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19日在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区人民政府区长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陀区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9日在上海市普陀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普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普陀区积极适应新常态,全力攻坚和推进区域转型发展,全面收官“十二五”规划、全方位谋划“十三五”规划关键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上海推进建设“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大局中,站高谋实,狠抓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落实,完成了区第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收官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效应逐步显现。一是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6%,比五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以科技服务、并购金融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结构逐步形成,占区级税收比重为18.52%。区域实现财政总收入284.21亿元,增长10.94%,过去五年年均增长12.93%。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96.36亿元,增长12.01%,过去五年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14%。关闭调整初级市场13.3万平方米,五年累计达26.6万平方米。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二是城区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5034户、10.9万平方米,“十二五”累计完成5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3.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6.21%,比五年前提高2.71个百分点。市林荫大道达17条。三是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制定《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示范区(普陀)总体建设方案》,“一平台四中心[1]”框架初步形成,上海普陀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揭牌。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特色功能区。制定《关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出台《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及配套细则。承接国家、市创新项目等科技专项135项,五年累计达490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五年累计新增85家;新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五年累计新增25家。四是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住房、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之内。
过去一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桃浦地区转型发展为引领的重点地区建设全面推进
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定位和规划,制定了《加快推进桃浦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坚持高标准规划,完成4.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及控规调整,统筹推进27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央绿地设计方案。坚持高强度调整,桃浦热力1号站按节点依法平稳关闭,推动低端落后产能加快调整。完成土壤污染治理与地下水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坚持高效率推进,累计收储土地约2450亩,占应收储土地55%。98%以上涉及中央绿地项目的企业已签署土地收储意向。着力打造桃浦安防智慧谷,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深化研究桃浦地区与真如地区联动发展。城市顽症整治和城市更新的“会战真如”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府村路静宁路地块违法建筑拆平,曹杨路沿线山华果品市场等顺利关闭。天汇广场B2地块、星光耀广场A2地块竣工。
长风生态商务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并购金融功能带动长风生态商务区转型升级。成功举办“2015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第二届中国(上海)全球电商互联网大会等活动。上汽、国浩、浙铁绿城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乐高探索中心落户。高斯地块交地,云岭东路1000号完成调整。中环商贸区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列入上海市首批智慧商圈创建活动试点区域。上海友谊商店成为上海首批购物离境退税商店。长寿商业商务区启动长寿路产业提升及景观整治研究,完成陕西北路部分路段环境综合改造。继续推动天安阳光、安国大酒店等项目,昌化路区域功能提升。月星环球港“双塔”竣工。苏州河现代商业商务旅游区加强苏州河国际休闲旅游品牌建设。
(二)以开放型为特征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
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加快建设。并购金融功能要素进一步集聚,带动金融业区级税收增幅71.42%。开放型的并购金融服务功能平台已集聚并购交易基金会员单位及投资类机构1100余家,中科机器人基金、凯盛建材基金、诚鼎基金、元厚基金、熙金资本、积木盒子、高道资本、金茂资本等一批基金落户。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上海农商银行等在集聚区内率先创设并购银行类金融机构。上海市仲裁委、毕马威、贝克•麦坚时、美国亚洲金融协会、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业务委员会等专业机构与集聚区签署战略协议并设立窗口。上海普陀并购金融展示馆开馆。中国并购公会与浦发银行等联合成立的并购融资联盟落地。上海国际并购交易中心加快筹建。与华东师大签约合作筹建并购金融研究院。上海联交所功能平台进一步拓展,服务并购交易总额1710.66亿元,同比增长45.34%。深化“上普并购指数”编制和发布机制。完善42条集聚区配套政策。并购旗林广场建成。“一带一路,全球并购”中国并购年会成功举办。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区级税收分别增长13.62%、5.56%、21.74%。平台经济园区加快发展,新华贵金属交易中心、中山化工交易平台上线,中鑫石油化工交易中心筹建完成。我区被列入市平台经济示范城区。经济外向度稳步提高,涉外企业实现区级税收15.6亿元,增长19.1%。打造“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推动电商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数据、移动游戏等“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加快建设,“饿了么”、波克城市、林果科技等“四新”企业蓬勃发展,剧星传媒、蓝海人力资源等11家企业在新三板及OTC实现挂牌。创新商贸业发展模式,鼓励麦德龙等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招商引资和服务经济力度加大。引进合同外资15.34亿美元,增长30.69%;实际到位外资7.09亿美元,增长15.33%。跨国公司投资性总部美太投资、跨国公司外资研发中心达科电子落户。引进内资注册(认缴)资本265.96亿元,增长38.72%。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进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累计达9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功能区行使投资促进职能,建立并完善投资促进中心,开展结对联系走访企业活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架构,市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达到17家。楼宇效能持续释放,全区重点楼宇实现税收总量69.72亿元,增长12.85%。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科创驱动转型发展成效初显。规划“一轴两翼”科创功能布局。聚焦抓实科创平台,依托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上海智慧照明产业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和功能平台,加快培育智慧安防、机器人检测认证与标准化、智慧照明等重点产业,科技产业实现区级税收18.78亿元。众创空间达27家,众创投资基金规模累计达到19.2亿元。
