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郴州市委员会关于对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视察报告(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27 19:30:02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对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的视察报告根据《中共郴州市委关于批转的通知》(郴委〔2012〕7号)精神,为推动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协郴州市委员会关于对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视察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政协郴州市委员会关于对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视察报告(全文完整)

关于对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根据《中共郴州市委关于批转<政协郴州市委员会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郴委〔2012〕7号)精神,为推动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今年8月,市政协副主席曹建平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武水河流域进行现场视察,召开了视察座谈会,听取了临武县政府、市直和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对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的情况汇报。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武水河流域临武段重金属污染及治理情况

武水河流域面积为991.9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2%,主要河流为武水河,属珠江水系北江二级支流。武水河发源于该县武源乡三峰岭,河源海拔高度为1660米,自西北向东南方贯穿临武县境,沿途流经武源、花塘、武水、舜峰、土地、汾市等6个乡镇,县域全长为63.5公里,涉及人口17.8万,是该县境内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上游支流有东山河、铺下河、腊水河,主要发源于有色矿区泡金山、铁砂坪、黄砂坪一带,下游支流有人民河、水东河,武水河与其交汇后流入宜章县境,至广东省韶关市坪石镇注入北江。

临武县矿产开发历史悠久,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已有开采,明朝万历年间日渐兴盛,规模开采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特别是受20世纪80年代“有水快流”、90年代初发展乡镇企业“先上车后补票”政策的引导,当地及周边县的部分群众掀起上山采矿热潮,高峰时期采矿企业达100多家,选矿点、毛毯厂达3000多个。矿业的无序开采,造成东山河、铺下河、腊水河河道淤塞,沿河两岸大量农田被尾砂覆盖,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威胁珠江流域水质安全。2011年7月,下游监测到武水河锑浓度异常,引起了中、省、市的高度重视。从此,武水河重金属污染走上了综合治理道路。去年以来,临武县委、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流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狠抓工作落实。临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武水河流域临武段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去年成功处置武水河锑浓度异常事件后,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武水河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工作。县委、县政府克服“等、靠、要”思想,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及专题会议,研究武水河流域临武段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主要领导多次赴省进京争取项目,多次亲临一线现场调研,指导综合治理工作。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盘建顺等8名驻县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关于将临武县武水河流域历史遗留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列为重金属治理重点支持项目的建议》,被市政协列为2012年度全市重点提案进行跟踪督办。

(二)重拳铁腕整治,严防死灰复燃。去年7月以来,临武县严格按照“六个不留”要求,对武水河上游非法采选企业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地毯式清整,依法取缔了武水河上游的所有非法采选企业。今年临武县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整治成果上,一是继续加大“打非治违”力度。按照中、省、市关于开展“打非治违”集中整治行动的要求,将2012年确定为“打非治违年”,制定了“打非治违”大会战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非法开采、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了露头就打,严防反弹。二是切实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对武水河流域涉锑企业实行干部驻矿包干、分片包干巡查制度,严防各企业违法生产、违法排污。组建了2个矿山巡逻队,由乡政府一名正科级领导任队长,国土资源局、派出所、县执法大队等单位派人参与,每队人员达10人,分别进驻花塘乡和镇南乡,每天对矿区进行巡逻整治,发现反弹及时取缔、依法打击,形成了巡查整治的高压态势。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了政企联动机制,实行区域联防。合法企业自觉承担本区域内的打非治违工作,加强巡逻,保证矿界内无非法矿点和选厂。利用监测技术加强对矿区各流域的监测,绘制了各流域锑浓度变化曲线图,建立了数据分析台账,通过监测数据掌握污染动态,对数据异常的流域及时排查原因,严防非法企业反弹。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鼓励群众对非法企业反弹行为进行举报。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非法企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有效防止了非法采选、非法排污行为的反弹。

