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意见

时间:2023-06-05 18: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意见,供大家参考。

【旅游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意见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

全域旅游工程促进旅游投资

和消费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523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5号)等系列文件精神,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三市”建设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树立科学旅游观

(一)创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八个全域化”要求,以建设国际自然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引领,以“三建设一整治”为抓手,坚持深化改革、依法治旅,坚持科学规划、项目支撑,坚持板块开发、彰显特色,坚持产业融合、统筹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市场营销创新升级、旅游监管规范升级、旅游队伍提质升级,提高旅游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扩大“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影响力,让旅游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为“三市”建设、同步小康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2020年,力争建成国家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2处;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中国美丽田园6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2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明星村23个;打造20个市级乡村旅游精品村、1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1000家“农家乐”;各县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全部建成,3A级以上景区、重要乡村旅游点游客中心实现全覆盖;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相当于全市GDP15%,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增强,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秦巴山区旅游中心城市、陕西第二大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认真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三)全域规划布局。依托我市厚重历史文化和良好自然生态,以秦蜀古道为脉络,整合优势资源和产品,全域布局、集中打造,全力构筑“一核、两路、六组团”的空间布局。

一核:汉中城市旅游发展核。以汉台区为主,辐射南郑、城固、勉县部分区域,围绕两汉三国文化、张骞丝路文化和“一江两岸”滨江旅游文化园、石门栈道、天台山、大汉山等,重点建设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区、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大汉不夜城、天汉文化公园,加快推进三国文化旅游综合体、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张骞文化旅游园区、汉中环城休闲游憩带等建设,开发文化商旅、旅游地产、网购电商、康体美容等新业态,完善城市交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设施,提升旅游集散能力,建成集要素集聚、功能完备、特色鲜明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核。

两路:以秦蜀古道为脉络,以沿线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4A级景区为核心,整合优势资源和产品,综合开发野生动植物观赏、生态度假、户外徒步、遗产旅游、文化休闲等自然旅游产品,打造生态环境良好、品牌效应突出的秦蜀古道自然旅游之路。以汉中盆地为载体,以汉江为轴带,西起宁强汉水源,东至西乡茶镇,有机串联汉江两岸人文、自然景区,重点建设滨江康体休闲、文化旅游、城镇景观、乡村田园度假、生态农业庄园等人文旅游产品,打造地方文化浓郁、综合效应显著的汉江溯源人文旅游之路。

六组团:一是以佛坪全县和洋县部分山区,以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养生旅游为导向,建设秦岭生态养生旅游组团;二是以留坝全县和勉县、城固、略阳部分山区,整合景区、古镇、乡村资源,建设秦岭南麓高品质山地生态度假旅游组团;三是以略阳、宁强县氐羌文化资源为依托,带动相关资源、产品整合发展,建设具有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氐羌民俗文化旅游组团;四是以南郑县为主,辐射宁强部分片区,以森林度假、山水休闲为引领,建设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巴山秀水休闲度假旅游组团;五是以西乡县为主,辐射城固、洋县部分片区,造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秦巴天府乡村旅游组团;六是以镇巴县最北苗乡为核心,以苗家文化体验、陕南民歌、红色旅游为导向,建设镇巴苗族民俗旅游组团。

各县区要根据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布局,结合县区、景区实际,编制修建性详规和实施行动计划,形成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总纲、县区规划为支撑、景区规划为基础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县区、重点景区旅游规划要市、县相关规划相互衔接,经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评审后批复实施。要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彰显特色”的原则,在创新创意中发展,在求新求异中开发,坚决杜绝项目产品同质化、近距离重复性建设,做优做足特色,做亮做大品牌,展现独特旅游魅力。

(四)实施大景区建设工程。坚持板块推进、园区建设、品牌引领,突出大特色、打造大景区、构建大循环,集中力量建设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区、两汉三国文化景区、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一江两岸”滨江旅游文化园、留坝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佛坪秦岭四宝国家公园、张骞文化旅游园区和华阳、黎坪、青木川、石门栈道、午子山、五龙洞、天台山、大汉山等15个景区。以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加大华阳、紫柏山、黎坪景区创5A和石门栈道、午子山、五龙洞、熊猫谷等景区创4A步伐,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大景区规划要突出大景区的配套服务功能,重点建设景区道路、游客中心、停车场、导览标识等基础设施和智能管理、公共信息、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拓展景区游览空间,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互动性等高品质、复合型旅游产品,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

