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一、岸线开发背景与条件1、独特的区位优势芜湖地处长江下游,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华东第二通道交汇处,具有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独特优势。2、较强的经济实力目前全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芜湖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全文),供大家参考。
芜湖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一、岸线开发背景与条件
1、独特的区位优势
芜湖地处长江下游,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华东第二通道交汇处,具有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独特优势。
2、较强的经济实力
目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都稳居全省第二位。同时,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支柱产业地位突出,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
3、丰富的岸线资源
行政区划调整后,芜湖拥有长江干流岸线193.9公里,占长江安徽段干流岸线长度的24.9%,是全省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其中近岸水深在5米以上的岸线长143.1公里,占全市岸线资源的73.8%。
4、难得的开发环境
芜湖长江岸线综合开发适逢难得的黄金机遇期。
二、规划范围、时限与依据
本规划范围为芜湖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长江全部自然岸线及其后方陆域空间。其中岸线总长233公里,包括长江干流194公里(北岸灰河口上游-芜马交界处121公里,南岸铜芜交界处-芜马交界处73公里)及洲岛39公里(黑沙洲、天然洲和曹菇洲等);陆域范围南至凤鸣湖北路—长江北路—S321—三荻路—S216—X050—X041—北黄浒河一线,北至无为S319—军二路一线。
三、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
本规划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岸线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遥感与GIS技术以及数理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岸线资源评价。
四、岸线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为主题,以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空间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高效利用、集约开发,远近结合、持续开发,生态优先、协调开发”。
2、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坚持高效利用、集约开发。
坚持远近结合、持续开发。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开发。
五、岸线开发利用的目标定位
充分发挥长江岸线的产业支撑功能,优化沿江生产力布局,支撑芜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积极整合宜港岸线资源,建设朱家桥、三山、裕溪口、新港、荻港、白茆、土桥等七大港区,加快枢纽港口设施建设,支撑芜湖成为全国重要的临港型现代物流中心。
充分利用沿江湖泊、湿地、沙洲、山体资源和历史文化景观,建设与保护沿江旅游景观和生态岸线,形成沿江绿色生态景观轴,展示芜湖滨江山水城市特色,支撑芜湖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合理布局过江通道岸线,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支撑芜湖形成跨江发展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第二章 岸线资源条件及其利用现状
一、岸线宜港条件评价
对芜湖长江岸线宜港条件的评价主要选取岸线前沿水深、岸线稳定性两个主要指标,同时综合考虑后方陆域场地宽度和岸前航道水域宽度。
二、岸线利用现状与问题