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资国企分类监管全面实施,区属国企积极参与旧改、服务招商引资。新增国有物业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共计1.6万平方米。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
(三)以旧区改造为重点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持续推进
旧区改造圆满收官。2015年是“十二五”旧改收官年。中兴村兰凤新村等地块以高签约率成功征收。锦绣里南块等4幅在拆基地完成收尾平地。启动澳门路524弄等地块房屋征收工作。长风8号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稳步推进。廉租房做到应保尽保,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公租房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完成43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开工35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10.42万户“光明工程”电表改造。加强小区综合治理、物业行业监管和业主委员会建设。
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区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支出1.4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9810之内。帮助成功创业582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749人。成功创建上海市创业型优秀城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强化劳动监察、调解、仲裁,劳动关系进一步规范和谐。
社会救助和服务不断加强。为33.3万人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2.1亿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7家养老机构和4家长者照护之家建设,新增养老床位841张。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2]。新建“久龄家园”为老服务站24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家,为2.1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完成8家标准化菜市场二次改造。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供给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红十字工作不断加强。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启动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甘泉教育联合体成立,环华东师大优质教育圈、曹杨二中教育园区等建设不断深化。市级“新优质学校”达到16所,市一级以上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5%。顺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区域共享。完成幼儿健康与安全管理等信息化平台建设。优化桃浦等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签约引进国际知名的科技特色学校美国托马斯•杰斐逊教育资源,同济二附中高中部项目完工。完成街镇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进医养结合。完成卫生信息化二期工程。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评审。启动第五轮健康城区建设。桃浦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扎实推进。立足社区,着力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立区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成功举办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系列活动、上海市民文化节苏州河(普陀)系列文化活动、第十二届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中国(上海)足球产业国际论坛等。成功创建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推行学校体育场地夜间开放第三方管理。新建成30条百姓健身步道。加快普陀体育馆改造。
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援藏、援黔和对口帮扶等合作交流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民防、档案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五)以城市更新为重点的城市建管有序推进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轨交14、15号线部分站点和北横通道(普陀段)建设用地部分腾地并移交。丹巴路等道路改造完工,真北路道路整治及积水点改造加快实施,金沙江路人行天桥主体建成。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和配套建设,桃浦社区巴士开通。成功创建国家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
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碳深入推进。深化国家卫生区创建,扎实完成市文明城区创建迎检任务,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新建绿地40.97万平方米。持续推进沪嘉高速、南大地区等综合整治,外环林带建设完成腾地5公顷。完成北环水系整治主体工程。全面完成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依法强化节能减排、截污纳管、扬尘防治、渣土运输等工作。开展市级低碳社区建设试点,积极推进电梯节能改造和分布式光伏应用。
城区管理依法加强。落实“最严的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追究和最严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要求,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有效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城区运行安全有序。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设立“区长质量奖”。获评为全国十大“质量之光•魅力城市”之一。全力落实城市安全管理责任制。依法严治“五违[3]”等城市管理顽症,重点整治改造红旗村、山华果品市场和府村路静宁路违法建筑等地块,完成外环和沪嘉高速(普陀段)桥孔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4.3万平方米,督改火灾隐患7.7万处,整治“群租”房2006户,暂扣非法客运车1.56万辆。依法加大市场、人口密集区域、老旧小区、地下空间安全整治和监管力度,有效落实防台防汛工作。完善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机制。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预防与减少犯罪体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向好,报警类“110”下降4.5%。
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深化。全面贯彻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有序推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57个重点项目。建立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完成252个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增强基层经费保障机制,街道平均预算增幅达37%。在全市率先创设社区发展基金会。完成城管体制改革,推进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各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建成。网格化管理结案率达99.9%。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和环境整治力度,全面加强人口调控和管理服务。实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改革,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园区。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序推进信访新秩序试点和信访矛盾化解等工作。建立阳光法律援助机制。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区戒毒(康复)、人民调解等工作。