(五)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以全球眼光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内涵,高水平建设龙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旅游名镇、大汉中古栈道文化旅游品牌和市级10大文化旅游项目,高质量开发南沙湖、古路坝、汉水源、云雾寺、苗族风情谷、四园创意休闲庄园,高标准规划建设G108国家风景道、交通发展活态博物馆、蔡伦纸文化旅游区、民俗文化旅游带、旅游文化街区、主题乐园等旅游综合体,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策划、筛选一批支撑作用大、关联带动性强、品牌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将重要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旅游项目纳入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三、强力推进“三建设一整治”

(六)加大油菜花海景观打造。按照“全市油菜播种面积不少于110万亩,平川县打造23个、山区县打造1个固定观花点”的要求,捆绑资金,加快建设22个油菜花观花点、20条精品观花线路,发展一批“农家宾馆”,建设一批集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花海旅游休闲项目,开发地方特色美食、餐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6年完成观花点、花海线路的标识标牌、导览图、停车场、厕所、花海步道、观景平台等建设,2017年完成观花道路的改造、美化,与外围交通相连,构建花海大交通环线,切实将油菜花海建成我市最靓丽的景区、做成最经典的品牌。

(七)加强旅游干线环境风貌提升。“三路一线”(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公路、景区连接线)为重点,深入实施“四化两洁”建设,整合资金,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对国省干线公路和景区连接线进行整治、提升,加强植被绿化,完善道路标识,清洁美化环境,展示地方文化,并结合休憩场所、景观节点打造,合理布局建设停车场、旅游厕所。到2017年,旅游干线道路通畅、环境优美,做到花草树木特色化、房屋环境整洁化、服务设施完备化、语言行为文明化,环境清洁和持续保洁,基本形成交通路、生态路、景观路、文化路四位一体的全域化旅游交通格局。

(八)加快旅游厕所建设。坚持“谁主管、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科学布点、严格标准、加快建设。2016年,完成新建、改建厕所176座,到2018年,建成厕所达到256座,实现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名镇、乡村旅游点、旅游线路、交通集散地、休闲步行街区等地旅游厕所全覆盖,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新申报的A级景区,厕所建设不达标的,不予评定。

(九)大力整治旅游综合环境。建立健全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坚持综合整治与联合检查、严格执法与执纪问责相结合,加大旅游交通、环境卫生、旅游价格等整治力度,依法打击、严厉惩处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健全服务等级退出制度、社会监督员制度、媒体曝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游客投诉、社会监督员反映和明察暗访情况,对环境卫生脏、管理秩序乱、服务质量差的A级景区、星级饭店给予警示通报,问题严重的按程序降级或摘牌;对严重违法的旅行社,依法吊销旅游经营许可证。建立涉旅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对诚信企业和个人列入“守信红榜”予以宣传表彰,对失信企业或当事人列入“失信黑榜”予以公开曝光,严管重罚,让旅游失信行为者付出巨大代价。大力弘扬文明旅游风尚,积极开展旅游志愿者公益服务,提升游客文明旅游素质。

四、实施旅游投资和消费促进计划

(十)加快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把旅游交通建设作为实施全域旅游的基础工作,积极开通汉中至重庆、武汉、三亚等主要客源地航线,支持发展旅游包机业务;加快建设西成客专、阳安复线,推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铁路旅游产品,落实国家对旅游团队火车票优惠政策;启动114”交通网络建设,实施交通干线与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推进秦巴旅游大环线建设,加快建设华阳、黎坪等景区旅游专线,到“十三五”末,通往4A级以上景区的公路达到二级以上标准、3A级景区和重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达到等级公路标准。将通往景区的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规范设置旅游标志标牌。加强机场、高铁车站、客运站与城市、景区的互联互通,扶持旅游公交专线建设,2017年,中心城区、交通集散地开通直达4A级以上景区班车。加大城市、景区停车场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自驾游营地、旅居全挂车营地、汽车旅馆,到2020年,各县区至少建成1个标准化的自驾游营地。