岸线总体开发利用率不高,南北岸差异大;岸线利用以港口和工业为主,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一、二级优良岸线开发利用率较高,岸线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偏低;取水口布局散乱,岸线利用缺乏必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第三章 岸线利用需求
一、岸线功能类型划分
1、岸线功能类型
生产岸线。为货物提供仓储、中转、运输等服务和为工业生产提供生产场地的岸线,包括港口岸线、船舶工业岸线。
生活岸线。为满足临江城镇居民日常的亲水和休闲娱乐要求以及为过江通道建设而提供的岸线,包括城镇生活与旅游景观岸线、过江通道岸线两类。
生态保护岸线。对生态保护具有较高要求的岸线或在生态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岸线,这类岸线具有维持岸线可持续利用的功能。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岸线、调水水源保护岸线、自然保护区岸线、对河势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岸线、对水质净化及防洪具有重要作用的岸线以及具有水源涵养、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的岸线。
预留岸线:指岸线条件相对较好但开发需求不大或在生态保护上不具有重要意义且近期又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
2、不同岸线功能类型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
港口岸线对水深、稳定性和后方陆域条件要求较高,船舶工业岸线需要有较宽的浅滩和后方陆域,过江通道对岸线地质条件、稳定性和河道宽度要求较高,饮用水源和调水水源保护岸线对岸线冲淤情况和上下游利用方式要求高,城镇生活和旅游岸线对岸线资源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生态保护岸线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最低。
二、岸线利用需求
1、公用港口岸线需求
按照2015年前每百米港口码头泊位岸线通过能力65万吨、2020年前通过能力70-80万吨的标准、2030年前通过能力75-85万吨的标准,2015、2020年和2030年所需公用港口岸线分别为20km、26-30km、33-40km。
2、过江通道岸线需求
长江干流芜湖段包括建成的、在建的以及规划的过江通道有铜陵示范园区过江通道、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芜湖华电大道过江通道、芜湖龙窝湖过江通道、芜湖城南过江通道、芜湖北京路过江通道、芜湖弋矶山过江通道、芜湖长江公铁大桥、芜湖泰山路过江通道、芜巢天门山过江通道等11条。
3、饮用水源保护岸线需求
根据《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在长江设置11个区域供水取水口,其中南岸6个,北岸5个(含调水水源)。
4、生态保护岸线需求
长江是重要的生态廊道,岸线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需求。自然保护区岸线、对河势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岸线、对水质净化及防洪具有重要作用的岸线以及具有水源涵养、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的岸线应严格进行保护。
5、城市生活与旅游景观岸线需求
在主城、新城及滨江镇区均需预留一定的城市生活与旅游景观岸线,同时对于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比较集中的山体也应予以预留以满足生活岸线需求。
第四章 岸线功能分区
一、岸线功能布局
1、港口岸线布局
公用港口岸线布局。北岸主要分布在牛埠水厂取水口下界—前步墩(土桥散杂货港区,4.1公里)、灯笼地沿岸标—凤凰颈排灌站(刘渡散杂货港区,5.5公里)、规划的荻港长江大桥下界—万下(高沟散杂货港区,3.4公里)、九号沟—规划的华电大道过江隧道(白茆粮油专用港区,5.4公里)、规划的弋矶山长江公铁大桥—巢湖码头下游(二坝综合港区,3.9公里)、裕溪港区上界—裕溪港区下界(裕溪口煤炭专用港区,2公里)等岸段;南岸主要分布在芜铜界下游800米—黄浒河口(荻港散杂货港区,2.7公里)、新港镇区下界—安徽中技桩业(新港散杂货港区,1公里)、安徽中技桩业—华电芜湖电厂码头下游及新联三山船厂码头上游—东汇储运码头(三山综合港区,8.8公里)、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四褐山上界(朱家桥综合港区,4.3公里)等岸段。
