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案】平南县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时间:2023-06-18 12:30:12 来源:网友投稿

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方案】平南县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教育方案】平南县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 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桂政办发〔2014〕64号)和《中共贵港市委员会 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贵发〔2014〕6 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县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全区教育发展大会精神,以改革创新激活机制为动力,以县职教中心(即平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县职校)为依托,以育人为根本,以发展为主题,以扩大办学规模为突破口,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职教吸引力为核心,通过加大综合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办学责任、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全面深化县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本县产业发展和扶贫富民的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

二、目标任务

(一)发展背景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6月23-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2014年7月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桂政办发〔2014〕64号),并于7月8日在南宁召开了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政策学习培训会。会议学习传达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我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明确我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并进行政策解读。

2008年自治区组织实施职教攻坚以来,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改革创新取得了新突破。但由于投入不足、发展力度不够大、改革措施配套不足等原因,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了我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特别是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新期盼。

(二)年度目标

——2014年:优化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将我县原有的两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即县一职、二职)整合成立为平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面启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招生规模达到1200人以上,职业培训达到4000人次以上。投入资金450多万元,规划改善办学条件改造旧楼3幢;筹建学生宿舍楼2幢共5200㎡,教学楼1幢3400㎡;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等改革领域实现新突破,与平南县临江中学融通办学。

——2015年:持续扩大办学规模,招生规模达到1800人以上,职业培训达到5000人次以上;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学生食堂面积2500㎡,继续筹建学生宿舍楼2幢面积5200㎡,图书馆楼面积3600㎡,教学楼2幢面积6200㎡;深化办学模式和机制改革,深化产权融合和校企合作;在教师队伍建设和短期职业培训工作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2016年:继续扩大办学规模,招生规模达到1900人以上,职业培训达到6000人次以上;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办学体制机制日臻成熟,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到位,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在专业和课程改革领域实现新突破。

——2017年:招生规模达到2000以上,职业培训达到7000人次以上;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9项综合改革任务取得全面突破,县职校达到自治区规定办学标准的新型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基本形成“各具特色、多元立交、产教融合、适应需求、充满活力”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新格局。

——2020年: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能力显著提升,招生规模达到2700人以上,职业培训达到8000人次以上,在校生达到6500人以上规模。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结构规模更加合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基本形成县域范围内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将平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为我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事业现状

为优化全县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今年7月,我县已完成原一职、二职的整合工作,成立了县职校,原一职校区为上渡校区,原二职校区为平山校区。县职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34人,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农村电气技术、文秘等8个专业,每年为地方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500多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全县共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4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1所,开设有焊工、数控技术、摩托车维修、计算机操作、车(床)工、多媒体作品制作和编织、家畜饲养、等10多个培训工种。

三、主要任务

(一)编制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规划

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中等专业学校少、学校占地面积小、基础设施薄弱、办学规模小、体制机制不畅、吸引力不强,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该实际,从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高劳动者素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平南地方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定好目标,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科学设置专业,优化教师配置,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办学标准和要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校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预留学校发展空间,县级财政要确保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5%、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自治区政策规定。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建成集高中阶段教育、教师进修培训、民族文化传承、就业和扶贫培训、业余体校、电大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二)扩大招生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目前,县职校在校生为270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为2344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4.6%。为此,开展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要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有关部门要按照自治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标的要求,统筹做好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统筹安排招生计划,统筹安排招生宣传,持续扩大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规模,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

初中学校要利用劳技课时普遍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初中职业教育渗透。通过“送教上门”方式在初中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在初中增设职业指导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并积极引导其继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要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初中学校广泛宣传,招收更多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就读。

将普通高中招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内容,统筹城市职业学校和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在做好我县和贵港市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同时,努力做好向自治区直属中职学校和送生工作,送生数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数一并纳入招生考核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计算范畴,加大“上学免学费、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通道”等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县职校校园面积不足,校舍无法满足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进。根据国家、自治区确定的办学标准及要求和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规划,我县将持续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把中等专业学校建成同时具有职业教育中心(培训)作用的新型中等专业学校。