(六)以“三严三实”为抓手的政府作风和职能转变不断深化
简政放权各项措施全面落实。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编制18类5366项权力清单、18类34015项责任清单,初步形成“两份清单”。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取消和调整78项审批事项,完成438个办事指南和438个业务手册编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出11条企业注册便利化措施。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4]”,积极推进企业登记电子化。建立并完善内外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等“一口受理,综合办理”联动机制。加快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推进388个审批事项上网。
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深化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旁听审理工作规定、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建立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败诉报告制度。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完善区长和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已经解决32件人大代表建议所反映的问题,采纳或部分采纳60件政协提案所反映的意见。
政府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按“三严三实”和廉洁从政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以作风之变促进现代政府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的提高。从严控制并压减“三公”经费。预决算、专项资金预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和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加强目标责任、项目推进和督查机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严格执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完成“十二五”规划评估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本区工作大力支持的市级机关各部门、驻区部队、国内外驻区机构和区内各企业、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普陀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普陀“十二五”的艰难转型过程,让我们感到:转型发展越是紧迫,越要把握好转型发展的定位;转型发展越是艰难,越要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转型发展越是繁重,越要同步改善民生保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普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对转型发展的驱动力。法治化、便利化的科创生态环境还未真正形成。二是针对历史形成的经济结构“短板”,如何在稳增长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新增长动力孕育和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并存交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三是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民生保障面临稳步扩大覆盖面和进一步提升水平的要求,如何完善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四是在城市更新阶段,如何加快推动城区建管能力现代化。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需要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布局有待优化,社会治理创新有待加强。五是着眼“三严三实”从严治政,如何加快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在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及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面对矛盾和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破解和整改力度。
二、关于《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关于制定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制定了《普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查。
(一)“十三五”发展总体考虑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是普陀区加快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机遇期、攻坚期、关键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开拓普陀发展的新境界。
普陀“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以桃浦转型示范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环境升级为突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普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适应和把握新趋势、新规律、新要求,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找准发展定位,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以桃浦地区转型示范为引领,加快转型发展和功能提升。落实“五个统筹[5]”城市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形态和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更高水平上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形成“一轴两翼”功能布局,基本建成“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实实在在体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纲要(草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指标。
一是着力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坚持质量效益导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上海西部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门户。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现代服务业区级税收年均增长9%左右;五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100亿美元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新增税收亿元楼15幢;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0%左右。
