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2月8日)今年大年初五就立春,农时非常紧张。农谚讲,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我们就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名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春
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
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2月8日)
今年大年初五就立春,农时非常紧张。农谚讲,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我们就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粮食和农业生产形势,安排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重点工作。刚才,河南、陕西、四川、黑龙江四省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情况清、措施实、决心大,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责任,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
去年,我国粮食首次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今年,中央明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这不仅释放了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更增强了再夺丰收的坚定信心。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这一重大部署,尽好职履好责,保持粮食发展的好势头,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深知,粮食实现“十连增”殊为不易,今年要实现高点护盘、高位爬坡、再夺丰收,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每迈出新的一步,都要付出加倍努力。继续保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好势头,首要一战是夺取夏粮丰收,关键一仗是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攻坚战。各级农业部门要科学把握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奠定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的基础。
第一,要深刻认识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的重要性。今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极为艰巨,需要粮食和农业的稳定发展作为支撑。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发达国家经济虽有所好转,新兴经济体增速却普遍趋缓,对我国的影响复杂多变。去年世界主要产粮国丰收,国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可能加大,这将增加粮食和农产品市场的调控难度。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仍然稳中有忧、稳中有险,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要稳住经济增长的下限,守住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上限,任务十分艰巨。多年的经验表明,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要力保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一年之计在于春”,夏粮产量占全年的四分之一,夏油超过全年的五分之二,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实现今年粮食和农业再获丰收的目标,必须夯实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基础。
第二,要清醒认识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面临的困难。冬小麦已连续10年增产,冬油菜也连续6年增产,在高基数上继续稳定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各地反映,当前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区仍有旱情。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大部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部分地区旱象显现。近日,北方冬麦区普降喜雪,旱情有所缓解,可谓新春迎初雪、瑞雪兆丰年。但西北部分地区旱情仍在持续。二是旺弱并存,苗情复杂。据我部农情调度,黄淮等部分地区早播麦因播后温度偏高,有1000多万亩小麦出现旺长,群体过大。河南中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江等地因旱或前茬收获推迟,800万亩小麦冬前生长量不够,个体偏弱,群体不足。三是东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春涝“双碰头”。去年封冻前,黑龙江省东北部300多万亩农田土壤过湿。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2℃,降水偏多1-5成,可能出现低温春涝“双碰头”。尽管这些问题是局部的,但会影响夏粮和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此外,东北地区去年秋收季节雨水较多,特别是黑龙江流域发生了大洪水,玉米籽粒含水量大,导致玉米生霉粒比例较高,市场价格低,收购不踊跃,农民售粮难,影响农民余粮变现,进而影响到春耕生产投入。
第三,要坚定夺取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的信心。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还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宏观政策环境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高规格召开,七位常委出席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今年农业和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连续下发第十一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这将为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去年底,中央财政提前预拨了2014年良种补贴、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补助资金,提早公布了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6分钱,达到1.18元),这些政策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夏粮生产基础较好。预计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0万亩,冬油菜增加95万亩。越冬前全国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5.6%,比近十年平均值高5个百分点,苗情长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三是备耕工作扎实。春节前,部里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通知》,各地迅速行动,提早安排,切实做好农资供应、机具检修、农民培训等工作。东北地区去年秋整地面积增加,应对低温春涝的各项准备工作抓得早、做得实。
总的看,今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任务艰巨,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做得更扎实一些,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坚决打赢抗灾促春管保春播攻坚战。
二、有效动员,分类指导,迅速掀起春季田管热潮
夏粮的主体是冬小麦。今年冬小麦苗情比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总的要求是,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强分类指导,落实关键技术,促控结合,防抗并进,强化措施,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一)突出抓好抗旱保墒保苗。今年一些地方冬春连旱趋势明显,部分旺长麦田后期倒伏的风险较大。要抓好抗旱保苗。近期冬麦区普降雨雪后,大部墒情不错。但据中国气象局预测,春季(3-5月)北方冬麦区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春旱。各地还要始终绷紧抗旱保苗这根弦,做到思想不松懈、行动不迟缓。要扩大水浇面积,特别是推广微喷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既浇水保苗,又提高肥水利用率。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要开展镇压划锄,蓄水保墒,增强防冻抗旱能力。要抓好化控抗倒。倒伏虽然发生在后期,但隐患出现在前期,抗倒措施要前移。要科学选择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在返青期适时喷施,防止基部节间过度伸长,提高小麦抗倒能力,减轻后期倒伏的风险。
(二)突出抓好控旺长促均衡。农谚讲,麦无二旺,前旺后不旺。今年小麦苗情长势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地区播种偏早、群体过大、长势过旺。需要及早采取措施,控制旺长。要以水肥控旺。这是常讲的“蹲苗”。对土壤墒情适宜、未出现脱肥的田块,适当推迟春季肥水施用时期,巩固冬分蘖,控制春分蘖,防止群体过大。要以镇压控旺。镇压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十分管用,特别是对控制旺长效果明显,关键是落实到位。要动员农民下地,采取人工踩压或畜力带石磙子镇压。大力推进机械镇压,对旺长麦田开展大范围镇压。
