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2月18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州长罗凉清各位代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凉山州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8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州长 罗凉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州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全州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加重等艰难复杂局面,扎实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保持了全州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4.4亿元,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0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975.5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7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分别增长9.4%、14.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7+3”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锦屏一二级水电站6台机组、溪洛渡水电站12台机组、官地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攀钢西昌钢钒210万吨冷轧、会东大梁矿业技改扩能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创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2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3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工业集中度达61.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粮食总产量207万吨,增产7.76万吨;烟叶、蚕茧、花卉、肉类等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农民合作组织150个;荣获“中国苦荞之都”、“中国茧丝之都”称号,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21个;劳务收入突破百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8.3亿元,增长5%;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州,圆满承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全年接待游客28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亿元,分别增长6.7%和46.7%;各项存款余额1271.9亿元、贷款余额575.5亿元,分别增长17.9%、15.1%;实现保费收入19.2亿元、增长7.5%,支付赔款6.9亿元、增长20.4%;证券累计交易量351.1亿元,增长107.3%。
基础建设加力提速。实施交通大会战,强力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建成国省干线公路156.6公里、农村公路2452.3公里;国道108线“双示范工程”通过验收,G5泸黄高速改扩建工程试验段开工建设;京昆、成丽、都香3条高速公路进入国家路网,新增普通国道7条,实现国道县市全覆盖;西昌经昆明至广州航线开通。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9.6万亩,开发整理土地18.2万亩,新增耕地1.85万亩;新建沼气池2.42万口、乡村机耕道1500公里;会东新马灌区水源工程、盐源老沟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加快建设,整治病险水库61座,新增有效灌面7.3万亩、节水灌面7.5万亩;解决了29.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1个、试运行2个,在建垃圾填埋场7个。木里水洛500千伏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惠及40万群众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启动,“气化凉山”、“太阳能热水器进农村” 等项目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实施,农村通信、邮政、金融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深入推进。清理行政权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01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顺利完成;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支出绩效评价、投资评审、公务卡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29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国际产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厅(局)州、政企、政银合作不断深化,与3个省级部门、高校和11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到位州外资金540.6亿元,增长21.7%;外贸进出口总额8098万美元,增长2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84.9亿元,占全州GDP的56.4%。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首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州”,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项、授权专利189件,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首个院士工作站、14个省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现首轮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全覆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4%。
区域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大凉山彝区“三化”联动创新区、木里藏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西昌领先发展、全域多点突破、多极支撑、追赶跨越的格局初步形成。“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深入开展,会理撤县设市方案已报国务院待批,全州撤并14个乡、新设10个镇,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0.57%。建成新村新寨487个、新农村综合体28个、幸福美丽新村34个、“1+N”村民活动中心472个,5.91万农户受益。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加强。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 338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63.5万亩、营造林93.2万亩,建成退牧还草围栏130.4万亩;邛海湿地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五、六期湿地恢复工程全面开工;1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预验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8平方公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152个,避险搬迁安置农户3398户,成功预警、避让地质灾害45起,安全转移群众5224人。认真治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完成2户企业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8户工业企业污染限期治理任务,促进攀钢西昌钢钒脱硫除尘项目建设,推进攀钢西昌新钢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关停7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主要污染物排放年度控制目标基本完成。