二是着力增强城区创新活力。创新驱动整体提速,五年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新增企业上市及挂牌数25家,新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0人,帮助成功创业2500人。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件,主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着力增强绿色发展能力。空气、水环境质量达到中心城区中等以上水平,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区域降尘量低于4.7吨/平方公里•月,五年累计新增绿地13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20条,显著提升城区防汛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四是着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坚持共建共享,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五年累计新增文化设施10万平方米,新建长者照护之家床位500张,新增病床1500张,全面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实施3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达到0.9平方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在82岁以上。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结合区情实际,提出了六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形成以桃浦为引领的“一轴两翼”功能布局。打造武宁创新发展轴。武宁路是普陀区连接市中心与长三角的重要通道,也是联动普陀区城市活力区域和产业调整区域的重要纽带。以沪西工人文化宫改造,轨道交通14号线、15号线和武宁路快速化改造为契机,依托武宁路沿线科研院所,实施中信科技财富广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百联生活广场改造等重点项目,联动华东师大、同济大学等院校资源,全力打造武宁创新发展轴。建设北翼城市转型示范走廊。主动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以桃浦转型示范引领,推进桃浦与真如联动发展,打造上海西北部城市更新和创新发展的示范走廊。构建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把握“十三五”苏州河两岸地区功能统筹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推动长寿商业商务区、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贸区发展,加强生态绿地、文化设施、堤岸修缮、滨河空间贯通和慢行交通等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商旅文一体化功能。
二是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区。围绕“一轴两翼”布局,增强科创功能。重点打造优势创新品牌,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众创空间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转型发展现代商贸业,创新发展并购金融服务业,提升发展专业服务业,培育发展文化服务业,支持发展“互联网+”等“四新”经济新业态,全面推进质量强区。打造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
三是推进协调融合的城市更新与管理。构建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便捷畅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提升防汛设施功能。依法从严管理并保障城市安全有序。提升城区文化休闲功能,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塑造宜人的休闲空间,完善文体设施布局,丰富商旅文体城市生活。建设触手可及的智慧城区,建设面向信息社会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深化智慧应用。
四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增加绿色生态空间,完善城区绿化布局,优化城区市容景观。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节能,聚焦建筑楼宇节能,推广社区节能示范。
五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提升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功能,加快建设国际并购金融功能平台。集聚并购金融平台要素,探索并购金融服务制度创新,推动并购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西北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提升平台经济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六是共建共享更美好的生活。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青年人和困难群体就业,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更加普惠便利的养老服务,发展更多嵌入式养老服务,深度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倡导积极老龄化,新增养老床位2600张。营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全面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逐步扩大旧住房综合改造范围,优化公租房运作机制,常态化推进廉租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提供公平优质多样化教育,优化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多层次托底保障,强化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推进慈善事业发展,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多元的同心家园[6],全面夯实基层治理,推进社区服务便利化,促进人口优质均衡发展。
《纲要(草案)》最后提出五方面保障措施: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效能,依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推进依法治区,营造诚信环境;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四是深入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加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各类人才发展环境;五是强化规划引导和执行,明确责任加强衔接,加强政策项目资金配套,强化监督评估。
三、全力抓实“十三五”开局工作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普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按照九届区委九次全会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更加注重均衡性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城区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区竞争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区级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7%,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市政府下达指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6.66%,常住人口数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之内。
着力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着眼桃浦转型示范引领,加快推进“一轴两翼”新格局
准确把握普陀“十三五”功能定位,聚焦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建设,完善推进机制加快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区域转型发展。
武宁创新发展轴。启动武宁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加快中信科技财富广场建设,推进沪西工人文化宫改造。深化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共建,推进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实验)中心、“上海电科园”科技园区建设。强化与科研院所等联动。
北翼城市转型示范走廊。桃浦地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桃浦转型发展定位和规划,坚持高标准,深化完善各专项规划编制。对标国际一流,着力推进“三个示范[7]”。围绕“2017年基本完成土地收储和基本建成中央绿地”要求,确保2016年4.20平方公里核心区内收储土地达80%以上。开工建设中央绿地地上景观工程,完成地下空间及地上构筑物方案设计。加快开展污染治理。完成智慧城市规划顶层设计。深化与临港集团合作,推动605坊地块开工建设。真如地区要深化功能定位,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进铁路二期、石泉社区A3地块等收储工作。启动桃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新建工程。推进高•尚领域、星光耀广场等项目建设,天汇广场正式运营。