(十一)加强旅游集散咨询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汉中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集信息调度、咨询服务、投诉处理、产品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各县区要在重要交通、商贸等区域建设信息丰富、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提升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游客中心服务水平,机场、车站、酒店、购物商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点要完善旅游服务功能。2017年底前,基本形成市、县区、景区三级旅游集散咨询体系,2020年,实现涉旅单位、旅游线路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

(十二)加快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以古镇民居、自然生态为依托,突出文化特色、凸显旅游功能,加快青木川等6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河东店等5个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到2018年,省、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分别基本达到4A3A级旅游景区标准,各镇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6000万元,吸纳就业人数2000人,成为我市城镇化的示范样板,成为区域旅游的热点。认真落实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各项政策措施。市政府将参照市级重点镇推进模式,对建成验收后的市级文化旅游名镇一次性补助。建立文化旅游名镇退出机制,对建设速度慢、排名靠后的镇,退出文化旅游名镇序列,遴选依次递补。

(十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统筹资金、精准发力,全力加快8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旅游扶贫试点示范县和市级20个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村、1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建设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旅游乡村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开发一批休闲农业、采摘体验、乡村庭院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家庭旅馆”和乡村民俗旅馆,提升休闲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示范村、星级“农家乐”创建水平。引导、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使乡村旅游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舞台。鼓励有条件的村成立乡村旅游协会、专业合作社,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到2020年,直接拉动8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间接使40万农民受益。

(十四)深度开发休闲度假旅游。把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优化布局,营造居民休闲度假空间。加强城市公园、慢行绿道、休闲街区、公共绿地等建设,提高休闲设施人性化、便利化服务水平,鼓励发展自行车租赁业务。依托山地、森林、湖泊、湿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打造,强化休闲度假功能,高水平建设一批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开发一批山水休闲、科普教育、户外探险等生态旅游产品。大力开发登山、滑雪、攀岩等体育旅游产品,推进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积极发展低空飞行、拓展训练等特种旅游。

(十五)创新开发文化旅游。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深入挖掘两汉三国文化、丝路文化、栈道文化、民俗文化,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和创意开发,规划建设一批主题博物馆、艺术馆,支持文化艺术院团与旅游企业创演特色剧目,大手笔拍摄《汉中栈道》、《汉水汉中》、《汉使张骞》等影视剧目,打磨提升《出师表》、《汉颂》、《汉中之夜》等演艺节目水平。到“十三五”末,市级10大文化旅游项目基本建成,各县区建成1个综合性博物馆,基本实现4A级以上景区和有条件的星级饭店有演艺团队并能常态化演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提升红色经典景区开发水平。充分发挥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活动等节庆品牌效应,创新旅游宣传方式,整合资金、市县联动,大品牌营销、大形象宣传,开展旅游产品精准促销,加大“两微一端”、微电影等新媒体宣传,强化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在线旅行商合作,推动线上线下宣传互动,扩大“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影响力。

(十六)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实施旅游大数据工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广泛运用,建设集旅游咨讯查询、电子商务、电子导览、虚拟旅游等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汉中旅游数据中心,推进旅游与交通、公安、商务等数据信息共享,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企业创建,2016年率先在3A以上级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实现无线免费网络全覆盖,2017年在旅游单位、涉旅场所、主要游客聚集地实现无线免费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4A级以上景区、四星级以上饭店建成数字化企业。

(十七)积极培育新兴旅游业态。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基本要素向“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发展要素拓展。加强旅游集群化发展,引导项目、要素向高端产业配套、向园区聚集,开发旅游地产、交通物流、文化创意、网购电商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文旅、商旅综合体。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养生养老旅游产品,提升温泉开发档次,打造一批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鼓励具有相应资质的中医医疗机构在酒店、景区、度假区等提供针灸、推拿、按摩、药膳等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支持有条件的景区、饭店向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发放旅游消费券。