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各项民生支出263.7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9.1%;完成扶贫开发投资12.92亿元,增长10.4%,9.04万群众脱贫解困;完成“十项民生工程”投资118.7亿元,增长24%。新增城镇就业189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2%。五大保险参保117.19万人次,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173.39万人、发放养老金21.8亿元;65.96万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8.83亿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8.69%,城乡医疗救助74.85万人次;25799名孤儿、艾滋病毒感染儿童和特殊困难儿童纳入基本保障,免费治愈165名先心病患儿,建成州儿童福利院;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673万元、暖冬行动棉衣被2.53万件;“惠农保”试点覆盖182万人,提供风险保障1105.6亿元;新建保障性住房3620套,改造棚户区住房4956户、农村D级危房18822户。搬迁安置大中型水库移民5853人,兑现后期扶持直补资金2343.7万元。各级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88万名学生享受各类资助,71.7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高7.8个百分点、达42.1%,初中毕业生实现应读尽读。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常住人口453.6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价平均下降24.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7‰以内。建成农家书屋3761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非遗项目获第四届国际非遗节组委会最高奖1项、最佳表演奖3项;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24处;摩梭家园建设顺利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圆满举办第四届州运会。积极支持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盐源地震、喜德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效,防震减灾工作在全国市州级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九位。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试点建设成效明显,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86%,办结重大疑难信访积案和挂牌督办案件411件,刑事案件破案率和治安案件查处率分别提高10.1%、3%;禁毒工作深入开展,“绿色家园”项目有序推进,州公安局禁毒局被评为全国“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六五”普法全面开展;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新成绩,“木里实践”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持续推进。国防建设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征兵、“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州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各方面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中央和省驻州单位,向人民解放军驻州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凉山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过去的一年,困难众多、压力巨大。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部分难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特别是去年全州一度市场低迷、部分企业亏损、三产下滑,影响了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率等预期目标的实现。同时,我州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发展质量不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交通、水利、电力等瓶颈制约依然严重;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扶贫攻坚、禁毒防艾任务艰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强化措施,逐一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凉山“三级跳”第二级跨越的关键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一方面,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持续发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我们有条件、有基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度快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已全面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各方面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州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进一步显现,经济潜在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回升基础尚不稳固,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我们必须更加理性地确定增长预期,坚持创新驱动、市场牵动、多方联动,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势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用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和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分类推进、统筹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发展战略,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着力充分释放改革动力、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提速增量、提质增效,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凉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蓄跨越能量。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17100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2%,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做强追赶跨越发展、同步全面小康的产业支撑
优化投向稳定投资。扎实深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突出抓好省州重点项目建设。着力稳定政府性投资,主动对接国家、省政策支持和投资结构调整方向,充分用好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融资平台作用,考虑中长期资金平衡,突出抓好扶贫开发、交通建设、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资。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确保完成技改投资142.46亿元。探索建立民间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缩小审批和审核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激发社会投资热情。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吸引优势市场主体参与资源深度开发,推进“7+3”产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打造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确保攀钢西昌钢钒210万吨冷轧、冕宁江铜牦牛坪稀土矿综合开发、德昌志能2000吨高精度稀土抛光粉等项目竣工投产;协助三峡公司争取白鹤滩和乌东德水电站项目通过核准,力争重钢200万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铜镍“10+10”、铅锌“10+10”、雷波110万吨磷铵、盐源200万吨原煤等项目开工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整合经久、太和、德昌工业园区共建钒钛经开区,整合冕宁、德昌工业园区共建稀土科技产业园区,整合会理、会东有色资源共建有色产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新区、经开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抓好一批州级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企业培育,争取组建四川攀西轻稀土集团和凉山矿冶投资控股集团,重点发展30户科技型优势企业,新增百亿企业1户、50亿企业2户、10亿企业3户,培育中小企业100户。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以上。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保障粮食安全有效供给,确保产粮208万吨以上。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建成国家级优质烟叶综合标准化示范州,加快创建会东优质特色烟叶生产、冕宁现代烟草农业要素综合集成两个全国一流县,支持宁南建设世界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继续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畜牧业、林业重点县和产业强县建设,培育一批州级畜牧业、林业示范县,确保产马铃薯鲜薯350万吨、园林水果110万吨、蚕茧50万担、优质蔬菜248万吨、肉类45.2万吨,收购烟叶263万担,建设以核桃为重点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00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农民合作组织100个以上。深入推进“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力争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3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省名牌产品6个。