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长风生态商务区要加快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建设,完善集聚区功能,提升生态环境和配套服务水平。协调推进上汽、国浩二期、浙铁绿城等项目。中环商贸区要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和智慧商圈试点,实现智慧商圈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做好华大科技园、普罗娜广场等楼宇招商引资工作。长寿商业商务区要加快长寿路和常德路沿线环境综合改造。“三区联动”升级曹家渡商圈,推动月星环球港功能提升。提升苏州河水陆旅游互动能力,不断完善水陆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
(二)着眼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激发区域转型发展活力
着力营造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把普陀建设成上海最开放的区域之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优化开放型区域经济结构。深化“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示范区(普陀)”建设,加快西北保税中心资产重组,落实“三个一[8]”查验平台改造,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等业务开展。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借力并购金融集聚区等开放型区域经济功能平台,确保全年引进合同外资增长10%以上,实到外资增长8%以上。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跨国公司设立高层次的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引进培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家。加快并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强化并购金融平台功能。着眼去过剩产能化和“走出去”战略,着眼科创中心建设,着眼制度创新,促进并购金融要素集聚和能级提升,发布“新华—上普并购指数”,打造开放型的并购金融市场环境,服务转型期产业并购和科技创新。进一步促进并购金融要素和功能集聚,加快推动上海国际并购交易中心完成设立并运营。完善并购金融政策体系,发挥上海联交所平台功能。创新并完善平台服务与管理,不断扩大并购金融服务转型发展的功能平台。服务并购金融要素对接。切实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加快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智慧产业等“四新”经济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加快“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支持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快速发展。着力发展苏州河“水岸经济”,大力推动互联网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聚。繁荣旅游市场,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楼宇经济能级,不断提高企业税收落地率,重点商务楼宇税收(非房地产)增长8%,新增亿元楼3幢。
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坚持自贸区改革导向,建立法治化和便利化的投资环境,积极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高效开放的营商环境。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投资促进工作,提升招商服务质量。建立企业联络制度,做好留商安商。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打造企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配套政策文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规范企业法人治理,深化国资收益预算管理,扎实推进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管理,推动区属国有资源优先服务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三)着眼服务全市科创中心建设,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速科技创新要素资源集聚,着力提升科创对区域经济贡献度。
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共赢。发挥科研院所创新策源地功能,放大对全区辐射溢出效应,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聚焦重点院所、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完善配套支撑。与华东师大联动,共建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推动华大科技园建设;与同济大学联动,共建同济桃浦创新创业科技园区,服务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设。
着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以桃浦科技智慧城和武宁、华大等科技园区为重点,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扶持成长型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国家和市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和区科技小巨人企业16家。鼓励企业开展重点技术改造、产学研合作等,提升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区内院校、企业等打造并共享国家、市级研发类功能平台,鼓励开展科创领域国家、市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继续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探索发布“区质量发展指数”。
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好科创政策及配套细则的落实,推进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科技服务券试点等工作。鼓励社会及国有资本投入众创空间建设,新增众创空间4家以上。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打造曹杨路创业孵化集聚带,推进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帮助500人成功创业。发挥并购金融集聚区等平台功能,引导金融资本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积极落实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深化扩大股权激励和分红机制改革,形成科创人才高地。
(四)着眼贴近群众切身利益需求,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重点领域倾斜,推动民生公共财力预算水平持续增长。
基本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区改造。启动东新村四期北块、南块西片和月星家居等地块房屋征收,推动鸿寿坊、俞家弄、白玉坊、安远路614弄等结转项目签约。聚焦金沙新村等在拆基地,加快收尾平地。推进长风8号西等项目建设。继续做好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廉租房、公租房申请供应工作。继续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光明工程”电表改造,完成6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
持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创业和职业能力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就业“启航计划”等项目。强化劳动监察,推动仲裁标准化建设,规范街镇劳动关系矛盾监测站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运作,维护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和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帮困救助机制,健全分类施救制度。深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筑社会养老服务格局。实施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加快养老床位建设,推进长寿敬老院大修。统筹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为211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建、改造8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建设真如镇街道嵌入式养老院。新增长者照护之家床位100张以上,推进照护快捷站建设。优化久龄家园建设。全面推进统一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标准化养老服务和梯度保障机制。完成7家标准化菜场二次改造。加强小区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为1000名慢性疾病残疾人提供全程服务和康复指导,为1000名70岁以上有行动障碍持证残疾人配发多功能手杖,为1000户下肢残疾人家庭安装无障碍淋浴凳。
