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竹山县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1、夯实组织领导。坚持把贯彻落实《纲要》和《方案》精神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根基指南,全面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制报告】十堰市竹山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十堰市竹山县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1、夯实组织领导。坚持把贯彻落实《纲要》和《方案》精神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根基指南,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调整充实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法治政府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也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社会监督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
2、周密安排部署。竹山县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较大篇幅比例在《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部署,紧扣省市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安排,编写制发《竹山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对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设计和布局,逐级逐部门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细化厘定工作职责。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积极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3、健全机构网络。按照机构改革和规范严格公正执法要求,配齐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制科股室,配强综合素质高、业务精湛的法制负责人,完善执法“两制”体系和考核评议机制。县政府在稳定法制办正科建制基础上,聘请1名法律顾问,成立法制办主任为组长的法律顾问团组,全程参与行政涉法事务办理。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各村(社区)按照法律顾问全覆盖要求,依托两家律师事务所和三家法律服务所,明确9名本地律师、3名外聘律师和6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法律顾问,构建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网络体系。
4、强化能力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学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县政府党组坚持每季度安排一次法治学习,每次政府常务会议召开前,围绕县政府中心工作内容,利用半小时集体研学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民法总则》《政府组织法》《城乡规划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各乡镇和各部门坚持举办2次以上法律知识培训讲座,各级领导干部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平台每人至少有2400积分的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为每一位领导干部创建学法账号,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
(二)完善机制,科学决策,努力提高行政决策合法性和可行性
1、坚持决策前法律审查。依照《竹山县人民政府“三重一大”事项行政决策工作规则(试行)》规定,坚持重大决策法律审查制度,完善政府法制专家库,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参谋助手作用,凡涉及需要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决策的事项,决策前必须经由政府法制办和相关专家提供审查意见,合法性审查未通过一律不提交会议讨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涉法议题时,法制办主任、法律顾问全程列席,对决策事项从法律方面进行合法合理可行性论证。特别是在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涉及群众利益事项等决策过程中,依据《竹山县政府合同管理暂行规定》,严格做好招商引资协议、项目建设合同、征地拆迁政策方案等法律审查工作,有效降低政府运转法律风险。2017年共审查《竹山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7件;审核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合同协议13件、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等PPP项目3个、东门棚户区改造等2个民生公益性项目的房屋土地征收补偿方案。
2、决策中坚持公众参与。县政府在决策过程坚持广泛调查走访,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及时公示反馈情况,使决策真正代表群众意愿,符合群众利益。在制定《农村福利院管理办法》《竹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等过程中,广泛发放征求意见稿,组织发改、水务、民政、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反复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根据各方要求和部门综合意见,又认真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涉及重大可能影响公众利益的棚户区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经营性出租汽车市场整顿规范等政府决策形成过程中,竹山县政府还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商会代表、群众代表等不同群体参加听证,集思广益,博采民意,有力提升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保证了决策质量和执行效果。
3、决策后坚持跟踪督查。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决策事项,交由政府法制办和相关单位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突出在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开展风险评估,同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及时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三)锐意改革,创优环境,不断增强法治政府服务能力
1、持续提升行政效能。严格执行《竹山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扎实开展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监督检查,对接省政府大督查各项具体要求,强化问责监督,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抓效能的浓厚氛围,政府系统行政效能和服务意识显著提升。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革除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服务和行政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新表现。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深化“四风”整治,坚定不移反腐倡廉,落实法纪结合,一案双查,互动补位,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2、持续改进行政审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优化改进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基础上,成立竹山县行政审批局,出台《竹山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投资服务环境。行政审批改革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统一划转、集中审批”的原则,除国税、地税、公安等6个部门29项行政许可事项待转外,编办、林业、卫计、工商等28个部门及单位的17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到县行政审批局,由县行政审批局负责直接实施,体制进一步理顺,责任进一步清晰,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年累计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34803件,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8%以上。