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完善落实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抓好邛海泸山创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启动泸沽湖创国家5A级景区和会理古城、雷波马湖、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创国家4A级景区工作,加快建设木里洛克九百里、越西文昌故里、喜德小相岭等新兴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德昌省级物流示范园区,力争启动建设省级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西昌电子商务园区,培育5户服务业重点企业,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新增贷款余额7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养老托幼、休闲健康、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拓展消费市场,积极搭建各类促销平台,举办10个以上地方性促销活动;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节能环保和再生产品消费;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产销对接和农超对接。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支持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加快推进摩梭家园等重点项目和文化品牌建设,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组建凉山文旅投资集团,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充分激发追赶跨越发展、同步全面小康的动力活力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金融改革,积极发展各类地方性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组织,加快推进州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支持州农信社改制为州农商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改革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入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扩大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试点和“营改增”试点范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订政府核准投资目录,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完善资源开发利益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优化销售电价水价结构。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户籍限制,逐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州、县市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激励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结算衔接,积极推进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建立健全红十字会法人治理结构。
纵深拓展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重要桥头堡和民族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巩固与津巴布韦、荷兰、泰国、丹麦等国家的产业合作;深化成凉、攀凉、川滇黔12市州区域合作,积极参与“8+3”、珠三角、长三角、东盟自贸区等区域合作,扩大厅(局)州、政企、政银合作成果。充分利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十五届西博会和火把节等平台,积极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招商选资、招大引强,确保引进到位州外资金300亿元。强化对重点外贸企业的协调服务,推进经久和成凉工业园区创建省级外贸出口基地,加快建设西昌铁路二类口岸,确保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00万美元。
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建立完善三大片区州级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实施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和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安宁河谷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西昌建设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和川滇结合部重要的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在创新驱动、高端引进、产业升级等方面走在前列。加快推进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和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集中力量抓好大凉山彝区扶贫攻坚、特色农业发展、禁毒防艾、彝家新寨建设、生态保护、交通建设、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推动跨越提升。统筹抓好木里藏区生态保护、资源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促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大力实施“四大创新工程”,力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4%。争取设立国家级稀土开发应用研究中心,尽快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30%以上,带动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力争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创新型企业10户。积极推进邛海湿地创建国家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西昌市创建全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借脑引智,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加快建设西部民族地区人才高地。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支持政策,废除不合理规定,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力争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达56.8%以上。坚持非禁即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金融、电信及市政公共事业等领域。加快推进直接融资,努力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三、坚定不移推进基础建设,大力提升追赶跨越发展、同步全面小康的保障能力
强力推进交通大会战。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495公里,建成通乡油路350公里、通村公路125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800公里。全面开工建设G5泸黄高速改扩建工程,以及西昌—昭觉、西昌—宁南—会东等国省干线公路;争取开工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凉山段,力争都香高速西昌至泸沽湖、西昌至昭通段招商成功;加快推进西昌绕城、永会和“两会”一级畅通联网工程,以及乐山至昭觉高速公路、攀昭遵和西宜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凉山港总体规划,实施金沙江、雅砻江航道整治工程。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会东新华水库渠系配套、甘洛斯觉大堰工程;加快建设会东新马灌区水源工程和会理大海子、盐源老沟水库;开工建设德昌和平水库、宁南竹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推进大桥水库灌区二期、西昌引调水工程,以及盐源龙塘和马鹿塘、喜德米市、会理横山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抓好重点堤防和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整治病险水库6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面5万亩、节水灌面5.6万亩,解决2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55.86万亩、新增耕地1.61万亩,建设沼气池1.29万口、机耕道400公里。
加快推进能源信息网络建设。开工建设美姑河220千伏、甘洛海田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木里卡基娃500千伏和盐源、普格、冕宁220千伏,以及宁南、布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抓好城市配网建设。有序推进中小水电、风能、太阳能开发和垃圾焚烧发电。力争启动缅气入凉项目,实施好“气化凉山”、“太阳能热水器进农村”工程。加快“三网”融合,积极推进4G网络建设和应用。
