训。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升烈作了主题报告,要求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再鼓干劲、再加措施、再创佳绩,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七次一次党代会议精神为指针,积极推进宜都林业跨越发展,实现宜都林业工作开门红。今年以来,局党组先后开展集中学习9次,机关业务学习17次,办学习专栏5期,党员人均撰写读书笔记8000字以上。
(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升烈同各班子成员、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5份,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履责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挂钩,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建立了《履责纪实》制度。给各班子成员、二级单位负责人制发《履责纪实》人手一册,要求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详细记载,作为年终考核的基本依据。三是建立了廉政谈话制度。对新提拔和调整的15名干部实行任前谈话制度,要求他们不忘廉政,落实好“一岗双责”。四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大事报告制度》、《礼品礼金登记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交心谈心谈心制度》。用制度建设打造林业工作反腐倡廉防线。
(三)认真抓好治庸问责活动。今年以来,我局以“创先争优抓落实,问效问责转作风”为主题,开始“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工作。根据全市有关安排,我们及时召开了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机关效能建设大会,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目标量化考评等责任书,确保机关效能建设和“治庸问责”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集中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对作风问题铁腕整治。并结合宣传,利用市林业门户网站开办“治庸问责”专栏,进行典型引导,营造人人参与作风建设,人人关心效能提升,人人促进环境优化氛围。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先后对上班迟到和工作期间上网娱乐等违反岗位纪律的8个单位,15名工作人员进行了通报,从严问责,并扣发效能奖8500元。
(四)认真抓好信访维稳工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进一步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每月召开有关科室负责人会议,认真排查可能上访的矛盾纠纷,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认真及时办理信访件。及时入户调查,及时与信访人沟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提高了信访案件的办理质量。今年来,我局共收到群众来信来访和市信访局、市长信箱以及上级有关部门转办件共22件,均已按规定办理。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五)认真抓好信息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林业信息宣传工作,提高林业信息宣传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我们与市电视台共同合办栏目《宜都林业资讯》栏目、与市广播电台合办栏目《绿色时空》,并对宜都林业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加大了对林业项目的宣传力度。今年以来,我局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信息宣传稿件186条,发表调研文章5篇,其中被省以上新闻媒件采用的稿件达79篇,制作林业资讯节目8期,播放林业专题宣传片3期。
2013年度全市林业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七届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突出抓好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托林业项目着力推进美丽宜都和林业产业建设进程,加强队伍建设,依法管护森林资源,努力实现生态增量,林农增收。
二、工作目标
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完成社会造林3万亩,建产业基地4000亩,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5万立方米以内,争取完成低产林改造6000亩。同时,确保林业案件查处率98%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森林病虫害监测率95%以上、防治率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推进林业产业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1至3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生物科技产业园。
三、工作措施
(一)以森林资源管护为重点,抓好生态建设
1、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建设工程和2013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申报审批。
2、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以源头监控为重点,加大林木(包括绿化苗木)采伐(移植)、流通和经营等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遏制林地流失;全面完成森林资源调查任务,加强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
3、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科普宣教和湿地监测为重点,启动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逐步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逐渐优化和谐的生态环境。
4、抓好林业灾害应急防控工作。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测和松材线虫、松褐天牛及松毛虫等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5、确实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搞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救护,坚决打击非法采挖,捕猎,偷运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和稽查力度。
(二)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为重点,抓好造林绿化
1、全力完成绿化任务。2013年,全市力争新增造林(含改造)面积3万亩。
2、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构建“以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基地造林为主要形式、以社会造林为投资方向、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科技支撑为抓手”的造林绿化新机制,今冬明春全面完成植树造林2万亩,义务植树100万株的目标。
3、推进城乡造林绿化进程。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广泛开展“最美乡镇、美丽村庄、生态家园、森林小区”创建活动,着力推进城乡绿化。
(三)以林地规范流转为重点,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0号文件和省委89号文件精神,规范林地流转,真正实现科学流转,效益提升的目标。盘活林木林地资产,实现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
2、加强宣传培训,全面启动森林资产保险等配套改革。
3、加强档案管理,提高市、乡、村三级林权档案利用率,积极争创全国林改档案建设示范点。
4、妥善处理基层林权纠纷。提高服务效能,及时解决群众在林权纠纷上的难点、热点问题,做好稳定工作。
(四)以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抓好林业产业发展
1、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2、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基地步伐。围绕柑橘、茶叶、黑桃,油茶和林下经济等产业,突出亮点,建设相关的产业基地。以科力生、三川绿化、源丰苗木为点型建设一批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3、抓好湖北现代林业宜都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以土老憨、宜红茶叶、丰岛集团、野山珍食品、绿源生物等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构架,规模上力争新增1至2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质量上和效益上有新的突破。
(五)以向上争取项目为重点,抓好林业项目建设
重点抓好2013年度低产林改造、三峡库区森林重点火险区治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等项目的实施。同时抓好天保二期保护工程、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补助资金、林业基层站所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力争全年林业项目到位资金2000万元。
(六)以提高自身素质为重点,抓好林业自身建设
1、加强作风建设。继续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执行力,树立林业部门新形象。
2、加强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好班子成员集体议事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带好班子,团结班子,做到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手,工作上合力。
3、加强队伍建设。重点加大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林业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健全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执法管理等规章制度,切实抓好督办落实。
4、加强组织建设。经常开展党员干部谈心活动,加强党员干部之间沟通,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职工作上创先争优。
5、加强思想建设,深入贯彻执行学习“十八大”一系列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宗旨,努力建设新时期思想意识领域阵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