统筹做好学校发展规划。按照生均校园面积33平方米的标准改扩建校园,实现教学区、培训区、实训区、生活区、运动区、行政区等功能区布局合理配套。

配套校舍建设。按照生均校舍面积20平方米的标准改扩建校舍(具体计划见附表),满足总量需要的同时,按功能配套需要,填平补齐教学用房、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场所、行政用房以及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

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生均4000元教学设备配备标准,突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配套建好计算机室、电子、机电、汽修、机械加工、数控等专业技能教室、理化实验室、远程培训功能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加强与专业建设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今后四年,我县重点抓好征用土地扩建工作,计划新建宿舍楼、汽修实训楼、综合楼、图书馆楼、教师周转房等校舍,建筑面积40100平方米;改建加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校舍,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同时,加强体育馆、校门、校园道路、篮球场、羽毛球场、新建及维修校园围墙等其他附属设施建设。2014 年,按标准完成1-2个远程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的建设任务。

(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县职校已和龙盛机械厂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和平南县临江中学建立融通办学,继续与广西经贸学校和广西梧州商贸学校联合办学,将和区内1-2所高职院校建立贯通办学关系。在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引企入校、校办企业、办校进厂、企业办校等多样化合作模式,推进职普融合、与城市职校联合办学和中高职衔接。

积极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融通办学。根据学生意愿,允许学生在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双向流动、允许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不同教学班之间双向流动。采取“1+1+1”或“2+1”、“ 1+2”等模式与城市职校联合办学,推进城市职校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分校或教学点的方式开展合作办学;与高职院校贯通办学,积极探索开放办学新途径,鼓励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与区内外有实力的职业院校或企业合作办学。

支持多元素参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优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组建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支持县级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共建、地方建校、集团运营等多种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积极探索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大力发展民办职业学校,鼓励民办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五)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目前,县职校共开设的8个专业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为自治区示范专业,农村电气技术为涉农专业,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为平南经济建设和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现开设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还没有更好地服务我县经济的发展,在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中,仍需结合我县实际,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工作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加强骨干和特色专业建设。集中力量支持学校办好1-2个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和1-2个适应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涉农专业,努力办好2-3 个服务农村新生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富民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需要的特色专业,重点办好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着力打造生物科技、健康食品、五金机械、电子信息等专业。

深化课程改革,灵活设置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 号)精神,构建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科学编制教学班级,按“综合素质+一技之长”的培养目标,灵活设置和安排综合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根据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习群体的需要,灵活调整课程顺序和进度,因地制宜选择专业课前置、文化课和专业课同步、专业课后置等不同教学方案,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科学确定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灵活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重组,按照模块化课程组织教学和教学质量考核。

以市场为导向,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爱岗敬业等行业企业课程引入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组织招生、教学和实习实训,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共同设立优秀技能人才奖学金,共享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六)实施“9+3”教育精准扶贫计划

目前,我县已建立了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资助。在实施综合改革工作中,要进一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制度,建立完善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完成 9 年义务教育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的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引导其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接受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创业,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对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后升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给予办理助学贷款或大学生路费补助。

(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县职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义教学校调入,专业教师少,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和掌握有高级专业技术的教师更少,无法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要按照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结合当地事业编制总量情况,合理配备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按照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6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60%以上的政策,突出加强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并通过招考、聘请、定向培养等渠道重点引进青年专业教师,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和教学信息技术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每年财政投入不少于县教职工工资总额2%的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职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 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并实现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化,严格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关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资格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要严格落实自治区实施教师定向免费培养计划和特岗计划,切实做好定向培养计划的申报工作。2014年-2017年申报免费中职师范生教师36名,申请自治区特岗教师45名,重点补充紧缺的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比例;以“走出去”方式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安排专业教师每2年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实践。通过实施国培、区培计划,提升在岗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年送培教师达50人以上;建立全区“双师型”教师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培养培训、资格认证、聘任管理新机制;配合做好自治区开展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专项培训和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校长管理水平。