企业港口岸线布局。北岸主要分布在裕溪港区下界—芜马界岸段(4.6公里);南岸主要分布在新港镇区下界—安徽中技桩业(1.5公里)、四褐山下界—规划的泰山路长江大桥(1.1公里)、东梁山过江电缆保护区下界—芜马界(1.5公里)等岸段。
2、船舶工业岸线布局
主要分布在北岸的万下—幸福洲(6.1公里);南岸的东汇储运码头—规划的龙窝湖过江隧道(4.5公里)。
3、饮用水源与调水水源保护岸线布局
北岸主要分布在土桥中沿岸标—牛埠水厂取水口下界、铜陵长江公铁两用桥下界—规划的荻港长江大桥下界、神塘—小江坝、规划的城南过江隧道下游1公里—芜湖客运轮渡二坝站等岸段;南岸主要分布在芜铜界—芜铜界下游800米、规划的新港长江大桥上游段、华电芜湖电厂码头下游—新联三山船厂码头上游、利民路水厂水源保护区、健康路水厂水源保护区、杨家门水厂水源保护区等岸段。
调水水源保护岸线主要分布在凤凰颈排灌站—太白洲头。
4、城市生活与旅游景观岸线布局
北岸主要分布在规划的铜无长江大桥上游3公里—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下界、幸福洲—神塘、规划的龙窝湖过江隧道—五信店管巷、芜湖客运轮渡二坝站—规划的弋矶山长江公铁大桥等岸段;南岸主要分布在黄浒河口—凤凰矶、规划的新港长江大桥—新港镇区下界、漳河口—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东梁山上界—东梁山过江电缆保护区下界等岸段。黑沙洲规划为生态旅游岸线。
5、过江通道布局
过江桥隧分布在11处,包括已经建成的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正在建设的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规划建设的铜陵示范园区过江通道、芜湖华电大道过江通道、芜湖龙窝湖过江通道、芜湖城南过江通道、芜湖北京路过江通道、芜湖弋矶山过江通道、芜湖长江公铁大桥、芜湖泰山路过江通道、芜巢天门山过江通道。
6、生态保护岸线布局
北岸主要分布在太白洲头—规划的铜无长江大桥上游3公里、无黑汽渡—九号沟、五信店管巷—规划的城南过江隧道下游1公里等岸段;南岸主要分布在规划的龙窝湖过江隧道—漳河口、四褐山上界—四褐山下界、规划的泰山路长江大桥—东梁山上界等岸段。此外,天然洲、五洲、曹菇洲等其他洲岛规划为生态保护岸线。
7、预留岸线布局
北岸主要分布在前步墩—灯笼地沿岸标、小江坝—无黑汽渡、规划的华电大道过江隧道—规划的龙窝湖过江隧道、巢湖码头下游—裕溪港区上界等岸段;南岸主要分布在凤凰矶—荷圩村上游。
第五章 岸线利用准入
一、总体准入方向
1、保护优先,持续利用。项目准入要符合岸线功能分区,严格保护取水口、过江通道、过江电缆和生态岸线,防止生活岸线被挤占。保护要求低的生产岸线可以转化成保护要求高的生活旅游或生态岸线,生活旅游岸线也可在需要时转化成生态岸线加以保护,但生活旅游岸线或生态岸线不可随意转化成生产岸线进行开发,生态岸线也不可以随意转化成生活旅游岸线使用。注意岸线自然原始风貌的保护、利用,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使用岸线,确保岸线持续供给。
2、效率优先,综合利用。制定不同等级岸线的准入门槛和开发标准,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优化调整岸线功能。深水岸线和一些易于开挖、适宜改造成深水港区的中、浅水岸线段,应首先保证深水码头建设需要;严格控制尚未占用的深水岸线,作为备用岸线,优先供应吞吐量大、投资强度高、纳税能力高、腹地带动性强的项目。尽可能叠加使用岸线,提高岸线开发效率。
3、公用优先,集约利用。以公用港口建设为主导,充分发挥公用码头的平台作用,带动更大范围和更大腹地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货主码头对社会服务。鼓励同种类型及配套产业集中布局,共建公用泊位,提高港口岸线的使用效率和综合效益。严格限制对港口设施依赖性不强或不需要利用岸线的一般产业项目和投资强度与产出率较低的产业贴岸布置,确需兴建企业专用泊位的项目,尽可能按照社会公用泊位的服务方式进行规划和建设,在港口作业区布局中要预留货物集散公用通道,预留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和空间,严格限制厂港连建。引导产业向陆域纵深发展,进一步延伸岸线开发价值。
二、宜港岸线准入标准
1、岸段准入控制
原则上,一级宜港岸线不得建设10000吨级以下泊位,尚未开发的一级宜港岸线优先用于公用码头建设;二级宜港岸线不得建设5000吨级以下泊位,三级宜港岸线不得建设500吨级以下泊位。
2、公用码头的准入控制
一级宜港岸线以芜湖市现状单位岸线吞吐量的150%为基数,确定公用码头岸线吞吐量的门槛。一级宜港岸线码头设计吞吐能力达到5000吨/米以上,二、三级宜港岸线年吞吐量分别为一等岸线的80%和60%,即4000吨/米和3000吨/米以上。
3、货主码头的准入控制
岸线投资强度。一级宜港岸线以芜湖市现状岸线利用投资强度的150%为基数,参考周边城市岸线利用投资强度,综合确定各行业岸线投资门槛。二级宜港岸线按照一级岸线标准80%控制,三级宜港岸线按照一级宜港岸线标准60%控制。
第六章 岸线利用调整
一、总体调整思路