科学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城乡建设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执行,优化“一圈四群”城镇布局形态。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力争会理撤县设市获批,切实抓好全省第二批“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和州小城镇建设试点。突出生态、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宜商,注重保护城镇水系和生态本底,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加强城镇交通、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内在品质。坚持产城融合,统筹抓好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同步推动产业与人口聚集。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完善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子女入学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城镇化与新村新寨协调发展。全面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抓好278个安宁河谷地区新村、207个彝家新寨、20个木里藏区新村、4个第二轮省级新农村示范县建设。
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入实施生态州、生态县建设规划,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营造林100万亩以上,建设退牧还草围栏231万亩,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全面建成2万亩湿地,实现邛海全域恢复、全面保护。争取实施20个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0个中小型排危除险项目;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抓好工业企业、重点流域、农村环境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完成攀钢西昌新钢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限期完成攀钢西昌钢钒公司脱硫除尘改造;支持成立民间环保协会,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构筑环保高压线。
四、坚定不移促进富民和谐,广泛凝聚追赶跨越发展、同步全面小康的智慧力量
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加快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瞄准贫困对象精准扶贫,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小康步伐,减少贫困人口9.43万人。制定实施乌蒙山片区和藏区(凉山部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大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深入实施扶贫两资重点民生工程,突出抓好大凉山彝区 “六大民生工程行动计划”。配合开展好大凉山综合扶贫试点中期绩效评估工作。深化浙江、珠海东西扶贫协作,做好国家机关、企业定点扶贫的协调服务,深化州内“4+5”对口帮扶,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及个人开展各类帮扶。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鼓励和支持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深入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州级财政安排2.5亿元,办好省委、省政府19件和州委、州政府10件民生实事。继续抓好“十项民生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23991套,基本建成2622套、竣工7307套,为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458套。建立资源开发与就业协调推进责任制,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就业促进力度,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培训农村劳动力11万人、转移输出11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6亿元。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扩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提高保障水平;继续开展“惠农保”试点工作;完善各类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加强孤儿、艾滋病毒感染儿童和特殊困难儿童保障工作,新增“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和孤儿集中供养床位5000张。有序推进水电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基本完成盐源地震、喜德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强化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资助2.14万名普通高中和2.03万名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减免10.46万名贫困家庭及民族地区在园幼儿保教费,实施高海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取暖补助政策;新建城乡公办幼儿园20所,切实做好西昌教育园区建设和州民中高中部迁建工作,加快建设省民族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北外西昌分校;启动《15年义务教育条例》制定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村级卫生服务网络,稳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加大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民族聚居区中彝医院建设;实行免费婚前体检。逐步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严格控制超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启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站点建设,加快推进凉山彝语译制中心、博物馆和文化馆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乡村(社区)文化院坝”建设;办好第四届州民族文化艺术节,积极申办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加大彝族古籍抢救保护和彝语文推广使用工作力度,在公共交通场所增加彝语播报;力争彝族火把节申遗成功。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抓好全民健身活动,办好首届中国•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力争在第十二届省运会和第十四届省民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大力推动社会福利、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全面推进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动大调解体系向纵深延伸。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深入推进平安凉山建设,继续实施社会治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禁毒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预案,强化演练,全面提高防灾避险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大检查,扎实开展“打非治违”和“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年”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建立完善覆盖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机制,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卫生城镇和文明城镇,抓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加强国防建设,深化国防教育,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征兵、拥军优属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去年,我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扎实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深入开展“五个一”、“挂包帮”等活动,用心走基层,真情解民忧,务实转作风,取得了良好成效。修订发布《凉山州行政程序规定》,出台《凉山州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工作细则》,完善州政府党组会、全体会、常务会规则,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率先开通政务微博发布厅,公开州本级财政预决算和14个州级部门“三公”经费信息,强化监察、审计职能,扎实开展“正风肃纪”活动,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我们将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依法行政、为民施政、廉洁从政,让人民满意。
