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调研】全国妇联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完整版】

时间:2023-05-22 21: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促进人才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妇联调研】全国妇联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妇联调研】全国妇联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完整版】



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促进人才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当前我国城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了解家长和儿童的意愿和需求,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工作干预措施,全国妇联于20**开展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这项调查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现将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调查实施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城乡现有未成年人的部分家庭,针对直接涉及家庭教育的两部分人群,包括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调查涉及现有各年龄段未成年人的部分家长;对于未成年人的调查则以小学高年级到高中阶段(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未成年人为重点。

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为主,辅之以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进行。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同,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择9个省(区、市)。根据各省(区、市)公布的人均gdp数据,在每一省的上、中、下三层中各选1个市(区、县),共抽取27个市(区、县)。另加云南省玉龙县。本次调查共覆盖10个省(区、市)的28个市(区、县)(详见表1)。

本次调查共发放11592份样本,其中学生样本5040份,家长样本6552份。回收学生卷有效样本5030份,家长卷有效样本6499份,总计有效问卷11529份,回收率99.5%

本次调查在执行过程中采取调查员培训、制定调查员培训指南、电话解答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调查现场督导、审核回收问卷、数据筛查及逻辑检验等多项质量控制措施,保证调查质量。通过调查,共获取351万个原始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家庭教育取得的新进展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国家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努力推进,都为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次调查在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家庭教育取得的新进展。

一、广大家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调查显示:

——9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城乡家长、不同性别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一致肯定(详见图1)。 图1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80%以上家长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在回答“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时,按照回答比例的高低排在前3位的是:“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49.2%)、“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21.3%)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9.8%)。可见,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实现其社会价值,是广大家长认定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和成功之所在(详见图2)。

——父母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调查发现,很多家庭,父亲和母亲分头负责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品德教育,但是,父母共同照管儿童生活、学习和品德教育的比例最高,分别是38.7%45.9%55%。说明家庭的民主与和谐,父母协力、协商、协调共同负责对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详见图3)

二、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权利渐成家庭教育新理念

调查显示:

——家长和儿童心目中好家长的首要优点是“尊重孩子,善于与孩子沟通”;其次是“努力工作,也有家庭责任感”和“对家人有耐心,遇事商量”。说明“尊重”与“沟通”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关键词。

——儿童参与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在家庭里得到很大的尊重。在列举的家庭里与儿童生活有关的8项事务中,“同性伙伴的选择”(80.6%)、“课外书的选择”(79.4%)、“课余时间的支配”(74%)、“兴趣的发展”(69.8%)和“与异性朋友的交往”(61.5%)等5项事务都是以儿童决定为主(包括“孩子自己决定”和“跟孩子商量决定”两种情况)。只有“上学或择校”(76%)、“饮食选择”(58.7%)和“衣着打扮”(55.6%)3项事务以父母意见为主。就是在这3项以父母意见为主的事务中,儿童参与意见的比例也分别达到21.8%36%42.1%。说明儿童在家庭事务中的参与权得到尊重(详见表2、图4)。

三、亲子关系和谐,近九成家庭对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表示满意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家长满意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对家庭亲子之间的关系,85.9%的家长表示“很满意”或“较满意”;认为关系“一般”的占12.2%;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占1.9%(详见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程度较深77%的家长觉得在想什么,近90%的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最亲密朋友是谁。

——大多数家长注意加强与儿童的对话和沟通。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日的闲暇时间,有82.2%的家长能与儿童聊天,60.6%的家长能与儿童游戏玩耍;周末有84.1%的家长与儿童聊天, 67.3 %的家长与儿童游戏玩耍(详见图6-图8)。

四、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内容丰富,方法更新

调查显示:

——众多家长学习法律,依法施教。78.7%的家长知道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且不断扩展。加强儿童理想道德教育,并注意将保护环境和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其中;既有儿童食品营养、睡眠时间、娱乐锻炼等身体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内容,又有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既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和传统技能的传授,又关注儿童对电脑、网络和数码等现代新技术的掌握。

——家长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榜样影响儿童学生样本中反映,86.3%的家长过马路时能做到“红灯停,绿灯行”;81.6%的家长能“主动跟认识的长辈打招呼”;96.6%的家长能做到不随地吐痰;96.3%的家长不乱扔垃圾(详见图9)。

——家长家庭教育方法逐渐更新,近60%的家长首选用“表扬他/她,称赞他/她比别的孩子强”的方式鼓励儿童的进步。与孩子生气时,近85%的家长选择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有事瞒着家长时,多数家长采取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交代”的方法。孩子与家长意见相悖,一时难以确定对错时,87.6%的家长会采取“冷处理”。孩子有吸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等不良行为,家长能按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

