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法律服务的改革发展半年总结今年以来,**区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司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法总结】区司法局法律服务改革发展半年总结【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司法局法律服务的改革发展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区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和我区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以促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扎实开展“平安**”建设为主线,以服务和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和完善司法行政体制和机制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证,进一步强化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努力创造和谐稳定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现将2010年上半年**区司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搞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和迎检工作作为全面落实“五五”普法各项工作,巩固普法成果的重要任务来抓。区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总结验收和迎检方案,并召开全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自查迎检动员大会等会议进行部署,同时以“两办”的名义下发《关于开展“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全区上下闻风而动,以总结验收为契机,认真组织“回头看”,搞好补缺补漏工作,狠抓自查验收各项工作的落实,区依法治区办还派出人员,分片包干,进行业务指导。为确保迎接上级对我区“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根据省市《关于组织开展“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法宣办[2010]5号、榕治市办[2010]6号)通知精神,5月5日—7日我区组织开展“五五”普法检查自查验收工作,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并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成3个组,对10个街镇、10个社区、17个机关单位、1所学校、1个企业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积极抓好整改。对“五五”普法期间形成图文资料进行了整理,形成了131卷普法依法治理卷宗资料,制作反映我区“五五”普法期间活动的光盘200张,组织相关部门制作展示我区各个部门普法风貌的展板100多面,选送了区工商局、**街道、**中学、**社区作为省、市送检单位,并于5月28日顺利通过市检查组验收,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各项任务。
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
全区1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司法所,达到规范化标准10个,占100%。全区司法所已配备司法助理员11名(核定编制11名),编制使用率100%,已配备副科级司法所长8名,占全区司法所总数的80%。同时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各街镇在办公用房十分拥挤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调整,保证了司法所的办公用房。温泉街道以每月1500元租了一套单元房供司法所使用。水部街道将每月租出1000多元的单元房收回提供司法所使用。五凤街道调剂出一套近百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进行了必要的装修,添置了办公家俱。目前我区十个司法所已有9个达到了80平方米,个别达到了近100平方米,剩下的一个也将在年底前达到100平方米的目标。全区各街(镇)配备了调解办公用房十间,二十台电脑、十部数码相机、十台打印机,今年上半年司法所又添置了四台电脑、十台激光多功能(传真、复印、扫描、打印)一体机,增加了专业专职调解员11名,每年下拨人民调解专项经费10万元,有力地夯实了基层人财物建设,推动街镇司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镇)司法所积极协助基层党委政府开展依法治理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指导管理并参与人民调解和基层法律服务,代表基层党委政府处理民间纠纷,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期重点道路建设旧城拆迁改造,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为招商引资搭桥,上访等提供大量法律援助,很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
(二)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充分发挥十个街(镇)专业化调解工作室的作用,将社会稳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排查调处工作的关键,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治理、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开展对辖区内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针对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综合性、多样性、群体性等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了房屋拆迁安置、道路建设、景观改造、企业改制、劳资争议、小区物业管理等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纠纷调处。首先强化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领导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健全制度,突出重点,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实行社会监督,群众参与。对我区十个人民调解工作室注重了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矛盾的工作指导。上半年我区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共调处各类纠纷403起,调解成功388起,调解成功率96.3%。
(三)扎实有效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我局会同区公安分局及各街(镇)派出所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集中排查摸底,特别是摸清了严重暴力犯罪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去向,进一步摸清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总数和落实刑释解教人员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不断提高帮教率、安置率、改好率,在全区试行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软件管理系统,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保证信息及时、准确、规范,此项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上半年查实帮教两劳释解人员23人,解除社区矫正转为安置帮教对象13人。
(四)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