努力在依法行政上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实施《凉山彝族自治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推进法治凉山建设。健全政府学法制度和普法教育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扎实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州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司法、舆论和公众监督。
努力在转变职能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认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大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50项以上;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推进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统一规划建设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州公共资源交易和信息中心,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努力在改进作风上展现新风貌。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十项规定”,扎实开展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问题,开门整风,取信于民。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深化拓展“五个一”、“挂包帮”和“一线工作法”,精文减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优化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强化督查问责,层层传导压力,推进工作落实。
努力在廉政建设上取得新成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大厅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待遇标准,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使命催生责任,压力激发动力。今年的任务虽然艰巨,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团结奋进,为推进凉山追赶跨越发展、同步全面小康,增进全州各族人民福祉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7+3”产业:即水能水电、冶金矿产、金属材料、铸材建材、装备制造、烟草化工、食品药品7大优势资源产业和钒钛、稀土、新能源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交通大会战:即州委、州政府争取国家、省支持,实施为期三年(2013—2015年)的交通建设攻坚战。到2015年底,力争新建公路9091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591公里,农村公路7500公里),使公路总里程达到26032公里,较2011年增加4000公里;建成县级客运站3个,农村客运站95个;建设凉山港作业区2个,整治金沙江航道58公里,完成农村渡口改造50个。
3.双示范工程:即交通运输部示范工程和我州交通大会战建设项目示范工程。
4.京昆高速:即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成丽高速:即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都香高速:即贵州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永会、“两会”一级畅通联网工程:即德昌永郎至会理县城、会理至会东一级畅通联网工程;攀昭遵铁路:即攀枝花经昭通至遵义铁路;西宜铁路:即西昌至宜宾铁路。
5.“三网”融合:即整合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络为一体的信息通信网络。
6.营改增:即把原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
7.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即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目前我国唯一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涵盖我州西昌、冕宁、德昌、会理、会东、宁南6县市,攀枝花市全境以及雅安市石棉、汉源2县,规划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纳入开发的战略资源包括钒、钛、稀土、碲、铋。
8.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即《四川省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15-2017年)》涵盖的我州会理、会东、宁南、布拖、金阳、雷波6县,攀枝花市仁和区、西区、东区、盐边县,宜宾市屏山县、宜宾县、翠屏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
9.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即省政府从2013—2015年,每年在全省县城以下建制镇中遴选100个小城镇,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带动全省小城镇加快发展,为就近就地转移农业人口创造条件。2013年,我州西昌市安宁镇、会理县黎溪镇、德昌县麻栗镇、冕宁县复兴镇纳入试点;2014年,西昌市礼州镇、会东县姜州镇、宁南县松新镇、越西县中所镇纳入试点。
10.幸福美丽新村:即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目标,以建制村为单位,实行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新建聚居点、改造提升旧村庄与保护传统院落民居相结合而打造的新农村升级版。
11.“1+N”村民活动中心:即在新村新寨建设中,统一规划建设便民超市、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级事务代办点、留守儿童之家等各种基础硬件设施设备。
12.五大保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13.惠农保:即我州试点开展的覆盖农村群众的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农村住房险、农村小额人身险三个组合商业保险。
14.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即全面整合与社会管理相关的党政机关管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系统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综合社会管理信息系统。
15.绿色家园:即利用盐源监狱搬迁后留下的闲置土地和房屋资产建设的集公安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技能培训、身心矫治康复和社区康复安置为一体,总体容量近2万人的全国特大型综合戒毒康复基地。
16.木里实践:即木里县按照省、州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主动维稳、发展创稳、强基促稳、创新抓稳”,推动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转变,促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持续成为全国最稳定的藏区之一,被魏宏省长称为“木里实践”。
17.“8+3”区域合作:即成、德、绵、遂、乐、雅、眉、资8市和阿、甘、凉3州合作共建国家级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圈。
18.三大片区:即安宁河谷地区、大凉山彝区和木里藏区。
19.四大创新工程: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
20.五小水利工程:即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和小水渠工程。
21.缅气入凉:即通过中缅天然气管道将缅甸天然气引入凉山。
22.“一圈四群”城镇布局:一圈即西昌经济圈;四群即分别以会理、越西、昭觉、盐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南部、北部、东部、西部城镇群。
23.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即国家支持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的规划,涵盖四川、云南、贵州三省10个毗邻市州的38个县(市、区),我州昭觉、布拖、美姑、金阳、雷波、越西、喜德和普格8个县纳入规划。
24.五大扶贫工程:即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
25.六大民生工程行动计划:即省委、省政府支持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开发制定的教育扶贫提升、环境卫生提升、彝家新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劳务就业培训和文化发展繁荣六项行动计划。
26.“4+5”对口帮扶:即西昌、德昌、会理、会东4县市分别对口帮扶昭觉、金阳、布拖、美姑、木里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27.大调解体系:即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机构综合协调,司法、行政、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
28.一标三实:“一标”即七段式警用标准地址(包括行政区划、街路巷、门牌号、楼栋号、单元号、楼层号、户号);“三实”即辖区内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
29.“三公”经费:即公务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经费。
30.“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31.五个一:即州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一个贫困村、一户贫困农户、一个项目和一户企业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凉山州 凉山州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