五、父母对孩子影响力最大,儿童最崇拜的人首选是自己的父母

——在调查中,问及儿童“家庭成员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数据显示,80%以上的儿童选择母亲或父亲,其中认为母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占43.1%,认为父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占37.6%

——调查要求儿童填写自己最崇拜的三个人,统计结果是:中小学生最崇拜的人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演艺明星/艺术大师”,再次是“其他亲属”。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

六、家庭教育知识来源多元化,成功家长的交流最受欢迎

调查显示:

——家长非常重视获取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家长自述家庭教育知识来源,按顺序排列在前5位的是:自己经验的积累、家教书籍、学校老师、自己的父母和家长学校(详见图10)。

——家长十分注意从媒体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各类媒体中,家长认为对他们科学育儿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其次是报纸杂志,再次是广播。网络、手机、声讯电话等新兴家教服务手段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是也已经开始引起家长的注意。

——在家教知识培训、专家咨询等多种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中,57%的家长表示,与成功家长的交流最受欢迎。

七、家庭教育机构建设发展迅速,宣传教育活动影响扩大

调查显示:

——超过半数(53.2%)的全国城乡学校、社区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72.2%的家长参加了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详见图11)。

——在全国妇联与相关部委联合开展的多项宣传教育活动中,有关家庭教育的活动影响扩大,其中“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和“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知晓率分别达到38.9%26.4%,位居第三和第四位。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宣传普及不够,20%婴儿吃母乳不足半年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向全球倡议,母亲对新生儿最初6个月纯母乳喂养并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我国卫生部也制定了《中国婴幼儿喂养战略》,提出了与国际上一致的要求。

调查显示:

——20%的母亲给孩子母乳喂养的时间不足半年,其中7.1%的母亲从未给孩子喂母乳(详见图12)。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母乳喂养时间城镇短于乡村。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母乳喂养时间越短(详见图13)。

二、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睡眠时间均未达到国家的规定,儿童身体发育可能受制

中发[2007]7号文件提出,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调查显示:

——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睡眠时间,均未达到我国规定的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详见表3)。

——2/3的儿童没有午睡的习惯或没有午睡的条件。

三、学校和家庭给儿童双重学习负担,超半数中小学生视学习压力为最大烦恼

调查显示:

学生在每天紧张的学校生活之外,仍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包括完成学校作业和家长布置的课外补习作业、上学业补习班和兴趣特长班等。学业压力沉重使学生娱乐、游戏、玩耍和睡眠的时间减少,造成部分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

——有97.5%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要用一定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其中少于半小时的占11.6%,约1小时的占36.8%2小时及以上的占49.1%)。

——有66.1%的学生每天要用一定的时间完成家长布置的课外补习作业(其中少于半小时的占26.9%,约1小时的占27.6%2小时及以上的占11.6%)。

——30.4%的学生上学业补习班(其中少于半小时的占4.6%,约1小时的占7.9%2小时及以上的占17.9%)。

——21.7%的学生上兴趣特长班(其中少于半小时的占5.2%,约1小时的占7.2%2小时及以上的占9.3%)(详见图14)。

——53.4%的城镇中小学生和53.8%的农村中小学生自述,他们“最大的烦恼”是“学习压力”。

四、家长对孩子的支持能力欠缺,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调查中提出孩子在家庭里需要获取帮助的7个方面的问题时,家长的支持能力各不相同。总体来看,属于传统的知识、技能范畴的问题,有不少家长是具有支持能力的;但在电脑、网络等新的知识技能方面,更多家长欠缺支持能力,有时甚至还不如孩子掌握得多。

调查显示:

——家长认为自己“比较熟悉并能给予辅导”的,只有“人际关系问题”(40.9%)一项。

——家长认为自己“懂得一些,能帮助点”的,有:“历史知识问题”(62.3%);“作业碰到难题”(57.6%);“体育运动技巧”(54.1%)和“文学艺术知识”(50.5%)四项。

——家长认为自己“没学过,指导不了”的,有:“如何利用网络”(64.9%)和“电脑使用问题”(60.7%)。说明在电脑和网络方面家长辅导更有困难(详见图15)。

五、家庭教育中性教育严重缺失

调查显示:

——“碰到性骚扰该怎么办”的问题,有54%的家长没讲过,29.5%的家长讲过一点。

——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怎么应对”的问题,41.6%的家长没讲过,39.5%的家长讲过一点(详见图16)。