需要调整的不合理岸线主要包括功能布局不合理岸线、占用岸线过多的项目、深水浅用岸段、码头吞吐量不足的项目等,根据不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思路与对策。
功能布局不合理岸线。主要包括取水口保护不力岸段、工业码头占用公用码头岸段、工业布局混杂岸段等,通过工业和取水口布局调整,促进岸线集中集约利用。
占用岸线过多的项目。主要指贴岸建设的企业占用岸线,但未充分利用港口生产岸线进行码头建设。采取设立准入门槛或有偿使用等措施,鼓励企业节约使用岸线资源;对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和布局调整退让岸线的企业,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内退让岸线。
深水浅用岸段。对照岸线开发等级和开发现状,确定深水浅用、低于岸线等级开发门槛的岸段。通过码头提升改造、搬迁深水浅用码头、开展岸线整合等方式,实现岸线深水深用。
码头吞吐量不足的项目。对于符合岸线等级开发门槛的岸段,根据各码头泊位的吞吐能力与吞吐量比较,确定码头吞吐量不足的项目,要求企业创新港口码头经营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码头吞吐量。
二、分岸段调整方向
目前全市已开发岸线主要集中在北岸的裕溪港区和二坝镇,南岸的荻港、新港、三山区、镜湖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各岸段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调整对策。
第七章 关键岸段的开发与管制
一、朱家桥至四褐山岸段
以朱家桥深水码头为依托、配合经开区扩容升级,加快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下至四褐山上界段岸线功能优化和陆域空间整合,积极推进港口码头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集装箱、件杂货、汽车滚装等的运输能力与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建成长江下游新兴的集装箱港口及现代物流基地。
二、漳河口至青弋江河口岸段
充分利用全球航运服务业兴起的有利时机,依托芜湖港的特殊有利区位和航运服务业起步较早的有利条件,在大力优化提升现有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引聚航运保险、航运交易、航运经纪、航运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资源,培育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体系,建设水上政务中心,打造航运物流交易发达、航运人才集聚、配套服务齐全的区域性航运服务集聚区。
三、三山-新港岸段
充分发挥该岸段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围绕三山开发区、大桥开发区、繁昌开发区和新港镇的整合、拓展与提升,加快拓展临港型产业,建成全市临港型制造业基地和港口物流基地。
四、江北集中区-二坝-沈巷-裕溪口岸段
充分利用该岸段的有利区位条件,统筹江北产业集中区、二坝滨江新城和沈巷镇发展,加强岸线功能开发与后方陆域功能开发的协调整合,重点发展低碳制造与临港制造业,努力建成产城融合的宜工、宜居、宜业的生态型滨江新城和综合物流基地。
第八章 规划实施政策
一、实行岸线有偿使用
为了利用经济杠杆调控企业利用岸线的行为,根据岸线价值分等结果,收取岸线有偿使用费,强化岸线使用企业的岸线价值观念,推动港口基础建设中岸线价值的成本核算,提高岸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建立不合理利用岸线调整机制
对于不理利用的岸线,按照不同的类型实施调整。
三、加强岸线储备管理
对于低效率使用的岸线以及尚未使用的中深水岸线,参照土地储备的办法,实行岸线储备管理。
四、建立岸线多元化投资经营方式
建立岸线开发利用专项基金,加强涉岸工程整治、岸线资源开发及陆域整治,保障岸线持续利用。
五、实行动态管理制度
全面细致调查岸线及后方陆域基本情况,同时应用GIS技术,建立并定期更新芜湖长江岸线空间数据库。运用遥感手段和实地核定的方式实时检查岸线利用情况,对不符合岸线规划用途和开发强度要求的项目进行整顿,禁止乱占乱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
六、促进岸线与腹地联动开发
发挥岸线资源对沿江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岸线利用规划和沿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腹地土地、交通和城镇规划,统筹协调土地利用和交通配套,为岸线开发预留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