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方案】建平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

时间:2023-06-18 17: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建平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省政府关于《辽宁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和市政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方案】建平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

【水利方案】建平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



建平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省政府关于《辽宁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和市政府关于《朝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保障用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实现“十三五”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约束性目标。

(三)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基本建成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体系,完善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2020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1.04亿立方米以内;全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20%;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6%;全县国家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4.4%

二、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四)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配置规划。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应当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依法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法规,适时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县水务局、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农村经济局等部门配合)

(五)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加快制定主要河流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健全覆盖县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按照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县级行政区域年度用水实行总量管理。鼓励开展水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配合)

(六)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不符合国家及省产业政策、列入国家及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县水务局、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等部门配合)

(七)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水资源费。按照规定的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和程序征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全县统一执行省调整后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县水务局、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八)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严控地下水超采。继续实行区域地下水禁采、限采制度,在地下水保护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水库等地表水能够供水区域和无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的地区,停止批建新的地下水取水工程,不再新增地下水取水指标。在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开展地裂缝、岩溶塌陷等专项地质灾害调查。严格控制深层承压水开采,开采矿泉水、地热水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未经许可严禁开发利用。继续实施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总体方案,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供水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地区,除《辽宁省地下水资源保护条例》允许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和为保证用水安全转为应急备用水源的地下水取水工程外,已有的其他地下水取水工程均依法予以关停封闭。发挥水政监察与公安联合执法的作用,健全非法开采地下水举报机制,严厉打击盗采地下水行为。(县水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等部门配合)

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应实施封井回填。(县环保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配合)

(九)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制订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区域水资源调度及供水等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联合调度管理。根据水资源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供水。(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三、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十)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要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建立用水效率评估体系。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节水要求。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鼓励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遏制农业粗放用水。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农村经济局等部门配合)

强化用水定额管理。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用水效率控制目标,严格执行修订后的行业用水定额。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节水水平与用水效率评估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用水定额标准。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理。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农村经济局等部门配合)

(十一)抓好工业节水。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高耗水工艺和装备淘汰目录,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到2020年,电力、钢铁、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重点企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水务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配合)

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炭矿区的补充用水、周边地区生产和生态用水应优先使用矿井水,加快洗煤铁选厂废水循环利用。达标的建筑施工排水优先用于生态补水。鼓励钢铁、化工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不断提高中水回用率,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引导工业集聚区通过专业化运营模式,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建设进程,实现统一供水和废水集中治理,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县水务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等部门配合)

(十二)加强城镇节水。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县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20%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5%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滞、渗、蓄、净、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达到40%以上。到2020年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县住建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配合)

(十三)发展农业节水。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扩大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范围,继续发展以粮食主产区为主的农田节水改造和经济作物水源与设施改造。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和灌溉节水改造,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的计量和监测系统建设,配套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县水务局牵头,县农村经济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配合)

(十四)促进再生水利用。根据省研究制定的再生水回用相关办法、规范,结合我县实际促进再生水利用。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2018年年底前,辖区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必须建成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具备条件的建设再生利用设施。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的钢铁、热电、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在未充分利用再生水的前提下,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2018年起,单体建设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安装建筑中水设施。到2020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县住建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水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交通局、县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十五)推进水价改革。在省调整水利供水工程价格后,合理疏导城市自来水价格,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建立节奖超罚的农业水价模式。推进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改革。对高耗水项目、淘汰类和限制类生产装备用水,实行特殊行业用水价格。2020年年底前,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县物价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村经济局等部门配合)

四、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库)排污总量

(十六)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水功能区布局要服从和服务于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符合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严格执行《辽宁省水功能区划》和《辽宁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和考核体系,以不达标水功能区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强化监督管理和用途管制。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和使用监督管理,对重要入河排污口开展监督性监测,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库)排污口。(县水务局、县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县环保局、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配合)

(十七)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备用水源。(县水务局牵头,县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施水源地隔离、综合整治、生态修复三大工程。2017年年底,完成县城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勘界立标工程。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快推进全县一、二级保护区内违法建筑的清拆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县环保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等部门配合)

(十八)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专项整治水污染重点行业。2016年年底前,研究制定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电镀等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化改造。新建、改建、扩建上述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县环保局牵头,县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配合)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2017年年底前,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现有尚未达到要求的要进行提标改造,增加脱氧、除磷处理工艺,确保稳定达标运行。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有条件的于2020年年底前达到再生利用要求。到2017年年底,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年底达到85%以上。到2020年年底,全县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配合)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2016年年底前,完成全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县环保局牵头,县畜牧兽医局配合)。2017年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现有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统一规划散养密集区,推广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以及分户收集利用模式。建设村外规模养殖场(小区)。(县畜牧兽医局牵头,县环保局、县农村经济局等部门配合)

(十九)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科学确定生态流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应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按照国家有关生态流量(水位)设定技术要求,按照省统一部署在凌河流域开展生态流量(水位)基础研究工作,分期分批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水位)。(县水务局、县凌河保护区管理局牵头,县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推进第二牤牛河保护区生态建设。采取河道整治、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产业调整、能力建设等综合保护措施,全面实施第二牤牛河保护区治理与保护,确保生态带格局基本形成。(县凌河保护区管理局牵头,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农村经济局等部门配合)

稳妥处理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县环保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县农村经济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等部门配合)

五、保障措施

(二十)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各级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内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实施方案。配合市政府每年对县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县水务局牵头,县委组织部等部门配合)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水行政、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财政、国土资源、环保、住建、规划、价格、农业、审计、统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县水务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二十一)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建立全县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施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对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实施水污染物削减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到2020年,完成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县环保局、县水务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等部门配合)

加强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建设,配合省继续建设全县范围内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及时发布水资源公报等信息。(县水务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等部门配合)

(二十二)完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县政府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量水质监测等给予重点支持。县财政加大对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支持力度,将水资源管理机构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保护项目。(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等部门配合)

(二十三)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广泛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提高决策透明度。对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县水务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城乡规划局、县环保局等部门配合)

推荐访问:建平县 水资源 管理制度 【水利方案】建平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三五”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