——儿童出现青春期生理变化,往往“不知怎么办”,“父母不在身边,感觉无助”。感到“心里害怕”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10个百分点。

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家长的需求差距较大

调查了解到,目前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和工作覆盖面与家长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家长反映近半数(46.8%)的城乡学校和社区,均未建立家长学校或家教指导机构(详见图17)。

——27.8%的家长从未参加家长学校和家教指导机构的活动。

——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家庭教育工作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不平衡。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

一、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

家长对孩子德智体发展、理想教育知识以及家庭教育方法的需求迫切。调查显示,在所供选择的15项知识中,回答比例较高的5个选项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知识”(60.0%);“管教孩子的方法”(55.0%);“孩子的学习辅导”(50.5%);“孩子的道德引导”(48.8%);“孩子的人生理想”(37.9%)(详见表4、图18)。

二、家长对家庭教育服务渠道的需求

家长对家庭教育服务渠道的需求,按选项的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成功家长的交流”(57%)、“家教电视节目”(43.6%)、“专家的直接指导”(34.7%)、“各类家长学校的帮助”(30.7%)、“家教图书/报刊”(30.2%)、“长辈指导”(20.5%)、“家教广播节目”(19.4%)、“家教网站”(12.2%)、“各类家教指导机构的咨询服务”(12.2%)和“手机/声讯家教服务”(2.1%)(详见图19)。

三、家长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需求

调查中,就家长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需求,共列出12个选项,排在前5位的是:

1.“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57.7%);

2.“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3.8%);

3.“帮助家长提高家教能力”(38.2%);

4.“严管网吧”(37.3%);

5.“减轻儿童学习负担”(34.2%)。

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我国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2006年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对儿童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对儿童的法律保护和政府对儿童生存发展的承诺。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指导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日益更新,科学教子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普遍重视家庭教育,重视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为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目前家庭教育的发展状况难以适应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应进一步重视发展家庭教育,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

一、制定家庭教育法,优化家庭教育法制环境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重要基础,涉及几亿儿童健康成长,关系亿万家庭幸福。伴随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政策不断制定和完善,为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立法状况与其在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条款散见于多部法律之中,不够系统,缺乏专门的家庭教育法,与国家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法制进步相比,家庭教育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应将研究制定我国家庭教育法列入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确认家庭教育的立法宗旨和目的,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原则,明确家庭教育的主管部门、机构及职责,规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共同责任,加强对现有家庭教育市场活动的监管,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二、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家庭教育持续发展

家庭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发挥政府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和服务功能,强化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财政预算,保障家庭教育工作必需的财力支持。明确家庭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开展旨在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公益项目。为满足广大家长和家庭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应建立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搭建全国性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同时层层发展建立多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在巩固发展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基础上,积极创建社区家长学校、网络家长学校等,特别要大力推进农村家长学校建设。拓展家长迫切需求的服务手段和渠道,积极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互动的桥梁。重视发展培育社会组织,使其能够承接政府转移的家庭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三、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现代儿童观,倡导尊重儿童、儿童优先等先进理念,并依此指导和影响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家庭领域的儿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利真正实现以儿童为本,实现儿童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发展。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需求,创作出版并积极推荐适合未成年人的读物和视听产品,使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走进学校、社区、乡村、家庭,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社会宣传和倡导,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倡导平凡教育,切忌将培养“神童”、“考重点大学”和当“博士”等作为家长学习模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深入普法、严格执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加强对广告、网吧、游戏软件、图书和影视的管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大力发展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

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既注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又注重家庭教育经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制定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实施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家长进行分层次指导,向广大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和科学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并促进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充实科研力量,促进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开设家庭教育专业和课程,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层层组织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不断壮大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广泛联系热心家庭教育事业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各界人士,发挥他们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儿童中的积极作用。

五、重视儿童早期发展的社会综合干预,科学指导婴幼儿家庭教育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受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联合国把儿童早期发展列入千年发展目标。许多国家制定了儿童早期发展社会综合干预的国家行动计划。应制定我国儿童早期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研究,科学指导婴幼儿家庭教育。探索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家庭、社区、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模式。

六、重视特殊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家庭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地区发展、群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城乡家庭教育统筹协调均衡发展。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开办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监护网络的作用,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提高科学教养子女的能力。关注单亲、残疾和困境等家庭的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设立重点项目,开展救助与支持,为这些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

推荐访问:全国妇联 妇联 抽样 【妇联调研】全国妇联关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