(五)着眼公共服务新要求,持续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保持社会事业发展定力,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积极推进特色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特色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公平、均衡、优质、多样发展。启动“一环一园十街镇[9]”建设。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探索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终身教育内涵。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深化应用。加快“医养结合服务圈”建设。启动第四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医防融合发展。积极应对“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调整。启动国家卫生区复审迎检工作。
加快推进文化体育发展。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结合桃浦等重点区域建设,加快并优化文化体育事业资源布局。深化苏州河文化品牌,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系列活动、苏州河系列文化活动、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等。加强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承办第二届上海市民运动会。新建30条区级百姓健身步道。
加大双拥工作力度,加强国防动员工作。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妇女儿童、民防、档案、方志等工作。
(六)着眼持续完善城区建管机制,共建共享强化社会治理与服务
着眼城市更新,统筹城区建管。坚持“四个必须[10]”,加强“五违”综合整治,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强化城市运行安全。
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建设。按节点推进轨交14、15号线和北横通道(普陀段)以及真光路桥等市政重大工程建设。加快连亮路等3条区区对接道路建设。继续推进祁连山路云岭西路等积水点改造。新建绿地25万平方米。持续推进社区层面的城市更新。优化楼宇及绿地景观灯光。全面实施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重点环境风险源监管和环境应急处置。实施24条河道沿河排放口封堵及纳管改造工程,开展朝阳河等10条河道清理疏浚和生态修复。依法强化截污纳管、扬尘防治、渣土运输等工作。推进垃圾分类8万户、绿色账户7万户,区域平均降尘量控制在5.3吨/平方公里•月以内。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促进智能电网终端等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推动节能减排研发企业、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继续深化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完善重点楼宇能源管理体系。实施50个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场点建设。
保障城区安全运行。坚持“最严的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追究和最严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要求,依法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高风险隐患治理。加强“五违”综合整治,6月30日前全面完成红旗村综合整治扫尾和宅基地动迁工作,年内完成铜川水产市场、光彩市场等综合整治和调整关闭工作。坚持长效管理,全力落实安全隐患分级监管机制。狠抓在建工地、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健全分类监管、技术监管等长效机制,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监管力度。深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全区图像监控网络,加快推进社区警务试点改革和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加大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力度。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日常演练。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不断完善街道体制机制。开展同心家园创建活动,深化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做实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完善应急处置平台和联动联勤协调系统,强化“一线综合执法”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处置能力。建成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区级平台。加强源头管控,全面推进人口调控和管理服务。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园区建设,推动社区发展基金会有效运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改革,扶持社区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公益慈善类、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平安城区建设。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深入开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区戒毒(康复)等工作。
(七)着眼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不断深化依法行政。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覆盖,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探索开展行政执法公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全覆盖审计。深化政务公开,依法全面公开部门、“三公”经费等预决算。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强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
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核定并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行政权力目录管理制度和行政权力动态清理调整机制。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强化行政问责制。推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和招投标管理。加快网上政务大厅建设,拓展政府网站网上办事功能。建成区行政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自然人库、法人库、地理信息库等基础数据库建设。
持续改进政府作风。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用力,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等各项纪律,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办法。强化从严治政,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辱使命,准确把握普陀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凝聚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与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知难奋进、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实干兴区,为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