(三)突出抓好促弱转壮。今年旺苗比例偏大是主要问题,但是部分地区晚播麦个体偏弱、群体不足也是个问题,需要强化肥水调控,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要以“早管”促早发。返青期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的关键时期。今年春脖子短、农时紧,要抓住春季气温回暖的时机,早施返青肥、早浇返青水,促进早分蘖、多分蘖。要以“强管”育壮苗。对群体不足、苗小苗弱的麦田,浇好返青水,施足返青肥,肥水齐攻,促进小分蘖,巩固大分蘖,构建合理群体。
(四)突出抓好防灾减灾。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容易引发低温冷害。要防范倒春寒。前冬气温偏高,多数地方冬小麦未经过抗寒锻炼,春季一旦大幅降温,容易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气象部门预测,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汉地区在3月可能出现倒春寒。要及早浇水,增墒保温,减轻低温冷害影响。要防控病虫害。随着气温回暖,病虫逐步进入高发期。早春重点是防控小麦条锈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适时开展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特别是西南、西北条锈病菌源区,要加强应急防控物资的储备,加强发病中心的控制,切实做到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坚决遏制条锈病流行危害。
春季田管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一要广泛动员,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各地要组织农业部门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广泛发动农民群众适时开展浇水、施肥等农事活动。旱情持续、春管任务较重的地区,要组织县乡机关干部蹲点包片、进村入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推进各项春管措施落实。二要加强指导服务,确保技术落实到位。组织专家在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春季田管技术方案,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墒、因苗落实好小麦和油菜田管措施。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媒体,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宣传春管技术,提高技术入户到位率。三要开展高产创建,确保示范带动到位。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开展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试点,打造一批高产典型。扎实推进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打造一批高产高效示范区。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打造一批粮食生产的骨干力量。
三、及早安排,统筹兼顾,扎实抓好春耕备耕各项措施落实
“春争日,夏争时”。春播范围广、作物多、任务重,事关早稻和秋粮两季收成。要在扎实抓好春季田管的同时,抢前抓早、统筹兼顾,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
(一)切实抓好政策落实。争取政策不容易,落实政策更关键。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对已经明确的政策和中央财政已提前预拨的补助资金,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尽快兑现到户、落实到田。对拟开展试点的政策,要提早研究,充分论证,提出操作性强的试点方案,稳步推进试点,探索积累经验。要加强宣传引导。今年,我部将继续组织“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根据南北农时季节不同,分两批派出调研组,深入农村基层,宣讲中央政策,推动措施落实。各地也要采取多种形式,把中央重农抓粮的信号送到千家万户,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激励效应。要强化督促检查。对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加强跟踪调度,掌握落实进度,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
(二)切实抓好面积落实。今年粮食能否实现稳中有增,稳定面积是基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引导,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特别是要落实好小麦、玉米、水稻种植面积。东北地区要稳定扩大玉米和水稻高产作物种植面积,长江流域要积极推进“单改双”、力争水稻面积稳中有增,西北地区要加快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扩大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西南华南地区要大力发展间套种、扩大马铃薯大豆种植面积。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主产区还是主销区,都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主产区要确保春播面积不低于上年、力争稳中有增,主销区也要确立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全国各地一起努力,力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
(三)切实抓好科技服务。科技服务是搞好春耕备耕的关键环节,是农业部门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一定要抓出成效。要突出指导的有效性。技术方案一定要符合实际,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生长发育进程,因地制宜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技术指导一定要到户到田,采取多种形式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重点培训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科技带头人、技术明白人,带领周边群众落实好关键技术。要突出项目的示范性。充分利用好高产创建、增产模式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集成组装技术,展示技术效果,辐射带动先进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切实抓好农机作业。这几年,在春耕生产农时紧迫、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各地要抓好农机作业,加快耕播进度,扩大适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要提前检修机具。组织农机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农机具,确保农机具性能稳定、状态良好。要开展机手培训。现在主要是农机手在种地,农机手的素质直接影响春耕生产质量。要加强机手培训,着力解决操作不规范、作业不达标,导致整地质量不高、播种密度不匀等问题。要组织好跨区作业。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的信息引导、市场规范和政策落实,扶持各类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插等作业,加快整地、播种进度。
(五)切实抓好农资供应。春耕备耕期间是化肥、种子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期。要切实加强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保护农民利益。数量要保证,提早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等的需求预测,搞好农资储备和调剂调运,满足春耕生产需求。质量要可靠,会同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深入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价格要稳定,搞好供需和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坚决打击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稳定农资市场价格。
最后,我再强调三点:一是及早安排东北抗低温春涝保春播工作。针对今年东北地区回春偏晚、降水偏多、局部可能发生重于2013年低温春涝“双碰头”的情况,要认真总结去年的经验,科学安排,有效应对,坚决打赢抗低温春涝这场硬仗。要及早调配农机具,发挥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作用,加快除雪散墒,加快春整地,加快播种进度。及早落实水稻大棚育秧,抢农时、抢积温、育壮秧。及早安排品种布局,指导农民选好适宜的品种,特别是适期和偏早熟的品种,防止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二是及早部署春季动物疫病防控。重点抓好免疫、监测、检疫监管三个主要环节,特别要防控A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强化边境地区防控,防止疫情跨境传播,防范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外来动物疫病。加强对养禽场、活禽交易市场等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动物H7N9流感病毒隐患。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污染环境,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三是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要建好“菜园子”,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继续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深入推进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南菜北运和北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稳定增加冬春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供应。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