(十八)扩大旅游商品消费。依托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加大对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力开发特色鲜明、制作精良、物美价廉、便于携带的文化类、工艺类、食品类、日用品类旅游商品,举办旅游商品评选大赛,推出“汉中旅游推荐商品”,打造富有汉中特色、深受市场欢迎的旅游商品品牌。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商品,支持建设集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品产业基地,开展旅游商品进商场超市、机场车站、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四进”活动。大力发展购物旅游,建设一批旅游商业街、美食街、茶文化街、书画街等,同步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务,提高旅游购物消费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市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5%以上。

(十九)规范景区门票价格。鼓励景区实行淡旺季门票价格,引导游客错峰出行;鼓励有条件的景区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增设住宿、餐饮、演艺等经营性项目增加综合收入。景区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价格及团体票价格,严格执行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人、军人、残疾人等的门票价格减免政策,严格执行65周岁以上老人旅游景区门票免费政策。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6个月公布。切实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各类变相涨价行为。

五、强化政策激励和保障

(二十)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改革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积极构建1+3”综合执法模式,推动我市旅游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服务升级转变。支持佛坪、西乡县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以规划建设的15个大景区为重点,组建景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和保护,提高景区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简政放权,将二星级饭店评定、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备案权下放县区旅游管理部门。在留坝县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在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方面享有市级旅游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市旅游投资公司作为市级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作用,支持与金融、证券机构共同创立旅游产业投资促进基金,按照PPP项目运作模式,运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融资手段建设、运营旅游项目。加强协会建设,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文物、旅游协会。创新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和调查方法,拓展统计测算范围,建立科学的全域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二十一)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2016年起,市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增加至6000万元,重点做好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助、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各县区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金投资旅游业,加快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各级相关部门在安排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建设、道路交通、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电子商务等专项资金时,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景区的倾斜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旅游项目、小微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扩大消费信贷,开发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引导预期收益好、品牌认可度高的旅游企业通过相关收费权、经营权抵(质)押等方式融资筹资。

(二十二)建立激励机制。实施以奖代补,对各县区按《全市油菜花海景观建设图册》打造的油菜花海观花点、观花线路,各给予10万元建设补助;对旅游干线环境风貌提升工程成效显著的县区,给予50万元建设补助;对新建的3A级、2A级、A级旅游厕所,各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建设补助;对县区旅游集散咨询中心给予100万元建设补助;对自驾车营地给予100万元建设补助;对市级美丽乡村旅游精品村、美丽乡村风景线各给予10万元建设补助;对建成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市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对获得省、市级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工作先进县(区)给予表彰;对创建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分别奖励500万元、100万元;对新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 “农家乐”的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对新建设的五星级酒店按照现行有关政策实施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新评定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酒店分别奖励100万元、30万元、10万元;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连续两年以上,且缴纳地方税收显著的,市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对新获国家、省级旅游金奖旅游商品单位分别给予5万元、2万奖励;对新创旅游文化演艺剧目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单位奖励50100万元;对包机旅游、专列旅游、大巴旅游、自驾车旅游团队分别给予不同层次奖励。落实《汉中市A级景区暨乡村旅游标准化创建奖励补助办法》,对新创建5A4A级景区,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领导职数。

(二十三)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严格执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意见》(陕政发〔201248号),制定我市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办法。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外,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将带薪休假和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实行2.5天的周末休假方案,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条件。

(二十四)落实差别化用地政策。各地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优先落实旅游项目用地计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优先安排市级旅游重点项目,为旅游配套的公益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按划拨方式供地。加大乡村旅游扶贫、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旅游咨询服务、养生养老项目用地保障力度。对经营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用地,可按国家规定分期缴纳土地价款,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一个月内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经市、县政府同意,剩余款项可在两年内全部缴清。支持社会资本和个人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和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

(二十五)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切实落实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以及小微旅游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执行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对符合政策规定、纳税确有困难的旅游企业,可向地方税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可定期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旅游演艺项目可参照文化产业税费政策享受优惠;乡村旅游经营户税费行政收费有上下限的,按下限收取;旅游企业宣传促销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发费和技术改造费纳入企业成本费用,按照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行为,严禁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十六)强化督导检查和目标考核。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健全完善旅游产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旅游发展目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三建设一整治”、旅游项目建设等主要指标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增加分值权重,加大考核力度,形成发展合力。

推荐访问:汉中市 旅游 实施意见 【旅游意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