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3年)的实施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促进我区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意见】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实施意见(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
展中长期规划(2014—
2020年)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促进我区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5〕9号)精神,结合黔江实际,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及重庆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机遇,围绕加快建成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总任务,以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物流网络、创新物流模式、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提升标准化和先进技术应用水平、扩大物流开放合作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法治环境建设为保障,着力完善和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黔江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加快建成渝东南乃至武陵山区物流枢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流保障。
(二)主要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壮大物流企业规模,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剥离外包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扶优扶强。
——坚持深化改革,切实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破除行业壁垒,完善行业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引导扶持,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切实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结合重大产业和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物流网络,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推动国际物流服务合作,增强物流集聚辐射功能,提升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现代化,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
——坚持抢抓机遇,切实突破物流业发展瓶颈。抢抓电子商务兴起对发展现代物流带来的有利机遇、渝新欧国际贸易新通道建设带来的物流国际化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物流增长空间机遇和旅游目的地建设带来的人口集散消费机遇,创新发展现代物流,努力打造黔江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区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物流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物流龙头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物流效率大幅提高,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实现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服务系列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手段现代化、物流组织网络化、物流经营市场化、物流信息电子化,基本形成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区域性物流集散功能显著提高。
物流业对全区经济拉动能力逐步增强。铁路货物运输量占全区货运总量比重提高到31%,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2万吨,为周边地区集疏运货物占比达到40%以上。全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物流业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程物流、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甩挂运输、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方式快速发展,信息化、标准化广泛运用,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下降到16%左右。
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培育本土现代物流企业5—8家,打造辐射渝鄂湘黔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2—3家。
物流设施布局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一个综合性物流基地、三个专业物流园区、一个生活物流中心和一批乡镇物流货运站,形成“一基地、三园区、一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层网络模式,物流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物流通道建设,提升流通保障水平
进一步增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运输保障能力,基本形成区域联通、辐射周边、安全便捷的物流通道。加快构建“一环六射”高速公路骨架,着力推进黔恩高速公路建成投用,加快推进黔梁高速公路、黔江北综合换乘交通枢纽、城市东外环快速通道建设,实质性启动黔张、黔遵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老城、正阳、舟白、青杠等城市组团间的连接干道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面贯通,实现各大产业园高效流通;进一步改造完善区内干线公路网,全面提高城乡内部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巩固提升铁路物流能力,建成投用渝怀复线铁路、黔张常铁路,加快推进重庆主城至黔江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实质性启动黔毕昭铁路、黔恩铁路前期工作,争取黔江到万州城际铁路获得国市支持,积极推进青杠铁路专用线工程建设。强化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加快推进武陵山机场提标升级,扩增物流货运业务,开辟新航线、加密航班,有效提高黔江航空旅客和货物吞吐能力;依托武陵山机场,加快推进通用航空建设,努力打造武陵山地区重要空中门户。积极发展水运交通,依托黔梁高速,构建黔江至石柱和忠县长江码头的快速通道,依托渝湘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构建黔江至彭水乌江码头的快速通道,形成“借道水运”航运体系。
(二)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增强物流平台功能
按照三大功能区域划分,依托物流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整合区域物流资源,着力构建以“一基地、三园区、一中心”为支撑,城乡社区商业网点为末端的物流网络体系。
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正阳物流基地建设,依托综合交通网络,强化在原材料和产成品仓储、运输、流通加工、中转配送以及商品展示交易、信息服务、金融结算等服务功能,最终建成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依托武陵山机场,积极打造舟白空港物流园区,建成渝东南乃至武陵山地区重要的快速运输处理中心和航空物流基地,加强与重庆空港保税物流基地互联合作,新增国际保税商品展示、加工、配送等功能。加快建设青杠物流园区,强化在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商品展示、物流信息等服务功能,最终形成工业仓储物流基地和危化品仓储物流基地。承接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冯家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生产性物流,为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集货、加工、仓储、中转、装卸以及运输业务。依托城市组团互通,在舟白新城规划布局生活物流中心,主要承担黔江及周边城市居民生活消费品的集中仓储、配送、中转以及电子商务快速配送等服务功能。原则上城市配送中心、大型仓储和批发市场、货车大型停车场进入物流园区集聚化发展,不再单独布局建设。加强批发市场建设管理,通过土地控制等措施,防止批发市场盲目建设、无序发展。采取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城市小散乱的物流节点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依托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大型批发市场及大型超市等,合理布局分拨中心和一批综合型、专业型公共配送中心;按照方便快捷和服务半径适度原则,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鼓励商业网点、便利店、社区物管等利用自有设施建设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依托物流园区,完善运输市场管理,优化通行保障,着力解决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停靠难等问题。建设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城乡一体化配送,提高配送效率。进一步发挥邮政、供销、乡镇客运网络和服务优势,加强农村配送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促进农村地区商品双向流通。鼓励交通、邮政、商贸、供销、出版物销售等开展联盟合作,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进一步完善存储、转运、停靠、卸货等基础设施,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共同配送能力。
(三)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升物流运行效率
推进多式联运。加快推进公路、铁路、航空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路、铁路、航空联运“无缝衔接”。鼓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物流企业结成多式联运实体或合作联盟,推进大宗散货公铁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货物运输“一票到底”。积极发展甩挂运输、带板运输、联合运输、公交化配送等多式联运配送模式。鼓励大型物流企业搭建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联动机制。
打造全程物流。依托铁路枢纽、航空货运站、物流园区等物流设施,利用铁路货运班列、航空货运航线、公路货物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组织有序的复合型物流网络。依托物流信息平台,采用先进技术和服务提供供应链物流。引导大型物流企业整合业务和资源,优化物流组织,进行流程再造,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实现现代化全程物流经营与管理。
推进物流信息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跨行业和区域的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中心,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鼓励物流龙头企业建设供需对接、产业联动的信息服务平台,打通物流信息链,促进各类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提高物流组织效率。