我局自2009年3月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我区共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18人,已解除56人,目前在册的162人。我区十个街镇司法所配备15名专门从事社区矫正的社工。2、办公场所: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地点依托各个司法所,全区十个司法所有九个办公面积达到了80~100平方米,且相对独立。3、我局除了给各司法所专门配备电脑、照相机和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外,还专门配备了一台电脑用于社区矫正的工作。4、经费保障:我区2010年度社区矫正专项经费预算为59万元,基本满足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我局与区公安、法院、检察院及各街(镇)积极配合,使我区的社区矫正工作从移交、归档、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能丝丝相扣,有条有序的按步骤进行。司法局与公安分局分管领导多次协调移交事宜,对移交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做到了充分协商、沟通,既坚持了原则又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从工作大局出发完成移交任务。区法院在宣判缓刑人员移交方面也与司法局在移交手续等细节中做了多次联系和协商。区检察院在温泉司法所挂牌成立了“**区检察院驻温泉司法所检察室”,并有13名检察官与矫正对象结成一帮一对子,订立了帮教协议。各司法所除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学习、劳动帮教等正常活动外,还加强了人性化管理的内容,如鼓西司法所为生病卧床、年老体弱者送法上门,被新华社记者登陆上“新华网”视频节目播出。洪山司法所开通了“洪山司法所”网站,宣传社区矫正的有关政策、法规等。华大司法所借助福州电视台《关注》栏目,让社会共同关注这一特殊群体,使他们真正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据统计,至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我区社区矫正信息已被新华社、福建日报、省人民广播电台、福州日报、法制日报、东南快报等多家媒体多次采访、播出。我区于今年3月10、11日两个下午分二期组织全区社区服刑人员在福建省中医学研究院请该院博士生导师讲授社区矫正心理辅导讲座。
(五)围绕区政府大局发展,集中专项整治,开展法制宣传
我们积极组织了辖区的律师事务所,各街(镇)的调解工作室人员参与信访工作。在每个月的15日区领导接待群众信访日,我们都主动与区政府信访办联系,派出了5—8名律师、法律志愿者、调解工作室人员参与信访,和区领导一道回答信访群众提出的法律疑问,引导上访群众走法律渠道解决涉法问题。“三坊八巷”搬迁工程作为我区的重点工程已全面展开,我们根据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意见,积极组织律师、公证员介入该项工作,大力宣传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三坊八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等与搬迁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搬迁户解读政策、稳定情绪,针对搬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供调解服务,及时上门释疑解惑,并深入细致地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三、全面促进法律服务的改革和发展
(一)律师工作
一是律师法律服务不断拓展。积极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保”工作。为企业应对危机,确保经济增长提供法律服务,我区各律师事务所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积极做好准备,以良好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如闽君律师事务所专门召开了有关金融危机中的法律问题和法律服务研讨会,积极为企业应对危机、保增长提供法律服务。合伦律师事务所积极开展涉台法律服务,为台商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积极为民生提供法律服务。特别是福建闽君律师事务所、福建合伦律师事务所在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和咨询工作,解答当事人咨询过程中,耐心细致、咨询者非常满意,做到了全部免费咨询。
二是积极参与政府涉法信访接待工作,帮助政府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据统计我区律师上半年30多人次参与市、区政府涉法信访接待工作,解答上访群众法律咨询1234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000多份,为上访群众提供了大量的有效的法律帮助。目前全区律师事务所发展到19家,执业律师105人。2010年上半年全区律师所担任法律顾问91家,承办各类案件753件,涉及经济标的18586.59万元,为企事业单位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415.5万元。
(二)公证工作
一是以《公证法》出台为契机,加大公证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力度,按照司法部关于贯彻《公证法》的要求,通过抓好学习宣传活动,提高落实《公证法》的自觉性。公证处除了保持正常的公证业务外,还派人到社区配合区政府、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宣传新中国的第一部《公证法》,让群众树立公证事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还积极参与了“三坊七巷”拆迁工程、茶亭街**段工程、乌山西路拆迁工程、琼河村及东水路拆迁工程等建设,向面临拆迁的拆迁户及企事业单位宣传公证知识和相关法律,对"问题户"、"钉子户"进行一对一地交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提出继承、分析、分割、赠与等相关的公证方案,使群众吃了"定心丸。我们还积极组织了区公证处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区公证处与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开展对口联系,定期开展《公证法》宣传,方便社区群众办理公证事务。
二是严格执行司法部和省司法厅公证工作的有关规定,把好公证质量关,在办理各类公证过程中,本着真实、合法的原则,及时受理、认真调查取证、严格审批、及时出证,最大限度减少错证,杜绝假证。今年上半年办理各类公证1651件,其中国内民事公证1314件、涉外民事公证310件、涉港澳台公证27件。
(三)法律援助工作
我区法律援助中心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针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适时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的审查标准,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及时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尽可能地做到应援尽援。同时突出重点服务对象,将农民工、零就业家庭、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列入重点援助对象,针对其不同的特点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他们依法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与法院密切配合,做好未成年服刑人员的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其改造转化。
二是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严格贯彻执行法律援助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依法审批、规范办案;强化办案质量管理,对受理的案件实行全程跟踪,保证受援人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继续做好《法律援助证》的发放工作,对持证人免除经济困难审查。扩大农民工、残疾人免于经济困难审查的案件的范围和标准。将特困企业职工、生活困难的被征地农民以及新失业人员等,纳入重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对情况紧急或者即将超过仲裁或诉讼时效的法律援助案件,可以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方便群众异地申请获得法律援助。引导和帮助当事人依法在案件管辖所在地申请法律援助。选择有利于受援人的服务方式。引导法律援助人员选择对受援人最有利的方式解决纠纷,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根据受援人意愿,尽量采用调解方式结案,减轻受援人讼累。此外,主动接受受援人和社会监督。通过向受援人、主审法官发放《法律援助案件征询意见表》,做好对每一位受援人、法官的跟踪回访工作,接受受援人、法官的监督。公开法律援助办公电话,接受来电、来信投诉,促进改进作风、完善服务。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共50件,其中民事19件;行政1件;刑事30件。法律咨询226人次。今年力争我区法律援助办案总数在2009年基础上增长8%。
(四)“148”法律服务工作
今年我局加强了“148”规范工作,深入开展“三比”活动,真正兑现“四必”承诺,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确保电话畅通、答复明确、服务到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共解答电话咨询66件,接待来访155人次,接受委托办理法律事务73件,解决纠纷12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3万元。
今年上半年,我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任务,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不足与差距,法律服务市场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司法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司法所组织服刑人员集中学习无场所等。今年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司法行政工作重点,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