(三)科学编制规划,力争标本兼治。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和市环保等部门多次赴省进京,就武水河历史遗留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进行汇报争取,切实加大项目申报力度。2011年,获得国家重金属治理资金支持600余万元。目前,临武县正在进一步争取国家治理资金支持,以逐步解决武水河流域沿河两岸历史遗留环境污染问题。二是科学制定治理方案。聘请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进行环境风险和损害调查评估,制定综合防治规划。同时,聘请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院制定武水河流域锑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目前,武水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实地勘测设计,《珠江流域北江源头临武段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三是大力实施治污工程。根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治理方案,2011年投入100余万元对东山河、铺下河的9000余米河道进行了疏浚。2012年,主要实施铺下河萝坪村至铺下桥段河道治理、铺下桥上游1000米河道两岸复绿两大治理工程,计划投资1600万元。2012年6月以来,铺下河河道治理工程已按工程设计分两个标段进行施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30%。四是切实提升环保能力。在逐步清偿环境历史欠账的同时,临武县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合法企业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县委、县政府组建了两个工作组,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依法规范”的原则,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武水河上游泡金山矿区、铁砂坪矿区进行资源整合,努力提高矿区抵御环境污染风险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历史欠债多。临武县采矿历史长达400余年,非法矿山企业的生产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企业关闭后遗留的尾砂、废矿石数不胜数,广泛分布在武水河上游上百平方公里集雨范围内,对矿区及下游环境造成严重重金属污染和山体滑坡泥石流安全隐患。

(二)财政减收大。临武县是典型的资源型财政县,矿产品税费收入占财政总收入一半以上。去年锑浓度异常应急处置停产以来,县财政短收增支2亿元,给临武县财政保运转、保工资、保民生带来巨大压力。由于武水河属广东的水源地,被国家列入了限制开发区,在新上工业项目时受到了环境容量的限制,新生财源难,财政减收大。

(三)治理资金缺。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以来,临武县按照省、市要求及专家指导意见,集中力量进行集中清整,大力实施工程减排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年以来仅整治资金就投入3000余万元。根据《珠江流域北江源头临武段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要达到彻底防治目标需投入资金67.3亿元,仅靠临武县现有财力来治理只能是杯水车薪。

(四)维稳压力大。武水河流域临武段有证合法企业30余家,绝大多数是附近村民自筹资金合伙创办的企业,每个矿都涉及几十上百个大小股东。据不完全统计,东山河、铺下河、腊水河流域一带从业人员多达2.2万余人。对这些企业进行停产整顿,加上由于开矿导致农田水利设施毁坏严重,群众无田可耕,数万老百姓基本上无生活来源。群众上访频繁,维稳压力十分巨大。

(五)项目申报难。武水河流域系湘江、珠江源头之一,三分之一流入湘江,三分之二流入北江。武水河作为北江的主要支流,属珠江水系,其污染治理工作没有纳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范畴。由于流域分跨两省,导致申报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困难重重。

三、进一步加强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武水河是临武人民的母亲河。加强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提高临武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一项民生工程。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武水河流域环境污染直接影响沿河两岸群众的饮水安全,各级政府要从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出发,高度重视、倍加关注此项工作,强力推进武水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武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一手抓整治,一手抓保护,努力实现武水河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历史遗留污染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二)科学合理编制规划。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综合防治”的原则,深入系统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思路,编制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治理规划。切实做好东山河、腊水河、铺下河、武水河汾市段等综合治理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努力抓好长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涉锑合法企业做到“一企一策”,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对废弃矿井和遗留废渣实行集中治理,在污染最为严重的铺下河下游建设环保设施,集中处理矿区废水。加大非法采选、非法排污行为依法打击力度,继续加强日常巡查,严防死守,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严防非法矿业死灰复燃。坚持标本兼治,妥善处理老百姓因无序矿业关闭而带来的失业、维稳问题。

(四)继续加大申报力度。武水河流域地属珠江水系,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互通信息,加强与国家、省直有关部门汇报衔接,建立跨流域、跨部门协调机制。联合湘、粤两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呼吁,争取列入国家珠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笼子,有效解决治理资金不足问题。

(五)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临武县顾全大局关停污染厂矿,加大投入保护水资源环境,无偿向下游提供优质水资源。但因财政紧张,临武县实在无力承担武水河流域67.3亿元环境污染治理费用。为确保武水河流域水质安全,建议积极向国家、广东省相关部门汇报衔接,呼吁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受益的下游地区向源头保护地区给予生态补偿,共同加强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确保武水河永远纯净、生态、美丽。

推荐访问:临武县 郴州市 重金属 政协郴州市委员会关于对临武县武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视察报告