构建区域性交易平台。抓住重庆市建立石油化工全行业全产业链商品交易中心契机,力争在黔江设立石油化工商品交易分中心。积极培育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依托黔江以及武陵山区丰富的道地农林资源,加快推进道地农林产品交易中心和农林产品物流加工基地建设,建成一批集商检、包装、冷藏、加工、运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林产品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扩大在武陵山区农林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四)推动特色物流发展,改善物流薄弱环节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充分利用市上支持黔江按需求集中规划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战略机遇,依托正阳物流园区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引导发展多层级冷链物流,增强冷链物流功能,规划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保鲜运输、保鲜加工等全流程无缝对接;在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周边合理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设备,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技术。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检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加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大力发展电商物流。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加快发展快递服务。推进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互动融合、协同发展及业务流程再造,促进电商物流全供应链一体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配送企业整合资源,建立共同配送联盟,完善信息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我区快件集散中心等区域性仓储基地建设,吸引电商、快递、第三方服务公司入驻黔江,建立服务渝东南乃至武陵山区的区域性现代化电商物流中心和公共仓储配送中心,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抓住重庆作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机遇,努力推进我区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为跨境电商和供应商提供商品通关、金融结算、信用管理、质量管理等综合服务。优化跨境电商平台综合服务和流程监督,吸引更多线下交易转为线上交易、商贸企业在电商平台上交易。
推进发展绿色物流。推进液化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在运输、仓储等环节的广泛使用。推广行业标准化,提高托盘、包装等循环利用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物流系统。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加大废弃物回收物流处理设施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回收物流中心,提高回收物品管理水平,实现废弃物的妥善处置、循环利用、无害环保。
(五)培育引进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培育物流龙头企业。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整合市场主体,组建一批大型现代物流集团和骨干物流企业,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整合资源,培育壮大一批城乡配送骨干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配送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支持区内物流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增强服务功能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物流服务一体化、网络化水平。
整合组建专业物流企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剥离外包物流业务,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组建专业物流公司,整合物流功能,大幅度提高物流业与产业的融合度。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传统仓储、运输、国际货代、快递等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装备,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提高服务能力。引导中小物流企业向特色化方向转型发展。
(六)建立物流标准体系,推进物流技术现代化
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大物流企业分类评估、冷库等级与全程冷链服务等国家物流标准推广力度。推进运输标准化建设。推进城市配送示范车队建设,推荐试点配送车辆车型,统一车辆标识,加强和规范运行管理。推进城市配送车辆和冷藏车辆的标准化。依照市上制定的零担货运场站、物流管理及服务、危险品(化工)物流服务等服务规范要求,建立覆盖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及物流信息化等标准体系。
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支持货物跟踪定位监管、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手机物流等物流技术在产品可追溯、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物流配送、全程温度监控、智能配货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物品编码体系,推动条码和智能标签等标识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鼓励各类仓储物流设施特别是电商快递、商超、医药、烟草等领域的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建设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实现立体化仓库、自动化分拣、机械化搬运、智能化管理,提高物流装备现代化水平。
(七)优化物流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加强区域物流合作。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公路、铁路、航空联运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用,深化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战略合作,吸引黔江周边地区及武陵山区货物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经黔江后通达销地,扩大货物贸易,增强黔江物流集聚辐射功能。
创建物流公共服务新平台。争取设立海关机构,逐步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为黔江及周边地区进出口报关提供快速便捷服务,创造新的商业机遇,聚集更多商流、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功能,促进我区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争取设立进出口检验检疫机构,强化通关管理、出入境卫生检疫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等服务功能;积极筹备建设武陵山区道地农林产品标准及检验检测基地,强化黔江在武陵山区道地农林产品质量安全的调查抽样、检验检测和监测服务功能,抢占武陵山区农林产品市场。
优化开放合作环境。积极推进在黔江设立口岸,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构建国际物流枢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互联合作,争取建立舟白保税物流中心,促进黔江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依托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延展保税展示交易功能,在舟白空港物流园区搭建辐射武陵山区的高端消费品进口保税展销服务平台,吸引国际高端消费品进驻平台,切实提升黔江高端消费品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推进关区“一站式作业”,推行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口岸通关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物流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
认真贯彻落实国市物流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服务市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督体系,规范物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监管执法,强化执法责任,加强和规范收费管理,加大对乱收费、乱罚款的清理整顿力度;加强物流企业安全管理,依法打击利用物流渠道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督促物流企业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加快建立行业征信平台,出台企业失信行为惩戒办法,逐步将信用状况纳入各类准入门槛,建立从业企业和人员“黑名单”制度,加大失信公开和惩戒力度。
(二)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物流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按照我区物流业发展需要,合理制定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重点引进物流规划、国际贸易运输和物流经营型人才,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撑;鼓励相关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对现有物流企业在职人员及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积极推动重点物流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推动物流企业与重庆市内高等院校、高职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企业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培养一批物流业技能型人才。
(三)健全物流统计制度,提升统计质量
依照全市物流统计要求,加强我区物流统计工作,做好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成本、物流业增加值等指标统计核算工作。探索建立按年度发布物流统计分析报告和全区物流业年度发展报告工作制度,及时准确反映我区物流业发展规模和运行效率。加强企业统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统计质量。
建立黔江区现代物流业工作推进机制,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区发改委具体负责,统筹负责全区物流工作,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事项,推动实施重大物流项目。区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物流业发展重点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全区物流业发展各项工作。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全区物流业发展工作进行跟踪督促检查。
推荐访问:黔江区 重庆市 贯彻落实 【商务意见】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