(八)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目前,县职校两个校区均已建有校内局域网,接入光纤宽带网络共30M;现有电脑350台,但高配置的电脑数量较少;没有专业的网络电脑室,校园内网络水平较低,校内运行的应用软件共15种,大多为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已建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但未建有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校未建有网站,两个校区的信息交流没有网络平台。为此,在改革中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统筹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满足教学、生活、管理、安全需要的信息化平台。2014 -2017年,县职校要新建一个满足区域教师培训、适应平南行业培训、能够远程双向互动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创新使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建设覆盖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招生就业、教师管理、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实习实训等关键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学校管理和教学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九)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目前,我县培训机构少,需与上级优质的机构进行合作才能开展正常的技能培训工作,培训规模小,培训质量参差不齐,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综合协调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体系,培训成效低,无明确负责机构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验收等。在综合改革中要整合部门培训资源,整合培训资金,提高培训效率和效益。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利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配套的教学、实训、生活、体育等设施和“双师型”师资力量,整合资源,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优势,加强各部门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逐步将技术培训工作统筹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

制定培训计划,选准培训对象,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把培训工作集中到县职校举办,更好地推动培训效益最大化。面向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农民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贫培训等,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2014年,在县职校全面启动农民工培训、教师培训、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等级培训、护理健康培训、业余体校培训等,县教育及相关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具体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办学积极性

1.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奖补和扶持。2014-2017年,自治区在教育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 2亿元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奖补资金。我县积极做到先启动,先争取,在招生送生情况、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情况、办学条件改善情况、毕业生就业(含升学)情况、特色专业建设情况、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等6个方面的考评工作中争取优秀,获得上级更多的资金奖励和扶持。同时,我县也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等方式,加强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进行专项奖励扶持。

2.制定制度,落实政策,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提供保障。一是根据《贵港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于2014年8月21日出台了《平南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案》,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资助、对口直升高职和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结对帮扶机制等政策,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三是建立健全考评督导制度,把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列入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加强督导检查。

3.建立结对帮扶激励新机制,创新结对帮扶方式。积极争取高职院校在我县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中专部的方式开展中高职贯通办学,城市职业学校在我县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分校或教学点的方式开展合作办学,接受高职院校和城市职业学校通过管理、课程、师资、设备等“下乡”的方式结对帮扶我县县级中等专业学校,通过选派管理干部到高职院校或城市职业学校“挂任校领导、干部跟班、教师进修”等方式提高办学水平。

4.建立和完善加强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积极推行人事分配新机制,改进学校绩效工资管理方式,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经主管部门同意,并向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后,可提高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占当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控制线的比例;建立适应职业教育办学特点需要的灵活用编用人制度,在中等职业学校临时性的聘用教师编制定额内,经县教育局同意并报县编委办、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后,由学校自主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专业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调剂空余编制和岗位,用于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优秀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实施教师定向免费培养计划和特岗计划,为学校培养和安排“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专业课教师,建立全县“双师型”教师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培养培训、资格认证、聘任管理新机制。落实社会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学校面向市场需求多形式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并取得合法收入,允许学校按绩效工资发放的有关规定从其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用于奖励优秀教师或用于支付本校教职工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的课(劳)酬,以及教师到企业管理学生实习、开展招生就业等方面工作的补助。构建培训激励机制,实施国培、区培计划,免费为学校培训教师,提升在岗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实施中职学校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辐射作用,学校要以“传帮带”、“名师工作室”、“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教师校级培训,以“走出去”方式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安排专业教师每 2 年不少于 2 个月的企业实践。

(二)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顺利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我县将成立平南县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区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宣传部部长宁一松同志担任,成员由教育、发改、编制、财政、人社、工信、国土、住建等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配合协作,组织实施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我县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统筹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和具体指导。

2.构建经费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职业教育投入、用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提供经费保障。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扶持;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5%、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自治区政策规定。“两费附加”也可用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贷款贴息。按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 2%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三是加大学校筹措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要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 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四是鼓励行业、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加大对县级职业教育的投入。

3.转变职能,规范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充分尊重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自主权,规范管理,优化服务。

4.建立健全考评督导制度。要把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县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的督导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各有关部门落实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情况,特别是综合改革 9 项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督导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

5.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教育、财政、工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县职校要加强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县级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上学免学费、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通道”等国家职业教育优惠政策的宣传,大力宣传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改革新举措、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学生就业创业升学典型、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平南县 实施方案 县级 【教育方案】平南县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