3、持续推进监管创新。印发《县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由市场监管主体确定随机抽查对象、执法人员,根据各时期辖区监管重点与执管力量,机动灵活地确定重点抽查行业和领域,统筹分配抽查任务,并予以公开。这一机制运行转入正常化以来,减少普查和频次在60%,降低了对行政相对人的不当干扰和影响,广受市场主体的好评和赞誉。持续清费治乱,落实国务院减费降税政策,切实让利于广大群众,培植发展根基,积蓄发展后劲,促进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
4、持续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信息公开实行五环节公开要求,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意见,更新完善政务公开目录和指南,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相关制度,畅通公众获知渠道。在竹山县政务信息网、今日竹山网、竹山党建网等网站及各镇、各部门公众信息网站上设立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及时公开。各镇、各部门还在各自办公场所设立公告栏或电子屏,公布相关信息。各级共公开政府信息13000余条,公众知悉政府信息便捷度不断提升,政府运行阳光程度不断走高。
5、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四大四包”和“三查三保”专项行动,严厉打非治违,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改进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致力于初始环节消化矛盾,维护贫困弱势群众权利,增进社会和谐。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建立“黑名单”管理机制。加强应急和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抗击秋汛连续灾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侯卫东官场笔记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积极争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启动县人武部迁建工程,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四)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建立行政执法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1、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听取采纳科学合理意见建议,提高工作效能和执法水平。密切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系,政府重大的决策、会议、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充分吸纳意见建议。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始终坚持及时交办,严格催办,滚动连办,跟踪问效,限期办结,确保落实。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3件、政协提案191件,办结率、见面率均达100%,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99%以上。
2、严格审查规范性文件。依据“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原则,坚持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后限期向县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法制办提交报备。规范报备形式内容要求,规范性文件制定法律依据、政策依据、起草说明、法制审查意见、制度廉洁性评估、设计公平竞争意见等,按照要件化、体系化、格式化标准,及时完整备案。以政府名义出台的《竹山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7件规范性文件,均按照规定备案,落实备案监督意见。
3、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共排查县政府(办)文件2657件 ,其中415件属于规范性文件,经过清理,拟废止121件、失效154件、保留140件。17个乡镇、65个县直部门排查文件20416件,其中591件属于规范性文件,拟废止197件、失效142件、保留152件。
4、做实行政执法监督。畅通监督举报投诉渠道,坚持重大行政处罚重点监督,做实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分别对重点乡镇和县直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抽查,共对400余件行政执法案件进行了评查,其中行政处罚案件300余件,行政许可案件100余件,评查出优秀案卷10卷,良好案卷20卷,案卷质量总体上优于往年,对问题案件和问题案卷落实了整改和监督纠正措施。
5、依法办理复议应诉。2017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件,受理8件,因申请人拒绝参加听证中止3件,已审结5件。在审结的案件中:驳回2件;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并责令重新作出的1件;调解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2件。县政府以上率下,积极参与行政诉讼应诉;4月15日,派副县长宁志丰代表县政府,在湖北省高院出庭应诉张某诉县政府土地登记案件,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落到实处,受到当事各方一致认同肯定。
(五)强化培训,加大宣传,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1、进一步加大执法培训力度。严格实行“凡进必考”,拟进入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一律参加准入考试,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高度重视对在岗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在岗执法人员培训达1300人次,全县行政执法人员普遍受到新一轮次的系统执法业务培训。
2、进一步理清执法主体资格。5月至6月,在全县已大面积完成行政执法换证工作的基础上,为54名漏制、错制、遗失证件的执法人员申请办理了补换证。11月25日,又组织全县新增加的80名执法人员进行在线考试,其中70人参考,64人合格,合格率为91.4%,实现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3、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力度。各行政执法部门常年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部门专业法宣传活动,突出采用门户网站、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兴媒体,少量多次,潜移默化,大力推送法律常识,对公众实施应知应会教育。充分利用“12 · 4”国家宪法日和部门法规重要宣传日,利用发放宣传资料、设台解答咨询、车辆流动播放音像、展示宣传牌匾、电子显示屏滚动字幕等方式,宣传依法行政和公民诚信守法相关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书籍1600余份,宣传单2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
4、进一步治理执法突出问题。对因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而引起行政诉讼败诉或行政行为被复议撤销的,实行严格问责追究。4月至10月底,针对行政执法执法不及时、不严格、不公正、不规范、不细致、不廉洁、不文明等问题,组织县公安局等19个具有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经过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强效整治,排查出问题315个,落实整改306个,建章立制100余项,纠正一批群众反感的违规问题,以建章立制倒逼了严格管理,切实提升了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5、进一步优化执法权责清单。在完成第一批县政府47个部门3383项(含子项4272项)权责清单的基础上,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公开透明”原则,扎实开展了第二批乡镇政府的权责清单的编制工作。采取“三上三下”的方法,统一标准,依法依规逐条逐项进行审核,严格做到“三比对、三确保”,精心编制发布乡镇政府的权责清单,弄清搞准“最后一公里”,把延伸到末端的权力也关进制度的笼子。
推荐访问:竹山县 工作报告 法治 【法制报告】十堰市竹山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